夏日閒坐,閒出一首清風拂面的詩!

2021-01-12 周周的生活記

夏天一到,知了就開始了它的表演,那麼放肆地歌唱,可惜無法給人以激勵,卻仿佛是一首催眠曲!慵懶的陽光傾灑下來,微風輕撫,蟲鳴禽啼,我拿起一本書,看了不到兩頁,是不是不知不覺間就有了倦意。

「殘暑蟬催盡」,「青草池塘處處蛙」!夏季的熱鬧與春天相比,竟是一點兒也不遜色!蟲鳴禽啼,豔陽高照,宅人們就更有了足不出戶的理由!可是在盛夏的寂靜中,聽著蟬噪蛙鳴,幹什麼都會覺得多餘,很快就會打起盹來!就那麼似睡非睡地打著盹,竟然覺得這就是夏天的樣子!

此時此地,我竟然,理所當然地覺得,沒有午覺的夏天是沒有靈魂的!

可是如我等俗人,夏日小憩後只會閒躺枯坐、百無聊賴!有心人閒著就能閒出一首詩來!

很多年以前,在一個悶熱的正午,蘇舜欽午覺醒來,呆坐無聊!諦聽流鶯啼唱,竟有著通體清爽的奇妙感覺。於是,一首《夏意》應運而生!盛夏吟誦這首小詩,一種如沐清風的涼意迎面而來!

別院深深夏簟(dian店:蓆子)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宋·蘇舜欽

是不是覺得好熟悉的一首詩!也許在某個夏季的某一天曾經有過相同的體驗?是不是那時候的夏天,你正是夏日炎炎當戶安眠,還是在夏風拂面中細品香茗?

而夏日午睡,正是蘇舜欽這首小詩描寫的主要內容,詩人在夏日的午後又獲得了哪些美好的體悟呢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這兩句是對詩人別院環境的交代,別院就是正房邊上的偏房,同時也是詩人午睡的場所。「深深」二字,突出院落中樹木繁蔭,清幽的環境;「夏簟」就是涼蓆,後加一「清」字,強化了涼爽的感覺。

詩人的院內有一棵大大的石榴樹,火紅的石榴花開得正好,樹葉又密實,正午的陽光射在密密的樹葉裡,僅有幾束光線能透過,濃厚的樹葉仿佛化為一塊遮擋的簾幕。

詩人隔著帘子觀看榴花,效果大不一樣。榴花隱隱約約,飄飄緲緲!色彩也顯得更柔和,正好可以起到催眠的作用。

這兩句詩裡有光線的明暗變化,有身體感覺到的陰涼的觸覺,也暗含了石榴花火紅的色彩,向我們營造了一個寧靜的舒適的午睡環境。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本來我們已經沉醉在了這樣適宜的午睡的氛圍中,突然,詩人放出了一聲響亮的黃鸝的啼鳴聲,就好像安靜的水面上突然蕩起了一絲漣漪,給我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驚醒了我們,不至於我們在這樣的靜謐中沉迷太久。

以動襯靜,步步鋪墊,靜謐中,鶯兒的啼聲給枯坐的詩人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也給我們帶來了藝術的享受;另一方面,這也是真實鮮活的自然本身,生活本來就是靜中有動,忙裡偷閒的,因為不簡單,因為有小遺憾,生活本來的樣子才這麼真是可愛!而詩的藝術不就是這麼簡單、純粹、樸實又神秘嗎!

今天,我們有幸讀到了這樣的文字,感受到了這樣的情趣!何其有幸!

了解一下詩人寫詩背景,發現,蘇舜欽作這首詩的時候,已經「被」賦閒在蘇州多時。所以讀這首詩,不能僅僅流於表面,只看到庭院幽靜,詩人覺後閒坐!其實這「閒」的背後,既有遠離官場紛擾的愜意,又夾雜蘊含著深沉的苦悶!

本來我睡得很安穩,那鶯兒你叫什麼叫啊!莫不是想攪碎我現在的安寧生活,再把我裹挾到那些紛紛擾擾的熱鬧中去嗎?……

明朝學者崔銑的《聽松堂語鏡》中有著名的修身養性的「六然訓」。他認為人生在世要做到「六然」——自處超然、處人藹然、有事斬然、無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心裡越坦然,才能處事月超然;處事超然了,才能真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過著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有理由讓它更有趣。就像詩人這樣,夏日午後的閒暇時間,靜靜地反思我們的生活,就把平凡的日子活成了詩!豈不美哉!

相關焦點

  • 炎炎夏日何以解憂,唯有庭院清風悠悠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閒坐在荷塘畔、桐樹蔭,或與老友相聚涼亭、幽林。甚者,更有雅士,室內焚香,盤腿靜坐,堂前栽上白蓮或茉莉,讓花的雅香氤氳室內。這便是古人消暑幾種最佳方式。夏日悠悠,何以銷煩暑?那就來雲南,來泊心雲舍。一到盛夏,這裡就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麗江泊心雲舍·文苑,左鄰四方街,右依木府,背靠獅子山,環抱古城,位置極佳,佔據風水寶地。
  • 黃庭堅的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
    「清風」「明月」是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明月照亮了夜晚的路,清風帶來了清涼,當清風和明月一起作用,又會出現怎樣的美景呢?黃庭堅就寫了這樣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鄂州南樓書事》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
  • 北窗桃李下,閒坐但焚香。王維春日佛系詩,是與生命的另一種和解
    這種信仰直接影響到王維的作品,不管是詩還是畫,都深受禪佛文化的影響。所以讀他的春日詩,也與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意境截然不同,更多地融入了禪的空靈、衝淡、寂靜、清妙。北窗桃李下,閒坐但焚香。這首詩是王維在春日裡描寫一位寺中老僧的日常,內容很好理解,開篇直述這位僧人喜歡讀高僧的傳記和辟穀修行的方子,用鳩形杖和龜殼支床都是說這位僧人年歲已高。然後忽然將鏡頭拉到窗外來了一個全景:柳色映襯春山,夕鳥藏於梨花。兩句話將一幅開闊又層次分明的春景圖躍然紙上。最後又給了一個特寫,北窗桃李開得正盛,僧人閒坐窗前,唯有一縷檀香嫋嫋。
  • 賞讀| 時光是一首詩
    ,如一條潺潺的長河,緩緩流淌,載著一葉扁舟,悠悠蕩漾,划過千百年的歲月,穿越千萬裡的原野,用一種夢的姿態,悠然自得地詮釋著塵世故事的情懷,與萬物相擁入懷,與風月熱戀銘心,水是山的詩,雨是雲的詩,波是湖的詩,魚是水的詩,梅是雪的詩,月是夜的詩,光陰是日子的詩……有漣漪,有浪花,有清淚,有歡歌,有悠夢,有遠方……時光是一首詩,如一樹淡淡的花朵
  • 醉人的夏日風光,都寫在這7首詩詞裡了!
    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這首詩是晚唐高駢所作。這是南宋詩人曾幾的一首七言絕句。曾幾在歷史上名聲不大,不過他曾做過陸遊的老師。他的詩風格清淡,詞意明白,語言流爽輕快,形象也較為生動,內容多寫個人日常生活。這首詩以輕靈質樸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初夏出遊的風光圖。
  • 清風送|兩袖清風 來去無塵
    向上滑動閱覽清風,即清涼的風,輕微的風,本是一種自然現象。清風無形,盛德有形,當古人用「兩袖清風」來比喻清官廉吏的操守時,清風成為有形之物,至重至大,值得為官者付出一生的心血去追求。最早提到「兩袖清風」的是元朝文學家魏初,他在《送楊季海》中寫道:「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但運用這個意象最為著名的當數明代于謙,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納賄,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于謙在入京前,被同僚所勸,你雖然不獻金寶,但也該帶一些土儀,權作人情呀!于謙卻舉起兩袖,笑言,帶有清風!
  • 女孩名字這樣取備受青睞,娉婷女子,笑有清風!
    愛笑的女孩子,身上透露著一股子乾淨,讓人瞧著有如清風拂面,就深深陷了進去。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笑有清風,不能自已的女孩名字,個個都讓人十分心動。【清梔】「清梔」一名,取自「清似山梔馥似蘭」這句詩中,帶有一種清新玲瓏之感,美麗自然。清字,意表清澈、乾淨。
  • 孟浩然在夏夜乘涼之時隨手寫了一首詩,卻成為經典,被選入教科書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他的詩有很多選教科書中,五律堪稱一絕。對偶工整,遣字精準。如廣陵舊遊中"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如宿建德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阮籍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失眠」詩,道盡了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他的代表作就是《詠懷八十二首》,這些詩揭露了魏晉時期黑暗混亂的生活,也是他一生的寫照。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其一,道盡心中孤苦,讀來令人心碎。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當時曹魏和司馬氏的鬥爭愈演愈烈,阮籍在情感上是傾向曹魏的,但是司馬氏集團太過強勢,而阮籍為了在亂世中保全自己,只能終日飲酒自穢。
  • 送給你的一首詩:一路相伴,感謝有你!
    值此感恩節,送給你們一首詩,感謝有你,一路相伴!【送給父母】歲末到家清代: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林徽因在孩子出生時曾寫了這樣一首詩:「你是人間四月天,笑點亮了四周的風……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啊,兒女永遠是父母心裡最柔軟的那一處。第二首詩送給天下所有的孩子,謝謝你們,給家庭帶去了歡聲笑語;謝謝你們,給每一個父親和母親帶去了愛、喜悅和溫暖。
  • 寧夏沙湖:綠意悠悠夏情濃 碧水翠葦享清風
    中國網7月7日訊 夏天不只有清風,有豔陽,還有溫柔的綠色,綠樹、綠草、綠葉都在這個夏天呈現出最美的姿態。每年夏天,寧夏沙湖就被綠色環繞,這裡有碧綠的湖水、翠綠的蘆葦,還有蔥綠的荷塘。
  • 一扇一詩一清風,掌握之間顯風流,題扇詩:扇面上的詩韻流長
    扇子,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即便現在有空調、風扇等電力驅動的「送風」工具,人們在酷暑炎熱時,手中還是會有一把扇子,除了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清風徐來的意思,也是扇文化的一種傳承。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人在扇子上題字,比如傳說曾做過後周、北宋初期宰相的範質就曾在扇子上留下「大暑似酷吏,清風來故人」的字樣,以此表達對時政的不滿和自己的志向,由此他也留下了「清風宰相」的的名號,不過其到底是在什麼種類上的扇子上留下詞語句,已經不可考了。
  •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心若浮沉,淺笑安然。」——《雨季不再來》楊樹和柳樹的枝葉已經伸展的那般寬闊,沒有了楊絮和柳絮的漫天飛舞,仿佛日子裡缺了幾分俏皮和玩味。開得早的花已化作塵泥卻依然散發著芳香,開得正盛的花朵還在肆無忌憚的生長。
  • 黃庭堅這首詩只有4句,卻驚豔了整個夏天,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鄂州南樓書事》,便與作者夏日裡的乘涼有關。首先,這首詩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之手,是黃庭堅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然後,黃庭堅一生仕途極為坎坷,曾因遭人陷害中傷,被貶蜀中六年之久,召回幾個月,就又被罷官來武昌閒居。
  • 盛夏時節,古人們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
    《山亭夏日》唐 · 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夏季綠樹蔽日,遍地濃蔭,白晝漫長;池塘中水平如鏡,映照著樓臺的倒影。清風拂面,鳥鳴幽靜,撥弄素琴,諸事清涼。《消暑》唐 · 白居易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 那些美到極致的千古佳作,念著念著生活就成了詩
    這些美到極致的千古佳作,念著念著生活就成了詩。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江浦風。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採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人生在世,肯定不會事事如意。
  • 情人節過後的情詩:愛的本身就是一首詩
    心在哪呢小小的淚潭邊,只有蜜蜂遣悲懷三首·其三唐·元稹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辭。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情詩文/楊牧金橘是常綠灌木夏日開花,其色白其瓣五長江以南產之,屬於芸香科屬於芸香科真好,花椒也是
  • 皮日休很有趣味的一首詩,著墨不多,卻意味無窮
    下面介紹皮日休很有趣味的一首詩,著墨不多,卻意味無窮。閒夜酒醒唐代:皮日休醒來山月高,孤枕琴書裡。酒渴謾思茶,山童呼不起。皮日休,字襲美,30歲進士及第,曾在晚唐擔任一些職務,後參加黃巢起義,起義失敗後不知所蹤。他的詩文多抨擊時弊、同情百姓疾苦,反映了晚唐的社會現實。
  • 孟浩然20歲時,寫了一首詩,竟預言了他的一生
    張可久在《人月圓》中一句「松花釀酒,春水煎茶」便將山居的意蘊,寫到極致眾所周知,孟浩然一生不入仕他在二十歲初時,曾寫過一首詩未曾想,竟成讖語成為孟浩然一生生活寫照阮籍推名飲,清風坐竹林。——《聽鄭五愔彈琴》鄭愔這個人,就像魏晉時期的阮籍一樣因為善飲酒而聞名每當清風吹拂過幽幽竹林時
  • 詩中四時,畫裡四季:一首詩配一幅古畫,意境能有多美妙?
    而對古人來說,春耕才是頭等大事,來欣賞一首合乎季節的詩——《山行》: 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春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此詩是清代姚鼐所作,寫山行春色,簡單的詩句中洋溢著春天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