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是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明月照亮了夜晚的路,清風帶來了清涼,當清風和明月一起作用,又會出現怎樣的美景呢?黃庭堅就寫了這樣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
《鄂州南樓書事》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黃庭堅與蘇軾既是師徒又是朋友,兩個人的經歷極為相似,一直被排擠被貶謫,因為同樣的經歷,才讓他們的作品比別人更加深刻。雖然黃庭堅的名氣不如蘇軾,但是他的書法水平極高,寫詩詞也是一流,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黃庭堅一生道路崎嶇遭人陷害,曾經貶官蜀中六年之久,才被召回幾個月,又被罷官來武昌閒居。一次夜晚納涼南樓,遠見清風明月,無拘無束,想到自己動轍被貶,不僅黯然神傷,於是情感自然流露寫下這首詩。
這是一首充滿了美感與傷感的詩,讀著讀著讓我們也仿佛忘記了自己的現實處境,和黃庭堅一起登上南樓來乘涼。「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前兩句寫景從詩人的角度寫水光山色,作者的視野極為開闊,所寫的境界極為宏大。「站在南樓上倚靠著欄杆,四處眺望,只見遠處的山水相連,十分壯觀。遼闊的水面還有菱角,荷花已經盛開,飄來陣陣清香。」這是一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絕美景色,有美景還有香氣,相互融合形成了十分美好的畫面,清風帶著明月送來了陣陣涼爽和舒適,令人樂而忘憂。
最後兩句寫得更加唯美「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融入了詩人自己的體會。清風和明月,沒有人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中從四面八方吹來,使人感到陣陣涼意,十分愜意美好。這兩句詩非常經典,將自然中的景觀,融入了詩人的情感,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感受。
人人可以享受清風明月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樣的境界,可以看出黃庭堅達到了物我兩忘,逍遙自適的境界。也正是最後一句話,說出了詩人自己內心的痛苦。清風明月,無拘無束,可是自己卻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人生天地間最是受約束,自己的任何想法總是受到打擊,可以說這一句雖唯美,卻也表現了詩人心中無限的遺憾和悲痛。
做人又怎麼能像清風明月一樣逍遙自在呢?秀麗的風景和自己內心的情感相互交融構成了這首詩的詩情畫意,也令詩人傷感的心情呼之欲出。和大自然的自由、無拘無束相比。人活著要辛苦得多,眾多的規則和約束,令人煩惱。不如在美好的景色中忘記憂愁,暫時忘卻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暫時享受這一刻的安寧。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說到「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與黃庭堅的「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實在相似,都是古代文人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