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

2021-01-12 草夕寸品文史

「清風」「明月」是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明月照亮了夜晚的路,清風帶來了清涼,當清風和明月一起作用,又會出現怎樣的美景呢?黃庭堅就寫了這樣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

《鄂州南樓書事》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黃庭堅與蘇軾既是師徒又是朋友,兩個人的經歷極為相似,一直被排擠被貶謫,因為同樣的經歷,才讓他們的作品比別人更加深刻。雖然黃庭堅的名氣不如蘇軾,但是他的書法水平極高,寫詩詞也是一流,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黃庭堅一生道路崎嶇遭人陷害,曾經貶官蜀中六年之久,才被召回幾個月,又被罷官來武昌閒居。一次夜晚納涼南樓,遠見清風明月,無拘無束,想到自己動轍被貶,不僅黯然神傷,於是情感自然流露寫下這首詩。

這是一首充滿了美感與傷感的詩,讀著讀著讓我們也仿佛忘記了自己的現實處境,和黃庭堅一起登上南樓來乘涼。「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前兩句寫景從詩人的角度寫水光山色,作者的視野極為開闊,所寫的境界極為宏大。「站在南樓上倚靠著欄杆,四處眺望,只見遠處的山水相連,十分壯觀。遼闊的水面還有菱角,荷花已經盛開,飄來陣陣清香。」這是一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絕美景色,有美景還有香氣,相互融合形成了十分美好的畫面,清風帶著明月送來了陣陣涼爽和舒適,令人樂而忘憂。

最後兩句寫得更加唯美「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融入了詩人自己的體會。清風和明月,沒有人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中從四面八方吹來,使人感到陣陣涼意,十分愜意美好。這兩句詩非常經典,將自然中的景觀,融入了詩人的情感,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感受。

人人可以享受清風明月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樣的境界,可以看出黃庭堅達到了物我兩忘,逍遙自適的境界。也正是最後一句話,說出了詩人自己內心的痛苦。清風明月,無拘無束,可是自己卻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人生天地間最是受約束,自己的任何想法總是受到打擊,可以說這一句雖唯美,卻也表現了詩人心中無限的遺憾和悲痛。

做人又怎麼能像清風明月一樣逍遙自在呢?秀麗的風景和自己內心的情感相互交融構成了這首詩的詩情畫意,也令詩人傷感的心情呼之欲出。和大自然的自由、無拘無束相比。人活著要辛苦得多,眾多的規則和約束,令人煩惱。不如在美好的景色中忘記憂愁,暫時忘卻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暫時享受這一刻的安寧。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說到「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與黃庭堅的「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實在相似,都是古代文人的高境界。

相關焦點

  • 黃庭堅這首詩只有4句,卻驚豔了整個夏天,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鄂州南樓書事》,便與作者夏日裡的乘涼有關。首先,這首詩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之手,是黃庭堅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然後,黃庭堅一生仕途極為坎坷,曾因遭人陷害中傷,被貶蜀中六年之久,召回幾個月,就又被罷官來武昌閒居。
  • 墨魂黃庭堅聯詩答案大全 墨魂黃庭堅的詩有哪些
    18183首頁 江湖 墨魂黃庭堅聯詩答案大全 墨魂黃庭堅的詩有哪些 墨魂黃庭堅聯詩答案大全 墨魂黃庭堅的詩有哪些 來源
  • 黃庭堅很瀟灑的一首詩,8句話盡顯文人清高,最後14字美到極致
    北宋時期的文人觀念相比於前代是有變化的,他們向內轉身,更加重視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心靈狀態,也可以說是更加有主體意識,不再將現實生活中的建功立業當作是人生唯一的標杆了,這種心態下的創作自然是平和的。這一點也體現在黃庭堅的身上,蘇軾的一生如此坎坷,身為蘇門弟子的黃庭堅自然也少不了遭受迫害,一生仕途不順,沉鬱下寮。
  • 蘇軾和黃庭堅:朋友一生一起走
    黃庭堅寫詩,特別喜歡化用典故,因此,沒點文學素養和閱讀積累的人,可能會看不大懂他的詩。比如這首詩中,他化用《左傳》中楚子對齊桓公所說的「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只是為了說明自己跟友人相距遙遠。黃庭堅寫這句詩,主要也是抒發他和友人不得重用之情。我估摸著,黃庭堅的詩詞之所以流傳度遠不如蘇軾,主要是因為他的詩化用典故比較多、讀起來相對比較晦澀。比如,黃庭堅寫過一首與酒有關的詞,整首詞裡無一個酒字(序言不算),但幾乎句句在說酒。
  • 黃庭堅這首代表作,誕生了一句寫景的絕唱,將剛與柔完美結合
    治平四年,黃庭堅考中了進士,開始踏入仕途,後來蘇軾看到他的詩文,贊道:超軼絕塵 ,獨立萬物之表。可以說,黃庭堅能夠在文壇嶄露頭角,固然有自己的實力,但同時也少不了蘇軾的提攜之功。並且,黃庭堅的仕途生涯,和蘇軾也十分相似,他亦是因為不苟附進、批評時政,一直在貶謫之中。
  • 黃庭堅7歲時寫的一首詩,年少讀不懂,讀懂已是中年人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他這一生有許多稱號,他和秦觀、晁補之、張耒先後拜在蘇軾的門下,合稱「蘇門四學士」。他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和他的老師蘇軾還有蔡襄、米芾並稱「四大家」。
  • 九首風月詩詞:醉擁清風,靜賞明月,是最浪漫的事
    在《赤壁賦》中,蘇軾與友人泛舟赤壁之上,蘇軾心情極好,他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江上泛舟,友人在旁,共享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真是超凡脫俗的悠閒生活。蘇軾太遠,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能有一人,與你共享清風、共賞明月,那麼,該是多麼浪漫的事呀!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以及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書法與蘇軾、蔡京、米芾等人齊名,他們都是宋朝書法的風格代表。黃庭堅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可以比肩蘇軾,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同樣自成一派。
  • 黃庭堅的一首七律,文筆非凡,頷聯更有言外之意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詩人,也是江西詩派的開創者。他主張點鐵成金,喜歡採用僻典、精煉生詞,也經常押險韻、作拗句,但其對後世卻影響深遠。黃庭堅非常崇敬盛唐詩人杜甫,他對這位前賢的學習和繼承,具有全面和創造性的特點。杜甫的詩風沉鬱頓挫,喜歡用鋪陳排比和屬對,更具有極強的現實主義。
  • 黃庭堅的一首五言詩,全篇無一生僻字,卻音韻鏗鏘
    有一次他在集市偶然撿到了一個七歲的小女孩,便收養她一起過日子。這位隱者每天幹活供養小女孩,平時安於平淡生活,他經常把小女孩扛在肩上,還簪花微醉,怡愉自適,人生境界高超。北宋詩人陳師道得知這個故事後,寫了一首《陳留市隱者》,讚美這位隱者情操高尚。陳師道在詩中說,「子豈達者與,槁竹聊一鳴。
  • 黃庭堅一首思鄉詩,仿若一幅畫卷,道盡遊子心緒,讀完令人動容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在古代時有很多的思鄉之作,這些作品留到了今天,變成了文學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黃庭堅的一首思鄉之作。戲詠江南土風宋代:黃庭堅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殘水下寒塘。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漁家擘蟹黃。
  • 夏日閒坐,閒出一首清風拂面的詩!
    夏天一到,知了就開始了它的表演,那麼放肆地歌唱,可惜無法給人以激勵,卻仿佛是一首催眠曲!慵懶的陽光傾灑下來,微風輕撫,蟲鳴禽啼,我拿起一本書,看了不到兩頁,是不是不知不覺間就有了倦意。「殘暑蟬催盡」,「青草池塘處處蛙」!夏季的熱鬧與春天相比,竟是一點兒也不遜色!蟲鳴禽啼,豔陽高照,宅人們就更有了足不出戶的理由!
  • 6首描寫清風的經典古詩詞: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6首描寫清風的經典古詩詞: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1、《懷故人詩》謝朓行行未千裡,山川已間之。離居方歲月,故人不在茲。清風動簾夜,孤月照窗時。安得同攜手,酌酒賦新詩。這首詩寫清風明月之夜懷念故人的深切之情。「清風動簾」、「孤月照窗」兩個景象的描寫,意在強調說明「人未眠」的意蘊,以此突出其懷念故人的深切程度。2、《鄂州南樓書事》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 黃庭堅的一首佳作,僅是頷聯就膾炙人口,撫慰了無數人的憂愁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他也是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黃山谷一直主張溫柔敦厚的詩學觀點,即使內心極其愁怨憤慨,也以委婉曲折的方式表現出來。他雖然仰慕蘇軾,卻又積極汲取杜甫詩歌的藝術長處,並善於總結前人得失,終於形成了自己的詩歌風格。
  • 蘇軾、黃庭堅,誰更是題畫詩的高手
    惠崇(亦為慧崇,965- 1017),福建建陽人,宋初九僧之首,能詩能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其畫今已不存,而蘇軾之題畫詩卻名垂千古。畫有直觀的形象,詩卻可以有無窮的想像。此正是題畫詩的妙處,寫畫中可有還無。
  • 黃庭堅最唯美的一首詞,通篇只有寥寥數語,但是美得令人驚豔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的一代文宗,他與當時的蘇軾在書法上並稱為「蘇黃」,另外還是「江西詩派」的領軍人物,很多的作品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一些作品的作品,那也是深入人心,例如一首經典的友情詩《寄黃幾復》,那就是難得的經典名篇,裡面還有兩句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黃庭堅詩酒寄情,這首詩筆調溫婉,最後兩句更是描寫細膩
    有時候一首詩家喻戶曉,但人們不一定能背誦全文,而只是記住了其中的精彩詩句。比如李白的《將進酒》,雖然全篇描寫都很精彩,但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最讓人記憶猶新。再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您也不一定了默誦全文,不過「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定是過目不忘。
  • 阮籍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失眠」詩,道盡了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而杜甫《飲中八仙歌》中的「舉觴白眼望青天」、黃庭堅《登快閣》中的「青眼聊因美酒橫」、陸遊《蛾眉村旅舍作》中的「久厭俗情生眼白」用的都是「青白眼」這個典故。第二阮籍是建安以來,第一個全力創作五言詩的人,為五言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對後世詩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古詩詞飛花令之清風
    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王維《伊州歌》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 徵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孟浩然《初秋》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悽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李白《南軒松》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閒時,瀟灑終日夕。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孟浩然《洗然弟竹亭》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 「只今唯有賀方回」,黃庭堅寫給賀鑄的這首詩,字字真情
    賀鑄雖然和蘇軾交集甚少,但是和蘇軾的學生秦觀、黃庭堅等人卻是交情不淺。黃庭堅像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貧窮困頓的黃庭堅寓居鄂州(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在這裡,黃庭堅給賀鑄寫下一首極富深情的詩。結尾「只今唯有賀方回」之句,每每讀來,百般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