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這首代表作,誕生了一句寫景的絕唱,將剛與柔完美結合

2020-12-18 國風美詩文

作為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黃庭堅在宋朝詩壇,可謂是一流名家,與蘇軾並稱蘇黃。努力或許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詩人,但一流的詩人,還是需要天賦的,蘇軾如此,黃庭堅也如此。在幼年時期,他便展現了驚人的記憶力,書讀過幾遍就能背誦,據說他家的書架就沒有他不知道的書。

他七歲寫的那首「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便使許多詩人望塵莫及。治平四年,黃庭堅考中了進士,開始踏入仕途,後來蘇軾看到他的詩文,贊道:超軼絕塵 ,獨立萬物之表。

可以說,黃庭堅能夠在文壇嶄露頭角,固然有自己的實力,但同時也少不了蘇軾的提攜之功。並且,黃庭堅的仕途生涯,和蘇軾也十分相似,他亦是因為不苟附進、批評時政,一直在貶謫之中。宋神宗元豐五年,黃庭堅擔任太和縣(今屬江西吉安,唐武德年間改「泰」為「太」)縣令時,登快閣寫下了一首名篇,題目為《登快閣》: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裡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歐盟。

黃庭堅很多詩看起來簡單,實則暗藏玄機,正如他自己所強調的「無一字無來處」。首聯的第一句便用了《晉書·傅鹹傳》中的典故:「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復為快耳。」

晉朝清談之風大盛,並且認為想努力將公務政務辦好的官員是「痴兒」,黃庭堅在詩中言自己就是這樣的痴兒,因為他將公務辦好了,閒暇之餘,他便登快閣觀賞風景。文人墨客登高望遠,總會詩意大發。後半句一個「倚」字,盡顯暮色晴空,夜幕逐漸降臨。

頷聯是寫所看到的風景,風景十分平常,不過是千山落葉,澄江明月,但詩人筆下,卻變得不一般。萬木在風中蕭條,遼闊千山之間落葉紛紛起舞,在對照之下,天空顯得開闊而遠大;澄江清透,將月亮映得分明,望久了,澄江仿佛在月光的籠罩下,凝成一道實質的光束,又像是一道白練。

這一聯寫景,「千山遠天」無限開闊,「澄江一道」有不盡之勢,讀來有陽剛之氣,而落木、明月又有柔美之態,這一聯可謂是剛與柔的完美結合,素來被譽為絕唱。而這寫景中所體現的襟懷更是無限廣闊,平易中顯露豪放之氣。

頸聯的「朱弦」用伯牙感知音已死,摔琴不復彈奏的典故;「青眼」則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阮籍是名士狂士,不拘禮法,見到禮俗之人,以白眼相看,以表示心中不喜,後來嵇康帶著酒和琴來找他,阮籍則以青眼相看,因此後世以「青眼」表示對人的喜愛和重視。「橫」字雖是韻腳,卻依舊體現了黃庭堅那種孤寂無聊,以及無可奈何。

黃庭堅這兩句則是表示,好友不在,沒有撫琴吹簫的雅興,幸而有美酒相伴,讓他聊以慰藉,有一些喜色。最後兩句,詩人表達出了一種出世的思想,希望能夠駕一葉扁舟,在江湖煙波浩渺之中漂流到家鄉,寒江獨釣、橫笛唱晚,將這顆,賦予江上毫無機心的白鷗,落得一個自由自在。

這一年黃庭堅三十八歲,正處壯年,本是在官場大顯身手的時候,但在詩中,他卻流露出了一種對政務的倦意,對自然的嚮往,箇中原因,無非是不喜宦海的勾心鬥角,胸中抱負難以實現。從整首詩來看,清代學者方東樹的評價,最為中肯:

起四句且敘且寫,一往浩然。五六句對意流行,收尤豪方。

相關焦點

  • 黃庭堅這首詩,講了兩個清明的故事,一個讓人掉淚,一個讓人哂笑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這就是宋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的《清明》。黃庭堅的這首《清明》,遠遠沒有杜牧的《清明》有名氣,但他的寫作角度,卻與杜牧完全不同。黃庭堅見清明的兩種環境,兩種心情,做了清晰的對比。
  • 黃庭堅這首詩只有4句,卻驚豔了整個夏天,美得令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鄂州南樓書事》,便與作者夏日裡的乘涼有關。首先,這首詩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之手,是黃庭堅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然後,黃庭堅一生仕途極為坎坷,曾因遭人陷害中傷,被貶蜀中六年之久,召回幾個月,就又被罷官來武昌閒居。
  • 「只今唯有賀方回」,黃庭堅寫給賀鑄的這首詩,字字真情
    《寄賀方回》宋·黃庭堅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賀方回的,賀方回就是賀鑄,比黃庭堅小七歲。詩雖然是黃庭堅寫給賀鑄的,但是這裡面還提到了一個人,秦觀。首句「少遊醉臥古藤下」的「少遊」就是秦觀,此一句的意思秦少遊醉倒在那古藤花下,只是這一醉就是永遠,就醒不來了。因為此前,秦觀、蘇軾、範純仁等好友已經相繼去世。所以黃庭堅這裡以少遊開篇是表示知己凋零,結合他此時遭際,孤寂之中更生悲涼。
  • 黃庭堅的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
    黃庭堅就寫了這樣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鄂州南樓書事》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黃庭堅與蘇軾既是師徒又是朋友,兩個人的經歷極為相似,一直被排擠被貶謫,因為同樣的經歷,才讓他們的作品比別人更加深刻。
  • 七夕夜晚,黃庭堅悲傷摯愛,寫一首代表作詞語美豔卻讓人想要大哭
    這首詞,就是《神仙》:神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鯷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見,便勝卻人世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退路。而在這首代表作中的,堪稱有那麼兩句,淪為了戀人心裡對真愛的世俗嚮往的美豔心願。其中一句是:金風玉露一相見,便勝卻人世間無數。
  • 深圳今天開學了,作文如何寫景狀物,晏殊這首詞堪稱典範
    文章裡,很重要的一塊,是寫景,這也是我們中國人寫文章的一大特色及優勢(外國人文章裡寫景的地方不多)。無數張嘴說來說去,可是,到底如何寫景呢,還是來看個具體的例子吧。再一句,寫景寫景,當然不是純純傻傻地寫景,而是有目的,這個目的,便是借景抒情。這,便關係到取捨選擇的問題了。晏殊的這首《訴衷腸》堪稱典範。
  • 用自己的章法背臨黃庭堅草書代表作,希望提出批評
    此為黃庭堅書《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草書卷。據明代書畫家沈周考定此卷為黃庭堅在紹聖年間(公元1094-1098年)被貶黔中後所書,是他晚年的草書代表作。
  • 黃庭堅偶遇佳人,這首詞語淡情深,最後三句更是意濃韻遠
    下面介紹的是黃庭堅偶遇佳人,這首詞語淡情深,最後三句更是意濃韻遠。驀山溪宋代:黃庭堅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嫋嫋,恰近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這是一首贈別之詞,上段寫陳湘年輕貌美,多愁善感。「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鴛鴦和翡翠,都是鳥名,也都較珍貴。李白《宮詞》中寫道,「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黃庭堅以比興手法開篇,不僅描繪了佳人的美麗姿容,而且傳達出少女懷春的情懷。
  • 2020年中考語文古詩鑑賞裡面的寫景技巧之動靜結合答題技巧
    寫景技巧之動靜結合答題技巧詳解【筆記】 1.動靜結合 ( 1) 含義 : 同時描寫靜態的事物和動態的事物,讓靜景和動景相輔相成、 (《望廬山瀑布》) ② 化靜為動 : 王安石的「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撻送青來」 。(《 書湖陰先 生壁 》) ③ 動襯靜:通過描寫和渲染動態,達到反襯和突出靜態的效果,是動靜結合 中最常見的方式。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 最燃的7首豪放詞,熱血男兒陽剛本色!
    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
    葉紹翁的這首七絕,完美融入了寫景、抒情與哲理,藝術之高與傳播之廣,使之成為宋詩標誌之一。詩人只是記一次拜訪撲空的小事,留下的卻是千年的激動。那一年的滿園春色,撩撥至今。詩前兩句應題,後兩句升華,出人意料地由小失望生出大驚喜,寫出了一枝紅杏之外可以想見的滿目春光,昭示著新生事物不可抑制的蓬勃生命力。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六-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七歲就能做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在詩詞及書法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我們主要講黃庭堅的書法成就。我們在這裡只討論他的書法成就。
  • 黃庭堅的一首七律,起首就引人入勝,最後兩句更意味深長
    比如白居易、元稹就算比較幸運,中了進士就很快入仕,蘇軾與黃庭堅也是出類拔萃,都曾被朝廷委以重任。但他們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後來各自經歷了很多波折。黃山谷也是如此,雖然暮年時淡泊名利,但是他剛入仕時對工作卻極其投入。下面分享黃庭堅的一首七律,起首就引人入勝,最後兩句更意味深長。
  • 黃庭堅的一首七律,文筆非凡,頷聯更有言外之意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詩人,也是江西詩派的開創者。他主張點鐵成金,喜歡採用僻典、精煉生詞,也經常押險韻、作拗句,但其對後世卻影響深遠。黃庭堅非常崇敬盛唐詩人杜甫,他對這位前賢的學習和繼承,具有全面和創造性的特點。杜甫的詩風沉鬱頓挫,喜歡用鋪陳排比和屬對,更具有極強的現實主義。
  • 蘇軾和黃庭堅:朋友一生一起走
    今天很多樓盤取名字,動不動就取「幸福裡」「春天裡」,這種廣告文案玩法,黃庭堅早玩過了。黃庭堅寫的詩,最經典的一句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乍一看,這句詩處處透著江湖快意,但是,結合整首詩來讀(如下),你就會發現:黃庭堅的寫詩風格,更像是杜甫。
  • 張養浩|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賑災路上的絕唱
    張養浩 |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賑災路上的絕唱此曲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雲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鬱,色彩最為濃重。此曲撫今追昔,由歷代王朝的興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
  • 電視劇《清平樂》刷屏多日,來讀讀晏殊、晏幾道、黃庭堅這幾首經典
    又據《敦煌雜錄》下《願文》中「社稷有應瑞之祥,國境有清平之樂」一句,認為《清平樂》即「清平之樂」,有海內清平之意。然考溫庭筠《清平樂》全詞,曰:上陽春晚,宮女愁蛾淺。新歲清平思同輦,爭奈長安路遠。鳳帳鴛被徒燻,寂寞花瑣千門。競把黃金買賦,為妾將上明君。
  • 蘇軾愛徒寫首詩,十幾歲的李清照隨手和兩首,讓一堆男詞人沒面子
    僅一篇文,批了蘇軾、歐陽修、晏殊、黃庭堅等多名文壇巨匠。她到底憑什麼這麼拽?憑的就是實力。不信?且看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件事。 一:張耒寫了首眾人誇讚的詩 蘇軾有名愛徒,名叫張耒。他與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等人,一起被稱為蘇門四學士。
  • 書法人物黃庭堅
    此後,他的梅花畫技大進,將梅花枝幹虯曲、疏影橫斜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墨梅畫法的始祖。黃庭堅對仲仁畫作稱嘆不已,誇他所畫梅花「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在花光寺,仲仁拿出秦觀和蘇軾留下的詩卷給黃庭堅觀賞,並且畫梅數枝及煙外遠山相贈。蘇、秦都是黃庭堅在京城的至交摯友,但兩人均他而逝。在長沙,黃庭堅遇到了秦觀的兒子和女婿。
  • 曹禺代表作《日出》誕生80載 首登歌劇舞臺(圖)
    曹禺代表作《日出》誕生80載 首登歌劇舞臺(圖) 2015-05-15 10:40:23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本報訊(實習生 韓軒)作為國家大劇院2015歌劇節的重磅劇目,由宋元明、戴玉強和廖昌永等知名歌唱家主演的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日出》將於6月17日至21日拉開世界首演的大幕。日前,歌劇《日出》的主創人員——作曲家金湘、編劇萬方、導演李六乙對該劇的音樂與劇情進行了深入地解讀,講述了《日出》三年創作歷程中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