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也是一場大考

2020-12-25 求是網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全球經濟貿易大幅下降,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面對相伴而來的各類風險挑戰,是疲於應付、被風險牽著鼻子走,還是化危為機、努力實現更大發展,考驗著各地各部門的應對能力和應變智慧。「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這一重要觀點,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光輝,為我們做好當前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早在2019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刻指出,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危中搶機、化危為機,本質上就是運用戰略思維、辯證思維處理複雜局面,始終掌握髮展的主動權。這種戰略主動,根本上源於對疫情防控的必勝信念和對長遠發展的堅定信心。客觀上看,疫情衝擊只會導致短期波動,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善弈者謀勢。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階段性困難,而應著眼大勢,放眼未來謀劃實現更大發展。

化危為機,重要的是準確識別機遇、捕捉機遇,並創造機遇。從大的方面看,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直接影響國際經貿活動,倒逼我們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但無論外部形勢怎麼變化,都必須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又回到粗放式發展的老路上去。從具體方面看,以新產業、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增長,以電子商務、在線學習、遠程問診等為代表的線上經濟表現活躍,展現出新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此外,疫情過後需求反彈的回補機遇、市場調整的拓展機遇、國家加大支持的政策機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機遇等,都是值得關注和發力的重點領域。

化危為機,也是對工作能力的一次大考。識別機遇看戰略眼光,抓住機遇靠科學應變。各級黨委政府只有增強應變意識、應變能力,迅速果斷創新策略方法,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一方面,要主動搶抓國家政策性機遇,迅速貫徹落實,完善配套措施,確保接得住、能落地、見成效。另一方面,看準空間就要果斷出手,拿出創新性的硬核舉措,努力實現超常規發展。同時,還要積極回應各類市場需求,多一些雪中送炭式的實質性服務,在共渡難關中優化營商環境。

破解危局,終將開拓新局、重構格局。只要我們深刻把握危與機的辯證法,必能用好機遇、浴火重生,打造出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走好走實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

原載江蘇省委《群眾》2020年第8期

來源:《求是》2020/10

作者:群仲平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善於化危為機,捕捉創造機遇
    這正說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善於危中尋機、化危為機。&nbsp&nbsp&nbsp&nbsp從一季度數據來看,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我國經濟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 疫情下如何化危為機,物必達加速動摩行業全場景「數智」重塑。
    疫情下如何化危為機,物必達加速動摩行業全場景「數智」重塑。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冬天格外寒冷,也打亂了經濟運行的本來節奏。疫情之下,受衝擊最大的自然在於服務業,即便到了疫情拖尾階段,部分無法避免人與人密切接觸的服務業(餐飲、旅遊等)元氣大傷,面臨較大壓力。與此同時,作為世界工廠,我國的工業製造業同樣面臨一場大考。
  • 疫情下中小微企如何利用B-UNION平臺化危為機?
    一場疫情,打亂了所有企業的陣腳,危及到了各類企業的生死存亡,引發了多數家庭的經濟危機。經濟學家任澤平4月17日表示:民營中小企業及其就業現在是最困難的群體。在規模以上企業中,一季度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私營企業下降11.3%,差距很大。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疫情後日益強烈的報復性消費的需求,和口袋裡沒錢之間的矛盾。
  • 我在浙大上網課|尤雲弟:這是一次化危為機的「教學革命」
    這是一個化危為機的「教學革命」。老師和學生都對這場革命期待已久!實際上學生的新奇度和積極性不亞於老師。得益於技術的成熟和保障,師生對在線教學的滿意度遠超出預期。這次在線教學不僅是在疫情期間可以起到救急的作用,而且這也是中國高等學校這幾年來一直致力推動的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學習革命。通過技術手段來提升教育質量,改善教育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 習近平:打好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當前,疫情防控已進入決勝階段,取得重要成果,我們「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今天,黨建網微平臺與您一起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重要講話,學習「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的政治智慧。
  • 疫情之下「化危為機」,邁寶赫聯手騰訊雲「智造」升級
    疫情之下「化危為機」,邁寶赫聯手騰訊雲「智造」升級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世界不少國家的製造業、外貿產業在疫情下進入了「經濟寒冬」。
  • 看雅瑩集團如何化危為機
    雅瑩集團是嘉興本土的龍頭企業,一場疫情,讓企業在全國的近千家店鋪「停擺」,冬、春兩季產品的銷售量遭遇下滑。就在此時,企業還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從大年初三開始連續16天,雅瑩每天都抽調留在嘉興的生產技術骨幹,支援世源科技醫療有限公司趕製醫用防護服,直至其員工復工。
  • 增強化危為機的意識和能力
    對黨員幹部而言,化危為機既是科學的思想方法,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  「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習主席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要科學分析形勢、把握髮展大勢,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
  • 化危為機謀創新 亞布力貢獻「津」點子──亞布力論壇知名企業家...
    共謀應對危機、化危為機之策,共商在津投資發展大計。27日,劉永好、陳東升、田源、楊元慶、張文中、馮侖……14位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知名企業家齊聚津門,開啟金色亞布力智慧風暴,為天津高質量發展貢獻「津」點子。
  • 彭祖菊:主動對接,化危為機
    「這一次疫情,公司主動對接,轉危為機,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未來我們將與農戶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實現訂單式生產。同時深耕農特產品銷售,為更多中小微企業提供精準營銷服務。」提及未來,彭祖菊的眼神裡充滿著堅定。
  • 武漢鏈家4000名經紀人出徵「搏學大考」,為服務品質而戰
    今天,武漢鏈家開啟了為期三天的搏學大考,近4000名經紀人奔赴考場。自2011年鏈家創設搏學大考,每年兩次的搏學大考已連續舉辦了10年,超過100萬人次的經紀人參加考試。其設立初衷,是致力於提升經紀人專業水準,提高經紀人解決業務問題的專業能力,幫助經紀人熟知交易規則,從而提升服務品質和客戶體驗。
  • 尋轉變,謀發展,「化危為機」有方法!寧波女企業家受邀接受鳳凰網採訪
    如何化危為機,尋轉變、謀發展?鳳凰網浙江進行了獨家報導——原文如下:連日來,伴隨著復工復產的迅速升溫,被按下「暫停鍵」的企業陸續啟動,讓經濟走進「春天裡」。其中,不乏有一批優秀的寧波女性創業者活躍在大眾視野裡,她們曾在疫情期間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捐款捐物以愛助力,如今也正千方百計恢復生產和調整經營策略。
  • "精準拆彈",化危為機
    預判風險是應急處突的前提,也是把握風險走向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更是成本小、效果好的應急處突方式。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形成並非空穴來風,往往有一個醞釀、發生、發展的過程,一些應急處突案例的失敗,根子常在「重處置,輕預判」。
  • 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普巴金剛大考
    #金剛#薩迦寺的普巴金剛成就大法會,除了是一年當中最盛大的一場法會之外,同時對年輕的學僧而言它也是一場重要的考試如果上述的階段都已經完成的話,那麼便可以進入準備參加普巴金剛大考的程序。所謂的普巴金剛大考就是要以不看經文的方式,擔任法會的領唱師一天,帶領全寺僧眾進行法會。這就和前面的背誦考試不一樣了,背誦考試的時候只需要一字不差地把儀軌上的文字背給考官聽,那就算是通過了。
  • 虎牙《全明星偶像學院》即將開播:青春是一場大考,你我皆是答卷人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考試,我們書寫著各自的答案,最終奔赴不一樣的人生考場。隨著2020年被延後的高考落幕,虎牙《全偶》即將上線。對於觀眾來說,《全偶》無疑也是一次「青春考卷」以節目的形式出現在公眾眼前。那些即將在舞臺上綻放的小姐姐們,像極了在人生旅途上始終拼搏追尋的我們。雖然力量還很弱,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是我們堅定前行,從未停歇。
  • 人民是「疫情大考」的主考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大考必有考官,無數事實證明,每次大考的主考官都是人民。人民是歷史的主考官,這是馬克思主義人民歷史觀的邏輯必然。
  • 疫情是一次大考 出版文化企業如何危中尋「機」
    原標題:出版文化企業如何危中尋「機」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疫情是一次大考,對出版業亦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出版界快速反應、積極行動,推出了一大批疫情防控類圖書,充分顯示了出版人的文化擔當。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疫情對出版發行領域的各個環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帶來了諸多困難。
  •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化危為機 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說到疫情,南存輝坦言,這是一場硬仗,但也會倒逼企業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不能把眼光只局限於『危』,還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化危為機。」  疫情是一場壓力測試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今年2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南存輝在致員工的公開信中這樣寫道。
  • 武漢疫情,這是一場大考,能者上,庸者下人民群眾正在等著閱卷
    對各地各級領導幹部來說,這是動員令,也是宣言書,更是軍令狀。這是一個最不尋常的新年,沒有之一。庚子年,怎麼也沒有想到是以這樣的極端方式開始。2020年,「庚子國難」,毫無疑問這是對每一位每一個人的重大的考驗,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不能成為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