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若是不打美國,他們和德國一起來對付蘇聯,戰役還是要輸的。
不說別的,戰略縱深度上,蘇聯就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了,人家仗著地盤大就是不投降,等你疲憊的時候,戰略物資補充不上的時候,再給你致命的一擊。
日本和德國的地盤有限,都是資源緊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發動戰爭的。在蘇聯這頭大象面前,他們就是螞蟻。
螞蟻是不可能搬到大象的!
想當年拿破崙那麼張狂,他為何會失敗?
還是敗在了自己的無知上,他知道蘇聯大,但是,沒有想到蘇聯竟然這麼大,他們國家的人都用上了,也根本不足以補充他們戰略物資的。
關鍵是他們才進入到了蘇聯的莫斯科,蘇聯向東還有10000公裡的長度呢。
這個情況下怎麼打?
更重要的是,蘇聯冷呀,大部分時間在戰略物資供應不上的情況下,都是能凍死人的,法國人也好德國人也好,他們不能適應這樣的環境。
蘇聯人就不一樣,人家從小就是從這裡長大的,冬天裡敵人戰略物資跟不上,根本打不了仗,這個時候蘇聯就開始組織反攻了。
當年拿破崙被打的幾乎是全軍覆沒,自己灰溜溜的跑了回去。只有和蘇聯幹一架,才能知道蘇聯多難打。
德國的希特勒還不是一樣的原因。
希特勒擅長用飛機打閃電戰,這個閃電戰在歐洲可以,畢竟歐洲國家都很小,和中國的一個省差不多。
對付這樣小的國家,只要狂轟濫炸就不怕他不投降。但是,蘇聯不一樣,這麼大的地方,藏在一個角落裡,你就拿他沒有辦法。
即便是把德國的飛機,都派上去也不夠用的。再說了飛機也不敢走太遠,因為飛機也需要加油。
蘇聯也有自己的飛機,他們也是工業強國,不會任由德國人自由穿梭的,他們也會抓住時機痛打落水狗。
這個情況下德國想要滅蘇聯,就如同螞蟻要吞大象一樣,是不可能的。一開始德國還能蹦躂蹦躂,但是,一旦大象醒過來,就是螞蟻的死亡之日了。
德國最終也是進攻的莫斯科附近,他們就沒有能力向前推進了。
日本何嘗不是如此呢?
日本是在最東邊,他若是想要攻打蘇聯,和德國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日本從東向西10000多公裡能否穿越過去?
若是想要滅蘇聯,必須要佔領他的這麼龐大的土地。日本把舉國所有的人,都搬到蘇聯來,也是不夠用的。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蘇聯可不是中國,他們也是工業國家。尤其是史達林掌權之後的蘇聯,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沙皇統治的俄國了。
蘇聯也是有飛機、大炮現代化的武器的。日軍在攻打蘇聯的時候,他們是不具備武器上的優勢的。
看看日軍在攻大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戰略縱深度,也是他們突破不過去的。正如他們在1943年的時候,士兵到了湖南、山西一代,再向西已經無力推進了。
也就是說他們的國力、無力、財力就能支撐他們打到這麼遠。這就是我們地盤大的好處,就是我們所說的以空間換時間最終來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若是換做蘇聯,他們頂天也就是可以向前推進3000公裡。整個西伯利亞,都不可能穿過去的。
蘇聯是戰鬥民族,誓死不投降的。日軍從東向西打,德國從西向東打,也是沒有戲的,蘇聯10000公裡的長度,是他們永遠逾越不過的鴻溝。
再說了若是日本進攻蘇聯,我們也可以在後面打日本。因為他們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我們怎麼可能不痛打落水狗呢?
所以說即便是沒有美國的加入,光靠蘇聯和中國的戰略縱深度,以及大國的資源,人力時日一長到了他們疲憊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戰勝日軍和德國。
現實情況是,美國用了原子彈日本才投降的,但是,用原子彈的原因,是美國不想讓他們國家的士兵白白犧牲了。他們估算若是徹底佔領日本,可能需要犧牲100萬美軍,所以說並不是說美國打不過日本。日本彈丸之地,被打敗只是時間的問題。
中國當年的抗日也是如此,即便是沒有美國和蘇聯的幫忙,靠著我們不投降不怕死的精神,我們也是可以取得抗日的勝利的。
否則,我們就不會選擇抗日。
更加重要的是,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都是侵略的一方,往往侵略的一方都是不會有好的結果的。
所以說他們失敗是早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