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蘇聯與德國一直結盟,二戰會打成怎樣?

2020-12-18 地圖帝

在納粹德國閃擊蘇聯之前的蜜月期裡,德國確實有將蘇聯拉入軸心國陣營的打算,但這項計劃終因雙方在東歐和巴爾幹半島上的分歧而告吹。假如當初德國能夠應允蘇聯開出的價碼,蘇德聯手對抗英美的情況可能會發生。至於蘇聯,只要德國開出的價碼滿足胃口,也可能不會拒絕。

蘇聯和德國都曾加入英國與法國主導的國際聯盟,後來德國退出,蘇聯是被踢出的,兩國都對英法極度不滿,互相關係卻還過得去。

蘇德之間徹底鬧掰已經到了1940年11月,此前德國與蘇聯已經瓜分了蘇聯。德國一直有進一步拉攏蘇聯入夥的想法,而蘇聯始終不為所動並不是因為出於正義,而是納粹不能滿足其在東歐和巴爾幹地區的巨大胃口。

從二戰的歷程來看,軸心國陣營裡儘管有德、意、日三巨頭,但由於位置和實力的因素,三者之間少有配合,他們之間的默契更多的還是體現在政治層面。從蘇聯的情況出發,假如這樣一個世界級的強國加入軸心國陣營,蘇德攜手德國搞定大不列顛似乎不是什麼難事,甚至在戰後世界格局的劃分上也會對美國形成優勢。

1940年11月,在無比隆重和盛大的歡迎儀式中,蘇聯外長莫洛託夫訪問德國,希特勒不僅親自迎接,而且下令好好照顧蘇聯客人。此時負責接洽的是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這個人跟莫洛託夫興趣相投,兩個外長見面寒暄過之後,裡賓特洛甫就開始對納粹前景天花亂墜般的描述,著名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就是在這兩個人手中炮製完成的。

德國人說:大英帝國已經行將就木,德國只要再往前一步,日不落帝國龐大的全球遺產就要改旗易主,如今有這麼大一塊蛋糕,我們元首不忍心獨吞,所以誠意邀請蘇聯和我們一起分享。從以往的合作經歷上看,我們一起瓜分波蘭不是幹得很愉快嗎?如果不是出於「戰友」的情誼,這樣的好事還輪不到你們呢!

其實歸根結底就一句話,你們趕快來跟我們一起打,否則來晚了可就連湯都喝不上了。而真實情況呢,英國實力強勁,德國不論海軍還是空軍都無法徵服英倫三島。

按照希特勒的本意,蘇聯是與英國同樣可惡,只要德國能夠打下英國,立馬集中火力幹翻蘇聯,可現在英國不容易拿下,必須先穩住蘇聯,最好把它拉進來入夥。

德國人拋出一個大誘餌,只要蘇聯入夥,戰後就可以將印度讓給他們,而印度所有的港口都在南亞,要多溫暖有多溫暖。

蘇聯還以為是控鎖黑海與地中海的伊斯坦堡,結果你讓我跋山涉水去印度。接下來蘇聯提出了他們的條件,蘇聯要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還要土耳其的海軍基地,而這些大大超出了德國人的預想。

談判不歡而散,臨別之時希特勒親切地請莫洛託夫轉達自己對史達林的問候,但實際上德國已經做好準備用武力逼迫蘇聯就範。

也幸好蘇德沒有繼續結盟,否則德國不用兩線作戰,足可橫掃歐洲,英國大概率也要淪陷了。即使美國後來參戰,至少美國陸軍對德軍優勢不大。而蘇聯不打德國,就要掉頭東進,老對手日本會倒黴,不僅會丟失東亞大陸的勢力範圍,連本土都要被犁一遍。那時候日本被迫與美國結盟,等於一個是陸地巨無霸集團,另一個是海上霸主聯盟,最後會打成怎樣,天知道。

相關焦點

  • 一戰時德國被義大利坑了,二戰為何還要和義大利結盟,沒得選擇了
    我們看一下二戰前的狀況就知道,整個歐洲,德國只能找義大利作盟友了。當時歐洲除了德國外,主要大國就是法國、英國、蘇聯、義大利這四個國家了。首先看一下法國,這是德國的仇敵,德國不可能和法國結盟。畢竟一戰時這兩國之間打的是你死我活,而且希特勒就是靠煽動德國人民的仇恨才被選上臺的,其中最主要就是針對法國的仇恨。而且法國當時還佔領德國的萊茵地區。
  • 二戰中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蘇聯會滅亡嗎?
    短暫的交手之後,雙方很有默契地籤訂了停戰協定,一直到二戰後期雅爾達會議後,蘇聯才再次出兵東北,進攻關東軍。這場戰役,日軍在軍事重工業上的劣勢暴露無遺,面對蘇聯的重型坦克、火炮,被壓製得很慘,打得十分艱苦,但日軍的頑強作戰意志,也使蘇軍承受了巨大損失,雙方對比下來,蘇聯贏也是慘勝而已。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時日本與德國結盟,其實更多的還是一種無奈!
    而在軸心國中,又有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這三個國家,所以,在一般人們的意識之中,日本這個國家與德國其實是盟友的關係,那麼,在真實的二戰之中,日本與德國真的算是盟友國嗎?其實未必!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在這樣的一種前提之下,無論是日本還是德國,他們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考慮的話,都沒有太多的可能性去幫對方做什麼,當年蘇聯受到德國進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日本真的豁出去為了盟友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下蘇聯,那德國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阿道夫.希特勒是法西斯主義的締造者,在他發動二戰時,他準備拿波蘭開刀。蘇聯與波蘭恰好又是鄰國,希特勒擔心與波蘭交戰時,蘇聯大軍會趁亂加入戰鬥,從而進入蘇波的包圍圈。所以在1939年8月2日,希特勒與蘇聯通信,表示想與蘇聯籤訂和平條約。當時的蘇聯與西方在意識形態的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為了能夠在資本主義包圍圈中生存下來。
  • 如果蘇聯被德國打敗,德國接下來會攻打哪國?答案出人意料!
    俗話說,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對二戰時的德國來說,雖然其軍事實力要遠遠超過大部分國家,甚至是連英法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都不是德國的對手。然而由於在1941年的蘇德戰爭中,德軍錯誤了低估了蘇聯軍隊的實力,在打了近一年的時間後慘敗了。而在蘇德戰爭中的失敗,不僅讓德軍折損了大量的兵力,同時也讓德國徹底失去了在二戰中獲勝的可能。
  •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為何不東西兩面夾擊蘇聯?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是盟國,但更多的是政治意義上的結盟,在軍事上還是各自為戰。戰爭初期,雙方開局打的都不錯。德國橫掃大半個歐洲,連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都被按在地上摩擦,龜縮在英倫三島瑟瑟發抖。如果兩國合併一處,將打一家,反而會出現分贓不均的矛盾。但是德日兩國確實有個「中東會師」計劃。實際上,在二戰當中,德國和日本曾經有過這樣的計劃,他們把會師的地方定在了中東地區。
  • 二戰時如果日本以全部兵力北上進攻蘇聯結果將會怎樣?
    蘇聯會失去遠東地區,莫斯科也可能會被德軍攻佔,整個二戰進程將會完全不同,二戰後的政治格局也會隨之改變。1941年6月22日,德軍及其盟國出動550萬大軍,兵分三路向蘇聯發起全面進攻,規模宏大的蘇德戰爭正式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 二戰德國的「奶媽」,小國羅馬尼亞多重要?德國沒它打不起閃電戰
    一戰時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差點被德國打到滅國。但到了二戰,羅馬尼亞變成蘇德雙方爭奪的重點,也是納粹德國的命根子。羅馬尼亞在二戰中倒向納粹,不僅提供戰略資源,還派出了50多萬人幫德國打仗,最後傷亡30多萬,幾乎打光了一代年輕人。
  • 如果美國沒有捲入二戰,日本和德國會戰敗嗎?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不參戰,對最終的結果我想並不會有什麼改變,最終的勝利依舊屬於熱愛和平的我們,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二戰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它依舊令人記憶猶新。
  • 假如希特勒沒有入侵蘇聯,而是繼續打英國,結局會怎樣?
    如果希特勒執意進攻英國,只會輸的更慘。蘇德必有一戰,晚戰不如早戰! 蘇德戰爭前的歐洲狀態 大家都知道蘇德戰爭是第2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之一,而蘇德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戰役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開始到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終止。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1941年10月,德軍170萬軍隊開赴莫斯科,蘇軍緊急應戰,歷時3個多月的莫斯科保衛戰打響了。
  • 二戰時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戰場,日軍去到歐洲戰場會怎樣
    現在網上關於二戰有各種各樣的假設。這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假設就是:如果二戰期間德軍和日軍互換位置結果又會如何呢?德軍在亞洲戰場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日軍如果去歐洲戰場又會發生什麼呢?歷史本來是不存在假設,但人們往往總會忍不住進行假設。二戰時期德國是以坦克等陸戰武器聞名的,而日本則以航母等海戰兵器著稱。這樣兩支軍隊互換戰場會發生什麼呢?
  •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二戰結果會怎麼樣?
    可以說如果是日本進攻波蘭的話,基本會跟波蘭打成對峙的局面(只要蘇聯沒插手),而一旦打成了對峙的局面,西邊的英法一看日本人沒成氣候,也會乘機向日本發動進攻。▲二戰時期的德軍如果到了亞洲,只能是無敵的存在了不出意外的話,德國很快會佔領當時的民國,然後迅速席捲東南亞,然後與英美開戰。至於蘇聯,德國應該是沒有多少興趣的,因為蘇聯的遠東地區在那個時候也沒什麼油水,一旦打起來,還要從蘇聯的遠東一直打到歐洲,縱橫5000多公裡,也是有夠打的。
  • 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在1942年的冬天,蘇聯步兵與德國軍隊在史達林格勒的廢墟中戰鬥,蘇聯步兵火力非常強大。,特別是波波沙衝鋒鎗和MP-40衝鋒鎗,德軍士兵特別喜歡用PPS-41衝鋒鎗(中國叫波波沙衝鋒鎗),而蘇軍士兵則特別喜歡用MP-40衝鋒鎗,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
  • 二戰時,如果日本選擇和納粹德國南北夾擊蘇聯,蘇聯真的扛得住嗎
    在戰場上,蘇聯紅軍不畏犧牲,勇往直前,同德國侵略者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英美兩國對日宣戰,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二戰的進展也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高潮,全世界除了幾個宣布永久中立的國家外,其他大多都形成了兩個陣營:同盟國和軸心國,而戰爭的結局自然也是以同盟國的勝利,軸心國的失敗而告終。
  • 二戰時德國有沒有接近勝利的時刻?如果有,是在什麼時候?
    自打二戰一開始就註定了德國失敗的結局,德國確實有接近勝利的時候,但卻永遠夠不到勝利 毋庸置疑,希特勒發動二戰是德國近代史上最大的錯誤,二戰對德國的傷害要遠大於一戰。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不過歷史充分的向我們印證了戰爭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而德國還是妄想通過戰爭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納粹德國在戰爭中獲得了新生,最後也會因為戰爭而覆滅。雖然二戰是以同盟國獲勝而告終,但這是同盟國用巨大的犧牲換來的。那麼二戰時期的德國到底強大到了什麼地步呢?
  • 二戰時若日本不打美國,而是選擇和德國一起聯手對付蘇聯會怎樣?
    日本若是不打美國,他們和德國一起來對付蘇聯,戰役還是要輸的。不說別的,戰略縱深度上,蘇聯就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了,人家仗著地盤大就是不投降,等你疲憊的時候,戰略物資補充不上的時候,再給你致命的一擊。日本和德國的地盤有限,都是資源緊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發動戰爭的。
  • 二戰時德國虎式坦克有多強?蘇聯T34被打得落花流水
    特別是在二戰中可謂是德國裝甲部隊的王牌了,大大提升了德軍的軍事實力,使得德軍無論是在東線還是在西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可以與德國相抗衡的俄國也有自己的坦克與之抗衡,實際上還是虎式坦克佔決定性的優勢,俄國的坦克在虎式坦克面前無疑是跳梁小丑。那麼我們來看看虎式坦克到底有多強大吧。接近60噸的戰鬥全重以及厚重的裝甲,在我們的印象中,這種配備的坦克應該是沉著而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