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明朝的人才培養觀

2020-12-24 瀟湘晨報

明朝將封建帝制文化傳統演繹到了極致,是中國兩千年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從朱元璋到朱棣時期,是明王朝的大發展時期,大明勵精圖治,開疆拓土,經濟全面恢復。到了朱高熾、朱瞻基時期,史稱「仁宣之治」,綜合國力在亞洲乃至世界都首屈一指。開國以來,經歷了5位皇帝,就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與明帝國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是分不開的,而人才培養的重要標誌就是明代學校的興盛。《明史》稱,「無地而不設之學,無人而不納之教」「明代學校之盛,唐、宋以來所不及也。」

之所以明代學校盛況空前,也是有其歷史背景的。

明朝建國初期,因連年戰亂,官多缺員的問題十分嚴重。為了彌補這一缺口,保證國家正常運轉,明朝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而人才培養主要依賴的就是官辦學校。

朱健所著《古今治平略》稱,洪武二年,詔天下府、州、縣皆立學,曰:「古昔帝王育人才、正風俗,莫先於學校,至元其弊極矣……內設國子監。念不足盡延天下之俊。其令郡縣並建學校以作士,師生月廩食,有司供饌。」

為了廣納賢才,明朝在中央和地方大力興辦學校,學校主要包括學官和學生兩個群體。在中央的學校被稱為國子監,是當之無愧的全國最高學府。學官有祭酒、司業、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典簿、典籍、掌饌等。祭酒相當於校長,總理政務及教學之事。學生包括舉監、貢監、蔭監、例監、夷生、俊秀生。地方各府、州、縣學設有教授、學正、教諭等學官,學生從「童生」中選拔,考核優秀者可以入學,通稱「生員」。

頂級的師資

明朝對學官的遴選是非常重視的,《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稱,「祖宗時,重國子儒宗之選,祭酒、司業必簡翰林宿學有碩望者,以充其職。」許存仁、魏觀、宋訥等德高望重之人都曾擔任過祭酒。《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稱宋訥,「訥性嚴重,不妄言笑,以矩?自檢,撫士恩義並至。恆寢食堂廂房,不休沐私第。訥切訓教,不遺餘力……能躬修教率,規繩整肅,故其時國學人才卓有可觀。」正是因為國子監聚集了如此多的名師碩儒,他們治學嚴謹,率先垂範,這裡才成為了明代學子競相追逐的象牙塔。

同樣,明政府對地方學校學官的要求也很高,明朝科舉制度施行後的第二年,《萬曆重修會典》有記載,「以會試下第舉人俱授學正、教諭。」從此,落地的舉人就成為了地方學校學官的主要來源。《明太祖實錄》記載,孔子的後裔孔鄂「以鄉貢舉人會試,中副榜第一,當授教官」。

優秀的生源

能夠進入國子監的學生都稱作監生,主要生源來自會試落地的舉人和從地方學校選拔出來的生員,其餘學生包括達官顯貴的子弟,留學生及少量捐資入學的學生。這其中以舉監和貢監中的選貢生最為優質。永樂年間,凡會試下第之舉人,令翰林院錄其優秀者入監讀書,準備來年再考。選貢則是在地方生員中經層層考試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明史》稱,「選貢多英才,入監課試輒居上等,撥歷諸司亦有幹局。」據《明史》記載,洪武二十六年監生達到八千一百二十四名,國子監儼然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學府。在地方,學生的選拔也是有一套嚴格流程的。《明史·選舉志》稱,「生員入學,初由巡按御史,布、按兩司及府州縣官。」

嚴格的學規

管理著這麼多學生,明代學校的學規是非常嚴格的,對學生的品德、言行、生活習慣、學校紀律,學業內容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皇明太學志》有記載,「生員應當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先,隆師親友,養成忠厚之心。」「凡坐堂生員務要禮貌端嚴,恭勤誦讀,隆師親友,講明道義,互相勸勉為善。」「每月務要作課六道、本經義二道、四書義二道、詔、誥、章、表、策論、判語、內科二道,不許不及道數,仍要逐月作完送改,以憑類進,違者痛決。」

對學生的考核也是異常嚴格的,明代國子監教學分六堂,正義、崇志、廣業三堂為初級,修道、誠心二堂為中級,率性一堂為高級。根據學生的學識的高低,編入各堂學習,逐級遞升。待升至率性堂後,便採取積分法,通過考試累計學分的方式來決定是否畢業。《明史》記載,「升至率性,乃積分。其法,孟月試本經義一道,仲月試論一道,詔、誥、表、內科一道,季月試經史策一道,判語二條。每試,文理俱優者與一分,理優文劣者與半分,紕繆者無分。歲內積八分者為及格,與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業。如有才學超異者,奏請上裁。」

這種考核制度類似於今天大學的學分制,學分修滿方可畢業。不同的是,在當時官員匱乏的年代,順利修滿學分的就可以做官了。

在實踐中培養人才

明政府深諳教育學生的目的是為帝國培養治國能臣,讀死書,死讀書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實踐才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

洪武五年,明政府創立了監生歷事制度,洪武時期,選拔歷事的監生以「年長」和「學優」為條件,《明太祖實錄》稱,洪武八年命御史臺選「太學諸生年長學優者」分教北方各郡。監生歷事涉及的部門非常廣泛,如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五軍都督府、錦衣衛等。具體內容包括謄寫題本奏章、清理黃冊、書寫誥敕、清查檔案等。

《明史》稱,洪武二十年。「命國子生武淳等分行州縣,隨糧定區。……量度田畝方圓,次以字號,悉書主名及田之丈尺,編類為冊,狀如魚鱗,號曰魚鱗圖冊」。明政府制定了考核的辦法,由歷事的衙門即用人單位進行考核,給出勤謹、平常、才力不及和姦頑四等。《明會典》稱,「勤謹者送吏部附選,仍令歷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者再歷,才力不及者送監讀書,奸懶者發充吏。」

這一套完備的監生歷事制度的設計,既緩解了明政府官員不足的問題,又從中發現了未來的人才,可謂是一舉兩得。

學而優則仕

唐、宋之時,學校教育與科舉制度基本是獨立的。參加會試的人,只需經過從鄉到州的層層選拔,而不必一定出自學校。在明代,學校教育與科舉制度是一脈相承的,

《明史·選舉志》記載,「明制,科目為盛,卿相皆由此出,學校則儲才,以應科目者也。」入學成為了走向仕途的必經之路,科舉必由學校,將相皆由科舉,學校培養了人才,人才也成就了學校。

到了明朝後期,靠納粟納馬入學的人越來越多,學校生源的質量大打折扣,學風敗壞,這也間接動搖了明王朝統治的根基。明朝初期的學校正是因為配備了頂級的師資,擁有著優秀的學生,同時打造了一套系統的人才培養制度,才出現了一大批國家棟梁,如內閣大學士宋訥、胡儼,尚書李敬、陶凱、樂韶鳳,侍郎謝鐸等人。可以說,基於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大明帝國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明帝國可以馬上得之,但不能馬上治之。教育才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根基。

來源:大國人才

【來源:江西組工微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在明朝當皇帝
    我在明朝當皇帝是一款十分有趣的模擬遊戲,在這款模擬當皇帝遊戲中,你可以擁有著自己無敵的江山,也可以自由地統治著自己的國家,在不同的遊戲氛圍中,你可以招募大量的文臣武將,讓他們為你所用,你也可以利用他們為自己排憂解難,讓自己的國家風調雨順。
  • 百度飛槳打造AI人才培養搖籃 持續推動高校人才聯合培養
    人工智慧推進的浪潮之中,人才培養一直是產業界和學界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產教融合已成為目前高校AI人才培養的新趨勢,除了為高校提供實踐平臺、課程與師資等外,企業還能做什麼?王蘊紅另闢蹊徑,給出了非常動人的答案:要通過各種方式激發人才對工作的最深層次的熱愛。「要讓他們在企業提供的開源開放平臺上展示、成長,見證成功,也經歷挫折。讓熱愛的火焰越燒越旺!」
  • 關注新型產業人才培養 2021年度騰訊犀牛鳥精英人才培養計劃申請啟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2月11日,2021年騰訊犀牛鳥精英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犀牛鳥精英計劃)正式對外發布,這也是犀牛鳥精英計劃發布的第5年。   本年度犀牛鳥精英計劃持續關注人工智慧領域科研人才培養,發布「犀牛鳥精英科研人才培養計劃」,包括:機器人、AI醫療、量子計算、智慧城市等12個前沿熱議方向,71項研究課題。
  • 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培養,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收官
    12月11日記者獲悉,2020年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評優答辯會在線上成功收官。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副主任鄭紹遠教授、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巨宏出席答辯會並致辭。多方聯動,構建中學科學人才公益培養平臺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清華大學-騰訊網際網路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騰訊基金會和騰訊犀牛鳥於今年
  • 「夜讀」漫話幸福
    幸福的真諦與內涵沒有個統一的考量標準,其因個人所處的歷史背景、時代風尚、社會階層、職業類別及自我所秉持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而呈現出互異性和多樣性。只要我們按照自己所制定設計的崇高目標行事,依據自己推崇的端正幸福觀、人生觀及價值觀規劃人生輪廓與走向,熱心追夢,努力奔跑,便可從內心深處切實體驗到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 ...校長高志剛暢想未來:培養「有技術 會服務 懂生活」的職業人才
    中策全體師生,各級校友與社會各界人士於全新的康橋校區共襄盛舉,看康橋校區之新貌,觀獨具匠心之技能,憶綿綿悠長之師生情,話不變初心之崢嶸歲月,創中策職教之歷史新元。41年裡,中策職校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他們投身到各行各業中,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今天,他們重回母校,共同為母校慶生。優秀畢業生朱光耀代表所有中策學子感謝母校的教育和培養,並深情祝福母校更進一步,開創職教新紀元。
  • 集成電路高層次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清華新聞網12月17日電 為進一步加強集成電路領域人才培養探索,加快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建設,加強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之間、高校與企業間的合作,深化行業領域內的產教融合,12月12日下午,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微電子所於清華大學中央主樓接待廳舉辦了集成電路高層次人才培養研討會。
  • 內蒙古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
    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13日電(曹楨)2021年,內蒙古將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推進實現新增高技能人才2.35萬人的目標。1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李文鋼介紹,2020年以來,內蒙古人社廳圍繞服務內蒙古高質量發展需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政策落地見效,促進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釋放。2021年,內蒙古將以「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構建工作機制、培訓機制、對接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推進實現新增高技能人才2.35萬人。
  • 習近平談大力培養新型軍事人才
    要牢牢扭住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這個中心任務,深入研究現代軍事教育特點和規律,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培養造就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優秀軍事人才。深化軍隊院校改革,健全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2015年11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是國防大學的核心職能,必須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深入研究把握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規律,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完善教學保障。
  • 打破壁壘聯合培養幼師人才
    記者了解到,聯盟成立後將聚焦學前教育發展,就專業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方面展開交流與合作。聚焦學前教育發展長三角區域46所高職院校齊聚合肥會上,「長三角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聯盟」正式揭開面紗。「今年恰逢合肥幼專建校40年,作為安徽學前教育的『主力軍』,40年來,學校堅持『幼』字特色、『師範』屬性,共培育了8萬多名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的專業人才,我們也將以此為契機,更好助力區域內學前教育的發展。」人生百年,立於幼時。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
  • 瞄準作戰需求培養軍事人才
    習近平主席在全軍院校長集訓開班式上強調,要全面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全面實施人才強軍戰略,全面深化軍事院校改革創新,把培養人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軍隊院校要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把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強國興軍服務,立德樹人,為戰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作為軍事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要緊貼形勢任務,改革創新,聚焦實戰,培育打贏人才。
  • 信創人才培養備受矚目,人才培訓機構大浪淘金
    作為信創人才搖籃的人才分論壇備受矚目,相關主管單位及企業也在此次會議上提出了各自的信創人才培養及認證規劃。隨著中美博弈升級,外部環境壓力遽增,信創產業成為了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新冠疫情下,信創人才需求的火熱,與整體市場「減員續命」的慘澹,形成了鮮明對比。
  • 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共建培養智能時代創新人才的完整生態系統
    「未來教育的起跑線-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邀請了從創業到大學、中學、小學再到幼兒階段進行大膽探索的十位資深教育者,分享他們的有益實踐和經驗體會,直面家長的焦慮與痛點,暢談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愛文世界學校深圳校區作為協辦方之一參與論壇活動。
  • 全類型推進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卓越醫生教育培養...
    更新人才培養理念,加快醫學教育由「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促進健康為中心」轉變,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培養醫學生預防、診療、養生保健、康復等服務健康全過程的知識能力素質,強化醫學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
  • 頂尖創新人才如何培養?清華大學「姚錢數」高智商人才班最新探索
    但是,要加速高層次人才的培育,還需要對有潛力、有天賦的學生進行特殊培養。早在197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推出「少年班」,專門從全國各地招攬有特殊天賦的青少年進行集中培養。清華大學的「姚錢數」等班級,主要也是這樣一種形式。所謂的「姚錢數」,其實是指清華大學專門培養計算機、物理、數學等領域傑出人才的三個班級。
  • 清華天才少年計劃:拔尖人才選拔與培養上一次重要的探索
    要實現科技創新,科技自立自強,核心還是拔尖科技人才的培養。近年,美國對中國赴美留學人員加強背景調查,核心就是STEAM專業,也就是科學技術人才。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顯然不願意面對這一現實,開始窮盡一切力量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全面圍剿對中國高技術人才的培養。
  • 吉林大學聚焦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
    以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為基礎,實施應用型公共衛生專業學位博士人才培養,拓展「醫學+MPH」雙學位項目和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和醫院管理人員公共衛生知識水平提升的非學歷教育模式。
  • 做好新時代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
    會議強調,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 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的關鍵鑰匙。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當代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也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青年人才有專業的技能,有創新的活力,有奮鬥的激情,他們正引領著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青年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關係全局、關乎長遠。
  • 新中國監獄學人才培養體系的形成及展望
    2.人才培養模式的局限性目前,監獄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單一,大多採用機械傳統的理論灌輸的方式。教授、民警師傅陳述教材上的觀點和理論,培養出來的專業人員大多缺乏創新意識和批判精神。時代的發展,知識的更新換代,要求對於人才的教育,更加注重能力的培養。應注重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監獄學人才的自主創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真正能夠服務於實踐的人才。
  • 從理論到實踐 晶片人才培養提速刻不容緩
    應用需求是創新的源泉,高層次的人才培養是創新的關鍵。」王志華說。  加大半導體高端材料人才的培育與引進勢在必行  「晶片人才培養刻不容緩。相比於理論研究,當務之急是縮短晶片人才從培養階段到投入科研與產業一線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