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新政後,中超首支變更中性名的球隊誕生,直接與英超豪門接軌

2020-12-22 球迷視界

近日,中國足協推出的一系列新政,讓中國足壇為之一振。毫不誇張的可以說是中國足壇的一場大地震,一場不破不立的大地震。在這一系列的新政中,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和加強限薪兩項政策,無疑是最受球迷和媒體關注的。也是所有新政中,存在巨大爭議的兩個政策。據了解,目前所有中超球隊中唯有大連人、深足和上海申花符合中性名要求。而其他的俱樂部,不論你的品牌有多響在亞洲或世界足壇有多大的知名度,歷史有多悠久都必須執行中性名變更,以便更好地建立百年品牌。

根據足協的規定,如果本年度未能完成中性名變更,那麼下個賽季將無法在足協完成註冊。直接一點說,就是我們不帶你玩了,你可以解散了。在這種強硬的態度下,中超各大俱樂部雖然還有力爭保留原名的,但是也全部在為更名做準備。此前,廣州恆大、廣州富力、北京國安、河南建業、上海上港等俱樂部前後被爆出,已經圈定合適的中性名稱。但是,截止昨天還尚未有一支球隊真正完成中性名的變更。俗話說,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在今天,足協新政下發後首支完成中性名變更的中超球隊誕生了。

這支球隊就是近日,多次被媒體爆出已經圈定多個中性名的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此前,媒體爆料廣州富力在廣州恆大圈定「廣州隊」之後,也圈定了3個更具地域風格和識別度更高的中性名。分別是廣州羊城、廣州藍獅和廣州城。這3個中性名在廣州球迷眼中,廣州羊城更具本地特色,認為其能夠很好的代表廣州。而廣州藍獅與富力的隊徽相映襯,也比較受歡迎。廣州城作為與廣州隊最為接近的中性名,球迷們覺得既可以代表廣州,也有一種與英超豪門「曼城」接軌的意思。甚至,建議廣州富力改名廣州城,而廣州恆大改名廣州聯。總的來說,廣州球迷對於這3個中性名的支持度平分秋色不分上下。

正在球迷還為自己支持哪個名字而激烈討論之時,廣州富力就在今日正式完成了中性名稱變更。通過企業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已經正式變更為了「廣州城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也就是我們上面所提到的第3個中性名:「廣州城」。這個名字的選定,也說明廣州富力致力長遠。直接超越了地域文化和品牌延續,直接與歐洲足球和英超豪門接軌。不知道在廣州富力選定「廣州城」之後,廣州恆大是否會像球迷期望的那樣改名「廣州聯」呢?

本文互動小話題:

你覺得「廣州城」與「廣州隊」那個名字更好一些,廣州恆大會順應球迷期望改名「廣州聯」嗎?

相關焦點

  • 中超各隊中性名變更最新進展,長春亞泰成第4支不用改名的球隊
    距離中超球隊中性名申報的截止日期僅剩一周的時間了。目前廣州富力已經變更為廣州城,武漢卓爾和廣州恆大也已經向足協提交備用中性名,只待足協認可便完成更名。除此之外,其他俱樂部也都在積極響應足協的中性名政策。有的在努力收集篩選備用名,有的在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爭取留下原名。今天,我就整理一下各俱樂部中性名變更的進展,供大家參考。
  • 中超轉會總結:足協新政鑄成冷窗 恆大一超領五強
    足協於2019年末公布的聯賽新政直接鑄就了2020年的轉會冷窗,與往年轉會期各隊摩拳擦掌,大搞軍備競賽的形勢不同,今年中超的冬季轉會窗口,僅有2名現役國腳(買提江、楊帆)更換東家。在這種矛盾的形勢下,新任足協班底只得繼續加強對金元足球的打擊,去年年底頒布的聯賽新政直接壓縮了內外援的薪酬待遇。  國內球員新籤合同需要遵守1000萬年薪上限的要求,而過往已經籤訂的合同卻可照舊執行,一來一去的收入差導致了大批成名已久的球員不願輕易挪窩。
  • 五家中超球迷協會聯名,反對足協新政一刀切行為,究竟該不該改名
    近日,以國安為首的五家中超俱樂部球迷組織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足協中性名稱一刀切,希望足協可以考慮保留俱樂部名稱。國安、申花、泰達、建業和綠城五家俱樂部球迷組織聯合施壓足協,引起了很多球迷熱議。
  • 足協表示不改中性名不給註冊,這些球隊該怎麼辦?
    去年中超發布了多項新政,其中一條就是要求球隊必須保持中性名,不符合要求的球隊需要將球隊名稱改成中性名,這條規則也在中國足壇引起巨大爭議,目前大部分俱樂部已經完成改名工作,還有一些態度「強硬」的球隊隊名仍不符合要求。
  • 足協召開線上會議!為中性名進行答疑解惑,中超還剩11隊需改名
    12月22日上午,中國足協將會召開「關於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相關答疑解讀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性名,會議將會以線上的形式進行,中超、中甲和中乙都需要派出代表了來參加。這次的會議主要目的就是針對中性名進行討論,同時解決各隊的相關問題。
  • 足協更名建議成耳旁風,廣州恆大領銜中超豪門,拒絕給別人做嫁衣
    在最後一天,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中有關俱樂部中性名更改的提報截止日期,相信所有俱樂部都已選定並向足協提出了新名稱。近期內,當足協審核完各球隊名稱後,各球隊球迷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的球隊,並建立起新的球迷文化(助威口號和球隊歌曲更改)。
  • 足協改名建議成耳旁風,廣州恆大領銜中超豪強,拒絕為他人做嫁衣
    關於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俱樂部中性名變更的提報截止日期僅剩下最後一天,相信所有的俱樂部都已經選定了並向足協提報了新的名稱。在不久的將來,當足協審核完畢官宣各隊名稱後,各隊球迷就都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的主隊,去建立新的球迷文化(助威口號及隊歌的變更)。
  • 中性名「一刀切」不可取!或許有更好的辦法
    足協新政一頒布就引起軒然大波,除了「限薪」廣受關注之外,另一項就是俱樂部「中性名」。足協的初衷是好的,讓俱樂部文化能夠更好的延續傳承,因為贊助商更替,導致球隊名字不斷改換,的確不利於俱樂部文化長遠的發展和穩定性。
  • 新隊名與恆大同為3個字,效仿英超豪門
    在廣州恆大下賽季正式更名為「廣州隊」之後,與其同處於廣州這座城市的中超另外一家勁旅廣州富力究竟會用怎麼樣的「中性」新隊名,無疑相當吸引中超球迷的關注。
  • 足協今日公布球隊更改中性名細則,四川三支職業球隊今後叫個啥?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敲定了諸多事宜,此前早就不是秘密的「球隊使用中性名」「俱樂部限薪」等政策也都在今天出臺了相關細則。和之前外界認知有所差異的是,中國足協明確表示,中性名方面不得使用非漢字,這讓諸多準備使用「×× FC」的俱樂部必須重新考慮名稱了;而在限薪方面則明確規定中超俱樂部財政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中甲不超過2億元、中乙不超過5000萬元,並設置了一系列強力的處罰措施,如果採取弄虛作假、故意隱瞞等方式與球員籤訂「陰陽合同」或違規發放薪酬,一經查出,將直接降級,涉事球員則將禁賽24個月!
  • 中超球員感嘆聯賽被凍僵,中性名減弱金主投資意願,球隊主力遭棄
    近日,多家國內媒體先後報導,稱多位中超主力會半主力球員,在與原俱樂部的合同到期後都沒有與俱樂部繼續續約,從而恢復了自由身。這其中還涉及到了像廣州恆大、上海上港以及剛剛獲得上個賽季中超冠軍的江蘇蘇寧等一眾豪門球隊。一時間,被球迷認為是這些球員在繼續觀望轉會市場,是否有其他俱樂部可以借用第三方代言條款,給他們開出誘人的大合同。
  • 足協「改名令」發布後球迷腦洞大開
    【足協「改名令」發布後球迷腦洞大開】前兩天,中國足協在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議上,正式公布了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新政。按照新政的規定,中超絕大部分球隊需要重新取名。球迷評論截圖。球迷評論截圖。在新政發布後,還有天津球迷發布了一則視頻,多位曾在泰達效力的外援呼籲保留隊名。這些外援包括左拉、古斯塔博、帕爾塔魯等,他們都曾身披泰達球衣,如今又為了「泰達」二字站在了一起。也有國內媒體報導,北京國安俱樂部向足協提交了書面材料,力爭保留原名。而假如不能取得足協同意,國安股東不排除採取變更俱樂部股權的方法,保住「國安」二字。
  • 中超各隊中性名進度3/16,過半球隊未定,僅兩隊已完成更名
    2020年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要過去了,下賽季的中超也離我們越來越近。新的年度意味著新的開始,很多球隊新賽季都會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其中球隊的名字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中超各隊的中性名都改得怎麼樣了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富力成中超首支更名球隊 全新口號同出爐
    中國足協日前宣布的「2021賽季各職業俱樂部名稱需去企業化」的規定,得到了第一聲響應。今天晚間,廣州富力通過官方網站宣布,俱樂部正式更名為廣州城足球俱樂部,並就此成為首家完成中性名稱變更的中超球會,新的球隊口號也在同一時間出爐。
  • 上港隊中性名上海海港通過足協審核,打擦邊球?或許還有別的深意
    足球報消息,上海上港中性名稱,已擬定為上海海港隊。自去年12月中國足協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議以來,上港俱樂部就名稱去企業化工作便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去年年底前,上港隊就按照要求上報了新隊名。根據足協此前的公告,中超只有四支球隊提交的中性名沒有通過足協的審核,他們分別是山東泰山,青島黃海,長春亞泰,武漢眾邦,但並不包括上海上港,這意味著上港的中性名已經通過足協的審核。在剛剛不久之前,知名體育記者徐江在個人社交媒體爆出了上海上港的2個備選中性名。
  • 足協發布史上最嚴限薪令!俱樂部一律使用中性名稱
    和中國足協在一年前推出的限薪令相比,無論是國內球員還是外援的最高年薪都直接被攔腰一刀。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更為嚴厲的是,在中超俱樂部每年總投入不超過6億元人民幣的支出總額限制下,中超一線隊的球員工資總額,包括外援工資總額都有了非常嚴格的上限規定。
  • 名記炮轟足協新政:屁股決定腦袋!你說保利尼奧只值300萬歐元?
    雖然足協新政勢在必行,也經過了「先發風」,後公布這樣的一個過程,但是對於12月14日中國足協發布的《關於發布2021-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的通知,仍然「一石激起千層浪」。足協明確公布關於外援與國內球員的限薪令,各俱樂部必須改為中性名,以為中超、足協杯、亞冠單場贏球獎的限令。對於這些政策的重磅出爐,新華社認為,足改方案制定俱樂部和薪酬管理規範,探索實行球隊和球員薪金總額管理,有效防止球員身價虛高、無序競爭等問題。
  • 中超五隊敲定中性名,三隊使用新隊名,老牌勁旅在其中
    按照足協規定,中超16家俱樂部需要在新賽季使用中性化名稱,按照時間規定,改名的俱樂部需要在今年底向足協提交新名字,足協將在1月中旬前予以答覆,不達標的俱樂部還可再調整,不過也要在1月31日前完成二次提交。
  • 中超球隊中性名清一色改成FC沒新意?看看德國日本球隊是怎麼起名的
    自從足協宣布俱樂部將必須改為中性名之後,各大球隊會改成什麼名字一直是球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據目前消息 據悉,目前傳出的方案中,有不少球隊選擇了最簡單的地域名+FC的組合,如北京國安、青島黃海和上海上港都可能直接改為城市名+FC。而青島另一支球隊中能則可能改為青島海牛,而另一支港口球隊上港則由於同城死敵繼續沿用申花之名,他們可以直接獲得上海FC的名字。
  • 從CBA球隊的名字變遷說中超聯賽球隊中性命名的可行性與可持續性
    持續多日的中超球隊中性命名又有了最新版本。此前已經被許多中超俱樂部採納的地名加英文後輟FC的命名已經被否定,因為不符合註冊中不允許帶英文字母和數字的規定。具體的規定如何不得而知,也不想知。當年CBA為球隊命名的時候,也曾有過一段中性命名,當時的籃協給各支球隊的建議是參考各地的動物。後來各隊的取名除了兇猛的虎豹,也有溫和的熊貓松鼠黃牛,現在很多cba球隊的隊標上還依舊有當年的殘留,比如說北京鴨與廣東華南虎。但是後來各支cba球隊迫於生計,便不得不加上贊助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