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過多並不一定會得糖尿病,相反這4種人,可能是糖尿病所偏愛的...

2020-11-26 騰訊網

日常生活中,糖類物質能夠幫助身體緩解飢餓,同時還能夠舒緩精神;在生活中有著各式各樣的糖類食物,並且很多人在平時也喜歡吃糖,但那些喜歡吃糖的人經常會聽到他人說,吃糖過多會很容易導致糖尿病的出現;所以家裡的長輩們就會控制你吃糖,那麼,吃糖過多並非一定會患糖尿病,糖尿病反而偏愛這4種人,看裡面有沒有你!

■吃糖過多並非一定會患糖尿病:

日常生活中,若說吃糖過多就會患上糖尿病,那麼為什麼沒有人說含糖高的米飯會讓人患上糖尿病,從而讓你少吃米飯呢?又或者是說含糖較高的水果會讓你患上糖尿病呢?其實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身體內的血糖變高,主要是因為身體內的胰腺功能出現了問題,無法正常代謝身體內的血糖,從而導致體內的血糖不斷升高,從而導致糖尿病的問題發生。所以吃糖過多和糖尿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不過吃糖過多很容易會影響到牙齒和口腔,所以糖類食物還是不能吃得太多。

■這4種人,可能是糖尿病所偏愛的群體: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的人:

日常生活中,對家族裡有糖尿病病史的朋友而言,他們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會有所增加,不只是會出現在兒童和青年的I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遺傳特徵;比如成人多發的II型糖尿病也具有著一定的遺傳特徵。所以對於這類朋友而言,平時還請多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避免自己的胰腺出現代謝異常,從而導致身體出現糖尿病的情況;平時還請養成運動的好習慣,這樣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預防糖尿病。

●體內鉻元素缺乏的人:

日常生活中,對身體所需要的礦物質,人們通常會更加在於鈣鐵鋅等一些常見的;而對於有些礦物質就沒有那麼在意;但是對於體內缺乏鉻元素的朋友而言,體內的胰島素敏感度不是很高,而鉻作為胰島素的增敏劑,一旦它有所缺乏,那麼胰島素的敏感度就會變得越來越低,最終讓身體出現糖代謝異常的情況,導致體內的血糖越來越高,最終發展成糖尿病問題。

●不愛運動的人:

日常生活中,經常進行適當的運動能夠幫助提高體內的胰島素敏感性,還能夠幫助促進身體對糖分的消耗;並且不愛運動,又或是經常不喜歡運動的人,身體內的胰島素敏感性會有所下降,不僅會讓身體內的血糖代謝變得緩慢,還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糖代謝異常的情況,最終讓身體血糖水平變得越來越高,最終就會發展成糖尿病問題。

●肥胖的人:

日常生活中,對於肥胖的朋友而言,過多的脂肪並非是堆積在自己身體上,在體內的臟器當中也會堆積著不少的脂肪,其中身體內的胰腺也是一樣;過度偶讀脂肪會讓體內胰腺的胰島素分泌出現異常,這樣就無法進行正常的糖代謝。如果你在平時沒有注意對自己身體的保養,那麼就可能會讓身體出現高血糖的情況,從而導致胰腺負擔有所增加,最終導致胰腺變得不堪重負,最終糖尿病就會找上門來。

結語: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要預防糖尿病,不僅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同時還需要養成良好的運行習慣;通過增加身體的運動量,在減少身體脂肪的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體內胰島素的敏感度,從而幫助身體更好調節體內的血糖,對預防糖尿病也有著不少的作用。平時吃糖過多也不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所以哪怕吃糖和糖尿病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同時也要控制好對糖分的攝入,避免給自己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這樣才能夠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會得糖尿病?若是沒糖尿病,1萬年前人類可能就滅絕了
    好與壞的對立跟聯繫我們經常會感慨於生活中所遇到的點點滴滴,而關於生活中的這些事情,我們也總是儘可能的去一一解決。有時候,在面臨生活中的困境時,我們難免會感到非常的沮喪,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遇到的這些麻煩。而有時,在面臨生活帶給我們的快樂時,我們也同樣會感到興奮無比,總是希望這份快樂可以持續的更長久一些。
  • 這5種水果一點都不甜,但含糖量數一數二,糖尿病患者要當心
    說到糖,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問為什麼不能吃?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吃糖過多會升高血糖對病情不利,可糖真的是判斷食物能不能吃的標準呢?
  • 糖尿病「催化劑」已找到,糖不算啥,4物才是真該少碰的,需避開
    糖尿病確實跟飲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這鍋不能全讓糖來背,糖尿病的「催化劑」已經找到,糖其實不算什麼,4物才是真該少碰的,需避開,接下來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希望你沒有經常吃。一、糖尿病跟糖的關係的確,吃太多糖容易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但這並不代表糖吃多了就一定會得糖尿病。
  • 論糖尿病和糖的相愛相殺!
    當我們的血液流到腎臟時,腎臟會把我們血液裡的糖重新吸收,不會從尿裡面濾出來,但是如果血液裡的糖太多,我們的腎負擔不起,尿液裡就會出現葡萄糖。血液裡的糖太多是因為我們吃的糖太多導致血液裡的糖不斷升高嗎?並不完全是,正常情況下,我們身體可以非常好的調節血糖,當我們進食時,食物裡的糖分被消化吸收就會進入到血液裡,這時我們的胰島腺就會分泌一種叫做胰島素的激素,它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利用糖分來供能,同時它也可以讓血液裡的糖分變為糖原儲存起來變成脂肪。通過胰島素的作用可以讓我們身體裡的血糖不升高,所以如果一個正常人可以通過分泌胰島素讓血糖保持穩定,不會出現糖尿病。
  • 得了糖尿病,這6種食物要「忌口」,否則易引發血糖波動
    提到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這種疾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特別是身材比較肥胖的老人,更容易被糖尿病所困擾。 其實此種疾病的出現跟日常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患上糖尿病後想要降低血糖水平,不僅要清淡飲食,還要懂得如何忌口,例如下文中提到的這六種食物,哪怕再喜歡吃也要忍住。
  •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這4種水果放心食用,尤其是第三種!
    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好了,物質上也有所提升,但是患糖尿病的人也多了起來,這所謂的糖尿病就是指血糖異常升高或者下降的一種疾病,它的出現和身體中胰島素的分泌不平衡是很有關係的,糖尿病患者要和水果斷絕關係?這幾種水果放心吃,不僅不會提高血糖,而且還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
  • 當身體有了這5個表現,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糖尿病在「招手」
    一、當身體有了這5個表現,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糖尿病在「招手」1、瘙癢難忍糖尿病到來主要也是因為自身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從而導致血液出現異常,會出現皮膚瘙癢難忍的症狀,這也是糖尿病前兆症狀。由於和蚊蟲叮咬過敏引起的瘙癢很像,許多人都會當成普通病狀,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間。2、下肢供血不足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高抬腿動作時,發現足部皮膚蒼白,同時下肢下垂又呈現紫紅色,就要考慮是否是糖尿病所引起的下肢供血不足了。
  • 經常口渴就是糖尿病?醫生:合併3個典型症狀,可能與糖尿病有關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日需攝入1500-2000ml之間的水分,這足以滿足身體消耗和代謝。但是,有時某些疾病也會造成反覆口渴、口乾等症狀出現,比如「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種!糖尿病是我國最為高發的代謝類慢性病之一,數據調查顯示,我國現有的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了1.2億人左右,且這一數據還在逐年增長中。
  • 三分糖、五分糖,愛喝奶茶的你怕得糖尿病嗎?
    糖吃多了會得糖尿病! 首先明確答案,吃糖≠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徵。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吃糖多就會得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原因極為複雜,涉及到遺傳、感染、基因變異、環境、飲食等,至今未被醫學界完整清晰地闡明。
  • 想要躲開糖尿病?飲食中的「三少一多」不要忘了,控制血糖靠自覺
    預防糖尿病要遵守哪些飲食原則?1、少糖吃糖多不等於糖尿病,但是在日常飲食中,也要注意控制好糖分的攝入。特別是對於一些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來說,糖分攝入過多也容易引發糖尿病。而且吃糖太多會導致體內脂肪含量增加形成肥胖,導致血糖代謝出現問題,而當體內缺乏胰島素的時候,血糖就會異常升高,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糖尿病。2、少鹽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品,但是鹽分攝入過多會引起高血壓的出現,而高血壓也是誘發糖尿病的一個高危因素。
  • 2型糖尿病會變成1型嗎?為啥肥胖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醫生告訴您
    但這裡要了解的是,使用胰島素並不意味著2型糖尿病轉為了1型糖尿病,因為2型糖尿病發病除了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外,跟人的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比如肥胖或者超重,飲食不健康以及久坐不運動,所以預防2型糖尿病也主要通過這幾種方法來調整自己的生活。
  • 原始人為什麼不得糖尿病?糖尿病又是怎麼來的?
    這就要從260萬年前說起……繼承自原始人的基因根據美國及英國的研究發現現代人類之所以會患癌症和糖尿病或許和遺傳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有關尼安德特人於距今三萬年前滅絕但尼安德特人存在期間與智人共存長達數千年之久基因的交換也在兩個人種之間發生著2013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
  • 孕婦妊娠糖尿病來臨前,大多會有這4種徵兆,每一種概率都不小
    在體檢的時候,醫生明確提出讓王女士控制體重,"孕期增重過多,有可能會引發一些妊娠併發症的。"雖然醫生苦口婆心的說了很多,但是面對美食,王女士還是忍不住自己的好胃口。在醫生檢查後確定王女士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我家人都沒有得過糖尿病的病史,為什麼我這麼年輕就會得妊娠糖尿病呢?"醫生聽後很無奈地解釋說,"肥胖的女性本身就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再加上孕期沒有很好的控制體重,那麼患上併發症的機率就更高了!"
  • 糖尿病要少吃糖之外,還要多吃這些食物
    正是因為吃得太好,所以很多人都患上了糖尿病。一提起糖尿病大家都覺得很可怕,因為它和我們的腎臟有關係。雖然說糖尿病本身並沒有那麼可怕,但是他它所引來的併發症卻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讓許多糖尿病的患者苦不堪言。其實糖尿病發病的原因還是和我們體內的血糖代謝不掉。如果想要遠離糖尿病就一定要保證我們身體內部的血糖含量。
  • 糖尿病的這些早期症狀 一定要警惕!
    患糖尿病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值上升,出現眼球歪斜從而影響視力。長期的視物模糊要警惕2型糖尿病。 早期症狀2—咽幹舌燥 喉嚨乾燥似火燒,喝水喝不停,排尿也變得頻繁。如此惡性循環,身體會始終處於缺水狀態,使得人坐立不安,咽幹舌燥。
  • 若出現這4種身體異常,可得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在發展過程中,健康受到影響許多信號會出現,如果可以先了解糖尿病的具體症狀,發現身體異樣和血糖高有關積極應對,可以防止糖尿病惡化。很多人之所以併發症出現和血糖沒有穩定控制有關,已經有疾病的信號產生卻置之不理,血糖繼續波動的過程中很多重要的組織,器官功能下降,健康會受威脅。因此,要了解哪些信號和血糖波動有關,如果是糖尿病引起應該馬上治療讓病情改善。
  • 糖尿病的10個飲食誤區 你錯了幾個?
    2017年,我國糖尿病化死亡率為10.25%。在我家,我媽就是糖尿病,所以,平時對糖尿病也會比較重視。我發現,大家對糖尿病的飲食有非常多的誤解,比如認為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不能吃肉,只能吃素的;甜食更是一口都不能吃。這是不是真的?今天,我給大家總結了關於糖尿病和飲食的10大誤區。
  • 這5種人或許容易得痛風,出現4個症狀,需警惕痛風來襲
    然而有這5種人受到痛風的「偏愛」有這5種人受到痛風的「偏愛」1、喜歡飲酒的人酒液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而喝酒過度會因酒精攝入量的提高,從而可能引發痛風,所以喜歡飲酒的人容易患痛風。2、高血糖的人血糖是指葡萄糖在血液中的堆積狀況,當葡萄糖的含量高於正常情況時即為高血糖,而葡萄糖過量時又稱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能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胰高血糖素過多,嘌呤分解代謝增強,尿酸也隨著增加。從而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可能導致尿酸排洩減少,引起痛風。
  • 糖尿病都有「三多一少」嗎?出現這5個表現,要注意糖尿病的發生
    我們一直說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但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並不一定會出現這些典型症狀。接診的這位糖尿病患者就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這位阿姨是因為膽結石急性疼痛來住院的。在入院後的檢查中發現了空腹血糖高達9.8毫摩爾每升。
  • 只知道糖尿病易爛腳,聽說過糖尿病也會爛手嗎?
    雖然很多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併發症有了一定的了解,卻只知糖尿病易「爛腳」,渾然不知也會「爛手」。1「手」與「腳」都會缺血,易導致乾性壞死。缺血是導致糖尿病壞疽的主要原因,手與腳都會存在缺血症狀,因此既可能爛腳也可能爛手。2外傷感染,手與腳都有可能!高血糖使得白細胞的殺菌能力減弱,這導致了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