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何要用「寸」來丈量時間呢?原理是什麼?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24 11:30:33 來源: 結伴看海底世界

舉報

  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為什麼古人會用「寸」來衡量無法丈量的時間呢?

  這種說法源自於我國古代,一種記錄時間的儀器—日晷(gui),是古人利用影子測定時間的計時儀器,它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

  

  這項發明被沿用幾千年之久,早在漢代以前,人類便開始使用日晷計時,日晷有晷盤晷針組成。晷盤一般為石質的,四周刻有天幹地支中的十三支!用來表示時辰!

  晷針一般為銅質,立於晷面正中,垂直於晷面,陽光將晷針的影子投射到晷盤上,指在哪一個位置,就是相應的時刻。

  

  「寸晷」表示影子移動一寸的時間,因此古人便用寸來衡量無法丈量的時間!

  我們再來看看「學富五車」中的「五車」到底能裝下多少書呢?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那麼「五車」到底能裝下多少書呢?

  

  春秋戰國時期,各路思想百家爭鳴,諸如孔子、孟子、莊子等大思想家,紛紛著書,宣傳自己的觀點,其中宋國人惠施,認為任何東西的性質都是相對的,事物之間沒有絕對的區別。

  莊子對他的這種觀點表示「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意為惠施知識淵博,但他說的道理,很多都是錯誤的!這便是「學富五車」的由來!

  

  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前。人們記錄東西多為使用竹簡,繪製的五車書看似很多,加起來也不過當今34本書的內容,實在少得可憐!

  好了本期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謝謝觀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器學堂之寸字的字源考據一寸有多長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是要告誡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同時也說明時間一去不復返,過去的就過去了,過去發生的都是應該必須一定發生的,珍惜當下。那一寸到底是多長。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網上查一寸等於3.33釐米,那它以什麼標準定的呢,在古人那裡?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寸字。
  • 中國榫卯中的積木拼接原理 原理到底是什麼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榫卯中的積木拼接原理 原理到底是什麼呢 關於到現在中國榫卯中的積木拼接原理到底是什麼呢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非常有興趣了解的吧,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現在大家都想要知道中國榫卯中的積木拼接原理到底是什麼呢,小編也是
  • 古代,為什麼用「一刻」表示十五分鐘?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所以,時間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人生就是短短的幾十年,需要好好把握這僅有的時光,不然,時間一去不復返,轉眼就是一輩子。在《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夜漏未盡一刻」。那麼,這裡的「一刻」是現在的十五分鐘嗎?在古代,為什麼會用「一刻鐘」來表示十五分鐘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 古代人通過什麼來測量時間?古代智慧的結晶
    我們知道在古代,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規定什麼時間上朝,大臣就必須要按時上朝。那麼,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通過什麼來計算時間的呢?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先懂得計時國家,在商朝的後期,中國就已經開始將一天的時間進行劃分,當時出現將晝夜分為100等分的百刻計時制,之後一直使用百刻計時制,直到清朝才被廢除。
  • 古代大夫給女性把脈,診斷出喜脈的原理是什麼?
    我們在平時看電視劇時,常常會看古代的醫師在給女性看病時是通過把脈,而且他們通過把脈還可以判斷出女性是否懷孕,那現實生活中,真的可以通過把脈就得出「懷孕」的結果嗎?如果真的可以,那其中的原理又是什麼呢?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懷孕之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如何判斷「懷孕」?現代女性一般發現自己「懷孕」都是有一個過程的。首先,她們會發現「大姨媽」長時間不來。然後,就會有所懷疑是不是自己已經「懷孕」了。但是僅僅通過「大姨媽」來不來是不能夠直接判斷「懷孕」的。
  • 「丈夫」一詞最早居然是這個意思,古代女性通過丈量長度選的配偶
    中國男性最害怕的這兩個字到底怎麼就成為了中國女性配偶的稱謂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番。大家都知道「丈」字在古代是一個長度單位,在周朝,人們喜歡用手掌撐開丈量長度,拇指與中指間的距離為一尺,一尺等於六寸,一丈等於十尺。
  • 古代人生富貴為何的答案是什麼
    18183首頁 古代人生 古代人生富貴為何的答案是什麼 古代人生富貴為何的答案是什麼 來源:網絡
  • 周易準嗎,為何能預測?是什麼原理?
    更早之前呢,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要》裡有一段子貢與孔子的對話,孔子說:「吾百佔而其實當」。可見孔子自認為預測的準確率是在七成。早期預測主要用卦辭爻辭和卦象來推斷。當然卦辭現在也是可以用的,舉個例子,我有個網友,一天他朋友求測這次找工作如何。卦搖出來得《中孚》上爻動,上九爻辭說:「翰音登於天,何可長也。」
  • 古代用什麼方法來對抗瘟疫呢?古人面對瘟疫是怎麼做的呢?
    古代用什麼方法來對抗瘟疫呢?面對瘟疫,古人其實有很多防護方法的。 神權天授 古代遇到了瘟疫,皇帝第一件事就是頒布罪己詔,告訴百姓們,對於瘟疫的出現,我有很大的責任,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讓上天感到不滿,才有了這場災難
  • 古代沒有鐘錶,古人是如何計算時間的?其實很簡單
    可見在古代,古人們對時間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定義,也深知時間的寶貴,用黃金來做比喻,確實是恰當其分,也體現了古人對時間的珍惜。在古代,不像現在如此方便,有手錶、手機等可以看時間。那麼,古人是如何計算時間的呢?
  • 農村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不過除了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物件,那就是枕頭,可以說枕頭比床還重要,如果枕頭不舒服,第二天脖子都會疼,肯定是不舒服的,時間久了甚至會得病。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要用語言學來分析古籍呢?古代講的是訓詁義理轉換到現在的...
    X 為什麼要用語言學來分析古籍呢 有1個回答 楊逢彬 2020-08-13 語言學以語言為研究對象,探尋語言的內部規律,《論語》是用上古時期的漢語來記錄的
  • 古裝劇中的火摺子是什麼黑科技?為何一吹就著,原理農村人都知道
    那麼問題來了,想要瞬間製造出火焰,即便是放到現代,大眾知曉的唯一方式也只是通過電打火。而如今的燃氣灶、打火機無不是這個原理。但古代沒有電,火摺子又是怎麼製造出這種瞬時火焰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火摺子的原理入手。既然叫「摺子」,其必然跟紙脫不了干係。火摺子最基礎的材料便是紙,通常用那種易燃的草紙,特殊情況下,那種燒給死人的未打孔紙錢也可以替代。
  • 決戰一百天決勝十三五丨用青春腳步丈量「迷宮」的路
    決戰一百天決勝十三五丨用青春腳步丈量「迷宮」的路 2020-12-18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代刑罰髡刑是什麼?朱元璋為何要如此羞辱兒子魯陽朱檀
    古代刑罰髡刑是什麼?朱元璋為何要如此羞辱兒子魯陽朱檀時間:2020-12-03 16:1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刑罰髡刑是什麼?朱元璋為何要如此羞辱兒子魯陽朱檀 一道聖旨,明太祖朱元璋宣此時尚在封地的魯王回京。
  • 金幣銀幣輕便利於攜帶,古代中國為何貨幣要用「笨重」的金銀錠?
    而在古代則大都是整塊的金銀,很大而且又很不利於攜帶。相反,金幣或者銀幣這種東西,都是拿起來就走的。放在包裡或者口袋裡也都很方便。那麼,古人為何要自討苦吃,要去鑄造金錠還有銀錠反而不使用方便的金銀幣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古人為何規定1斤定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老祖宗蘊含大智慧
    古人為何規定1斤定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老祖宗蘊含大智慧在我國幾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經驗與智慧,上至秦皇漢武,下到民國乃至解放,其中兩千所年所形成的文化也著實是令人們震撼,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智慧,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16兩為什麼會是一斤,又或是筷子的長度要分為7寸6。
  • 現實面前我們都是蟲子,卻也可以去丈量世界
    我們先來看看,一寸蟲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蟲生」吧!以下圖文涉及劇透,加粗字體為繪本原文,其餘為解說。圖片來自繪本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繪本的內頁只有14頁,文字量也很少,但卻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 陀螺儀為何旋轉不倒,原理是什麼?
    古代還出現了另一種玩具叫竹片蜻蜓,這種玩具也被叫陀螺,「陀螺」這個術語最早是由法國物理學家博科提出的,在英語中它是沿軸「迴轉體」的意思,所以竹片蜻蜓這種在空中沿軸轉的迴轉體也是一種陀螺,這樣看來,雜技中的轉碟,耍盤子,還有地球等,都可以叫做陀螺。陀螺儀的中間部份就是我們熟悉的陀螺,弄清楚了陀螺掌握平衡的原因,是否就掌握了陀螺儀平衡的秘密呢?
  • 古代的時候沒有電,晚上要幹什麼解悶呢?
    古代沒有電,晚上黑燈瞎火的,他們究竟在幹些什麼呢?其實在古代,也要分窮人和富人。如果是富人,雖然沒有電,但是有蠟燭,有火把,都是足夠照明的。在保證了照明的情況下,他們還就是想幹啥幹啥,自由得很。「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官二代加富二代的貴公子晏幾道寫的這句詩,已經足夠表達出了富貴人家燈紅酒綠的浮豔生活。這種生活,絲毫不比我們現代人的夜總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