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日本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

2021-01-20 古今沙場

它是日本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

災難的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

眾所周知,二戰中的日本海軍擁有18艘重型巡洋艦,對於日本這樣一個不算很富裕的後起帝國主義國家而言,能攢出18艘重巡來可謂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很不容易,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主角是這18艘重巡洋艦中的三隈號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

三隈,是日本大分縣境內日田盆地裡一條河流的名字,日本人管這條河叫三隈川。這裡就值得研究一下了,日本的重巡洋艦都是以日本境內的山命名的,比如妙高、高雄等等,為何三隈號重巡洋艦以河流命名?這是因為它所屬的最上級重巡洋艦,原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而設計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才改為重巡洋艦。在這個問題上,和金剛級戰列艦的情況很相似。

1931年,日本海軍在01艦艇補充計劃中列入了4艘8500噸級和2艘8450噸級大型輕巡洋艦,但到了國會審議時,只有前4艘獲得了批准,後面那兩艘大藏省的老爺們說什麼也不肯掏錢。這也可以理解,日本這個帝國主義國家在當時算是比較窮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的海軍養活了一大堆超越日本國力負擔上限的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現在還一口氣要造這麼多重巡洋艦,到時候誰掏錢來養?無奈之下,日本海軍只好接受現實,好歹批了4艘艦,總比沒有強。可是國會和大藏省的關過了,還有另一個現實的問題,倫敦海軍條約規定,主炮口徑超過6.1英寸的重巡洋艦,日本擁有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8萬噸,照這一標準,日本已經擁有的12艘重巡洋艦已經把噸位用完了。但就在同時,倫敦海軍條約規定日本輕型巡洋艦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這時候日本擁有的輕巡洋艦也有十幾條,但單艦噸位大多只有四五千噸,還剩了不少噸位可用。為了獲得更多的重巡洋艦,日本人動起了歪腦筋,他們把新的4艘重巡洋艦還按照重巡的標準設計,5座炮塔卻裝上了輕巡洋艦才使用的152毫米三聯裝艦炮,這些炮塔的設計上存在貓膩,那就是可以隨時將三聯裝152毫米艦炮換裝為雙聯裝200毫米艦炮。既然做戲就要做全套,4艘「輕巡洋艦」建造計劃確定下來後,日本人還給他們按照輕巡洋艦統一命名規則(以河流取名)分別命名為最上、三隈、鈴谷、熊野。炮塔設計並不是日本人唯一突破條約之處,在噸位的問題上,日本人也對外界撒了謊。日本人一直宣稱最上級噸位也就萬把噸,而實際上最上級剛建造的時候就達到13400噸之多,從噸位上看就是妥妥的重巡洋艦。

航行中的最上級重巡洋艦

我們再說今天的主角,三隈號重巡洋艦。它建造於長崎三菱造船廠。1931年12月24日開工,1934年5月31日下水,1935年8月29日竣工,是最上級「輕巡洋艦」的二號艦。它服役不到兩年後的昭和十二年(1937年),倫敦海軍條約失效了,這時的世界已經進入到世界大戰即將來臨前的混亂狀態,沒有人願意再籤新的縮減軍備條約,對各國海軍來說,無條約時代來臨了,這讓那些狂熱的好戰分子興奮無比。

1939年,繼最上號之後,三隈號也開始了主炮改裝工程,在將五座三連裝152毫米主炮塔換成了五座雙連裝200毫米主炮塔後,三隈號成了名副其實的重巡洋艦。那些被拆掉的舊主炮也沒有浪費,它們都被送到大和號、武藏號戰列艦上,作為這些大艦的副炮使用。

輕巡洋艦時期的最上級

太平洋戰爭開始時,三隈號跟三艘同級艦最上號、熊野號、鈴谷號編成由慄田健男少將指揮的第七戰隊,跟隨小澤治三郎中將麾下的南遣艦隊參加了南洋攻略戰,前後參與海戰數十場,但絕大多數時候對手都弱得不值一提,唯一的例外就是巴達維亞海戰。1942年2月28日夜,第七戰隊正在為日軍爪哇島攻略部隊西路登陸船團護航,途中突然遭遇美軍重巡洋艦休斯頓號和澳大利亞海軍輕巡洋艦珀斯號,好不容易逮到盟軍大型軍艦的日軍艦隊一擁而上,對兩艘盟軍巡洋艦開啟了群毆模式,勢單力薄的盟軍艦艇雙拳難敵四手,雙雙送入海底。此戰中最具有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三隈號身上,混戰中,這艘重巡洋艦向休斯敦號發射了八枚九三式氧氣魚雷,結果都被休斯頓號躲過,越過休斯頓號的魚雷仍然沒有耗光燃料,繼續撲向位於附近孔雀灣的日本運輸艦,並且一口氣擊沉了其中四艘,而這四艘倒黴的運輸艦裡,就包括日本陸軍第16軍司令官今村均中將的坐艦龍城丸。狼狽的今村均和船上的其他士兵一起落海,弄得滿身油汙,差點淹死在海裡,費了好大的勁才遊上岸。事後第5驅逐艦隊司令吉川周吉中佐奉命去道歉,但第16軍參謀長讓他不要吭聲,因為今村均以為是遭到「休斯敦」號發射的魚雷擊中。

三隈號重巡洋艦戰前留影

1942年5月28日,三隈號最後一次告別日本本土,繼續在第七戰隊編成內參加中途島海戰。第七戰隊本來的任務是在登陸作戰進行之前炮擊中途島,但在得知中途島作戰失利,損失4艘主力航母的消息後,山本五十六取消了炮擊計劃。任務被取消的第七戰隊在距離中途島80海裡處全體掉頭,以28節的高速向西北方向撤退。撤退的單縱隊以旗艦熊野號居首,後面跟著鈴谷號、三隈號和最上號,驅逐艦荒潮號和朝潮號殿後。凌晨兩點鐘,旗艦熊野號在一片黑暗中突然發現右舷艦首前有疑似潛艇的蹤跡,慄田慌忙隨即下令「全體向左45度迴轉」,然而不幸的是最上號並未收到這條指令,而三隈號在單縱隊中位置又偏右。黑暗中,在前面各艦都已向左轉向時,最上號還在悶著頭往前走。當最上號航海官山內正己少佐看到三隈號時,巨大的艦影已近在眼前,躲避的口令剛喊出來,兩艦就撞在了一起。 此時的情況對三隈號來說還不算太壞,最上號首部長達12米的艦體都不見了,而三隈號只有一處油槽破裂,然而接下來的事情要了三隈號的命。由於最上號受了重傷航速變慢,嚴重拖累了整個艦隊的腳步,素有「逃之慄田」美譽的慄田健男擔心天亮後行動緩慢的艦隊會招來美軍空襲,於是下令三隈號帶兩艘驅逐艦為最上號護航,而自己則帶著熊野號和鈴谷號逃之夭夭。

被炸的一片狼藉的三隈號重巡洋艦

不出慄田所料,早上6時30分,美軍水上偵察機就發現了這兩艘行進緩慢的重巡洋艦,並將情況報告給了美軍司令部,美軍立即派出飛機展開追擊。8時8分,一隊美軍的SBD俯衝轟炸機開始發動攻擊,雖然沒有炸彈命中日軍艦艇,但勇敢的美軍飛行隊長在座機被擊傷後,駕機撞向了三隈號的後炮塔,導致三隈號發生了火災,火勢蔓延到輪機艙的進氣口,把輪機艙工作人員全都悶死了,失去了輪機部門人員的三隈號航速慢了下來。幾個小時後,美軍航母大黃蜂號和企業號的57架SDB俯衝轟炸機、20架戰鬥機、3架魚雷攻擊機再次對日軍艦隊發動了空襲。第一波攻擊擊中了三隈號的艦橋,艦長崎山釋夫大佐重傷;第二波攻擊三隈號又被命中五枚炸彈,這一次三隈號用光了它的好運氣,熊熊大火最終引發了魚雷庫大爆炸。下午6時,三隈號終於沉沒。 至於撞傷三隈號後又拖累三隈號不能逃離美軍空襲海域的最上號,不僅在這場慘烈的防空作戰中倖存了下來,還撈起來不少三隈號上的倖存者。最上號回到本土修理好了受傷的艦首,此後又存活了差不多兩年半的時間,最後在雷伊泰灣海戰中被美軍擊成重傷,由日方驅逐艦自行發射魚雷擊沉。

中途島成功逃出生天的最上號重巡洋艦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著名重型妙高級巡洋艦爪哇海戰日本帝國海軍的最後完勝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不可一世的海軍力量,曾經最高綜合噸位達到120萬噸位列於世界第三,但日本海軍在二戰太平洋戰役的亮點確實不多,1941年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時期,卻陰差陽錯的正面挑戰了,當時位於美洲的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太平洋艦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行在一次無差別擴大,世界上100多個國家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絞肉機之中,日本海軍在巔峰時期的唯一作為就是主動出擊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
  • 二戰日本最成功的巡洋艦,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是日本二戰期間建造的一型重巡洋艦,由於當時日本已經擁有古鷹級,青葉級,妙高級和高雄級12艘重巡洋艦,重巡洋艦噸位已經耗盡,所以無法再建造重巡洋艦,但是日本卻利用剩餘的輕巡洋艦噸位,建造了四艘最上級巡洋艦。但日本人在設計艦體的時候就預留的足夠的餘量,被西方成為「驚人的違約艦」。
  •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沉沒了多少艘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在1939年時,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共計擁有10艘戰列艦、37艘輕重巡洋艦,在太平洋地區是非常強大的一直海軍力量,此時的日本戰列艦大多是一戰前後建造的傳統戰列艦,主要有4艘金剛級,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還有2艘長門級。
  • 二戰日本戰艦盤點,重巡洋艦編隊實力非常強!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二戰裝備錄,讓我們開啟「日本戰艦篇」,由於當時日本戰艦多達百款,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本期為重巡洋艦篇。羽黑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4963噸,航速33節(約61公裡),乘員773人,配各式艦炮18門,203毫米口徑艦炮10門,魚雷發射管16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5架。羽黑號是妙高級重巡四號艦,為三菱所建,名字取自山形縣的羽黑山。太平洋戰爭期間,羽黑號為第五戰隊成員,首先參與了對菲律賓的侵略戰爭。
  • 二戰中日本著名的「掃把星」戰艦,先後「克」沉數十艘戰艦
    在二戰日本艦艇中,「雪風」號的經歷堪稱神奇,它參加了太平洋戰役的大部分戰鬥,航程達20萬公裡,但自身卻僅戰死10人,艦體更是只受過輕傷,因而被稱為「祥瑞之艦」;但又因與它一起參戰的軍艦大多沉沒,因此又被稱為「詛咒之艦」、「掃把星」。
  • 用小火炮做偽裝,說是艘輕巡洋艦,實際卻是重巡洋艦的最上級
    彼時對於日本海軍而言,最大的問題在於按照海軍條約的要求,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噸位是108400噸,可當時日本海軍已經服役了古鷹級、青葉級、妙高級、高雄級等12艘重巡洋艦,基本達到了條約規定中的噸位配額。這對於日本海軍而言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他們的重巡洋艦都太過老舊了。
  • 打不過就欺騙民眾,日本二戰一役稱擊沉11艘美國航母,實際上慘敗
    1944年6月馬裡亞納海空戰過後,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主力已經損失殆盡(被美國人一戰打掉了92%),此時美軍的兵鋒已經指向了菲律賓,美軍為了防止部署在琉球群島上的日本戰機對美軍登陸菲律賓的戰役造成威脅,於是率先派遣航母艦隊前往這些地方,針對日本的空軍基地進行轟炸。
  • 「快馬利炮」的日本重巡洋艦:夜間偷襲,最終被航母幹翻
    【話說軍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初,舊日本海軍艦隊是當時最為強大的幾支海軍之一,在整體規模上,僅小於英美等傳統海軍強國,其戰列艦和重巡洋艦等大型水面戰艦水面戰艦實力很強,比如說其在「海軍假日」期間發展出的一型重巡洋艦:青葉級。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日本戰列艦方面表現最好的是金剛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與被當寶貝一樣「收藏」,捨不得拿出來的大和號不同,是二戰中日本海軍出勤率最好的幾艘戰列艦,該級艦中戰績最好的應該是霧島號。)的第二次夜戰中,原本以為美軍艦隊不算強大的日軍,與美軍發生了混戰,霧島號戰列艦與巡洋艦一起,重創了美軍南達科它號戰列艦,讓其直接喪失了戰鬥力並退出戰鬥,不過沒有能擊沉對方,這是二戰太平洋上為數不多的美日戰列艦對戰。
  • 自稱近600年對外沒有打過敗仗的日本,二戰中損失慘重的六大敗績
    二戰爆發前,日本人曾自稱近600年對外沒有打過敗仗。窮兵黷武的日軍由此妄自尊大,大肆對外擴張,先是發動了侵華戰爭,並向蘇聯挑釁,接著在東南亞挑起事端,繼而在太平洋與美軍拼殺……然而,回顧日本軍隊二戰時期的作戰史,其敗績紀錄卻給了狂妄的軍國主義者一記記沉重的耳光。
  •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神通號巡洋艦覆沒記
    1943年7月13日凌晨30分,黑沉沉的庫拉灣洋面上,一架美海軍黑貓式夜間偵察機報告:「距離26海裡,發現1艘日本海軍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航向128度,航速30節。」這就是井崎海軍少將率領的「東京快車」。
  •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巡洋艦神通號覆沒記
    1943年7月13日凌晨30分,黑沉沉的庫拉灣洋面上,一架美海軍黑貓式夜間偵察機報告:「距離26海裡,發現1艘日本海軍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航向128度,航速30節。」這就是井崎海軍少將率領的「東京快車」。
  • 一場仗損失4艘航母,1萬人被美軍消滅,日本喪失二戰中最後的本錢
    與此同時,米切爾派出輕型航母「獨立」號上的一架偵察機,在凌晨2時8分探測出了日本北翼艦隊的具體位置,然後,哈爾西派出第34特混艦隊前往討伐,由戰列艦和巡洋艦打頭陣。為了應對日軍的作戰計劃,哈爾西決定啟用戰列艦和巡洋艦。早上8時,米切爾發起了6波轟炸中的第一波攻擊,派出527架飛機,攻擊小澤駐紮在呂宋島東部的北翼艦隊,這裡共有4艘航母。小澤只剩下20架戰鬥機去抵抗美軍勢不可擋的攻擊,剛一交手,它們就被紛紛擊落。日軍輕型航母「千歲」號很快發生傾覆,9時37分沉沒。
  • 五炮塔重巡洋艦:慘遭三十架戰機轟炸,最終被自己人善後
    慘遭三十架戰機轟炸,最終被自己人善後鈴谷號在太平洋戰場開戰後,就投入了作戰,在雅加達海戰(又稱巴達維亞海戰)中,與艦隊一起擊沉了美澳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各一艘,參加過中途島海戰、東所羅門海戰、聖克魯茲海戰、馬裡亞納海戰等戰鬥,還曾在瓜島海戰中炮擊過亨得森機場。
  • 最強大的條約重巡洋艦,除了日本那些,其實還有這位
    說起來,重巡洋艦這個艦種的誕生,老王好像已經提過很多次了。與其他那些經過自然演化發展而來的艦種不同,重巡洋艦在很大程度上說,是被《華盛頓條約》一紙文字,人為生造出來的艦種。標準排水量超過1萬噸,主炮口徑大於203毫米的戰艦,都被算作主力艦不能造。怎麼辦?
  • 二戰中各國沉沒多少艘航空母艦?日軍下場最悽慘
    二戰中,航空母艦直接決定了若干重大戰役的勝負結局和戰爭的進程,但是戰場上沒有永遠不敗的贏家,航空母艦雖然有「海上霸主」的稱號,但仍然逃不出被擊沉的下場,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二戰中各國沉沒了多少艘航母?
  • 二戰日本25艘航母,現在仍是亞洲海軍第一?
    二戰時代的日本非常熱衷於建造大型的水面艦艇,自明治維新後期日本就著重建立海軍,世界上第一艘單獨建造的航母就是日本率先建造出來的。二戰中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的輝煌戰績更讓航母躍升為海軍第一作戰利器,因為航母能搭載艦載機使得航母的價值真正被開發出來,一直到現在都是海軍中當之無愧的最強軍艦。二戰時代的航母和現在比相差甚遠,當時的日本確實有25艘航母日本在戰前有10艘航母而戰爭中又建造了15艘航母,總數為25艘。
  • 二戰最機智的艦長!將軍艦偽裝成小島,躲過了十幾架日本偵察機
    美、英、荷蘭和澳大利亞四國組成的盟軍,被兇狠的日本海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日軍以損失1萬餘人的代價,不但奪取了170萬噸的油田,還俘虜了8萬盟軍,繳獲177架戰機,還擊沉兩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可謂是大獲全勝。日本在這場戰役中,憑藉武器的優勢取得了勝利,但這場戰役勝利的重要意義,不單單是戰役層面的,更重要的是日本在當地的勢力得到了鞏固。
  • 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的損失到底有多大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在黃海大東溝海域相遇,因此爆發了甲午戰爭期間雙方海軍之間的決戰。此戰北洋水師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4艦戰沉,「廣甲」在逃跑途中擱淺損毀,共損失了5艘軍艦,損失慘重。
  • 吉野後人、天龍前輩——舊日本海軍早期輕巡洋艦的探索歷程
    舊式巡洋艦的末路 "吉野"作為一艘日本軍艦的名稱,可能在中國民眾中是最廣為人知的,"撞沉吉野"這句充滿血性又帶著一絲無奈與失落的戰鬥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