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說與古籍想必大家都喜歡閱讀,因為每個人都有好奇之心。我敢打賭你小時候也是一樣,聽到長輩講鬼故事,妖怪之類的傳說既想聽又害怕。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志怪故事貼近生活的三本巔峰之作。
成書於清代的《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是當時志怪小說的三部巔峰之作,流傳至今。這三本書都是專門講述鬼怪妖狐故事和善惡報應故事的文言體短篇小說集。
3.《子不語》——清 袁枚
《論語》中「子不語怪力亂神」,意為,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這些事,因為袁枚這本書是志怪題材,所以此書名為《子不語》。
這本書中其中因果報應、荒誕迷信成分較多。部分篇章從側面因為好奇的角度寫主人公不怕鬼的故事。當然也有恐怖至極的鬼故事,這本書裡神鬼和人一樣有好有壞,也會腐敗、鬥毆等,但文筆行雲流水,酣暢淋漓。
但袁枚的《子不語》就有點不健康了,男女描寫片段略多,非常的不適合未成年讀者!袁枚 他這一輩子活得十分滋潤——從心所好,詩酒風流,放浪不羈,暢懷適意。他是在性文化繁盛的江浙之地生長出來的,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了。
主要篇目:《李生遇狐》、《地藏王接客》、《劉迂鬼》等。
2.《閱微草堂筆記》—— 清 紀昀
出自大學士紀昀筆下,也就是我們所有人都熟悉的紀曉嵐,幾乎老少皆宜。這本書格調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不愧為朝廷大學士之手筆。「閱微草堂」是紀曉嵐在北京居住時書齋的名稱,有著見微知著的意思。
這本書的有些故事許多說教,迎合朝廷的主觀思想。畢竟是為官者,要以正統文化為主,所以書中故事比較簡短,有隨筆筆記的意思,記錄了全國各地發生的奇聞異事與妖魔鬼怪,故事真實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主要篇目:《灤陽消夏錄》、《槐西雜誌一》等。
3.《聊齋志異》——清 蒲松齡
本書主描寫人物細節、形態與心理變化,書中愛情故事居多,長短篇俱全,需要仔細品味,蒲松齡先生作品大多是藝術上的構思。
《聊齋志異》中有一小部分故事不是很雅觀,但不是很露骨。蒲松齡是山東淄博人,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齊魯大地培育出來的。但他屢試不第,所以看透世間險惡與腐敗,在農村著作了這本流傳百年的「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的名著。
主要恐怖篇目:《噴水》、《屍變》、《畫皮》等。
這三本書各有各的特點與文風,故事主要以隱喻諷刺為主,但肯定也有真實的靈異故事,因為所有的傳說都不會是空穴來風,都會有一些影子的。
我是文學史林,致力於古典文化的普及,雖然我做的微不足道,但我儘量讓您了解更多的我們自己祖宗的文化,謝謝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