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庸時代的武俠聖經——《誅仙》

2020-12-16 乾坤一色任逍遙

印象中讀的第一本網絡小說是《誅仙》,直到現在,讀過幾十上百本網絡小說,依舊感覺《誅仙》是最經典的一本。剛讀大學的時候,擁有了第一部手機,雖然是山寨機,但是比較滿意的是可以看電子書。迫不及待的從網上下載了好些小說,《誅仙》就是在那時,闖入我的視線。

同後來讀到的一些小說相比,《誅仙》篇幅較短,也沒有超越世界的宏大場景及世界觀。故事從青雲山下草廟村的兩個少年開始,以張小凡曲折坎坷的經歷為故事主線,叛出正道,投身魔教,再到最終的正魔大戰中力挽狂瀾救天下蒼生於危難。其間,穿插著友情,愛情,同門之誼,師徒之情;主角對正道與魔教的認知,對人與妖的思考。情節連貫,文字精煉,與當前各種口水文比,更具古典文學之美。全書出場的眾多人物,無論正道魔教,都有獨特的風採。鬼王的雄才大略,心狠手辣,雖是反派,卻也極具風採;野狗道人對煉血堂的忠心,以及捨命救小環,讀來也令人感動。

師兄師姐的關心呵護,師娘的教導,師父嚴厲中的期許,以及大黃小灰的陪伴,青雲山上學藝的日子,應該是滅門慘案後小凡最快樂的時光。對師姐的暗戀之情,林驚羽的兄弟之情,曾書書的朋友之誼,都是陽光而美好。七脈會武,僥倖進入前四,有幸下山遊歷,人生也在這一刻悄然改變。死靈淵與陸雪琪相依相守,滴血洞同碧瑤患難與共。自此,少年的人生不再只是大竹峰。萬人往的話語,第一次引發了小凡對正邪的思考,也為後續叛出青雲埋下了伏筆。小池鎮,相擁赴死的狐妖,又一次衝擊了小凡對正道,對蒼生的思考。青雲山玉清殿上,得知滅門慘案真相後,心中堅守的一切,對普治的承諾,以及對正道的堅守,都轟然倒塌。誅仙劍陣下,碧瑤墜落的身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十年。

沒有詳細講這十年的時間,張小凡如何從大竹峰上的老七,一步步變成鬼王宗位高權重的鬼厲。只是在別人隻言片語或者旁白中知道,他日日忍受嗜血珠的反噬之苦,日日忍受碧瑤身死的煎熬。至此,叛離正道,叛離青雲,成為魔教三公子之一的血公子,手段如何狠辣,也未做傷天害理之事。劇版《青雲志》中有一段比較好,田不易在收小凡入門時說:入我門下,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能正因如此,最終小凡才有重回青雲的機會,重新從鬼厲變回大竹峰的老七。

書中有兩處最令人動容。

十多年後,天音寺,再見普智,鬼厲緩緩轉過身子,又一次看到了那張蒼老而微帶痛苦的臉龐。這張容顏,他一生不過見到兩次,十數年歲月光陰,剎那間都湧上心頭,最後,卻終究只剩下了那個風急雨驟的夜晚,他在自己面前慈祥平和的笑容。就在那門口處,向著那個盤坐在微光玉盤間,一世痛苦的法身遺骸,一如當年那個少年般,向他跪了下來,端端正正的磕了三個頭,然後,他抬頭,肅容,面上有深深不盡的傷痛之意,道:」師父!……「 

正如法相所言,他實在是有大智大慧,大仁慈悲心,是世間奇男子。

真的難以想像,小凡心裡經歷了怎麼樣煎熬,承受了什麼樣的痛苦,叫出這一聲「師父」。

草廟村,田不易死在自己面前,還是死於心愛之人之手。身負重創的張小凡,帶著師父的屍身,回到大竹峰,跪伏在守靜堂前,沒有抬頭,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勇氣,不敢再看蘇茹一眼,低聲道:「弟子最該萬死,沒……沒能保護師父周全……」他聲音斷斷續續,像是說的每一個字,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懲罰。他的頭顱反而埋得更低了,甚至已經緊緊貼在了粗糙的地上。泥土磨礪著他的肌膚,開始他仿佛毫無知覺,過了一會,才聽到他發抖的聲音。

雖然經歷十多年的風霜坎坷,或許,他一直是他的「老七」吧。

相關焦點

  • 《誅仙I》金掃帚未能大滿貫,原著曾被譽為後金庸時代的武俠聖經
    近日第11屆金掃帚獎頒布,《誅仙I》獲得四項大獎,最令人失望編劇獎花落《上海堡壘》,導致《誅仙I》未能獲得大滿貫,這個結果令很多誅仙迷吐槽不已,畢竟他們覺得《誅仙I》配得上大滿貫。雖然當時《誅仙I》贏得了四億票房,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借了《陳情令》的東風。無論是服裝還是道具,離觀眾的期望實在太遠,所以從開始就被吐槽,畢竟這部小說獲得的榮譽太高了。《誅仙》被譽為「網絡三大奇書」之一,在起點擁有超過百萬的粉絲,在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上獲得第14名。
  • 《誅仙》動畫版海報曝光 體驗東方仙俠世界
    近日由蕭鼎創作的被稱為「後金庸時代的武俠聖經」小說《誅仙》繼手遊和影視化後,動漫終於要和大家見面了對於這個消息很多網友肯定非常期待吧。
  • 《誅仙》動畫版海報曝光,體驗東方仙俠世界
    近日由蕭鼎創作的被稱為「後金庸時代的武俠聖經」小說《誅仙》繼手遊和影視化後,動漫終於要和大家見面了對於這個消息很多網友肯定非常期待吧。近日動漫誅仙首次曝光海報,整體海報風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蒼生共與皓月千裡」,如夢如幻又真切動人的幻想世界,在動畫中看到門派之爭、誅仙劍陣等等想想就很刺激了另外更加吸引我的就是主角的感情歸屬,不知道動畫化之後,張小凡最後是情歸為救自己而犧牲的碧瑤,還是歷經生死患難的陸雪琪呢?畢竟這決定著第一女主!
  • 誅仙動畫版正式官宣,作者寄語:希望一定要做出有質量的精品啊
    誅仙動畫……是個武俠?在發布會上,22部新番作品是以不同分類的分別推出的,我原本以為誅仙會在後面的仙俠分類裡,但是開頭武俠分類第二個介紹的就是《誅仙》,後面跟著《雪中悍刀行》……雖然誅仙最開始一直號稱「後金庸時代武俠聖經」,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個玄幻故事……力量體系也不武俠啊!
  • 誅仙動畫版正式官宣,作者寄語:希望一定要做出有質量的精品啊
    ……是個武俠?在發布會上,22部新番作品是以不同分類的分別推出的,我原本以為誅仙會在後面的仙俠分類裡,但是開頭武俠分類第二個介紹的就是《誅仙》,後面跟著《雪中悍刀行》……雖然誅仙最開始一直號稱「後金庸時代武俠聖經」,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個玄幻故事……力量體系也不武俠啊!
  • 金庸小說為何在武俠電影史上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在華語電影的演變進程中,金庸式的武俠已然給一個時代的人留下了一段特別的專屬記憶,金庸小說作為武俠電影最為流行的素材源,越來越多的俠客形象被搬上大銀幕,金庸老先生的小說在武俠領域的創作堪稱典範,金庸也是武俠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頂峰創造者。
  • 為什麼在金庸古龍50年後,武俠戲女主橫行
    熒幕前的人變了,女觀眾已經有一點「把武俠從男人處奪走」的意思。這一切都是在幾年間發生的。二從歷史上說,今天男頻女頻上的一切武俠,甚至包括多數的仙俠和玄幻,其主要源頭都是上個世紀的「新派武俠」。而「新派武俠」的代表就是金庸古龍。
  • 武俠巔峰時代:金庸的電視,古龍的電影,雄踞娛樂圈長達半世紀
    網絡配圖談及武俠,始終繞不開金庸、古龍兩位先生。他兩人一個被稱為武俠集大成者,一個是新派武俠的開山宗師。其中,金庸先生的作品以武俠電視劇而著稱,古龍的作品,則以電影為尊。金庸的電視,古龍的電影,猶如武俠影視的兩座高峰,數十年間雙峰對峙,屹立不倒!形成此等局面,和兩人的故事結構,行文習慣有關。
  • 你是為什麼喜歡金庸武俠?
    初遇武俠,如獲至寶2018年10月30日,金庸離世。至此,金庸、古龍、梁羽生,中國武俠小說界盡失泰山北鬥。武俠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更多的人喜歡閱讀的是網文,什麼玄幻,穿越,修仙等小說佔據主導。然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能讀上一本金庸武俠,是何其快哉的事情。八九十年代的農村,條件是相當落後的,什麼彩電、音響、學習機那都是奢侈品,農村壓根就難見到。
  • 誅仙,一本平凡的小說
    ——節選自《誅仙》20世紀90年代後,網絡文學在中國興起,當時的蕭鼎因為受到西方文化,包括一些日本遊戲、動漫的影響,他所創作出來第一部作品即是以西方中世紀魔幻為背景,帶有強烈的西方風味。但在這之後,他開始嘗試著把中國古典文化和新興的魔幻潮流相結合,創作了《誅仙》這一作品。
  • 金庸不再,武俠影視江湖依舊-虎嗅網
    可以說,金庸先生用自己的文學作品撐起了中國影視劇產業的半壁江山。開創並見證了香港和內地的武俠時代如果說金庸先生手握中國影視行業最大的IP源,一點也不為過。從上世紀70年代,金庸的作品被搬上電視螢屏起,人們的生活就與這個江湖密不可分了。
  • 武俠巔峰金庸群俠傳:96年做開放地圖,現今的武俠遊戲怎麼比?
    武俠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浪漫。每一個小孩心中都有一個大俠夢,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小說的主角闖蕩江湖,而遊戲則成了每一個人實現夢想的載體。在1996年,一款名叫《金庸群俠傳》的遊戲橫空出世。超前的開放性世界玩法,鑄就了25年來最令人不可思議的國產單機武俠遊戲,成就一代人的武俠夢,影響力可以說吊打現在一眾武俠遊戲。
  • 騰訊視頻動漫年度發布會,《鏢人》《誅仙》等22部全新作品官宣!
    4 《誅仙》 後金庸武俠聖經決定動畫化。 11 《星際江湖》 企鵝影視首部自主原創科幻武俠IP
  • 2018,金庸已逝江湖遠 武俠誰堪接班人
    這是傳統武俠小說的中堅力量紛紛離開的時代;1985年,古龍去世,喬奇撰寫輓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2009年梁羽生去世時,是同事兼好友金庸為他送行:「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輩,亦狂亦俠亦文好朋友」,如今金庸仙逝,堪與他並肩、為他作輓聯者,已無其人。
  • 《誅仙》十大法寶:噬魂棒屈居第二,榜首乃是開天神器,有逆天之能!
    《誅仙》是蕭鼎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被稱為「後金庸時代的武俠聖經」。講述了青雲山下的普通少年張小凡的成長經歷故事,整部小說構思巧妙、氣勢恢宏,開啟了一個獨具魅力的東方仙俠傳奇架空世界。
  • 《人民日報》整理:金庸武俠裡的詩詞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談金庸就不能不談武俠,而金庸武俠中除去人物、故事情節、武功招式以及情義、大義之外,詩詞亦是一大亮點哦。 金庸武俠中詩詞不少,有借用也有原創,其中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以及《天龍八部》章節名稱的詞等,無一不是精品。 《人民日報》整理了這些時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的第一高手是誰?誰更厲害?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都是武俠經典,一時瑜亮。兩人的寫作風格不同,一個寫實一個寫意。在金庸武俠中有非常多的高手,若論第一高手,當屬張三丰。古龍武俠中的第一高手,則是名不見經傳的謝王孫。先說金庸武俠,金庸武俠中的絕頂高手有張三丰、掃地神僧、劍魔獨孤求敗、王重陽、石破天,比較一下這幾人的武功層次。張三丰武功已臻化境,以柔克剛,陰陽並濟。創九陽神功的鬥酒僧原本想創出一門陰陽並濟的絕學,可是九陽神功還是偏向於陽剛,真正做到陰陽並濟是張三丰。
  • 金庸之後真的再無武俠嗎?【俠】仍以不同形式延續著
    「金庸之後,【俠】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延續著。」  如果有一天,有年輕一些的武俠愛好者問我「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好看嗎?」  以金庸等武俠大家為根基的武俠世界,是幾代人共同享有的理想彼岸。我還記得念小學時,放學就去學校附近的書店,花上兩塊錢租一本武俠小說,晚上帶回家藏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偷偷地看。這麼被我藏在被子底下看完的武俠小說們,讓我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武俠愛好者。而在其中最讓我渾然忘我的,就是金庸先生的小說。  可即便如此,詢問者要是接著問我:「金庸之後真的再無武俠了嗎?」
  • 金庸以後還有哪些武俠值得回味?這份雜誌值得武俠迷們緬懷
    對喜愛武俠的書迷們來說,金庸武俠是可以流傳於世的永恆經典。在此之後,再沒有任何一位武俠小說作家能有金庸武俠的影響力之大。不過這也不意味著,在金庸之後,喜愛武俠的人就不讀其他人的武俠作品了。金庸以外,最鍾愛《武俠故事》除了金庸武俠以外,有的人喜歡古龍的浪子江湖,有的人欣賞梁羽生的文筆,有的人痴迷黃易的奇思妙想,有的人傾倒於溫瑞安的曲折離奇……不過,靈衝霄個人除金庸武俠以外最喜歡的武俠卻並非哪一位具體作家的武俠小說,而是一份雜誌。
  • 細說武俠美學:金庸,帶走了整個江湖
    編輯裡面出作家,還珠樓主、金庸、梁羽生、宮白羽、劉雲若、倪匡、於東樓等都做過編輯,這些不同時代的武俠作家如果能集中在同一時代,集體失業的話,倒是可以做一家出版報紙、雜誌、圖書的出版社。那就是空前豪華的陣容了。每個武俠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