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讀的第一本網絡小說是《誅仙》,直到現在,讀過幾十上百本網絡小說,依舊感覺《誅仙》是最經典的一本。剛讀大學的時候,擁有了第一部手機,雖然是山寨機,但是比較滿意的是可以看電子書。迫不及待的從網上下載了好些小說,《誅仙》就是在那時,闖入我的視線。
同後來讀到的一些小說相比,《誅仙》篇幅較短,也沒有超越世界的宏大場景及世界觀。故事從青雲山下草廟村的兩個少年開始,以張小凡曲折坎坷的經歷為故事主線,叛出正道,投身魔教,再到最終的正魔大戰中力挽狂瀾救天下蒼生於危難。其間,穿插著友情,愛情,同門之誼,師徒之情;主角對正道與魔教的認知,對人與妖的思考。情節連貫,文字精煉,與當前各種口水文比,更具古典文學之美。全書出場的眾多人物,無論正道魔教,都有獨特的風採。鬼王的雄才大略,心狠手辣,雖是反派,卻也極具風採;野狗道人對煉血堂的忠心,以及捨命救小環,讀來也令人感動。
師兄師姐的關心呵護,師娘的教導,師父嚴厲中的期許,以及大黃小灰的陪伴,青雲山上學藝的日子,應該是滅門慘案後小凡最快樂的時光。對師姐的暗戀之情,林驚羽的兄弟之情,曾書書的朋友之誼,都是陽光而美好。七脈會武,僥倖進入前四,有幸下山遊歷,人生也在這一刻悄然改變。死靈淵與陸雪琪相依相守,滴血洞同碧瑤患難與共。自此,少年的人生不再只是大竹峰。萬人往的話語,第一次引發了小凡對正邪的思考,也為後續叛出青雲埋下了伏筆。小池鎮,相擁赴死的狐妖,又一次衝擊了小凡對正道,對蒼生的思考。青雲山玉清殿上,得知滅門慘案真相後,心中堅守的一切,對普治的承諾,以及對正道的堅守,都轟然倒塌。誅仙劍陣下,碧瑤墜落的身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十年。
沒有詳細講這十年的時間,張小凡如何從大竹峰上的老七,一步步變成鬼王宗位高權重的鬼厲。只是在別人隻言片語或者旁白中知道,他日日忍受嗜血珠的反噬之苦,日日忍受碧瑤身死的煎熬。至此,叛離正道,叛離青雲,成為魔教三公子之一的血公子,手段如何狠辣,也未做傷天害理之事。劇版《青雲志》中有一段比較好,田不易在收小凡入門時說:入我門下,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能正因如此,最終小凡才有重回青雲的機會,重新從鬼厲變回大竹峰的老七。
書中有兩處最令人動容。
十多年後,天音寺,再見普智,鬼厲緩緩轉過身子,又一次看到了那張蒼老而微帶痛苦的臉龐。這張容顏,他一生不過見到兩次,十數年歲月光陰,剎那間都湧上心頭,最後,卻終究只剩下了那個風急雨驟的夜晚,他在自己面前慈祥平和的笑容。就在那門口處,向著那個盤坐在微光玉盤間,一世痛苦的法身遺骸,一如當年那個少年般,向他跪了下來,端端正正的磕了三個頭,然後,他抬頭,肅容,面上有深深不盡的傷痛之意,道:」師父!……「
正如法相所言,他實在是有大智大慧,大仁慈悲心,是世間奇男子。
真的難以想像,小凡心裡經歷了怎麼樣煎熬,承受了什麼樣的痛苦,叫出這一聲「師父」。
草廟村,田不易死在自己面前,還是死於心愛之人之手。身負重創的張小凡,帶著師父的屍身,回到大竹峰,跪伏在守靜堂前,沒有抬頭,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勇氣,不敢再看蘇茹一眼,低聲道:「弟子最該萬死,沒……沒能保護師父周全……」他聲音斷斷續續,像是說的每一個字,對他來說,都是一種懲罰。他的頭顱反而埋得更低了,甚至已經緊緊貼在了粗糙的地上。泥土磨礪著他的肌膚,開始他仿佛毫無知覺,過了一會,才聽到他發抖的聲音。
雖然經歷十多年的風霜坎坷,或許,他一直是他的「老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