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Brain++致力於讓一部分企業先實現AI+

2020-12-24 電子發燒友

2020年3月25日,人工智慧領軍企業曠視舉辦線上發布會,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重新定義了人工智慧底層的基礎設施,並正式發布了曠視AI生產力平臺Brain++,同時宣布開源其核心框架天元(MegEngine)。發布會最後,曠視雲服務業務資深副總裁趙立威介紹了Brain++商業化路線,和初步實踐成果。

AI基礎設施層決定產業跑速

一直以來,AI的生產力被高昂的算力成本、人才成本所掣肘,AI技術往往成為眾多企業的成本中心而非價值中心。先進技術如何能真正帶動傳統產業發展,提高AI生產力的解在哪裡?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套能用、好用的基礎設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吸引更多人參與。作為全球最早用深度學習方法開展人工智慧商業化探索的科技企業,曠視成立於AI 開發工具匱乏的早期人工智慧時代,於是曠視靠自主研發,從0到1地解決了算法生產的問題。自公司創辦以來,曠視一直奔跑在AI的主流賽道上,並形成了眾多基於核心AI算法的硬體、軟體、解決方案。但曠視唐文斌認為,真正影響產業跑速的不是算法、不是軟體和硬體,也不是解決方案,而是AI的基礎設施。

唐文斌指出:」AI的基礎設施只有兩部分組成—— 晶片平臺和生產力平臺。「 其中,晶片平臺承載AI的計算,那麼AI生產力該如何理解?

」AI算法的生產與程序生產不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能夠協同優化數據、算法、算力的平臺級產品。六年間,曠視打造了自己的基礎設施Brain++,今天我們想與更多的企業、開發者開放,合作共贏,促進AI產業繁榮。「唐文斌正式宣布,開源這套曠視自用6年的AI生產力平臺的深度學習框架——「天元」MegEngine,並在線正式邀請全球開發者參與共建這套中國自研的生產力平臺核心部分。

唐文斌解釋,天元命名的來源為棋盤核心,亦為萬物本源,曠視希望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基於天元可以加速算法從0到1的創新。

曠視推出三位一體AI生產力平臺

開源發布會上,曠視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唐文斌用廚房來做比喻,解釋曠視的三位一體生產力平臺——Brain++。

「Brain++ 平臺的意義是為了能像Visual Studio一樣為用戶提供更完善的集成開發環境,滿足AI開發者從AI生產(輸出算法模型)到應用(實現算法工程化封裝)各環節中,一站式、全流程算法研發的切實需求,將產品從實驗室原型到工業部署原本數周或數月的時間成本,縮短到小時級。」唐文斌介紹到。

簡單來講,算法研發過程就像炒菜。在「美味算法」的研發中,數據就是各種各樣的食材,需要清洗,分類管理,是「炒制」算法的原材料;而算法的訓練和推理就像是烹製的過程,需要鍋具(深度學習框架)來承載;算力則是一灶猛火,火候到位才能燒得好菜。

如果沒有一套廚具和廚房,大廚就像在野外生存,不僅要逐兔追雞,還得自己打鐵鑄鍋、生火劈柴,菜品生產力很低。同樣的,對於有一定的機器學習經驗和框架基礎的開發者來說,他們的開發工具往往需要東拼西湊,再強的學術造詣也無法加快算法的生產。

曠視認為,降低開發者的門檻,讓AI變得平凡才能真正的釋放AI生產力。因此,曠視希望通過開源、開放的方式逐步將AI生產力平臺Brain++的能力傳遞給業界廣大開發者,讓每一個AI開發者都有能力快速實現算法從0到1的創造,進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開源天元 減低AI開發者開發門檻

發布會上,天元開源項目的產品負責人田忠博詳細介紹了天元的技術細節。天元是一套訓練推理一體化、動靜態合一的工業級深度學習框架,架構上具體分為計算接口、圖表示、優化與編譯、運行時管理和計算內核五層。

怎樣才能簡單開發?在傳統開發環境中,AI開發者們會根據方向不同選用不同的框架,但是從原型設計到部署還需要切換開發工具,就像廚師每炒一道菜還要換個鍋,鍋和灶眼也不見得適配。

天元對於AI開發者來說,就是一套從菜譜到美味的端到端一體化智能鍋,覆蓋從訓練到推理再到部署裝盤全流程。不僅自帶菜譜(模型庫)還支持自定義菜譜(模型導入),具備」動靜合一「的顯示屏,靈活可控、方便操作,特別適合既要求美味,又追求效率和體驗的AI生產者。

而現在這口「好鍋」 Alpha版本的代碼已經在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OpenI啟智社區,以及全球最大的開源社區GitHub上實現開源。

曠視Brain++致力於讓一部分企業先實現AI+

除了為解決開發者生產力而開源的天元,曠視還一同發布了Brain++的開放計劃,以幫助企業實現AI+的升級和智能化轉型。

發布會上,曠視雲服務業務資深副總裁趙立威向業界展示了Brain++的商業化全景。「我們不僅將把深度學習框架開源使用,也將開放數據能力、算力能力給企業級種子用戶,至少能夠先讓一部分企業實現AI+。」

「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產業實現AI+的共性難題莫過於無法解決場景過小而技術升級投入過大之間的矛盾,因此AI解決方案難以落地。以一家製造業領域的客戶為例,工廠在配電產品質量檢測中,會出現零部件顏色搭配錯誤、字符印刷殘缺等情況,靠人工目檢費時費力效率低,靠機器視覺方案就需要在數據、算法和算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模型效果難以維持。」趙立威在介紹現有Brain++方案時介紹到,「曠視為客戶提供了基於Brain++平臺的智能質檢解決方案,綜合統籌數據、算力的能力,幫助客戶實現了模型的快速選型、優化和封裝。工廠在Brain++的助力下,極大地提升了質檢效率和生產效率。」

趙立威表示,曠視可以為企業用戶打造專屬的Brain++平臺,為合作夥伴提供AI生產全流程的服務,從專業諮詢、到數據生產、模型優化,再到私有化AI平臺的建設運維,滿足各行業在」AI+「的過程中降本增效、自主安全和商業創新的訴求。

曠視開源天元 用AI創造更大價值

由Eric Raymond撰寫的《大教堂與集市》一度被奉為開源聖經,他指出:」好的程式設計師知道寫什麼。偉大的程式設計師知道改寫(和重複使用)什麼。」

生產力發展,本質是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世界的協作網絡。AI產業發展,同樣是需要更多的人、企業參與,但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天元就像是曠視的孩子,今年6歲了,她有很多的優點,我們非常喜歡她。她在曠視研究院算是小有所成,」 孫劍表示,「而今天,是她走出房間去迎接陽光,想為這個社會去做更多事情的時候。我們希望產學研各界的朋友對她有更多的呵護,幫她一起更快地成長。」

開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唐文斌在開源介紹開源計劃時強調,「代碼自己用和拿出來與人分享,會有巨大差距需要漸進式的升級,這次我們誠實地向大家宣布,當前開源的天元是Alpha版本,在向Beta版本和正式版本演進期間,我們希望更多優秀的開發者,以及院校以及企業能夠參與進來,一起貢獻代碼,提出建議,共建更好的天元。」

天元的開源,使曠視成為全球首個將底層框架開源的人工智慧企業,相信無論是人工智慧產業界還是學術界都在期待它的表現。希望天元和Brain++也能像曠視所說的,真正縮短算法的研發周期,提升人工智慧與產業融合的效率,為產業和社會發展創造更多價值。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如何避免AI成企業成本中心?曠視Brain++助力高效訓練部署算法
    人工智慧企業該如何解決AI變為成本中心的問題?人工智慧企業曠視通過自研的人工智慧算法平臺Brain++和人工智慧數據管理平臺Data++,為行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如何規模化生產算法,同時儘可能降低數據源成本和算力消耗,避免AI成為成本中心成為了企業技術能否長期有效落地的關鍵。對此,人工智慧企業曠視自主研發了人工智慧算法平臺Brain++和人工智慧數據管理平臺Data++,以效率高、成本低、自動化的算法生產能力,推動技術落地。
  • 從曠視開源自研深度學習框架 看曠視商業進化的底層邏輯
    2020年3月25日,人工智慧領軍企業曠視舉辦線上發布會,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重新定義了人工智慧底層的基礎設施,並正式發布了曠視AI生產力平臺Brain++,同時宣布開源其核心框架天元(MegEngine)。發布會最後,曠視雲服務業務資深副總裁趙立威介紹了Brain++商業化路線,和初步實踐成果。
  • AI人才供需比例失衡 曠視完善培養體系塑造頂級AI團隊
    作為中國人工智慧領軍企業,曠視就正致力於AI人才的培養與投入,以此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並在近日獲評「CV工程師理想企業Top5」。圖:完善AI人才培養體系曠視獲「CV工程師理想企業Top5」人工智慧人才隊伍的建設對於行業與企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 推進AI產業落地進程 曠視發布「AI加速」計劃
    加速開源開放領先技術助力傳統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據了解,曠視在2020年3月對外開放Brain++AI生產力平臺,並將Brain++最核心的組件深度學習框架天元MegEngine開源, 幫助企業與開發者大幅節省產品從實驗室原型到工業部署的時間,真正實現小時級的轉化能力。
  • 最懂物流的AI獨角獸曠視在供應鏈物聯網C計劃中實現新增長
    「從2017年以機器人入局,到2019年推出首個機器人網絡作業系統——曠視河圖(HETU),現在曠視已經成為一家最懂物流行業的AI公司。」在近日舉辦的曠視物流智慧戰略暨「AI+物流產業聯盟」發布會上,曠視分享了企業三年供應鏈物聯網耕耘的故事與未來展望。
  • 曠視CEO印奇:AI步入死亡之谷,要做最「硬」AI公司
    談到未來五年後對曠視科技的期待,印奇坦言,曠視不會是一個像很多AI公司宣傳的那樣特別平臺化的公司,而是會選擇聚焦1~2個產業,逐步化擴展,將單體行業先做大比如到100億元營收。儘管曠視已經有brain++,但印奇判斷,當下算法供給能力不到應用需求的1%,目前是供應不足的。算法像整個物聯網裡的血液,血液如果供給不足會發現很多東西只是框架,只是骨骼。 基於以上兩點,印奇推導出,在算法供給側,AI企業做得還不夠。
  • 人工智慧成經濟政策重點 紅利之下曠視科技推動AI加速應用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曠視科技已經基於自研AI生產力平臺Brain++推進了業務在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物聯網場景的落地,也將在政策紅利之下繼續推進AI落地,助推人工智慧產業的進一步成長。AI的落地需要從底層算法向上生長,再實現應用與解決方案的開發與賦能。在曠視科技看來,人工智慧應用層的場景是無限的,因此對於算法的需求也是無限的。
  • 曠視:城市物聯網的實現,是從超級應用到作業系統的沉澱過程
    圖:曠視那正平出席第三屆中國人工智慧安防峰會並發表演講本屆峰會站在安防新十年的起點,以「洗牌結束,格局重塑」為主題,邀請了15家代表未來新十年的企業,分享迎接安防新十年的經營理念與技術應用方法論。其中,曠視在2015年開始布局安防行業,是最早用算法布局安防場景的人工智慧企業之一。
  • 曠視明驥 Mini 版落地泰國多家政府醫院 以 AI 普惠助力全球化防疫
    意識到這一點,國內企業也開始基於自身的科技力量以及在疫情防控中積累的經驗,幫助其他國家和地區做好防疫工作,以期儘早打贏這場全球化疫情防控戰。近日,人工智慧企業曠視推出的「明驥 AI 智能測溫系統—— Mini 版」就成功落地泰國多家政府醫院,用 AI 的力量幫助泰國防疫工作有序推進。
  • 加碼「狗臉識別」背後,曠視的AI商業化焦慮
    但和百度AI人臉識別以及騰訊優圖相比,曠視科技的AI識別技術更加精確,因而更受市場好評。在業務布局方面,曠視科技在金融、營銷、教育、手機、汽車等多領域都有廣泛布局,並且其產品還實現了安防、物聯、零售等行業技術、方案的落地。相比之下,百度的AI人臉識別產品更偏向於多方面的應用場景和用戶體驗,騰訊則更為注重QQ、企鵝FM的生態整合。
  • 曠視科技開源天元共建底層生態 助力AI基礎層關鍵技術突破
    面對這一亟待解決的挑戰,曠視科技等人工智慧企業正通過開源開放等舉措,助力我國AI基礎層突破。曠視科技認為,企業自身的開發能力是有限的,場景中的問題是無限的,要想讓AI普及,需要先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才能讓AI應用擁有持續動力。
  • 曠視發布AI加速計劃 唐文斌:傳統行業AI應用仍面臨各種挑戰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9月18日晚間消息,在2020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開源開放與生產力促進平行論壇》上,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宣布曠視發布「人工智慧加速計劃」,開源開放自研領先技術,推動AI底層生態建設。
  • 影譜科技、曠視科技、地平線等AI企業入選「人工智慧新經濟獨角獸...
    (原標題:影譜科技、曠視科技、地平線等AI企業入選「人工智慧新經濟獨角獸榜單TOP10」)
  • AI助力產業網際網路升級 曠視榮獲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千峰獎
    活動現場正式揭曉了"千峰獎"獲獎企業,其中,人工智慧企業曠視憑藉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宏觀戰略與實踐成果,獲評"千億市值獎"。圖:曠視獲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千峰獎"千億市值獎"億邦動力"千峰獎"評選活動旨在挑選出具有營收和市值雙千億基因的產業網際網路代表企業,通過50+投資機構對參選企業實現千億營收+千億市值的可能性高低進行投票,經過億邦初審、46位投資及機構代表投票、9位投資人終審,產生雙千億獎、千億營收獎、千億市值獎、潛力獎四個獎項的獲獎名單。
  • 曠視CTO唐文斌:算法是雞蛋 Brain++是那隻「雞」
    來源:新浪科技曠視科技CTO唐文斌新浪科技訊 10月21日晚間消息,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召開。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在大會期間接受新浪科技等媒體採訪。曠視的根基「曠視本質上是一家以人工智慧算法為核心的技術型產品公司。
  • AI紅利顯現:百度突破、訊飛市值千億,曠視等獨角獸迎上市潮
    意味著人工智慧將進入一輪新的發展機遇,尤其利用AI技術紮根垂直行業應用的企業將會迎來爆發式發展。諸如人工智慧在汽車產業的落地,掀起一輪智能汽車浪潮,特斯拉憑藉強大技術,使之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智能電動汽車,受到華爾街追捧,市值突破8000億美元,作為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晉升為全球首富。
  • WiMi微美雲息全息AR構築廣告新業態,曠視科技AI視覺深耕智能網際網路
    以「賦能小微企業,推動產業升級」為使命,基於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網際網路技術應用,打造供應鏈上下遊真實貿易場景,沉澱多維度供應鏈數據,並以此為基礎,構建用戶分層精準服務、大數據信用評估服務及數位化管理服務三大服務體系,提供品牌協銷精準化營銷服務、供應鏈管理集成化服務兩大服務方案,促進數位化經營管理模式高效落地,構建「網際網路科技+真實供應鏈」的全新智慧產業鏈生態體系,助力企業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
  • 曠視\商湯科技視覺AI優秀,wimi微美雲息AI拼接算法頂尖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曠視最新資訊 > 正文 曠視\商湯科技視覺AI優秀,wimi微美雲息AI拼接算法頂尖
  • 新昌鄉賢、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唐文斌來新調研
    5月7日至8日,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唐文斌、總裁付英波等一行來新調研,並就創新平臺建設等工作開展友好協商,積極尋找戰略協作機遇,力求實現雙方互利共贏。縣委書記李寧、縣委常委裘武宏分別陪同調研或參加座談。
  • 曠視上市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AI四小龍」中的曠視科技曾在去年8月打響了AI初創企業上市的第一槍,然而赴港上市計劃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而終止,失去先發優勢。目前,曠視尚未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傳出。而自11月以來,依圖科技、雲從科技、雲知聲和雲天勵飛等AI企業先後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和依圖已進入問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