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了舉世矚目「深圳速度」的深圳,是一座傳奇的城市。作為一座高速發展的移民城市,深圳在30多年的城市發展進程中,從羅湖,到福田,再到南山;從前海蛇口自貿區,再到會展新城,城市重心一路向西。
世界一流灣區
崛起全球競爭新力量
綜觀全球,灣區經濟一直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引領技術革新的重要力量,其形成往往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環境,催生創新業態,培育大批創新成果,成為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的策源地。
與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增長迅猛,產業布局完善,對外貿易發達,創新氛圍濃厚,綜合實力全國最強。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香港和澳門2個自由港,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南沙、橫琴和前海蛇口3個自貿片區,形成了自由港、自貿區、經濟特區等多重經濟體的疊加優勢;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以香港、廣州、深圳3個一線城市為首「9+2」11個城市的灣區實力雄厚,具備比肩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世界級灣區的條件。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額首次突破10萬億人民幣,折合成美元超過1.5萬億,位居東京灣區之後,超過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其中,深圳、香港和廣州三個城市GDP均已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
約29.42平方公裡會展新城
灣區騰飛超強極核
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最具競爭力的核心城市,必然要發揮引擎帶動的橋頭堡作用,深圳會展新城的建設正是灣區發展的典型代表。
會展新城位於深圳西部,落子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總規劃29.42平方公裡,規劃布局三城一港,包括國際會展城、海洋新城、會展田園城和綜合港區,打造世界級會展經濟集群和大灣區科創產業中心。
會展新城最核心的部分——國際會展城,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裡,將來會成為全球會展產業發展的示範區,產業布局包括會展產業、新一代信息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海洋經濟產業等多種高端產業。形成「會展+科技」的世界產業高地,同時也是深圳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作為會展新城「兩中心一館」的三大主體建築核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總面積約50萬㎡,是福田會展中心的3倍,比目前世界最大的德國漢諾瓦展覽中心(佔地100萬㎡,共27個展館,室內展覽面積49.8萬㎡)更大,整體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展館」。
新展館建成投入運營5年後,深圳市年度總展覽面積預計將達到500-700萬㎡。相關研究估計,未來深圳會展業的直接收入將達到150億元左右,直接帶動相關產業收入將在1350億元左右。隨著大灣區巨量人口、資本、信息湧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將以會展產業為核心,帶來千億級別經濟產值,驅動灣區經濟騰飛。
五維立體交通體系
打造30分鐘灣區經濟圈和12小時全球經濟鏈
作為灣區面向世界的大舞臺,交通的便捷性至關重要,會展新城集齊了全球罕有的海陸空軌鐵五維立體交通體系,為產業的發展配備了最優質的交通要素。
隨著「兩中心一館」落地會展新城,西部軌道交通網絡將日趨完善,除了現有的地鐵機場快線11號線以外,還規劃有12號、20號地鐵線,穗莞深城際線、深茂高鐵等軌交線路。
福永碼頭、T3、T4國際機場航站樓、深中通道、廣深沿江高速、廣深高速、107國道、寶安大道等海、陸、空、軌、鐵5維立體交通匯聚,會展新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樞紐和高端要素資源的配置中心。
未來會展新城將形成30分鐘灣區經濟圈和12小時全球經濟鏈。會展新城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邁向世界級灣區的推動者和見證者。
NO.4|肆
超300萬㎡超複合業態
鼎立城市未來核心
深圳會展灣,位於會展新城內,由招商蛇口和華僑城共同開發建設與運營,承載著重要的歷史使命。項目總體量超過300萬㎡,包含了157萬㎡的會展展館和154萬㎡的綜合配套。
項目整體定位為「創新型會展產業綜合體」,規劃了會展、產業和旅遊三大主力業態,將藉助「產業」和「消費」兩大平臺,並通過展館設施與配套資源的互動融合,共同打造一個創新型的會展產業生態圈。
會展灣·中港,約36萬㎡會展商務綜合體,為深圳會展灣首發之作。由全球知名設計事務所Gensler(上海中心設計者)整體操刀,項目緊鄰新展館入口及地鐵口,規劃約6萬㎡會展精品公寓,約7萬㎡希爾頓星級酒店群、約8萬㎡高端甲級商務寫字樓、約4.6萬㎡產業展貿館匯聚,高標準打造領航灣區的會展商務綜合體。
據悉,會展灣中港城市展廳現已開放,展廳地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寶安大道與福洲大道交匯處(地鐵11號線福永站D出口),歡迎前往品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