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案例概要

文化是民族血脈、人民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使命,能否有效傳承創新文化,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文化育人,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文化支撐。聚焦這一主題,學院以鐵路文化為主線,以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為兩翼,樹立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建全方位立體文化育人體系。首先,學院依託課堂,構建了文化育人制度體系,以制度保障文化育人,著力推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進工作,積極發揮課堂文化育人主陣地的積極作用,將思政課堂與專業課堂相結合開展文化育人工作,潛移默化浸潤學生;其次,學院致力加強特色鮮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將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有機融合,打造了「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再者,學院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雙管齊下,傳播、普及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高鐵文化,構建文化育人宣傳體系;最後,學院以「四個校園」營造文化育人氛圍,將文化建設、文化活動、文化設施、文化環境、校園精神有機結合,構建文化育人環境體系。

2.主要做法

湖南高鐵職院立足新起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結合融入到辦學治校、文化育人全過程,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以「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為切入口,構築全方位文化育人體系、文化育人宣傳體系、文化育人環境體系。

一、依託課堂,構建文化育人制度體系

制度先行,保障文化育人。湖南高鐵職院黨委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為落實文化育人相關工作,成立了「文化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文化育人的項目責任制,修訂和制定了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相關制度文件,統籌協調文化育人中的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學院還制訂了文化育人工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對全校教師文化育人工作的考核,將考核結果單獨設立模塊,作為學院年終切塊分配的依據。2019年,學院把「文化育人」工作納入了年中心工作,納入了教學科研評估範圍,作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文化育人制度體系的初步形成,學院由上至下認識到了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性,開展實施文化育人工作有了方向,考核文化育人工作有了標準,激勵文化育人工作有了目標。

落實文化育人制度體系,學院重點從推進「三進」著手。課堂教學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陣地,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不能忽視課堂這一主陣地,要積極發揮課堂文化育人效應。湖南高鐵職院著力推進文化育人「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組織教師編寫文化育人教材,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課文化育人的引領作用,積極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把課堂搬到社區、鄉村和企業基地,結合實際開展教學,讓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多渠道、多方式傳導到學生思想中去,做到入腦入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思想政治教師為」學院還積極發揮其他專業課程的文化育人作用,在理論操作與實踐教學間開展文化育人工作,將文化育人與專業教學相結合,潛移默化浸潤學生,實現文化育人目標。

二、特色鮮明,打造「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

作為特色十分鮮明的鐵路職院,湖南高鐵職院致力於將高鐵特色的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和國學文化有機融合,打造「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在校園活動中有效開展文化育人工作,培養新時代文化底蘊深厚的鐵路人。

依託高鐵專業特色、社團和校企合作平臺,建設特色鮮明校園文化。湖南高鐵職院將育人主線貫穿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始終,形成了學術文化、文體文化、實踐文化、社團文化、公益文化、寢室文化等在內的文化體系。學院擁有國風藝術社團15個,包括南風漢服社、武術協會、書法協會、圍棋協會、旗袍社等,其他類型社團45個,社團類型多樣,活動形式豐富。近年來,學院舉辦了「高鐵之星、國學風採」國學風採大賽、國學講堂、高雅藝術進校園、科技技能文化節、「雁峰之春」等校園文化活動,還在傳統佳節,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周」,大力推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通過拍攝「我和我的祖國」快閃視頻等,在重大紀念日,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築牢文化陣地,全方位打造了「高鐵國風」系列校園文化品牌。

以打造「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為契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文化育人全過程,營造積極向上的校風學風。學院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探索富有特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開展了「誠信感恩」、「春華秋實」學風建設、「社會主義有點潮」等主題教育;依託「萱洲古鎮」大學生志願者服務基地和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為平臺,定期開展環保、宣傳和義演活動,加強對湖南古鎮文化的研究和保護;培養、選樹了一批學習勵志、實踐奉獻、誠信友善、創新創業、志願服務等方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組建大學生宣講團,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校風學風,發揮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的正面影響。

三、拓展載體,形成文化育人宣傳常態化機制

湖南高鐵職院高度重視宣傳工作,權威媒體與新興媒體雙管齊下,傳播普及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高鐵文化,構建文化育人宣傳體系,形成文化育人宣傳常態化機制。

借力權威媒體,傳播普及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高鐵文化。《萱河百曲 古韻新姿 萱州文化 我來保護——鐵道工程學院開展萱州文化志願服務》發表在湖南教育新聞網,《承傳統文化烽火 塑「高鐵國風」品牌》發表在衡陽文明網。2018年,在中央媒體推出了《在民族復興道路上建功立業——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服務國家高鐵記事》;2019年,在新浪網、湖南日報推出《奮鬥著異常美麗——記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魏秀瑛》等報導,重點介紹了學院以轉變職業教育觀念為先導;2019年撰寫的「從向陽橋到港珠澳大橋的農家子弟現實人生三連跳」獲得湖南省教育新聞一等獎;2020年,在新湖南推出《立德樹人,落紅護花——湖南高鐵職院思政理論課教師劉立紅的進階之旅》,重點介紹了學院獲全國優秀教師的劉立紅,以優秀典型引領文化育人。學院借力權威媒體,大力宣傳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高鐵文化,全力打造高職教育品牌。

創新宣傳途徑,拓展文化育人傳播新載體。湖南高鐵職院創新運用網絡宣傳方式,與時俱進,聚焦文化育人、高鐵安全和高鐵文化知識的普及和傳播。利用微博、微信、QQ 等新媒體平臺,建設好「高鐵國風」微信公眾平臺以及湖南高鐵職院文明創建欄目,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知識等。學院還製作了主題教育大型宣傳片《禮讚新中國》,宣傳片集合了全校五個二級學院,共1400名師生參與,文化育人在師生參與中順利鋪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學院通過教師黨員光榮事跡、宣傳學生黨員榜樣等方式,提升了榜樣的力量,宣傳文明、綠色、和諧的社會主義主旋律,弘揚了校園正能量,讓文化育人有典型、有榜樣可供學生參考學習。學院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鞏固了文化育人的宣傳陣地,形成了文化育人宣傳常態化機制。

四、一館一長廊一湖,構建文化育人環境體系

「四個校園」營造文化育人氛圍。湖南高鐵職院著力打造獨具「高鐵」個性的特色校園、內涵豐富的文化校園、便捷高效的數字校園和和諧安寧的平安校園。學院以校史館暨高鐵數字博物館為中心,投資1100萬,建設「天佑」生態景觀湖,在學院打造詹天佑廣場、日晷文化廣場、高鐵文化長廊、「高鐵食代」美食家園、風雨體育場館系統規劃並打造出富有高鐵特色的學院文化景點,不僅彰顯了特色高鐵文化,還營造了濃厚的文化育人氛圍。2019年,學院獲批「高鐵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全省第七批社科普及基地。

學院注重文化育人環境的系統性,將文化建設、文化活動,文化設施,文化環境,校園精神有機結合。學院將文化育人與基礎設施、文化傳統、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文化環境渲染作用,依託基礎設施,培養一批一批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學生講解員,讓學生不僅做文化育人的接收者,也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創新者。2020年,學院在湖南省「戰役密碼·中國之治」微宣講中獲市級優秀組織獎及多個單向獎;將文化育人與學院人文環境和人文環境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獨特個性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使學院成為思想道德精神高尚、學術氛圍濃厚、人文底蘊深厚、校園環境幽雅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等職業院校。

3.效果啟示

2018年,指導的《高鐵國風文化傳播中心》入駐大學生眾創空間;

參加全省校園文化論壇,「高鐵國風」案例入選湖南省優秀案例一等獎;

2019年,湖南高鐵職院主編的《馨香人生》出版;

獲批「高鐵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全省第七批社科普及基地;

獲批全國書香三八閱讀推廣基地;

學校學習強國總積分在湖南省學習強國總積分排名第五名;

獲第五屆湖南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優勝獎;

「南風漢服社」連續三次獲得湖南省百優社團;

獲全國職業院校微信公眾號前35強。

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微信公眾號前26強;

在湖南省學生節水公益微視頻大賽中獲優秀組織獎,斬獲大學組一等獎等十個獎,獲獎比例超過大賽大學組總獲獎量三分之一;

在湖南省「戰役密碼·中國之治」微宣講中獲市級優秀組織獎及多個單向獎;

在「生命至上·衡陽戰役」主題微宣講中獲優秀組織單位。

學院通過加強和推進文化育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被廣大師生所認同,積極踐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普遍增強,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明顯提高;文化品牌建設和形象建設成效顯著,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大學文化的引領作用、輻射功能以及服務地方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院打造高職教育品牌的經驗,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樹立了良好形象。

來源:中青在線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構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網絡思政育人體系,開創「1233」工職特色...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跟時代步伐,在深入分析新形勢下三全育人工作內涵,充分了解學生網絡生活的狀態的基礎上,嘗試利用網絡空間構建起「1233」具有工職院特色的網絡思想政治育人體系,「1」即圍繞塑造學生的理想信念為核心;「2」即形成「成工職·易班」、「工職青年」兩大網絡思政教育推手;「
  • 踐行文化育人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就是教育的振興,大力提升鄉村特色教育品質,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著重要意義。新登中學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努力打造新時代鄉村重點中學樣板,推行文化育人,力促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古城新登,鍾靈毓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一朵蓮花聳碧霄,二水襟帶萬山朝」的佳山秀水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滋養著酷愛文化藝術的人們。
  • 瀋陽工業大學以「家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生態
    對「家文化」內涵實質的深度挖潛  瀋陽工業大學以中華民族家文化優良傳統為源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文化為基石,結合建校七十年來凝結的辦學特色和治學精神,立足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屬性和學校改革發展所處的歷史時期,對「家文化」內涵、構成和實質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凝結形成了富有工大特色、體現時代特徵的文化共識。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秉承「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的職教特色,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產教融合平臺為依託,以非遺傳承大師為引領,以「雙師型」師資團隊為智庫,以網絡「雲課堂」「雲展廳」為渠道,創新「四大課堂」非遺文化育人機制,推動實現中國非遺紫砂陶的活態傳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文化引領,建設「三航」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全國文明校園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實踐,也是黨中央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方面授予學校的最高榮譽稱號。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文明校園創建作為一項基礎性、牽引性工作常抓不懈。我理解,文明校園不僅僅是環境衛生和文化景觀的提升改造,還包括著社會責任和道德治理的內涵。文明行為的養成不是一時一地的,文明建設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 [迎黨代會]舉旗幟、聚民心、展形象,文化引領助力育人格局新風尚...
    今日交大,傳承百廿交大之底蘊,融匯多元文化之精髓,堅持「文化引領」戰略,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不斷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樂亭縣二小:和美育人,特色興教
    樂亭縣二小:和美育人,特色興教 2020-12-09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凸顯特色、突出重點,才能打造育人精品
    近年來,該校藝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提煉各門課特別是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 「我們圍繞區域和行業發展需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學院專業特點和優勢,加大力度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力爭建成全面覆蓋、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
  • 壽光第一中學獲評「濰坊市鑄魂育人示範校」!
    此次入選,既是對我校立德鑄魂育新人、特色教育鑄品牌成績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我校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工作的高度認可。01以文化理念為引領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校全體師生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之使命,誠守立德樹人之初心,以「溫暖一中,因您而美」文化理念體系為引領,致力於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
  •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結果出爐 獲獎項目公示
    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評論員——華中科技大學評論學社創新評論人才培養之路23南京理工大學厚植「雙創」文化 培育「雙創」精英——南京理工大學創建「雙創」文化品牌的做法與成效24武漢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專業塑造 文化育人——天津音樂學院原創歌劇《嶽飛》構建「德藝雙馨」的育人工程6重慶醫科大學滲透、體驗、感悟、踐行——打造「仁愛奉獻」精神人文素質立體化教育體系7
  • 厚德精技 匠心育人!濟南理工學校用「工匠精神」滋養學校文化
    舜網訊 70年的辦學歷程,濟南理工學校堅守初心,紮根職教,夯實底蘊,鑄就核心文化理念。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傳承理工精神為主線,以凸顯理工特色的三風一訓為抓手,大力推進文化育人,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堅定文化自信,打造中國鐵路文化優質品牌
    人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攜手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聯合共創中國鐵道文創產業的全新路徑。中國鐵路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展,截止2020年中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4.4萬公裡,高鐵總裡程達3.6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和發展速度賦予了中國鐵路強大的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鐵路文化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 國網泰州供電公司紀委立體打造廉潔文化品牌
    「三個一」為泰電廉潔文化「入眼」「入耳」增色添彩,為廉潔意識「入腦」「入心」創設新通道。  據介紹,該公司紀委通過發布「三個一」品牌標識,提高員工廉潔教育活動的參與度,拓展廉潔「教育鏈」,密織廉潔「品牌鏈」,鑄牢廉潔「實效鏈」,推動公司職工把廉潔從業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引導黨員幹部自我約束、永葆清廉本色。  走進國網泰州供電公司大廳,「廉氣」迎面而來。
  • ...泰山書院」 探索在高職院校中實施「書院+學院」傳統文化育人模式
    一、實施背景及時間在高職院校的全面發展中,中國傳統文化對推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具有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但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中優秀傳統文化的缺失現狀令人擔憂,本案例以泰山職業技術學院泰山書院建設為例,充分發掘當地泰山特色文化並將其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最終達到育人目標。
  • 「鐵路文創」打造像高鐵一樣的「文化名片」
    鐵路的文創作品必定是帶有濃厚的自身特色。從此次文創活動受到的多個作品來來看,有鐵路扶貧方面的,有客運品牌創建方面的,有貨運擔當方面的,有百年回憶主題方面的,也有鐵路綠色發展方面的。所以,此次活動更加貼近了「燃情文創 擁抱小康」的主題,「聚焦行業優勢,譜寫鐵路文創產業發展的新篇章」,讓活動本身開得別開生面鐵路的事業要發展,要在多個層面予以深耕,讓鐵路文化、鐵路形象、鐵路品牌得以深入人心,非要從各個層面不斷深入挖掘不可。
  • 看威海海洋職院傳統文化育人
    「向海而生,是我們學校的主要特點,我們學校旁邊就是大海,專業也大都以海洋特色、工科為主,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固然重要,但無論什麼專業的學生,內在文化的涵養都是必不可少的」,院長張宗軍說,「所以我們決定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做好傳統文化教育這件事,充分發揮其固本、生根、鑄魂的作用,打好學生的 『人生底色』,為他們的終生幸福而著想。」
  • 永善縣第四幼兒園校園文化特色明顯
    永善縣第四幼兒園校園文化特色明顯 2020-11-04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教結合在上海|讓文化藝術教育在校園生根發芽,文教結合「育人細...
    2019年,本市發布了第三輪文教結合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發揮文教結合制度創新優勢,聚焦促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提升學生文化藝術素養,促進文化傳承創新。
  • 京港高鐵合安段 全線七站融合地域文化特色
    乘著京港高鐵合安段遊安慶!從北向南,京港高鐵合安段從合肥西站始發(初期從合肥南站始發),依次經過肥西站、舒城東站、廬江西站、桐城東站、桐城南站,最終抵達安慶站。每個站場建設與地域文化完美融合,一站一景,顏值爆滿。
  • 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的STEAM課程體系—新聞—科學網
    作為跨學科課程的典型代表,STEAM課程以其開放性、主體性、情境性、關聯性、發展性,從一開始產生就順應了我國課程改革的發展態勢,並受到全國各中小學幼兒園的大力歡迎。 所謂STEAM課程,是指由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等學科共同構成的跨學科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