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騮:一個有著中國心,並為中國奮鬥一生的「科學巨人」

2020-12-22 弋說歷史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或許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當我們不能選擇自己出身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因此,一個人的未來成就如何,跟自己的出身也許有一點關係,但更多的還是要看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堅持以及自己的選擇。

有些人在艱苦的環境中,昂首闊步,用自己的雙手打拼未來。有些人在錦衣玉食的生活環境中,選擇安逸的度過一生。

不過,有些人雖然身份格外特殊,格外「高貴」,但他卻像普通人一樣,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譬如說,中國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北洋軍閥領袖袁世凱的孫子——袁家騮。

那麼,作為名門家族的孩子,尤其是袁世凱的孫子,袁家騮有何特殊之處呢?

事實上,跟袁世凱熱衷於權勢有所不同,袁家騮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學者。

一、學者袁家騮

袁家騮生於1912年,他的父親袁克文是袁世凱的庶子。因曾經寫下「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的詩句,而被軟禁失寵。也正是因為如此,袁家騮則遠離北平和母親一起住在農村的老家。

在十三歲的時候,袁家騮進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但是沒過多久,就轉入了英國倫敦傳教會所辦的學校學習。一直到了十六歲的時候,袁家騮考入了工商學院讀工程學。兩年之後,他成功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

在這個時候,袁家騮開始對無線電研究格外感興趣起來,課餘時間他便開始了無線電通訊的研究。1932年他畢業之後又攻讀了兩年的碩士學位。1936年,袁家騮成功考入了美國柏克萊的加州福尼亞理工學院。

此後,因格外痴迷於知識研究的他,在四年之後就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並且隨後擔任了加州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員,繼續從事自己的研究工作。除此之外,他還成為了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員。

此後,袁家騮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學者,成為一名物理學研究領域的「科學巨人」。他沒有返回國內繼承祖父袁世凱的遺志走上政權之路,卻成了一位學者。一位科學家。他將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了自己熱愛的物理學中,踐行了自己一生的輝煌。

作為袁世凱的孫子,他的身份本來跟常人有所不同。若是選擇從政的話,他的道路也許會寬敞許多,他的人生也許不用太過辛苦。但他最終堅持自己的理想,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物理學。最後,他用他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世界上鼎鼎有名的高能物理學家。

1949年,袁家騮到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擔任高能物理學家從事高能物理研究工作,直到1979年退休。

那麼,這樣一位學者,一位科學家,他一直居於美國,又和中國有何交集呢?

事實上,袁家騮曾經和中國科學家做過很多交流,也多次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他雖然身在美國搞科學研究,但他依然擁有一顆永遠不變的中國心。

二、一顆中國心

1936年,離開祖國前往美國留學的袁家騮,原本打算是學有所成之後回國發展。但由於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國內局勢的影響,他並未能如願回國。之後成為科學家,成為研究員,成家立業等等這些最重要的歲月,都是在美國度過的。

然而,作為一名中國人,他雖然在美國成家立業,但他的內心永遠都懷著熱切的愛國精神。1972年11月6日,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和袁家騮在瑞士的核設施及器械展覽會上相遇。懷著強烈的期盼,袁家騮託了幾番關係之後終於獲得陪同中國代表團參觀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的機會。

期間,袁家騮向中國代表團展示了極為熱誠的接待,並表示研究中心歡迎中國科學家前來訪問交流。

1973年,袁家騮應邀來到中國訪問,通過一番深入的了解之後,袁家騮了解到新中國的核物理研究情況。隨後,經過他不懈的努力,一批核物理實驗設備從西歐核子研究中心運至中國原子能研究所。

至此,在袁家騮的牽線搭橋之下,中國和西歐在高能物理以及核物理方面展開了更廣泛的合作。

1979年到1988年期間,在袁家騮夫婦的全程參與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徹底建成,五年後,合肥同步輻射器也徹底建成。

此後,袁家騮夫婦更是將自己的積蓄一百萬美元捐助了出來,成立了吳健雄袁家駒自然科學基金會,在各個方面對中國學者和中國科學事業予以支持。

2001年6月,袁家騮在天津參加一次研討會時,因突發心臟病而住院,隨後轉進了北京協和醫院。2003年2月11日,因心肌梗塞和腦血栓病情加重的緣故,袁家騮先生在協和醫院去世,享年91歲。

縱觀袁家騮先生的一生來看,他雖然在命運的撥弄之下,在美國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但他內心卻是極為渴望為中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因此,從袁家騮先生對祖國的貢獻角度來看,他和他那個「臭名昭著」的祖父袁世凱迥然不同,他是可以當得起我們所有人敬仰的。

那麼,這樣一位為新中國物理學作出貢獻的學者,他在物理學方面有什麼建樹呢?

實際上,可以類比一下他祖父袁世凱曾經做過民國「大總統」的「高位」一樣,袁家騮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上,同樣達到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

三、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袁家騮是一名世界著名的高能物理學家,實際上,他的一生研究範圍非常廣泛。譬如說,他還在學習的時候,就在無線電方面做出了非常喜人的成就。他在超高頻無線電測向和自導裝置的最佳導航方面有著非凡的成就。

另外,在美國普斯林頓大學工作期間,他的重心放在宇宙射線中的中子來源研究方面。經過三年的苦心研究之後,他將地球上空的中子來源於宇宙射線的結論徹底推翻,得出結論是在地球大氣層產生的。

此外,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最突出的研究成果,就是他在高能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他在高能質子加速器以及核物理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研究,並且在應用方面也做出了成就。比如說,他成功的改進了穿越輻射探測器。

在袁家騮去世之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長張創評價袁家騮夫婦是中國的「居裡夫婦」。

由此可見,袁家騮不僅為中國的高能物理學建設發展做出了貢獻,還為世界高能物理學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結語:

2003年,袁家騮先生去世之後,按照他的遺囑,他的骨灰和六年前去世的夫人一起葬在夫人的出生地,也就是江蘇省太倉市。他們生前相依一同研究物理學,一同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死後同樣相伴在一起。

縱觀袁家騮先生的一生經歷,我們可以很明顯感受到,人生道路的選擇權,完全在自己的手上。因此,不論一個人是什麼身份,不論你處於順境之中,亦或者是處於逆境之中。

只要你熱愛自己的事業,堅守自己的理想,那麼一定會做出一番成就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袁世凱雖然爭議頗多,卻有一個聞名中外的孫子,為中國奮鬥了一生
    總而言之,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雖然關於袁世凱的是非功過眾說紛紜,但他有一個孫子卻是極為不凡,聞名中外,此人便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袁家騮!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1940年,袁家騮榮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兩年後入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所工作,併兼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研究員,布魯克黑文國立實驗室物理研究員等職。
  • 袁世凱有一孫子很厲害,雖加入了美國籍,卻為中國做了不小貢獻
    而正有著這樣一個人,身為竊國大盜的後代,成長後赴美求學並加入了美國國籍,卻依然心繫祖國,願以一身所學為祖國謀發展,不得不讓人讚嘆,他到底懷著怎樣的熱忱呢?袁家騮也同樣想要改變中國,他想為這個暫時落後的國家帶來一些新的改變,於是,他改學了物理,考上了燕京大學,在堅定的方向中前進並且沉浸於自己所熱愛的無線電研究,但知識終究是的,為了尋求更廣闊的天地。
  • 中國歷史上科學最輝煌的時代:一個科學巨人,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如果你問我,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是哪個時代?我會樂意的告訴你是宋朝。 宋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的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科學水平是西方所望塵莫及。對於兩宋的科學成就,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說:1個科學巨人,3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 她是中國的居裡夫人,幫助美國造原子彈,連總統都親自接見她
    吳健雄生於1912年,父親之所以給她起這麼一個陽剛的名字就是希望她能夠「不讓鬚眉,積健為雄」。1934年吳健雄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兩年後她去美國留學,順利完成了塞格瑞設計的原子核分裂產物實驗,為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作出了重要貢獻,而吳健雄也受邀參加了曼哈頓計劃,她是該計劃中唯一的中國女科學家,幫助美國造原子彈,許多人稱其為「原子彈之母」。
  • 袁世凱最有出息的後代,孫子聞名世界,入美籍卻不忘為祖國奉獻
    袁世凱曾經短暫的統治過中國,而且他製造的錢幣一直流傳至今,成為當今社會流傳最廣的舊社會錢幣,也是證明袁世凱曾經統治過中國的一個證據。袁世凱是一個話題頗多的歷史傳奇人物,他作為一個清朝的官員卻坐上了民國大總統,之後又做了中國的皇帝,真可以說是無限的風光,讓人對他的人生充滿了疑問和興趣。在清朝末期,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袁世凱接到慈禧的命令,要求他這支清朝裝備最先進的軍隊出來迎擊洋人,但是袁世凱以保衛駐地港口為由拒不接受命令,導致慈禧狼狽逃出紫禁城。
  • 輪椅上的科學巨人:霍金的傳奇人生
    他的專著《時間簡史》,1988年首次出版,截止2019年,已再版十餘次,被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發行量超過2500萬冊,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著作01輪椅上的科學巨人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天意,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誕辰,也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忌日,三位科學巨匠的人生巧合是不是意味著科學上的傳承?
  • 記錄2020年中國航發人奮鬥的聲音!
    @小心:2020年面臨收官之戰,面臨攻堅之戰,起步即衝刺,需集團上下齊心鑄「心」,只爭朝夕,合力奮鬥!《訴衷情令·鑄「心」攻堅》:八萬同志擇一事,砥礪鑄動力。乘風國徽熠熠,同心擎戰旗。擔使命,啼血誓。爭朝夕。
  • 【中國青年雜誌】以奮鬥之豪情,奏青春之樂章 ——高校師生熱議...
    以前我只是作為一個普通學生在關注和參與各類學生活動,如今我更有責任做好宣傳和引領工作,身體力行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動參與,將個人的小理想融入時代的大潮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觀看北京大學師生青春詩會,並與朗誦者親切交談。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向警予故居:為「女權解放」奮鬥一生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 長沙報導「只有為革命死,決不為愛情死!」這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創始人,被譽為中國婦女運動先驅向警予發出的奮鬥誓言。向警予同志紀念館館長劉蓉華這樣定義向警予:「向警予和毛澤東、蔡和森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婦女的解放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她的一生可以說是奮鬥、戰鬥的一生。」
  • 熱議高考作文,無奮鬥不青春,為實現「中國夢」而拼搏
    其目的在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當代青年正確把握時代觀念,為實現「中國夢」奠定精神根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都有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全國一卷的作文題目是「你對哪個人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上海卷題目是「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 被稱為「核物理女王」的中國女人,曾參與曼哈頓計劃研發原子彈
    而除了這些人外,還有一個震動物理學的中國女人,她是物理界公認的「核物理女王」,她也曾擔任美國物理學會會長,並且她也是首位當選物理學會長的女性。她還曾加入美國的曼哈頓計劃,親手參與了研發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的全過程,她為世界和平貢獻了屬於自己的力量。
  • 從新年賀詞中讀懂奮鬥中國的復興偉力
    年對新冠肺炎來勢洶洶,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出人家大愛,書寫出非凡的抗疫史詩,醫護人員逆疫出徵、「雷神山」「火神山」拔地而起、社區工作者寒夜堅守,從古稀老人到「90後」、「00後」青年一代,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共同守護平安中國。   時光荏苒,歲月不居,不變的是奮鬥的姿態。
  • 以網為翼 奮鬥青春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五四青年節寄語
    原標題:以網為翼 奮鬥青春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五四青年節寄語    激蕩的青春,意味著理想、美好、勇氣,活潑潑的生機和力量。    網際網路是懷抱青春夢想的年輕人的最愛,有著無窮的可能,充滿無盡的探索。
  • 「孫家棟說讓中國航天成為巨人」孫家棟
    【 孫家棟說讓中國航天成為巨人】孫家棟,我國人造衛星技術、深空探測技術和衛星導航技術的開創者之一,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在北鬥系統研製過程中,他曾引述時任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李祖洪的話說:「這些年來,我們曾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巨人』不僅不讓我們站,而且還卡我們、壓我們。
  • 【光明日報】「奮鬥者」號上的最強中國智慧
    11月28日,成功完成萬米海試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勝利返航。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萬米海試,成功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奮鬥者」號海試團隊創下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11月30日,英勇的「奮鬥者」號海試團隊完成深海探索之旅,回到位於無錫的中國船舶七〇二研究所。10909米,是他們在馬裡亞納海溝創下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奮鬥者」號,中國載人深潛團隊二十年磨一劍,始終潛心研發深海裝備、鑽研深淵科學,歷經無數驚濤巨浪徵服萬米深度,堅定了中國人逐夢深藍的底氣。
  • 偉大的革命先驅者,為理想奮鬥的一生
    偉大的革命先驅者,為理想奮鬥的一生 2020-08-05 1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進擊的巨人:守護王族的巨人科學產物,利威爾、三笠能力揭秘
    在多年之前,憑藉巨人始祖尤彌爾傳承下來的九大巨人,這個種族也曾是大地的主宰者。在九大巨人中,其中有一個巨人最為強大,它被稱為始祖巨人,千百年來,這個巨人始終掌握在艾爾迪亞王族的手上,今天要講的阿克曼家族的故事就跟始祖巨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