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薇婭,不能把4000萬元的火箭進行帶貨;
我也不是李佳琦,5分鐘內賣不出15000支口紅;
一個普通的素人,現在從零開始,還能做好直播帶貨嗎?
01
在我看來,對於任何直播平臺而言,無論是素人還是網紅明星,都是這個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那些具有一定粉絲基數的明星或者網紅主播們相比,素人確實不佔任何優勢,沒有私域流量,沒有粉絲經濟,可以說雙方有著巨大的差別,如果打流量戰,打價格戰,素人們往往缺少足夠的底氣和實力。
但這並不意味著素人做直播帶貨就一點機會沒有,即使是擁有高流量、高人氣的明星,最開始做直播帶貨時,也不那麼容易。
去年7月,北京某企業請來了知名演員小瀋陽進行直播帶貨,據統計,小瀋陽微博的粉絲數約為1800萬,抖音粉絲數約2000萬,但直播結束後,銷量竟然只有20多單,次日居然還有十幾單要退貨。
同樣的事還有葉一茜,網上有文章爆料,去年某公司和葉一茜合作直播帶貨,90萬人觀看的情況下,最終葉一茜直播帶貨的總銷售額之後2000元。
當然,明星帶貨遭遇尷尬的可不僅僅是這兩個人,比如:
曾經的紅極一時的「星女郎」黃聖依,賣了5個保溫杯,銷售額僅695元;曾和星爺曾是黃金搭檔的達叔,收了15萬的坑位費,結果只賣出去9單;當紅財經作家吳曉波,直播首秀也翻車,拿了60萬元坑位費,實際銷售額不到5萬元。「32場直播帶貨」的楊坤,直播期間竟涉嫌刷單、造假等問題,直播變為大面積的「翻車現場」。
除了帶貨成績差,明星帶貨還有各種花樣翻車,引人議:
鄭爽直播帶貨首秀情緒崩潰,導致直播提前中斷;汪涵、李雪琴被消協點名虛假刷單;看了這麼多明星網紅直播帶貨翻車的例子,我們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帶貨主播是個需要具有專業技能的職業,如果光有流量優勢,最終無法做到長久的。
對於普通的素人而言,想要在明星網紅和頂流主播間逐漸分一杯羹,就必須具有專業的素養,以專業度取勝。
02
當然,除了專業度,素人主播們需要發展自己身邊的資源,我把它們總結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內力,一個是外力。
所謂內力,指的是素人主播的專業度,包括帶貨的技巧和方式,並不是說你開了直播帶貨就一定能做好,我這裡列舉一些問題,都是直播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還真不好辦。
人進了直播間為什麼留不住?主播人設如何打造?產品組合有什麼策略?選品應該怎麼做?帶貨腳本策劃怎麼寫?直播間場景怎麼布置?直播復盤怎麼做才有效?
目前,國家已經將《網絡視聽主播》列為正式職業,素人主播如果覺得專業技能不過關,可以通過國家提供的主播職業培訓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說完了內力,我們來說說外力,所謂外力,指的就是供應鏈,無論哪個主播,想要把直播帶貨做好,都需要強大的供應鏈資源做支撐。
直播帶貨怎麼選品?帶貨的產品倉儲怎麼做?物流系統怎麼做?售後服務需要注意什麼?只有在供應鏈資源上有一定的優勢,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直播帶貨才能更快打開局面。
關於供應鏈,明星網紅資源會相對豐富,這是沒辦法的事,不過素人主播也不必焦慮,除了自己開拓資源,優秀的平臺也會給予主播優質的供應鏈資源。
03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總結出,即使是普通的素人,只要掌握專業技能,擁有一定的供應鏈資源,同樣可以做好直播帶貨。
最後做一些補充,隨著主播這個職業逐漸正規化、普遍化,頂流主播們將很難再出現行業「壟斷」現象,而各個直播平臺也會逐漸把目光放到新人主播培養上,這一點從各個平臺對新人主播的著重扶持就可以得出結論。
2020已經走過,我們一起見證了直播帶貨的興起,也看到了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相信通過國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各平臺和主播們都將趨於專業化、規範化,我們似乎可以預見未來,2021年的直播帶貨,必有一番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