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光杆總統」!蘇聯解體的罪人?還是歷史發展的推手?

2020-12-12 騰訊網

這是文章頭部

戈巴契夫生於北高加索斯特夫羅波爾邊區的普裡沃爾耶村,父母都是農民。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戈巴契夫的父親和哥哥都上了前線。哥哥在戰場上犧牲,戰爭結束後,父親回鄉當了康拜因收割機駕駛手,戈巴契夫便一邊上學,一邊給父親當助手。

因為勞動出色,戈巴契夫在1949年榮獲了勞動紅旗勳章,1950年成了蘇共預備黨員,接著被推薦上了莫斯科大學法律系。戈巴契夫入學兩年後轉為蘇共正式黨員。到大學高年級時,他已鍛鍊成了一個能言善辯、思想敏銳,在同學中小有名氣的人物了。

1955年,臨近畢業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想方設法留在首都或者大城市。可是,戈巴契夫卻和他的妻子,也是同學的賴莎一同回到他的故鄉——斯特夫羅波爾邊區。

戈巴契夫認為,小地方雖然偏僻落後,但是,有用武之地。

果然,他被分配到共青團斯特夫羅波爾市團委工作。第二年,由於辦事幹練,就被提升為團市委第一書記。

由於擁護赫魯雪夫的「非史達林化」政策,保持良好的關係,戈巴契夫青雲直上:1966年,他升任斯特夫羅波爾市黨委第一書記;1968年,任斯特夫羅波爾區黨委第二書記;1970年,升任該區黨委第一書記。

1978年夏,負責農業的中央書記庫拉科夫突然病逝。安德羅波夫和蘇斯洛夫便推薦戈巴契夫填補了這個空缺。

1980年,戈巴契夫10月升為政治局委員,成了蘇共高層領導中最年輕的成員。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68歲的安德羅波夫當選為總書記。他上臺以後,開始進行社會和經濟改革。為此,起用一批像戈巴契夫這樣的年富力強的人。1983年初,戈巴契夫主管宣傳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

是年2月,安德羅波夫因患腎炎住院,戈巴契夫便代行管理一些外交和人事方面的工作,並且在重要的會議上發表講話。他的名字開始在蘇聯各大報刊上露面了。

10月,安德羅波夫病情加重,只有其私人助手戈巴契夫才能去醫院看望。戈巴契夫利用與安德羅波夫單獨接近的特殊權利,通過他親自提名,在12月舉行的中央全會上,將一批親信提拔到了政治局和書記處。

這些人後來為戈巴契夫的上臺,立下了汗馬功勞。

1984年2月9日,安德羅波夫病逝,契爾年科任新總書記,1985年3月10日,契爾年科病逝。不過24小時,戈巴契夫就迫不及待地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聯席會議。當時,政治局10名委員中,有5名委員反對他,但其中有一名委員正在國外訪問後的歸途中,如果等反對他的人聚齊了再開會,麻煩就大了。

果然,會議開始後,羅曼諾夫搶先提名莫斯科市委書記格裡申任總書記,總理吉洪諾夫等3名政治局委員立即附和。這時,葛羅米柯站起來,提名戈巴契夫,戈巴契夫的支持者群起響應。戈巴契夫終於如願以償。

葛羅米柯

1990年2月5日,即戈巴契夫擔任蘇共總書記剛剛5年,也是東歐國家共產黨相繼失去政權的時候,他召開中央全會,通過了廢除憲法中關於保障共產黨領導權的條款的決議,宣布允許各政黨和反對派進行自由選舉。

1990年3月3日,他又主持召開了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會議,決定實行總統制,他自己擔任蘇聯首屆總統。此後,全蘇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選出15個總統。這些總統上任後,立即宣布本共和國為「主權國家」,並要求蘇聯總統承認其獨立。

儘管戈巴契夫也採取一些諸如經濟封鎖、武力威脅、政治勸誘,以及制定「新聯盟條約」等旨在防止聯盟解體的措施,但是為時已晚。

1991年「8·19」事變之後,蘇共被宣布為「非法」,聯盟解體的速度加快了。同年12月8日,以俄羅斯總統鮑利斯·葉爾欽為首的三國領導人,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籤訂了建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獨立國家國協」的協議,並宣布蘇聯「在法律上」已不復存在。

1991年12月18日,葉爾欽又對報界說,「聯合體內沒有戈巴契夫的位置」。到這時,戈巴契夫已成為一個名義上暫時還存在的蘇聯的「光杆總統」了。

這是文章尾部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給中國的三個歷史教訓
    中國人喜歡記載歷史,也很喜歡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以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由於意識形態和國家體量的相似性,1991年蘇聯的解體,某種程度上就能給中國帶來很多歷史教訓。那麼,中國能從蘇聯解體中學到哪些歷史教訓呢?
  • 蘇聯解體3個決策者之一,對華友好,當兩年總統因自己失誤而下臺
    上個世紀最大的事件莫過於蘇聯解體,一個曾經與美國對抗爭霸近百年的「帝國」轟然倒塌。而真正代表蘇聯解體的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籤訂的一份協議,這份協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別洛韋日協議》。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隨後出現了所謂「獨立國家國協」。整整30年過去了,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是怎樣一幅景象?俄羅斯人又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呢?評價仍然不一30年過去了,有關蘇聯解體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的爭論一直在延續。對於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當屬俄羅斯民眾。現在,再問起俄羅斯百姓對蘇聯解體的感受,仍有61%的人感到遺憾。這與被調查者的年齡有密切聯繫,年齡越長的人,似乎更懷念蘇聯時代。
  • 蘇聯解體後,士兵們是怎麼被分配國籍的?
    蘇聯在二戰之後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軍事強國,美國對蘇聯的發展十分的擔憂,進入九十年代之後,蘇聯內部政局動蕩,尤其是在勃列日涅夫上臺之後,大量提拔以自己為核心的政要進而形成了特權階層,一時之間蘇聯內部的領導核心變成了特權階層,蘇共的勢力被大大削弱。
  • 蘇聯在1991年解體,解體後分解為幾個國家?
    眾所周知,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是一個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邦制國家。1991年12月25日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立國69年的蘇聯從此正式解體,原本15個組成國也恢復了主權地位。
  • 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葉爾欽戰友的回答令人震驚
    誠然,雖然是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但是,他退休之後並沒有移居海外,甚至都沒有給當前政府添加任何壓力,僅憑這一點戈巴契夫對蘇聯就沒有過多的虧欠。而且,對於蘇聯解體,戈巴契夫自己也表示很難接受這一事實,他也公開發文稱,蘇聯解體並不完全是自己的過錯。那麼蘇聯解體,到底是誰的錯呢?
  • 蘇聯解體是老布希的功勞?哈佛大學教授:直接原因是烏克蘭獨立
    他的作品《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對蘇聯解體的原因作出了一個完全不同大眾所普遍接受的對蘇聯解體的解釋的解答,核心內容是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在於內部的民族衝突和高層權力鬥爭,直接誘因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政治精英之間的衝突,雙方無法繼續在一個國家的框架下合作。而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將自己視為冷戰贏家,這種說法其實是老布希為自己邀功的競選策略,而非歷史真相。
  • 蘇聯解體,因為戈巴契夫改革失敗?卻不知是蘇聯模式的問題!
    在赫魯雪夫改革中他認為農業發展緩慢才是蘇聯經濟的老大難問題!於是赫魯雪夫選擇了以農業作為突破口並採取了一系類的措施。在初步的改革中效果還挺不錯,蘇聯的農業有了很大的好轉,連續四年都有了大豐收!而這些成就讓他有點飄飄然了!
  • 若蘇聯沒有解體,一直發展到現在,他在國際社會上有多強大?
    在歷史上一個國家從興到衰都是很正常的案例,比如之前在國際上很有影響力的蘇聯。二戰之後,美國和蘇聯的實力獲得大幅提升,在世界上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兩國在各領域都在較量,刺激了各領域的發展。但是誰也沒有料想到蘇聯這樣一個大國的結局居然是解體,從1991年蘇聯解體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世界在不斷發展,技術也變得更加先進,和美蘇冷戰時候的社會有很明顯的差別。有人疑惑:如果當初的蘇聯沒有解體,一直發展到現在,他的實力有多強呢?
  •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共產黨怎麼樣了
    #1991年,八一九事件,給了蘇聯一記重拳,戈巴契夫最後的希望,想要讓蘇聯在一種鬆散體制下維持的希望也宣告破產。隨後不久,蘇聯最高蘇維埃特別會議通過決議,各加盟共和國共產黨或被禁止活動,或被迫自動解散。
  • 戈巴契夫否認「背叛」蘇聯,稱蘇聯解體,這兩個原因是關鍵
    在其後的幾十年中,美蘇爭霸成了主角,爭霸的範圍涵蓋了方方面面,涉及到軍事、經濟、政治、地緣空間、戰略武器、太空等,這一時期被統稱為冷戰時期,直到1991年蘇聯走向解體,冷戰才得以消失。蘇聯的解體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就連美國都措手不及。
  • 假如蘇聯不解體,會如何?起碼這三大件事不會發生
    二戰結束之後,世界進入美蘇對抗時代,因為雙方都沒有直接發動戰爭,所以這段歷史也被稱之為冷戰,在一輪輪美蘇軍備競賽之後,蘇聯因為經濟結構單一成為率先倒下的那一方,1991年蘇聯宣布解體,這場曠日持久的交鋒以美國獲勝而告終。
  • 蘇聯是怎麼解體的美國從中起了什麼作用
    蘇聯解體是近幾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一個國際事件了,其中受益最大的便是美國。蘇聯垮掉後,美國絲毫不再遮掩,大搞價值觀輸出,幹涉他國內政。全球獨大,非常豪橫。如果蘇聯不倒,美國斷然不敢如此橫行霸道。現在我們來看看美國是怎麼對付蘇聯的呢?
  • 戈巴契夫為何向美前國務卿祝壽,蘇聯解體到底是幸事還是不幸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2月13日,年近90的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向100歲的喬治·舒爾茨的生日發去賀辭,並指出他們多年的共同努力是結束冷戰的轉折點,而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的想法仍有待未來。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說過的一句話,的確蘇聯如果還是那個超級大國,或許美國也不會在全世界那麼囂張跋扈了,但是蘇聯的解體在俄羅斯全體民眾的眼裡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這不僅僅是領導政治上的失誤,還有來自蘇聯各國內部的分散和不團結,所以蘇聯的解體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必然,那麼蘇聯解體後的美國怎麼樣呢?
  • 蘇聯解體之後,秘書送來一份機密文件,曝出一個大秘密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形成了以美國和蘇聯兩極分化的趨勢,而也正是在這個趨勢之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要選擇自己究竟是站在哪一方,是代表社會主義的蘇聯,還是代表著資本主義的美國?但是在長期的冷戰當中,蘇聯還是漸漸地落入了下風。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以俄白烏三國於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籤署協議並向全世界宣布蘇聯解體而停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但此刻蘇聯那支在二戰中所向披靡,一直令美國都惶惶不安的強大軍隊,是什麼樣的命運呢?大廈將傾,軍隊分家成必然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三個蘇聯原始開創國籤訂協議決定解體後,首先就意味著其政治上的分家已經完成,但更大的問題是,偌大個蘇聯的巨額家產,解體後各國的分配繼承問題就顯得很難處理,其中最為敏感且具爭議的便是軍事力量的分配。
  • 中國比蘇聯弱小,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國家之間的競爭和發展很多時候都取決於國家的實力。也就是國家實力越是強悍,那麼這個國家也就越是具有力量,能夠更加有效的應對外部風險,從而實現國家的穩定發展。現在世界那些發展好的國家,基本上也是國力非常強悍的國家,所以弱國是很難競爭過強國的。
  • 戈巴契夫談蘇聯解體原因:我犯了錯,但罪魁禍首是他們
    二十世紀中後期之時,蘇聯一度發展到巔峰時刻,在軍事實力及經濟、政治等各方面趕超美國,勢力遍布全球,在不少國家都擁有獨立的軍事基地,足以對美國形成切實的震懾力。直至1985年3月,戈巴契夫上臺。為了緩解經濟困難,進行了一系列非常激烈的變革措施。然而如此急於求成的措施之下卻並未取得預期中的效果。
  • 蘇聯迅速解體,應該全部歸咎於戈巴契夫,還是另有原因?
    作為一種新型的、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它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將近三個世紀的發展路程。可見,一種政治制度的落地,是要在歷史長期發展過程中才能不斷完善,最終才能形成一種科學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