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這條扶貧路上,總有一群人充滿力量,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因為懷揣著助力脫貧攻堅的希望而「越」過山河,情灑各地……
越秀小e找尋身邊扶貧路上的美麗身影,他們可能是扶貧幹部,為農民播撒希望之種;他們也可能是老師,為學生澆灌知識之花;他們還可能是醫生,為患者傳遞杏林溫暖......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支特別的「越秀天團」,聽聽他們的扶貧故事。
距離廣州3000公裡外的波密縣,是一座被森林和冰川包圍的城市。每天清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援藏醫生楊智推開房間窗戶,就能看到遠處皚皚的雪山,他深深吸上一口新鮮空氣後便開啟一天忙碌的工作。
楊智推開房間窗戶,就能看到遠處潔白的雪山。
楊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廣東省醫院協會醫院重症監護中心管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內科危重症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常務委員,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獲得者。
疫情期間,楊智擔任廣東省第22批援鄂醫療隊醫療組副組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援助武漢第4批醫療隊隊長。目前擔任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第7批援藏醫療隊隊長、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
從支援武漢再到幫扶西藏 這張全家福我缺席了2019年年底,楊智經過深思熟慮後,莊重地寫下一封志願援藏(疆)的申請書。
當時,他的博士研究生導師、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曹傑說了這樣一番話:「有機會到祖國有需要的地方去幫扶,是一次很好的磨練機會。2020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年,也是我們醫院對口精準幫扶波密縣人民醫院的第5年,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做貢獻,是很有意義的。」
在楊智眼中,曹傑既是他尊重的老師,也是他敬仰的「大家長」,從業來一直奮戰在醫療第一線,還曾遠赴新疆進行醫療援助,對祖國的援邊事業有著深厚的感情。而楊智的大學好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熊思維亦用親身經歷影響了他。「在一次聚會上,我和思維聊起援藏(疆)的事情,他在2019年的時候就前往西藏幫扶,特殊的經歷讓他鼓勵我說,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為國家的脫貧事業出一份力是很有成就感的。」
正是抱著助力脫貧攻堅和磨練個人能力的想法,楊智寫下申請書。
然而,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早在大年初一,楊智就遞交了請戰書,此後他一直保持待命的狀態。從轉運接收市八醫院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到參與ECMO救治小組支援市八醫院,再到作為廣東省第22批援鄂醫療隊醫療組副組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援助武漢第4批醫療隊隊長馳援武漢,楊智始終不畏艱險。
「2003年『非典』發生的時候,我還是一名實習醫生,當時衝在前面的是60、70後的前輩老師。17年過後,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80、90後的年輕一輩也要毫不猶豫地站出來。」作為一名「武漢女婿」,楊智的家人亦是支持他前往武漢,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從2月21日出發,到4月10日返穗,楊智和同批醫療隊員在武漢待了50天,他先後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雷神山ICU等醫院救治患者。因為同時肩負著醫療和管理的雙重工作,楊智每天都有許多事務要處理,因此他在這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只和家人視頻通話了4~5次。
「太久沒見了,兩歲的女兒好像都不記得我了。」楊智戲謔地說道。他回憶回到廣州的那一天,女兒第一眼看到自己的時候好像還沒認出爸爸,也不「撒嬌求抱抱」。
結束14天隔離後,楊智於4月25日回到醫院工作,此後他只休整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在5月25日又踏上援藏的道路,至今還未曾回過家。8月份的時候,楊智的女兒過兩周歲生日,可是作為父親,他卻沒能在身邊,家人們穿上親子裝,拍下了一組沒有自己的全家福。
楊智的父母、嶽父嶽母、妻子女兒合影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