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結構的漢字該怎樣書寫?有七大規律!

2020-12-14 晨之論史

左右結構的漢字該怎樣書寫?被光緒皇帝封為「字聖」的清人黃自元說:「讓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讓右者右伸左縮,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

但是,黃自元所總結的「讓左」或「讓右」還不夠全面、具體。

我們這裡概括總結一下,左右結構的漢字在結字時大概共有七個規律:

第一,「左小上提」:左短的偏旁「靠上」。

如「口、田、山、日、冫、石、目」這類偏旁,因其比較矮小,一般位居字的左邊居中,或者稍微靠上的位置,切記不能靠下。「左小上提」,書寫右邊的字時不影響視線,且便從結構上修正整個字勢。

像「土、王、立、工、蟲「這類偏旁,因為比較矮小,同樣要位居字的左邊居中,或稍微靠上的位置,同時其末橫要變成「提」。

第二,「右小下落」:右短的偏旁或部件「靠下」。

當「工、口、厶、田」這類部件,如果在漢字右邊,一般要寫成左長右短,且右部的位置居中或稍靠下,切記不能靠上。「右小下落」是因為整個字到了結束部分,寫得靠下點易與下一字起筆構成呼應,更符合人的視覺習慣。

第三,「左昂右低」:「T」型結構的偏旁或部件「左高右低」。

「月、下、甲、丁」這類「T」型結構的部件,以及「阝、卩」這類形體窄長的偏旁,位居漢字右邊時,由於末端沒有其它筆畫遮擋,寫成「左高右低」的狀態更好看。此即清人所說的「左豎不嫌短,右豎不嫌長」。

第四,「右伸左縮」:形體窄的偏旁書寫時「左收右放」。

像「女、火、牛、子、馬、弓、耳、糹」這類偏旁,形體較窄,書寫時右側對齊讓右,末筆有橫的橫要變「提」,末尾有捺的要變為「點」。整個字形呈現「左收斂、右舒展」的特點。

含「子、馬、弓、耳」的漢字多左收右放,但若遇見右部筆畫窄長且筆畫較窄時,也可能呈左寬右窄或左右均等,如「引、職」等。

第五,形體窄的偏旁位於左側時「左窄右寬」。

像「亻、彳、氵、訁、礻、扌、巾、阝、月、釒、犭、忄」這類偏旁由於形體比較窄,其位於左側時,其一般只佔漢字寬度的1/3。

而「禾、木、米、矢、衤、又」這類偏旁除了「左窄又寬」之外,還可以將末捺變點,此外偏旁的右側書寫時基本對齊。

第六,形體窄的偏旁位於右側時「左寬右窄」。

像「刂、彡」這樣的偏旁位於右側時,由於形體較窄,一般要寫得「左寬右窄」。

第七、左右平衡的漢字書裡時要「左右均等」。

像「魚、革、舟、車、身」這類偏旁,由於左右兩部的筆畫複雜程度相近、寬度大致相同,所以書寫時要做到「左右均等」。但為了好看,它們一般上要做「錯位處理」。

相關焦點

  • 22個高難度的木字旁漢字,左右結構行書的書寫示範,學行書必藏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書法常用的字體為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不論是這五種書體的哪一種都離不開漢字的結構,漢字的結構又分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以及獨體字。
  • 寫漢字,要掌握結構規律,為什麼是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
    寫漢字,要掌握結構規律,為什麼是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文/@成長新視點漢字,是世界文明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究其原因,關鍵是沒有把漢字的結構安排好、組織好。漢字結構,在書寫規律上,總的概況為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一、一個中心。寫好漢字,就像人的坐、立、行、走一樣,要姿態端正。所以,寫字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堅持一個中心,即找對字的書寫重心。
  • 上下結構的漢字,在書寫時怎樣處理「寬」和「窄」的關係?
    上下結構的漢字在書寫時,「寬」和「窄」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它們應該怎樣處理呢?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 「上寬下窄」在上下結構的字中,上方形狀扁寬,下方窄長時,應上寬下窄,上部覆下。範字如「曹、胃、繁、帝」等。「胃」字在書寫時,橫畫等距、月的短橫左連右斷,鉤最低。
  • 50個硬筆書法結構規律,讓你快速達到規範書寫,成人學生都適用
    下面詳細講述了硬筆結構的50個規律,都是根據具體的漢字總結的,非常的實用,分享給大家。50個硬筆書法結構規律漢字是講究最基本的對稱的,比如圖中的「山」字,無論中間的豎偏向哪一側,這個字都的重心都不會很穩定。
  • 掌握這個方法,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大家都知道左右結構的字在漢字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在日常書寫中用的也最多,對於廣大初學者來說,基本筆畫的練習雖然枯燥無味,但數量有限,只要肯下功夫,練好並不難。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下)
    在上一個故事中,我們了解了漢字結構的六種條例(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呢?沒有印象的小可愛,可以再回顧一下哦。這一期的故事,我們將繼續漢字之旅,了解漢字形體演變的三千多年歷史,了解它們成體系後,從一個個像畫一樣的甲骨文,演變到現在各類書寫的七個階段。現在一起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 練字不傳之秘——偏旁部首、漢字結構
    (一)漢字結構分布獨體字佔 3.8 %;包圍結構佔 8.8 %;上下結構佔 23.7 %;左右結構佔 63.7 %。3、具體分類總規律:上下結構看寬窄,左右結構看高矮( 1)獨體字、上下結構 結構規律:鬆緊規律 --上緊下松或內緊外松;橫向寬窄規律 —— 上寬下窄或上窄下寬。
  • 小學生怎樣「有效練字」
    讓孩子擁有一手好字,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可現實生活中,不少孩子儘管有書寫訓練,可往往效果不佳,怎樣才能讓孩子「有效」練字,達到書寫美觀的要求呢?一、從低年級抓起:書寫是一種習慣,「少小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 以「撇、捺」為主筆的偏旁部首書寫變化規律
    漢字偏旁的筆畫特點、書寫規律和結構方式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徵。因此只要尋找偏旁的書寫規律,然後舉一反三,甚至舉一反五,這樣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鋼筆字的書寫要領了。下面分析以「撤、捺」為主筆的字書寫規律。一、合金會含,撇捺相合:「人字頭」中的撇捺組合時,撇捺起筆相接,撇高捺低,交匯點偏在左上格,撇捺交合的角度約為90度,撇捺向左右舒展,下面的偏旁中如有長橫、撇捺等筆畫,須收縮避讓。
  • 專為書寫漢字設計,這才是該用的鋼筆
    來源:中國經營報什麼樣的鋼筆,才是該用的鋼筆?見過這麼多鋼筆,當推這款。細細觀察,起端微翹,尾部流暢圓潤,起收有序,宛如漢字 「一」,上手則輕盈有質感。以 「一」為筆身造型,既是致敬精深的漢字文化,亦是一種更契合身份氣質的鋼筆。為此,他對鋼筆的材質、線條進行多次細緻調整,只為將美感和舒適感更好地融合。 鋼筆從筆尖、筆握至筆身,都得到別具匠心。或閒憩時書寫,或工作時記錄,與紙張進行流暢接觸,都表達出別樣的生活態度。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上)
    老子曾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表達了萬事萬物都有其根源,根據規律,不斷演化。漢字也是一樣,有其構成的規律,也隨著歷史的迭代,不斷演化成新的形式。在系統了解漢字之前,我們先一起了解漢字的結構與演變,了解那些關於漢字趣事。漢字結構「六書」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
  • 上下結構的漢字在書寫時,何時「上展下收」,何時「上收下展」?
    上下結構的漢字在書寫時,有的「上展下收」,有的「上收下展」。那麼何時「上展下收」,何時「上收下展」?一「上展下收」在下下結構的字中,「上展下收」主要用在以下這兩種情況:第一,上方同時具有撇捺,應上部撇捺舒展,蓋住下方,如「木字頭」、「禾字頭」等。主要範字有「李、香、務、金」等。
  • 立刀旁的書寫,掌握兩個筆畫的結構,總結立刀旁字體萬能結構公式
    立刀旁的書寫,掌握兩個筆畫的結構,總結立刀旁字體萬能結構公式自敘自述初小白:偏旁部首是除了獨體字之外的漢字必備的部件,所以我們常見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帶有偏旁部首的,那麼今天就繼續為大家解決大部分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立刀旁。
  • 漢字經歷了怎樣的嬗變
    新華社發般無咎全甲刻辭【語言論壇】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悠久而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漢字超強的生命力是怎樣實現的?認識楷體字不一定能認識甲骨文,甲骨文是通過怎樣的機制發展為楷體字的?為什麼形聲字成為現代漢字的主流?
  • 漢字怎樣才能寫好記牢?掌握一點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學生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到了初中以後,漢字的學習和書寫成了大問題,六百字的作文錯字連篇,甚至常見字都寫不明白,不禁發出感嘆——現在的孩子漢字書寫真是太差了!接觸到初中作文,大多數老師都會要求,六百餘漢字的書寫要工整流暢,卻會有很多學生寫字間架結構失衡,或是「頭大尾小」失去漢字本來的美感,或是寫成了一個「墨團」,分不清內外結構中的具體筆意,或是大中小「三輩」俱存,「蓋樓式」、「埋伏式」、「寫意式」,林林總總,千奇百怪,老師面對這樣的書寫,簡直七竅生煙。
  • 帶你認識漢字文化: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在漢字八種字體的演變簡化過程中,最重大的變革有兩次:一次是小篆的推行,這是歷 史上 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一次漢字簡化運動;一次是隸書的產生,這是漢字發展史上最大的一 次字形定型化運動。漢字由不定型到定型,異體字大大減少,也是一種簡化。兩次大的運動 都是使漢字趨簡避繁,趨易避難。但是,漢字字形還有繁化的一面。
  • 漢字自殷商時期到新中國之前,都是以由上向下排列的方式書寫
    作者:何鑫中國漢字自殷商時期到新中國建國之前, 都是以由上向下排列的方式書寫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都是由上到下, 由右至左的順序刻畫文字的, 刻辭的各部分之間有時運用裂痕或劃刻的界限來區分, 因而有學者認為那時的文字就已經應用了豎向的界格了。
  • 練字最快的辦法,9大核心規律,不一般的練字法,還很有效
    中國漢字規律,快速練字法,通過總結歸納中國漢字的規律,凝練而成的的方法。大家直接運用就可以,對於有基礎的朋友,練字會突飛猛進,對於初學者也是一個快速入門的好妙招!練字時,一旦掌握這9條「黃金法則」,你的字,會寫的越來越漂亮哦!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 女」字旁比較難寫,但在漢字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通常出現在漢字的左邊或下面,象妙,好,如,姿,安,姓等,都是常見字,所以要多加練習,才能寫好。4、橫畫先重後輕,有提畫的感覺。
  • 非常管用,0.618這對書法結構來說再好不過,收藏好哦
    希臘著名雕像《斷臂維納斯》"黃金分割"這個比例用在中國漢字書寫結構比例上再合適不過,美是相通的,美學的規律也是相通的,只要找到這個比例,那麼要學好漢字的結構,也就迎刃而解了。中國的漢字從康熙字典裡面查有五萬個,合體字佔了87%以上,其中從左右結構佔63.7%,上下結構佔23.7%,包圍結構佔8.8%,獨體結構佔3.8%,所以我們掌握了合體字的書寫規律,也就掌握了漢字書寫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