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熱播劇
如果推薦最近最為好看的電視劇,冷絲無疑會推薦《大秦賦》,這是一部正宗的歷史正劇,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欣賞價值的好劇,截止12月4日,該劇豆瓣評分為8.6分。
《大秦賦》講述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也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歷史往事:巨商呂不韋攜時在趙國為質的嬴異人逃歸秦國,幼小的始皇帝嬴政被棄留邯鄲,屢遭生死劫難,也目睹戰爭帶給百姓的痛苦與絕望,由此萌生統一天下的偉大志向。
在歷經劫難之後,嬴政在鹹陽權力鬥爭漩渦中經歷精神陣痛,最終成為王者。
再到後來,為抓住一統天下的時機和力量,實現一統天下的理想抱負,秦王嬴政精心謀劃,暗中行動,終於平定嫪毐之亂,親政,罷相,收復王權。
秦王嬴政剷除宗室復闢勢力,為東出滅國掃清障礙。在李斯、王翦、蒙恬等一般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掃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
網友中肯評價說,《大秦賦》對這段歷史的講述,確實用了心。
很多觀眾還這麼說,張魯一、段奕宏、辛柏青、李乃文、鄔君梅、王慶祥……老戲骨集合同臺,勢均力敵。劇組跑到新疆實地取景、現場收音,籌備4年、拍攝期200多天,準備了10000多套服裝和4000多套盔甲。
的確如此,就已經播出的劇集來看,《大秦賦》戰爭場面上也做到了盡心盡力,還原了大量先秦時期的武具、器械和軍事建制。一個細節還專門提到,秦箭是怎麼標準化製造、實現零件間無縫替換的,埋下秦國可以對抗六國的軍事基礎。
對於歷史正劇而言,劇情戲份過於平鋪直敘,生硬地照搬史書文獻所載,難以獲得受眾的廣泛關注。觀眾和網友不太喜歡觀看與歷史教科書一模一樣的情節,總是希望有更多的細節畫面。
而且,歷史題材電視劇對於歷史進行百分百還原是不合時宜的。客觀演繹固然重要,但歷史題材電視劇作為一種劇作,創作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層面需求,使劇作廣受歡迎。
所以說,通過虛構美化刻畫出傳神的人物角色,塑造出精彩的故事情節,這對歷史題材電視劇進行藝術升華就顯得特別重要。應該說,《大秦賦》做到了這一點。
該劇不再局限於從某一個角度去反映當時社會進程的某一事件、某一節點,也不依附於某種問題或觀念,更多的是去挖掘現實深層次的藝術內涵,將幾千年前的往事提升為人性的高度,從文化心理更高的層次去對社會人生進行觀照,而獲得更多元的審視角度和戲劇呈現。
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講,優秀歷史題材電視劇之成功,唯「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辯證統一而已,這對於影視從業者進行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尤為重要。
總之吧,以歷史真實為背景,借歷史的鏡鑑,能明今人之理;以藝術真實為靈魂,能顯古人之風。歷史劇就應該站在現代人的立場去思考,塑造符合現代人價值觀的人物,構建有典型意義的人物關係。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用有生命的雅正的語言,真誠地講一個完整的故事。
冷絲覺得,《大秦賦》做到了,當然,該劇是否會成為爆款劇,不得而知,那還要看青年觀眾和網友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