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8年的歷史正劇《大秦賦》,為什麼沒逃過爛尾的結局?

2020-12-24 新過期青年

01

大秦三部曲後的第三年,「大秦帝國」終結篇《大秦賦》,終於上演。

鑑於前三部珠玉在前,觀眾難免對《大秦賦》抱有很多的期待和好感。

剛開播時,《大秦賦》也不負眾望,給眾人一張滿意的答卷。

前七集,可以說是人物塑造豐滿,內容「無可挑剔」,劇情「引人入勝」。

這裡必須重點誇一誇,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

以及《妖貓傳》中「李白」飾演者辛柏青,來飾演嬴政之父的嬴異人。

呂不韋,秦國後期的宰相,《呂氏春秋》的編纂者,也是一代奇人。

根據成語「奇貨可居」,劇組重點塑造了呂不韋「囤貨」的性格。

嬴異人就是呂不韋眼裡的「值錢貨」,為此他賭博一樣地賭上時間、金錢與性命。

千方百計冒死將嬴異人從趙國帶回秦國,又一路將嬴異人推薦給「太子正室」華陽夫人。

讓嬴異人給她當兒子,直到扶植他成為秦王。

不得不說,呂不韋確實有幸運女神的青睞。

看好嬴異人,正好安國君就逝世,嬴異人短時間就成為了君王,

大喪之下,呂不韋那份狂喜,藏都藏不住。

段奕宏的演技,成熟內斂,把呂不韋刻畫得入木三分。

而嬴異人呢,也不負眾望。

和趙國談判,對方以他的妻兒作威脅,他選擇了大義,獨愴然而涕下。

那份隱忍的悲傷,眼眶裡蓄不住的淚水,看得人心潮澎湃。

不愧是一群戲骨啊。

兩個前期的重要角色,在段奕宏和辛柏青的演繹下,有了極強的立體感,將秦國大背景交代完整。

可惜的是,這份高光並沒有持續太久。

問題是,越往後,對比下的瑕疵就越明顯。

明眼可見,《大秦賦》評分一路向下,從8.9分跌至6.3分。

堪稱慘不忍睹。

籌備了8年之久,號稱製作精良的《大秦賦》,為何終究沒逃過爛尾結局?

02

用一句話概括《大秦賦》的敗筆,那就是將側重點放錯了位置。

一是張魯一角色放置位置不對。

張魯一飾演嬴政可以,但明明40歲的男人,還要出演13歲孩童,扮演稚嫩天真,太過。

被網友吐槽為過猶不及,聲音軟綿無力,舉止缺乏帝王之氣。

對比「大秦」系列,實在比不過秦王「嬴駟」富大龍、「嬴稷」張博。

這無關乎演技好不好,反正張魯一當嬴政,有著極強的違和感,容易引發爭議吐槽。

特別是,劇中為凸顯嬴政熱血,屢屢使其發表一些匪夷所思的言論。

比如對呂不韋說:

「你若是我的生父,我願意跟你一起離開秦國,願意跟你浪跡天涯,也不願做一個連自己生父是誰都不知道的畜生。」

說實在的,這番話著實不像少年老成的帝皇該說的。

一點都沒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少年君王的樣子,倒是像極了瓊瑤劇裡,傷春悲秋,顧影自憐的少女。

二是嫪毐與趙姬的戲份過重,以至於失調。

兩人的你來我往的感情戲份,多到觀眾吐槽:歷史正劇演成了宮鬥劇。

微博上時時都有網友討論:嫪毐到底什麼時候死?

按理說,嫪毐的脈絡是很直接明了的。

與趙姬情投意合,使其生下兩個孩子後,野心暴漲,假借太后名義發動兵變,

結果因自身實力不足,被嬴政輕鬆平定叛亂,被車裂五馬分屍。

兩個弟弟被嬴政親手摔死,趙姬也遭到軟禁。

本來,這是一條爽文式的走向的。

結果,被演成了拖泥帶水的注水文,像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於史書上說,嫪毐人微言輕,實權寥寥無幾。

他的存在,只是嬴政剷除呂不韋的工具人,實際並無太多政治威脅。

可《大秦賦》裡,嫪毐戲份多到上天,帶著些囂張跋扈的權臣色彩。

他敢喝酒時毆打親王,逼死宗族長老,甚至連秦王都不放在眼裡:

「大王和太后之間沒有臣聽不得的話。」

從入甘泉宮開始,嫪毐的形象被塑造得比正主還豐滿。

強行添加的嫪毐趙姬的支線,使得原本嬴政的戲份被壓縮了不少。

有網友發出靈魂的吶喊:我看的是《嫪毐傳》嗎?

堂堂一代傳奇人物秦始皇,成了戰國版甄嬛傳中的參與者與旁觀者。

日常積極給嫪毐使絆子,做些小孩子氣的爭寵事。

可以說,嫪毐這條線,讓整個劇情基調脫節,

原本恢弘格局的《大秦賦》,囿於宮鬥,深陷宮鬥,無法自拔。

03

三是嬴政的「戀愛腦」。

眾所周知,帝王沒有心,有愛也是極其短暫的存在。

特別是,越是豐功偉績的帝皇,越是短暫的愛了一下。

可《大秦賦》裡的嬴政渾身上下冒著粉紅泡泡。

一如商紂王愛妲己到付出所有,一如周幽王為褒姒烽火戲諸侯。

誰能想到?一場草原的邂逅,嬴政不可救藥地愛上楚女羋華。

愛到當舔狗,人在哪,他在哪,人走不動,他騎馬載她回。

講道理,觀眾來看《大秦賦》,是衝著歷史正劇的名頭,來看一代梟雄稱帝的,並不是為了來看嬴政談羅曼蒂克的戀愛的。

試問,誰想在嬴政身上看言情偶像劇戲碼?

就像,誰想看孫悟空談戀愛?搞事業它不香嗎?

現在的編劇,除了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外,還特別熱衷於拉郎配,給對方構建深情人設。

著實大可不必。

不是每一部劇,都要有愛情豐富才好看,家長裡短也可以少之再少。

人們真正看到的,是少年帝王的成長,是一代皇帝的崛起,

是透過一部歷史正劇而管中窺豹,一睹過去歷史的風採。

而不是像《大秦賦》這般,在愛情和宮鬥中,還原一個陌生而墨跡的嬴政。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值得被吹爆的歷史正劇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大秦賦》是一部不能錯過的電視劇。豆瓣8.1的評分,就說明這部劇真的不差。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的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作為2020年不能錯過的劇之一,今天就跟大家說說為何這部劇這麼火爆?
  • 《大秦賦》豆瓣評分6.4,一部歷史正劇,為何難以成為爆款劇?
    文|冷絲 欄目|熱播劇 如果推薦最近最為好看的電視劇,冷絲無疑會推薦《大秦賦》,這是一部正宗的歷史正劇,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欣賞價值的好劇,截止12月4日,該劇豆瓣評分為8.6分,而過了一周,這個評分降為6.4分。
  • 《大秦賦》豆瓣評分8.6,一部歷史正劇,能成為爆款劇嗎?
    文|冷絲欄目|熱播劇如果推薦最近最為好看的電視劇,冷絲無疑會推薦《大秦賦》,這是一部正宗的歷史正劇,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欣賞價值的好劇,截止12月4日,該劇豆瓣評分為8.6分。在李斯、王翦、蒙恬等一般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掃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網友中肯評價說,《大秦賦》對這段歷史的講述,確實用了心。很多觀眾還這麼說,張魯一、段奕宏、辛柏青、李乃文、鄔君梅、王慶祥……老戲骨集合同臺,勢均力敵。
  • 《大秦賦》的缺陷,歷史正劇的精神問題——沒有根基!
    預告片播出不久,網傳,《大大秦帝國之天下》將定檔五一假期首次播出,當時滿懷期待,結果「六一」都過了,也沒見《大秦帝國之天下》播出,後又有報導稱:《大秦帝國之天下》將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重大歷史題材獻禮劇,在「十一」播出,有點兒失望的我,又是滿懷期待地等著,這一等就等來了今年十二月初的《大秦賦》
  • 《大秦賦》:十年磨出的史詩之劍,映出歷史正劇的新答案
    文 | 弗蘭克烈烈的秦風戰鼓,磅礴的山河大地,《大秦賦》作為「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終於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亮相騰訊視頻,唱響了它的終極一賦。這個延續了十數年之久的系列劇集,從商鞅變法講到統一六國,終於借大秦這個核心命題,完成了一次極盡中國氣質的歷史正劇書寫。
  • 情感溫度大於歷史厚度,別把《大秦賦》當成歷史正劇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近日,電視劇《大秦賦》開播,也意味著這部由孫皓暉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長篇古裝歷史系列連續劇來到了最終章。《大秦帝國》自2009年起開始影視化改編,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堪稱國劇良心,豆瓣評分分別為9.3分、9.2分、8.5分。
  • 《大秦賦》一部歷史正劇好看,但可以在細節上更為細緻一些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正在央視一及一些網絡平臺上熱播,故事的開篇是發生在秦始皇年幼之時,是他爹秦異人被呂不韋送出趙國之時,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部集數很多的電視劇。大秦賦故事性上缺乏創新,雖然是一部正劇,人物關係甚至於事件上都沒有什麼新意在裡面。
  • 另類正劇《大秦賦》是如何做到十一年出4部的
    在現在影視劇商業化的背景下,像這樣的歷史正劇其實是越來越少見了,《大秦賦》在延續「歷史、正劇、正能量」的氛圍之外,也試圖在事事追求「網感」的市場中突圍。以一個關鍵君主和重臣為核心,鋪陳開某一時段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大秦帝國》系列一直延續的模式。此次《大秦賦》則以大眾較為熟悉的秦始皇嬴政作為主線人物,講述在他的帶領下秦國掃六合一統天下的歷史,難得的是在正史的框架下又有人性化氛圍。
  • 《大秦賦》登場,堪比正劇的歷史史詩理應奔走相告!
    在當下,在快餐式閱讀和快節奏生活的時代,想要拍好一部歷史劇很難,想要講好一個時代的歷史很難。過於厚重,受眾太小、不會有太多的人為它停下腳步;過於商業,失去了歷史的模樣和底色,不會有太多的人認可它的底蘊。
  • 《大秦賦》:好看的歷史正劇長這樣!
    《大秦賦》播出已近三分之一,豆瓣評分也經歷了一波三折,從剛剛上線時的8.9分再到8.0分(截至發布前),儘管如此,《大秦賦》依然是同時段評分、口碑都不錯的良心好劇。
  • 展現鐵血精神與強國之路,《大秦賦》顯正劇品格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螢屏前,兩千年前的老秦人面對茫茫戈壁再度唱起《秦風》。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  從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國」劇集系列共推出《裂變》《縱橫》《崛起》及《大秦賦》四部作品,制播長達11年。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圖)
    近日,《大秦帝國》系列最終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等各大網絡視頻平臺播出。時隔近四年,「大秦迷」們終於等來了心心念念的《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或許是因為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與剛剛播出時8.9分的豆瓣評分相比,《大秦賦》播出大半,口碑卻一落千丈,網友們對演員和劇情的吐槽更是源源不斷。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
  • 14年無爆款,歷史正劇還值得拍嗎?
    犀牛娛樂原創文|胖部 編輯|夏添《大秦賦》沒有如預期地成為爆款。上周末,《大秦賦》在開播一周後初步收穫口碑紅利。但張魯一飾演嬴政引發的爭議以及編劇上的若干問題,隨著觀看人數的增加已經造成口碑降溫,豆瓣評分從開分後的8.9分已經下降至8.2分,對比《大秦》系列前三部的9.3分、9.3分、8.5分,該劇評分已經低於系列最具爭議的《大秦帝國之崛起》。進入工作日之後,該劇的貓眼熱度開始出現下滑。
  • 《大秦賦》毀掉了直男「最後的浪漫」?
    當一部國產劇引領全網熱潮,且豆瓣評分處於8.0左右時,居然還被質疑合不合格?這個看似偽命題的現象,卻發生在熱播的歷史劇《大秦賦》身上。長達14年創作周期,國產劇最成功的歷史正劇IP「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承載《大秦帝國之裂變》(9.3分)、《大秦帝國之縱橫》(9.3分) 、《大秦帝國之崛起》(8.5分)等「神劇」光環......系列前作的種種榮光,都讓直男觀眾對於這部作品擁有更高期待值。 可當《大秦帝國之天下》更名《大秦賦》後,「故事」發生了偏差。
  • 《大秦賦》豆瓣8.0評分突然崩了,只因爛尾成「宮鬥大秦婦」
    《大秦賦》在首播的當天,口碑炸裂,豆瓣評分曾飆升到9.0,但是就在昨天,因為劇情的爛尾,豆瓣評分突然降低到6.5的評分。熟悉歷史的讀者不經疑問,這麼輝煌的史詩,為什麼評分可以如此之低?眾所周知,熱播劇《大秦賦》改編自孫皓暉的原著小說《大秦帝國》,既然熱播劇《大秦賦》成為了爛劇,那麼對秦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原著《大秦帝國》是如何歌頌秦國歷史的。為什麼秦始皇可以一掃六合?為什麼當年那麼強大的齊國那麼強大的楚國沒有成功?而這個驚天偉業在秦始皇手上實現了。
  • ...賦的是什麼|大秦賦|秦國|大秦帝國之崛起|戰國|大秦|歷史劇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工人日報》(2020-12-20 04版)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大秦賦》口碑滑鐵盧,真不怪張魯一
    題引:孫皓暉老先生傾注15載,所著《大秦帝國》,6部11卷,504萬字,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現秦帝國時代的長篇歷史小說,也是後來影視創作者改編的源泉。2009年,黃健中執導的首部《大秦帝國之裂變》,拉開了大秦帝國展示給觀眾的序幕。
  • 豈曰無衣秦風再起 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12月1日起CCTV-8播出
    《大秦賦》群像海報。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由張魯一、段奕宏、鄔君梅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將於12月1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開播,騰訊視頻網絡同步播出。《大秦賦》劇照海報。據介紹,《大秦賦》將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濃墨重彩地展現奮六世之餘烈的始皇帝嬴政從幼年質趙到壯年掃六合、並天下近四十年的戰國風雲、雄渾史詩。大秦系列前三部劇講述了秦孝公用商鞅變革圖強,秦惠文王用張儀縱橫捭闔,秦昭襄王在白起、範雎等人輔佐下弱六國、徵天下。
  • 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是一篇什麼樣的賦?
    也許手撕鬼子的抗戰神劇看多了,年終歲尾,中央電視臺8頻道突然播放78集歷史正劇《大秦賦》,讓吳鉤引起了注意。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的故事已經講了幾千年了,一本正經的《大秦賦》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今晚,《大秦賦》播到了30多集了,吳鉤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 硬核國劇十年打磨 歷史大劇《大秦賦》不負期待
    該劇講述了始皇帝嬴政順應歷史潮流統一天下、奠定中華文明根基的故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愛奇藝同步全網首播。重大歷史題材的影視化創作歷來難度頗大,如何將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拍得既尊重歷史,又能呈現出故事飽滿、引人入勝的藝術觀感,一直是此類作品不斷探尋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