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123空難發生在1985年8月12日,在這場空難中,一共有520人罹難。是世界單一空難中罹難人數最多的一次。而這場空難,還要從日本的傳統節日——盂蘭盆節開始說起。
每年8月13日—15日是日本的盂蘭盆節。每逢盂蘭盆節,很多日本企業都會給員工休幾天假,在外工作的日本人也會趕回家去祭拜祖先,同時也能與家人一起團聚。
日本盂蘭盆節
8月12日,400多名日本人像往年一樣帶著給家人的禮物,登上了東京飛往大阪的固定航班:日本123航班,準備回鄉祭祖。加上機組人員和21名外籍人士,這架飛機上一共有524人。
日本123航班乘客
當天傍晚6點12分,航班正常起飛。在起飛後約12分鐘,飛機剛爬升到7300米的高度,一名乘客正準備起身去上洗手間。然而就在這時,災難發生了。乘客剛站起來就聽到一聲巨響,機艙竟然發生了爆炸,還竄進了氣流,機身開始劇烈搖晃,一時間尖叫聲此起彼伏,氧氣面罩也在一片慌亂中自動脫落了下來。
空難時的乘客
與此同時,駕駛艙內的機組人員也聽到了爆炸聲,意識到事情不妙,機長迅速向地面發送了求救信號,並作出返回東京羽田機場的決定。但很快地面空管發現飛機並沒有返航,反而離羽田機場越來越遠。於是空管趕緊提醒機長航線錯誤,可並沒有收到答覆。
日本123航班偏離航線
原來此時飛機的液壓系統已全部失效,飛機基本處於失控狀態,機組人員只能集中注意力全力控制飛機,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失控的飛機在高空中陡升、又猛然下降、又拉平、抬升,循環往復,目擊者也看到了這架坡腳的飛機在半空中搖搖晃晃。
控制飛機的駕駛員
而此時客艙內戴上了氧氣罩的乘客們仿佛已經意識到了什麼,也恢復了平靜:一對鄰座的老夫妻牽起了彼此的雙手,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幾名乘客掏出了紙和筆,寫起了遺書。
「智子,請好好照顧我們的孩子,就像我要遠行一樣」
「孩子媽,遇到這種事令人遺憾,永別了,孩子的事全拜託你了。現在是6點30分, 飛機盤旋著急劇下降。到今天為止,我的人生是幸福的,感謝你。」
乘客在慌亂中寫遺書
儘管機組人員已經拼盡全力,還是沒能挽救這場悲劇。6點56分,也就是飛機起飛32分鐘後,飛機還是以650公裡的時速撞向了山脊,機身完全解體引發了熊熊大火。飛機上的524人,520人都因此罹難,只有4名女性倖存者。
倖存者
事實上,這場災難本可以有更多的倖存者。飛機失事2小時後,駐日美軍派出一架直升機,準備空降1名通訊兵和1名醫生,首先建立同失事地區的聯絡。但直升機飛到一半就被迫折回,得到的命令是「救援工作由日本自衛隊負責,不得插手」。
但日本自衛隊卻在第二天早上7點45分才到達失事現場,一些遇難者本來在頭一天晚上還活著,卻因為救援不及時重傷不治而亡。一名倖存者表示,自己當晚曾聽到過一些呻吟聲,還有一個小男孩和媽媽對話的聲音,可後來這些人都不在倖存名單裡。
日本救援隊員
而這場空難的罪魁禍首隻是一塊金屬。
原來失事飛機在七年前曾損傷到機尾,但受損後並沒有被妥善修補。修補時用的金屬只能承受一萬次左右的飛機,可失事飛機已經是受損後的12000多次飛行了。所以飛機在爬升時,機尾修補的金屬承受不住壓力而破裂,才導致了這場悲劇。
日本123航空
後來,維修這架飛機的工作人員和工程師,都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壓力羞愧自殺,日本的航空業也受到致命打擊。航空界開始研究類似事故發生時的種種應變措施。幸運的是,四年後還真有一趟飛機因為機組人員在這次教訓後進行訓練,挽救了機上大多數乘客的性命。但這 又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