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傳說《照面井》

2020-12-24 騰訊網

聆聽屈原故事 傳承屈原文化

屈原老家香爐坪正對面有座三星巖,三星巖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井邊的古碑上刻著「照面井」三個大字,屈原家鄉的人民愛護這口井,世世代代傳頌著屈原少年時代的一個故事......

《照面井》

——來自秭歸縣文化館

照面井

在屈原的故鄉,有一口遠近聞名的照面井。它像一顆光潔無瑕的寶石,鑲嵌在屈原誕生地香爐坪對面那座山欒上。人們傳說,照面井是屈原的一面銅鏡變幻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相傳,屈原的姐姐女嬃有一面青銅鏡子,每天早上梳妝時,她都要拿出銅鏡照一照。有一天早上,女嬃姐姐正準備梳妝,可是她心愛的小銅鏡不見了。女嬃姐姐臉也不洗了,頭也不梳了,在房前屋後翻箱倒櫃地找起來。找呀找呀,小銅鏡就像長了翅膀似的,無影無蹤。

女嬃姐姐想:昨天早上我還拿出銅鏡梳頭了,今天怎麼就找不著了呢?對了,肯定是屈原弟弟覺得好玩,帶到學堂去了。等他回來,我一定好好問問。

女嬃姐姐走到院子裡,正準備梳頭,突然看見從東邊山頭冒出來的太陽照得對面松柏場亮彤彤的,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光。女嬃姐姐驚訝極了:今天,這松柏場怎麼就像面鏡子一樣亮?可惜這鏡子離得太遠了。

晚上,屈原從學堂剛到家,女嬃姐姐就攔住他問道:「弟弟呀,你是不是拿了姐姐的銅鏡啊?」

屈原低下頭,說:「拿了。」

「那就還給姐姐,好嗎?姐姐早晨梳頭要用哩!」

屈原抬起頭,說:「姐姐,銅鏡我弄丟了,但我不是故意的。姐姐,你千萬不要生我的氣啊!」

女嬃姐姐追問銅鏡是怎麼弄丟的,屈原就說:「早上去學堂的路上,我剛走到松柏場,不知怎麼,銅鏡自己就從書袋中滾出來,掉進路邊的石縫就沒影了。我趴在地上,把石頭一塊塊掀起來,找啊找啊,最後挖出一個大坑,坑裡都滲出水來,還是沒找到。」

女嬃姐姐知道屈原從不說謊,就說:「銅鏡丟了就丟了,快,去吃飯吧!」

晚上,女嬃姐姐怎麼也睡不著:那銅鏡怎麼會自己從書袋中滾出來呢?又為什麼會消失不見呢?突然,她想起早上看見松柏場異常明亮的異事,覺得銅鏡丟失和松柏場肯定有關係,就決定明天去那兒看個究竟。

第二天一早,女嬃姐姐就來到松柏場。哎呀,弟弟掉鏡子的地方出現了一口井,井壁圓圓的,隔遠看,就和自己的銅鏡一模一樣。她走到近前,看見井水又清又平,自己的面容清清楚楚地浮現在水面上,比銅鏡照得還好看。女嬃姐姐高興極了:太好了,自己的銅鏡變成水井了,以後,大家都有鏡子照了!

從那以後,女嬃姐姐和屈原每天都去井邊梳妝,而鄉親們也常來井邊打水,整理衣冠。因為這口井和銅鏡一樣又清又平,人們就叫它「照面井」。

據傳,照面井曾經出現過異象。那是屈原在朝廷任左徒時,女嬃姐姐和鄉親們什麼時候想屈原了,只要往照面井裡一瞧,就能看見京城的屈原。

人們還傳說,這口井,不管什麼人往井邊一站,好人和壞人都分得清清楚楚!壞人只要一靠進照面井,就不由自主身顫膽寒,立不住腳,嚇得抱頭鼠竄。原來照面井照面照心!所以樂平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照面井寒奸佞膽!

來源:秭歸縣文化館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 關於屈原的傳說——照面井
    在屈原誕生地秭歸香爐坪的正對面,有座三星巖;三星巖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井水清亮清亮,象一面菱花鏡子。井邊有塊石碑,刻著「照面井」三個大字,旁邊還有一行小字:「此系屈公遺井,切勿荒穢。井旁青樹,永世勿得砍伐。」屈鄉人民世世代代愛護這口井,並且傳誦著屈原少年時代的一個故事相傳用原從小就養成愛好潔淨的習慣。
  • 悠遊歸州:屈原祠,樂平裡,讀書洞,照面井
    忽有一夜,全鎮的人做了相同的夢:昔日的三閭大夫騎著紅鯉魚,從峽江遨遊歸來……忽有一日,有人驚喜報信:不遠的山上,屈原從天而降!果然,人們見到了屈原祠,見到了久違的親人……好呵,歸洲!你終於招回了屈子之魂……樂平裡步七裡峽,宛若跋涉縱深的歷史,潺潺溪流,可在排遣歲月遺留的悲憤?
  • 屈原:為把心裡的壞東西照出來挖了一口井,山神都鼎力相助
    屈原一輩子正直不阿,心口如一,而且他從小時候起就非常注意培養自己的品德。有一個傳說,是說屈原小時候挖井的故事。屈原小時候非常愛乾淨。每天早晨起來,就讓姐姐幫著他梳頭、洗臉,打扮得乾乾淨淨。等稍微大了點之後,屈原每天就跑到小溪邊上梳頭洗臉,有的時候還洗頭髮。天天都是這樣,可是屈原老覺得心裡缺點什麼似的。
  • 宜昌到屈原故裡怎麼坐車
    屈原故裡景區,位於宜昌市秭歸縣城內(新縣城)。秭歸縣是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在老秭歸縣城東門外(現在已被淹沒),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裡」四字,是郭沫若的手書。
  • 屈原傳說《玉米三丘》
    屈原傳說《玉米三丘》 2020-08-22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屈原傳說《讀書洞》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樂平裡鄉親將屈原小時候讀書的巖洞取名為「讀書洞」,據說每逢皎潔的月夜,讀書洞裡就會傳出隱約的讀書聲,那是屈原在捧冊苦讀,來、來、來,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走進屈原傳說,去《讀書洞》聆聽那朗朗的讀書聲!
  • 端午節的由來: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多種鮮為人知的傳說
    端午節祭祀人物說眾所周知,端午節是祭祀屈原的。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同時也是當時楚懷王的大臣,心系楚國的發展,採用聯合齊國來抗擊秦國。但這建議沒有得到楚懷王的支持,反而遭到奸人的彈劾,將屈原被貶到湖南汨羅江附近。
  • 屈原的故事:「屈原否定論」與「屈原弄臣論」,荒唐觀點的來歷
    讀者一定會發現,關於屈原的身世、經歷、創作,基本都是有爭議的。其中還有一些奇怪的觀點,認為屈原本人不存在,或者有說他名下大部分作品不是本人的,我們稱為「屈原否定論」;還有雖然認為屈原存在,但說他是楚懷王的男寵、弄臣,我們稱為「屈原弄臣論」。這裡我們就來逐一批駁。
  • 思美人電視劇大結局劇情 歷史上屈原莫愁女什麼關係有後代嗎
    ­  此外屈原後裔巡訪組也在尋訪過程中,發現了屈原有妻室的記載。­  歷史上,莫愁女在傳說是戰國末期楚國歌舞家。有關屈原女兒的傳說在汨羅有很多個,有關女嬃的遺蹟在汨羅也還有多處。­  用紅紙寫上屈原相公遊江五娘之神位置於紙船中,巫師跳儺舞,在鞭炮鑼鼓聲中請下屈五娘,然後將紙船連同屈五娘的神位一起焚燒,請屈五娘將瘟神送走。正所謂「紙船明燭照天燒」是也。
  • 屈原是怎樣一個人?與《楚辭》是什麼關係?
    …… 第二,傳說的屈原,若真有其人,必不曾生在秦漢以前。 『屈原』明明是一個理想的忠臣,但這種忠臣在漢以前是不會發生的,因為戰國時代不會有這種奇怪的君臣觀念。…… 傳說的屈原是根據於一種「儒教化」的《楚辭》解釋的。
  • 在全世界孔子與屈原誰的影響力更大?
    照孔子的理想便是「禮」。假若社會上有一種「禮」的文化,所有分子都服從「禮」,那麼,各個人便都是好的了。孔子一生的事業在「禮」上。從他小時的遊戲「陳俎豆,設禮容」,到他壯年發表政治理想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直到他政治活動失敗了,定禮樂,作為他那「禮的設計」之最後的修訂;著《春秋》,作為他那理想的社會中「禮的制裁」之寄託,在他這棲棲惶惶的七十三歲的生涯中,哪一天忘了「禮」?
  • 文學家屈原和他的思想家夢想
    在先秦諸子中,所有人都是憑藉思想家這個名號光耀中華的,而屈原是一個例外,他是憑藉文學家的名號。作為一個文學家,屈平卻有著思想家的氣質,所以他那些波瀾如雲的詩篇都閃耀著深邃的目光,他的篇章不僅帶給你美的意境,同時激起你心靈的遐想。
  • 被迫成為詩人,屈原為何能影響湖湘乃至中國文化?
    屈原的詩歌充滿著繽紛的想像,他是我國第一位以詩歌創作留名青史的人。但成為詩人,並不是屈原想要的,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屈原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無法實現,只好通過詩歌抒發內心的苦悶。屈子祠要了解屈原,讀懂屈原,必須要從他的詩歌開始。不過對於大眾來說,他的詩句是比較艱澀的。
  • 【屈原新聞】「文化屈原 時尚豪門之夜」屈原文化商業街VIP盛典...
    12月19日,「文化屈原 時尚豪門之夜」屈原文化商業街VIP盛典圓滿舉行。隨著一場酷炫的燈光時尚走秀表演,屈原文化商業街VIP盛典正式開啟。 隨後,嶽陽亁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屈原管理區教體局捐資助學3萬元。萬東為項目授牌,嶽陽乾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管委會授牌「重點建設項目」。
  • 端午節吃粽子,關於屈原的影視劇了解一下
    作為傳統的節日,中國人一向都要吃粽子,大多數情況下,也認為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那麼,閒著也是閒著,關於屈原的影視劇來了解一下嘍。香港電影《屈原》(1975年)由鮑方,許先執導的歷史片,鮑方、張錚、朱虹等主演。
  • 屈原說:不關我事!我也不知道啊!
    願你的悲傷、不樂被晴天的陽光照散今天是傳統的端午節,我對端午節的理解確實少之又少。記得去年的端午節還在考試!沒有端午假期,而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我已經完全不需要假期了,畢竟假都放傻了。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名稱繁多。其中人們比較熟悉的有「端五」、「夏節」、「五月節」、「女兒節」等等。這些名字的由來和端午本身的習俗、文化內涵有關係。
  • 過端午,紀屈原,影視劇中有哪些屈原形象?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意在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對於屈原,我們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每個人在學生時代,應該都學習過屈原的《離騷》,感受過屈原文字的魅力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在很多影視劇中,也有過對屈原的演繹。下面為大家盤點那些影視劇中的屈原形象!
  • 屈原:浪漫主義的代言人
    從政後的屈原得到了懷王的高度信任,開始逐步推進他的改革措施和外交政策。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很快屈原遭到了舊式貴族的忌恨,躊躇滿志的屈原被剝奪了實際權力。自張儀「詐楚」事件後,懷王聽信讒言,對屈原愈加厭棄,屈原失去了參政議政的資格,並導致了第一次被放逐。 懷王被秦國扣留後,欲興兵奪回楚王的楚國軍隊又被秦軍擊敗。楚國國勢迅速衰弱,已淪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 美男子、文學家、屈原辭賦的接班人,戰國才子宋玉
    從年齡上計算,宋玉是屈原的晚輩。在民間傳說中宋玉是屈原的弟子,但是在正史中沒有相關的記錄。比較嚴謹的說法是,宋玉在文學創作上確實是屈原的接班人,他延續了辭賦的輝煌。屈原之後的諸多文人創作辭賦,宋玉的成就最高。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 屈原的故事簡介資料跳的是什麼江?
    端午節的來歷除了和祭祀有關之外,還與一位詩人有關那就是屈原,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就與之相關,那麼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是什麼呢?關於端午節屈原的故事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