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金澤大寺基是頤浩寺被日寇燒毀之後產生的一片空地。頤浩寺規模很大,曾經有5048間房屋,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寺院,它的宅基範圍佔了大半個金澤鎮,這裡所說的大寺基僅是其中的一塊空地。
這塊名為大寺基的地方坐落在金澤鎮中心的東南部,東面是廟浜,北面是金澤中心小學,從這裡到假山腳下的一大片校址以前也是頤浩寺的區域。原來在大寺基中間有一個土丘,上面有一間廟宇,叫朱天廟,後來拆廟扒丘,使大寺基成了一大片廣場。西南部有一棵宋代的銀杏樹,高達25米,樹幹有四個大人合抱那麼粗。銀杏樹附近有一塊如八仙桌那麼大的青石,是原頤浩寺的柱子基石。從這棵高大的銀杏樹與這塊巨大的基石可見頤浩寺當年的景象。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寺基是金澤小學生的活動場地,還是金澤鎮經濟與娛樂活動的中心。每年的重陽、廿八汛的兩個廟會期間,這裡更是人流如潮。有唱著曲調吸引人們去看的拉片西洋鏡攤位,有展示蟒蛇、穿山甲、鹰鵰等奇異禽獸的小動物園,有在地上畫個圈耍雜技的,有吆喝著賣狗皮膏藥的,有敲小鑼賣梨膏糖的,南北雜貨,東西小吃,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大寺基廟浜邊有個籃球場,這裡每年都會舉辦好幾場籃球賽,上海青年籃球隊等市隊也曾來金澤展示過精彩的球藝。每次籃球賽時,大寺基上總是人山人海,觀看打籃球的人密密匝匝,把籃球場圍得水洩不通。浙江、江蘇等地有很多籃球愛好者聞訊搖船來金澤觀看。當時金澤有一支球藝高超的籃球隊,這支名為「小飛馬」的籃球隊,在各類比賽中屢獲冠軍,曾代表上海市郊區的農民籃球隊參加全國農民籃球錦標賽,所以經常有各地的籃球隊慕名來金澤跟「小飛馬」隊比賽。到大寺基去看「小飛馬」參加的籃球賽,成了當時金澤居民的主要娛樂活動。
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的金澤公社在大寺基南部建造了一座大會堂,70年代又在北面建造了文化站。改革開放後,大寺基西部建造起了二進一院的頤浩寺。這樣,大寺基的廣場就消失了,大寺基的地名也逐漸從金澤人的記憶中消失了,然而,大寺基曾經有過的那些熱鬧場面,應該仍然保留在老金澤人的心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