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總會亮,真正的神童從來都不需要刻意包裝。」
正文
一、「神童」正被批量生產
這幾天關於「神童」的消息頻頻傳出,我的好幾個微信群天天被刷屏。這其中,我聽到最多的一個名字,也是最近爭議性最大的一個:岑怡諾。
以下是關於她的一些職稱,豐富到讓一些碩士博士生都感到汗顏吧:一天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的小說;甚至還是兩個公司的創始人……
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天能寫2000首詩,15000字小說是什麼概念?不吃不喝不睡覺麼?
可就是擁有以上這些耀眼殊榮的岑怡諾,今年才剛剛14歲。
更讓人佩服的是她的臨場發揮能力和那種說不上來的鎮定,讓人不禁感嘆在這樣一個「神童」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培養的如此優秀?
你以為這就完了?還有。前兩天剛傳出的另外一個神童,幾乎和岑怡諾的履歷如出一轍,他叫何宜德,對他的經歷我表示相當的「震撼」,簡直讓我五體投地。
(部分履歷:一歲就會徒步暴走;兩歲攀登南京紫金山;三歲在雪地裡裸跑;四歲就參加了國際帆船比賽;五歲就能獨自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一圈……)
按照視頻裡所講的,何宜德從出生一直到十二歲,成長路上一路「輝煌」。每一個年齡段的經歷都可以說是分分鐘碾壓同齡人,在別人家孩子都還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人家就已經開始暴走了。更別說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南京大學畢業了,十二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的超級高才生了。
別人用了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時間達成的成就(可能也達不成),他在人生才剛剛起步的年齡就已經做到了,就這一點來說,他確實是天才。
據說當時是在美國紐約的法拉盛外大街,外邊暴雪肆虐,最低室外溫度只有零下負13攝氏度,三歲的何宜德只穿著條內褲和一雙運動鞋就在雪地裸跑,因此那時候也被人成為「裸跑弟」;五歲的時候也的確開著一架蜜蜂-3小型飛機,在歷經幾次嘗試後,最終在北京的野生動物園上空打破了至今為止最小年齡駕駛飛機的世界紀錄。
事件被報導出來以後,也有很多網友去專門查證後得知:裸跑弟自幼早產且伴有併發症,一度被醫生判為「腦癱」。但因其父的原因,從小便對何宜德異常嚴厲。我們也能想像出來在這樣成就的背後,一個孩子究竟要付出多大的辛苦和努力。
可在這樣「急功近利」的名譽背後,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件好事麼?
二、神童之路哪有這麼好走?
細數這段時間頻頻發生的「神童降世」事件,我發現他們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太急功心切。本該屬於人這一生當中最該玩樂的美好童年階段,卻「硬生生」被培養成了一種「工具」,甚至會導致「自毀前程」的後果,讓人感慨……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是每個做家長的對自己孩子的一種殷切期盼。但「過猶不及,事緩則圓」,過分的「包裝」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方方面面的壓力,還會讓受這種「包裝」的人深受其害。
與其說這是家長教育方式的問題,不如說這是一種社會的悲哀。反觀中國的家庭,出現這種情況的不再是少數,但每一次被新聞報導出來的消息,基本問題都出在父母身上,孩子只是一種「被利用的網紅工具」。
「某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國家級大獎事件」,經報導徹查後,孩子的父親也在事後的道歉信中提到,背後成果系孩子的父母(研究所成員)參與並協助完成。所謂真正的神童其實並不存在,只有神通的父母。
就在昨天,人民網官微也發布了相關文章:「假神童」頻現,教育部出手!目的很明確,特別針對在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及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個別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考試參賽的嚴重造假行為,以及督促相關單位對以往獲獎的所有項目和獨創性進行重新複查!
這一正義之舉,打的正是時候也恰到好處,一方面給那些已經犯了錯的人一記重拳,另一方面給那些正躍躍欲試,給孩子進行完美包裝的人提了個醒,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更不要用一時的名利葬送了孩子的一生。
因為這樣被包裝出來的神童,我們寧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