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記載:"萬物負陰而抱陽。"
術算一道最早出現在黃帝時期,隨後在上古三朝中不斷盛行,在春秋五霸時期得到各國的承認並傳承。其中陰陽家的術算一脈便是以鑽研陰陽五行與萬物關係而行走於世。可以說,術算之道對先秦時期的民生、農耕、天文、曆法以及戰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陰陽體系構成了中國古代最早的玄術科學,只是可惜在漢高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過後,這種龐大的體系就已經凋零了。不得不說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大憾事。
術陰陽一脈先進的研究方法是中國最早的科技前沿
依據陰陽消長,五行輪迴的思想,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提供了研究事物變遷的新方法。現在來看這類方法得到了總結,被科學技術領域稱之為演繹法。在當時這類改善生產力,研究天氣與地理活動對於國家運勢影響的流派,被陰陽家稱之為術陰陽。術就是指改變世界萬物的手段。也包括數理,化學的一系列現象。甚至於連通煉丹等現在看起來偽科學的技術都在封建世界中統稱為術。
與工人這一職業不同的是,術士通常對建設沒有起到直接的作用,只是在思想上指導這些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由於陰陽與時令對應,與節氣輪迴有一定的關係,術士在春秋五霸時期十分吃香。但是五行與陰陽的思想過於單一,術陰陽一脈並沒有注重理論與現實世界並行深入研究。導致了術陰陽家最後通常都是為騙子一類的才疏學淺之人傳承,直接讓世人將術士打入了旁門左道的範疇,不得不說這是十分可惜的。
若漢朝注重術陰陽的發展是否可以走向世界前沿?
眾所周知,術陰陽最後是在漢文帝時期消失的。在董仲舒提倡獨尊儒術之後不過數十年,諸子百家就統統消失在了歷史之上。如果重視術陰陽等技術型學派的發展,並且出臺法規加以管制,那麼漢朝一定可以直接走向世界前沿。因為董仲舒的建議雖然維持了王朝思想的統一,卻使得王朝的發展受到了限制。諸子百家是中國歷史上光輝的一頁,哪怕在消亡了兩千年後依舊是中華文化底蘊重要的組成部分。
總結
倘若漢朝可以用寬厚仁德的政策,將其他學派也一同搬上朝廷,那麼偌大的華夏土地,定是會迎來人才輩出的光輝時代。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中國僅僅用了七十年就走完了西方國家三個世紀的科技進步。如果將研究提前兩千年,那麼天底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科技領域跟現在的中國競爭,漢朝也必將是那個時代最為光輝的王朝。陰陽家的消亡不是個例,內耗永遠都是國家進步最大的阻礙。
參考文獻:《漢書》、《老子》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小哥燴史Online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