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兮
傍晚時分,一場雨飄然而至,纏纏綿綿,溫溫柔柔,帶著花和草的清香,輕輕滴落瓦簷,灑於屋頂,清聲如玉佩叮噹,敲碎了夜的寂寞。
樹蒼綠,雲低垂,春雨斜斜,雷聲陣陣,湮沒了喧囂,洗去了鉛華,萬物瞬間清明乾淨。
江南的春天,天暖和得早,雨隔三差五造訪,略微帶涼卻沒有凌厲的寒意。落雨輕輕,溫柔體貼,沒有一點脾氣,下一會停一會,好讓人們及時找地方躲避。
因為雨,從此我愛上了蘇州。
蘇州有好山好水,有古舊建築和花海,有數不盡的明清街道,唐時絲綢,吳越珍珠。當宋時記憶遇到明清煙雨,有一種恰到好處的美。
春雷也寂寞,疏疏朗朗幾聲後,便逃遁得無影無蹤。雨成了夜的主角,花痴迷,草痴迷,泥土痴迷,我也痴迷。
我痴迷這樣純粹的雨,不染纖塵,潤物無聲。花兒染了雨,更加芬芳。草兒染了雨,青青翠翠,心染了雨,清澈透明。萬千心事,浩蕩風雲,盡付煙雨中。
雨越繁密,心裡越安寧。茶香嫋嫋,絲竹聲聲,陽臺的綠肥紅瘦自暖自香。窗外雨潺潺,夜色闌珊,僅聽聲,就有一種美到極致的古典,讓人塵囂頓忘,煩惱自消。
戴望舒說:「我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可見詩人也愛雨。夜臥聽雨,半世浮生,一些糾結的往事放下了,解不開的心結也釋然了,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徹底放鬆心情。
古人有九雅,聽雨是其中一雅。「看山看水獨坐,聽風聽雨高眠。客去客來日日,花開花落年年。」
在古時,有了雨,就有了休閒的理由。不能外出,萬千瑣事都要放下,安靜一隅,看雨,思雨,念雨,雨中喝茶,讀書,閒坐,將喧囂擱置門外,留下安靜的心緒,縱使消磨時光也是一大雅事。
煩惱的時候,遇一場雨,馬上就通透了。
海子說,雨是一生錯過,雨是悲歡離合。自古雨總與憂傷聯繫在一起,實則不然。雨天是潮溼的,心卻是沉靜的。能夠簷下聽雨,且聽風吟,是一種清福。若心澄澈,雨天也能風情萬種。
少年時我並不愛雨,因為泥濘路滑。面對突如其來的雨,放學後,我一手遮雨,一手護著書包疾走。回到家,身上已經溼漉漉的了。春天的雨,有點急,有點寒涼,我體質不好,每次淋雨都會生病。
我喜歡雨,是從中學開始的。學校規定必須早起鍛鍊,如果碰上雨天,就不必晨跑。
於是下雨成了期盼,這樣就可以聽著雨聲嘀嗒,慵懶地睡到天亮。
此後多年,我一直都喜歡雨,特別是下的不大不小的雨,滴滴答答零零散散。這樣就可以聽雨韻嫋嫋,直到破曉。
周作人說: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雨是文人雅士最愛。「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的雨聽的是思念。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絕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的雨聽的是感嘆。
李清照晚年聽雨,聽的是惆悵。
聽雨,聽的是一種心聲,一些回憶和無法言說的故事。
少年聽雨,聽聲。中年聽雨,聽心。什麼心境,就聽什麼樣的雨。
雨是一個有古意的字,乾淨,清脆,浪漫,意境悠遠。
喜歡落雨嘀嗒,容我安靜,容我喜樂,容我自由,把我心間的雨水濾得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