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溪源頭看山、看水、看雲起……

2020-12-19 騰訊網

2020年7月24日《莆田僑鄉時報》鄉情鄉韻04版

步隨流水覓溪源

被莆仙人民稱為「母親河」的木蘭溪,是一條從遠古流向新時代的溪流。據《仙遊縣誌》載:「木蘭溪發源於仙遊縣西苑鄉仙西村黃坑頭,海拔883.8米,幹流總長105公裡。」千百年來,木蘭溪及支流,一直是莆仙人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 清新典雅的源頭 許武/攝

2017年,木蘭溪入選「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木蘭溪源生態主題公園方案也相續出爐,這座本是生態自然的大觀園,從而轉身為集休閒、旅遊、文化、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生態溼地公園。

導航:木蘭溪源頭自駕遊路線

記者為你當導遊,帶你去木蘭溪源頭走一走,看山、看水、看雲起,觀賞花紅水綠的清新景象,感受青山綠水的天然氧吧,體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醉人畫卷。

前往木蘭溪源頭體驗生態遊,目前還沒有直達的客車,需要自駕遊,以莆田為出發點至木蘭溪源頭,全程約有80公裡。請你駕車從莆田西高速入口,順著莆永高速行駛至大濟出口,直入仙度公路(仙遊至度尾)行駛至度尾鎮仙竹村入口,沿著硬化水泥路,穿越仙遊山上的山路十八彎後,直達仙遊縣西苑鄉仙西村的木蘭溪源環境教育基地。

第一站:聆聽「母親河」古今情

這個教育基地,是在仙西小學舊址的基礎上,仙遊縣籌措100多萬資金改造而成。這裡精心布展了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實踐成果展廳、生物多樣性標本展示廳等,主要以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依託,以木蘭溪治理的千古傳奇為背景,梳理了木蘭溪從古至今的治理成效,特別是對20年來木蘭溪防洪治理、生態治理、文化景觀治理、全流域系統治理的成果進行全景式展示。一張張動情圖片,一行行感人文字,一件件珍貴實物,解說了木蘭溪全流域景觀、歷史變遷、治水、護水、興水的歷史厚度、文化深度和感情溫度,激勵和呼籲廣大莆仙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保護木蘭溪。

了解了木蘭溪的古今情後,從教育基地再驅車向西前進3公裡,就到達了目的地——仙西村黃坑頭的木蘭溪源頭。那時,你的腳下正是戴雲山脈餘支的筆架山底座,眼觀四周層巒疊嶂,林木蔥鬱,清泉涓涓流淌,一幅清新典雅的畫卷繪就在青山綠水之間;群山裡,夏花爛漫,一股迎面花香撲鼻而來;這裡梯田叢生,牛兒奔放大自然,一派鄉村生態和諧、怡然自得的美景徐徐展開……

▲ 一派鄉村生態和諧美景 許武/攝

第二站:瞻仰「抱芋上書」景點

在木蘭溪源頭,你首先要瞻仰的是「抱芋上書」景點,這個景觀以奇石構造,主石狀似「筆毫」昂立,其上刻著著名畫家買鴻鈞書寫的碑記,介紹莆田市母親河木蘭溪的沿革,正面鐫刻餘清楚題寫的《詠源》一詩:「仙遊山毓秀,千嶂臥石牛。興化人傑地,木蘭歌水頭。」奇石底部有兩塊小圓石,形似「山芋」,依偎在主石兩側。清華大學原副校長餘壽文題寫景名「抱芋上書」。「抱芋上書」來自明代仙遊名臣鄭紀「為民請命上書輕賦稅」的典故。2017年6月,北京市仙遊商會為紀念母親河木蘭溪源頭列入省級自然保護區,捐建這一景觀,以紀念鄭紀愛民如子的風範。

第三站:桑梓思源一片情

當你前行轉過一個大彎,會看到一塊格外顯眼的圓形大石頭,石上鐫有「清源林」三個紅色大字,一行行楷記載著「清源林」的由來。2012年在京莆籍流動黨員決心回饋桑梓,他們聯袂捐資100萬元,在木蘭溪源頭四周的山坡植造紅豆杉、桂花、香樟、含笑等承載濃濃鄉愁的名貴樹木約2.5公頃。如今,「清源林」鬱鬱蔥蔥,生機一片。去年春節期間,在京莆籍流動黨員企業家又積極響應「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爭當新時代流動先鋒」號召,眾籌500萬元,栽種寓意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思源林」。

第四站:與「木蘭溪源」合個影

往東前行,一塊高大挺立的石碑赫然映入眼帘,這塊形似一滴水珠的大石頭矗立著,上面鐫刻著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於2012年5月題寫的「木蘭溪源」四個紅色大字。這塊「木蘭溪源」石碑,碑文為木蘭溪簡介,旨在喚起興化兒女保護「母親河」的意識。在「木蘭溪源」石碑左邊建有一個清源湖。望著淺而澄清的湖面,那細細的波紋裡似乎深藏著木蘭溪源千年來生生不息的神秘語言。輕風徐拂,一泓蕩漾的碧波,儼然一面長長的鏡子,湖面晃動著喜悅的倒影,許多甜甜的笑靨被魚兒拖回水底,令人心田湧動不盡的遐思……

第五站:枝頭花開競芳華

再往前行,那是一片「巾幗林」。這是市婦聯組織80多名幹部、女性代表共同種下的,有紫玉蘭、深山含笑、紅葉石楠3個品種,共種植100多株。夏花激情,當你駐足觀賞,纖細的枝幹挺立風中,枝頭喜見花開,紅的、白的、紫的,灼灼百朵競芳華。

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百年「長苞鐵杉」

在源頭溪畔生長著數百年的兄弟樹——「蕈樹」

第六站:雲上人間有泉源

順著尋源的路繼續往山谷松柏林行走,此時若有雲起時,那一抹煙霧繚繞的景象,猶如一條乳白色的薄紗,帶你從雲間飄移,其時其景,如夢、如幻、如詩、如畫,讓人仿佛進入了虛無縹緲的天上人間。穿過彎彎曲曲的羊腸小路,回歸自然。你瞧,在一個大紅的「源」字小石碑旁,一股細細的水流泉眼由石間緩緩湧出注入一汪綠池,綠池有兩個,均用鵝卵石圍攏成精緻的橢圓狀,池中清泉純淨美麗,清澈明透,一股清香,沁人心脾。那一刻,你也會真正感悟到:悠悠木蘭溪的源頭竟然是一滴滴的泉水,正是它們匯聚成了滾滾波浪,浩浩蕩蕩向東奔流注入興化灣。

▲一滴水泉源 許武/攝

美食:生態鄉味勝佳餚

一方水土滋養一方人,一道美味慰藉一寸心。在歡樂的旅行中,渴了,有源頭的甘泉為你解渴;餓了,有源頭的美食,它們都是生態的鄉味佳餚,有皮薄酥軟的「九冬蒔」、濃濃鄉味的「肉飯」、沁人心脾的「苦菜豬腳湯」、禦寒補氣的「全羊湯」等,每一道美食,都會讓你飽嘗著濃濃的鄉情,感受著深深的記憶與鄉愁。

往 期 經 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這位仙遊人30歲走出大山創業,至今為木蘭溪源頭村落捐資數...
    立業興家後,他不忘桑梓,熱心公益,帶領賦閒在家的年輕一代出外謀生,捐資數百萬元在家鄉修橋鋪路做善事,完善木蘭溪源頭村落(仙遊山)的基礎設施,並從2003年起回仙遊投資水電項目,助力仙遊經濟發展。多年來,紀志華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彰顯人大代表擔當,履行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
  • 看明白了世上的真真假假,便能了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觀念是捆綁、鎖鏈,是人生命之中最大的限制阻礙,是人一切情緒苦惱之源頭。觀念是頑固的,在它的驅使推動下,人一生為名利相爭、為權欲淪陷困苦,不見天日,除了觀念持有者本人,無論是誰都不能幫其去掉,即使真相就眼前,被觀念遮蔽亦不能識;觀念又是脆弱的,只要你願意,不受其所迷、不為其所困,它一秒鐘都待不下去,分分鐘退散。
  •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這兩句詩有什麼深意嗎?
    問題:「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什麼意思?前言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不一定是王維的作品關於這兩句詩,首先要說明的是:行到,不是行至。另外,李肇的《唐國史補》記載,這不是王維的詩句,是他從別人哪裡借來的:維有詩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英華集》中詩也。」
  • 第三層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回顧一下,操作的三層境界,與佛學有些類似:第一層: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說來簡單的三層境界,第一層初入市者簡單容易,充滿新奇,經常看到本真。第二層,因為第一層的本真,經常受騙上當,被許多反技術坑害,於是懷疑人生,看什麼覺得不是什麼,充滿了自我否定。
  • 拾叄泰堡丨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宋代有位禪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參禪有三重境界,釀酒亦如此一開始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給每款不同檔次的酒用上樣式分明的包裝貼上相應的價格參數照顧不同需求
  • 世界的山居 山居的世界!【縵山雲起】全國首發盛典
    ,悠然見南山」、擁一方田耕種勞作……「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一座馳名中外的奇山,兩億年的時光著就了一方悠然的仙境,也賦予了它卓然超群的驚世風骨,黃山成為圓山居夢的首選地。2020年8月8日,在萬眾期待中,一場由東黃山國際山居範本——【縵山雲起】打造的「世界的山居 山居的世界」營銷中心首開盛典活動矚目開啟,聚焦全城目光,當天現場人頭攢動,眾多賓客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並憧憬著未來美好的山居時光。
  • 姜建華遊記:高山不語看雲起
    >五 探幽太行山六 遊天台山記七 泰山銀杏樹八 坐看雲起引子今月,曾經照古人,孑然的身影,平靜的樹影,年少的願望,在今夜是什麼模樣。山好長好長,秋去春來,再相約,依然美麗若夢若仙。有一天你會成為竹林七賢放浪山水的某個人,大道至簡,道法自然已不是簡簡單單的詞語,在茱萸峰的遊蕩的雲裡在百家巖的回音裡,行走你的身影,天空映照你淡淡的笑容,這片山水記住你,不是因的偉大你的才高八鬥,只因你和這山這水已融為一體。
  • 用心護好源頭水
    掃碼觀看相關融媒報導 □劉鵬本報記者劉億服 「給這段的負責人打個電話,抓緊把垃圾清理乾淨,務必要找到傾倒垃圾的源頭,做好宣傳工作……」乘車走在佳木斯市郊區大來鎮南城子村周邊的江堤上
  • 看山看水獨坐,聽風聽雨高眠
    蘇州有好山好水,有古舊建築和花海,有數不盡的明清街道,唐時絲綢,吳越珍珠。當宋時記憶遇到明清煙雨,有一種恰到好處的美。春雷也寂寞,疏疏朗朗幾聲後,便逃遁得無影無蹤。雨成了夜的主角,花痴迷,草痴迷,泥土痴迷,我也痴迷。我痴迷這樣純粹的雨,不染纖塵,潤物無聲。花兒染了雨,更加芬芳。
  • 水利部來莆考察 木蘭溪示範河湖成功通過驗收
    11月10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驗收組走進莆田,對木蘭溪示範河湖建設進行驗收。根據驗收鑑定結論,木蘭溪通過全國示範河湖建設驗收。  此次驗收通過查閱資料、走訪群眾、現場檢查、座談討論等方式,對木蘭溪示範河湖建設的各項任務指標逐一進行驗收。
  • 於雲深處,坐看雲起,且聽風吟
    這是一幅不太需要想像力參與再造的作品,但如觀畫者想像力充沛,心思細膩敏感,將更能接收到山移雲霞飛動的照應氣象。此境必有畫中人,於雲深處,坐看雲起,且聽風吟。 謝謝您的欣賞! 法老手中緊握的兩個酒瓶表現的是從孟菲斯時代就開始使用的用於祭祀的傳統器皿,裡面盛放的不僅是美酒,還有牛奶和水。這兩個球狀容器做工細緻,造型精美。
  • 【美麗河湖】福建莆田木蘭溪:全流域治理為千年水患劃上休止符( /...
    在福建省莆田市,曾經流傳著這樣的俗語,所描繪的,就是該地木蘭溪發生洪澇災害時的景象。木蘭溪是福建省「五江三溪」之一,幹流全長105公裡,流域面積1732多平方公裡。因幾乎貫穿整個莆田市城區,木蘭溪又被稱為莆田市的「母親河」。
  • 三分鐘帶你看廣西 山美水美民族團結美
    三分鐘帶你看廣西 山美水美民族團結美 2020-12-17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趟桂林之旅,看山看水,體會祖國山水之美
    桂林的山水,真的是如畫卷般秀美,而桂林的秀美也成了它的經典代名詞,而桂林的美麗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喜歡山水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去桂林看一看。來往於桂林的遊客非常多,桂林是一個水圍城,這樣的山水支撐造就了桂林山水的秀美和自然合一,一剛一柔展現出優美的姿態。
  • 對話企業家: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坐看雲起時
    中新社杭州10月15日電 題:對話企業家: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坐看雲起時作者 張斌 趙小燕「未來,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數位化程度的提高,數位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將『串珠成線』,升級到產業鏈的層面,甚至『由點到面
  • 坐看雲起時,談笑無還期-趣談一組創意樹脂抽象人物擺件
    坐看雲起·樹脂抽象人物擺件坐看雲起·樹脂抽象人物擺件坐看雲起·樹脂抽象人物擺件A款坐看雲起·樹脂抽象人物擺件b款坐看雲起·樹脂抽象人物擺件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資訊|看山望水護北疆 ——高分衛星「落戶」興安盟
    資訊|看山望水護北疆 ——高分衛星「落戶」興安盟 2020-12-11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源汾河,嘗一口清冽甘甜汾河水,看一方古詩詞裡好風景
    山西行第四篇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汾河是三晉的母親河。從太原出發,向西北方向不足二百公裡,在寧武縣東寨鎮的管涔樓子山腳下,有水母洞,洞內的泉水就是汾河水的源頭。現在是汾河源頭有國家水利風景區,類似於一處城郊的普通公園,公園面積不大,園內依山而建一座閣樓——汾源閣,閣內有水母洞,洞內有一口井,井內打上來的水清冽甘甜,清心潤肺,來此遊覽的人們都會在此接水品嘗,喝一口來自汾水源頭神聖之水。汾水從汾源閣水母洞流出後,在洞外形成一處水塘,就是著名的寧武縣古八景之一「汾源靈沼」。
  • 在這裡,時光慢了下來,看山,看天,看雲,愜意時光慢生活
    於是下車打聽,想起王維那句"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雖然言語不通,但連說帶比劃,也算是順利找到了地方。住宿的客棧露臺外面是一大片的稻田,如今已經快到了收穫的季節,於是,黃綠相間像毛茸茸的地毯。遠處,連綿的青山。
  • 看山看水不如看財神,原諒我就是這樣一個俗人!
    而繡娘手中的絲線就宛如文人手中的那支筆,可以繡山,可以繡水,還可以繡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