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之旅:從北齋美術館的浮世繪裡,一窺江戶時代生活之美

2020-12-15 少年的旅行

日本「浮世繪」盛行於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常見的浮世繪畫作「神奈川沖浪裏」,而且浮世繪的畫法現在還影響著一大批畫家,至今仍相當狂熱地被傳播與使用於文創商品等等設計上,這不禁使人想一探究竟浮世繪相較於其他繪畫派別的特殊魅力之處。這次我來到的是東京墨田區的綠町公園內的「北齋美術館」,裡面藏有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的多幅作品,讓我們一同前往北齋美術館欣賞浮世繪,品味其中獨特風情,從中一窺江戶時代的生活場景,淺談浮世繪與江戶時代的關聯。

北齋美術館

浮世繪的起源與歷史

初見那幅掛於奧塞美術館的「左拉像」(Portrait of Emile Zola)時,不少人會察覺到,作家左拉人像後的黑牆,在其凌亂的書桌上頭,掛有一幀歌川國明的浮世繪畫作「大鳴門灘右衛門」。馬內的這幅肖像畫,完成於1868年。如果對於浮世繪有所了解的人,可能會想,看似與十九世紀印象派畫風無關且突兀的浮世繪,為何會出現在馬內的這幅畫作中呢?

左拉像

浮世繪一詞翻譯過來可解釋為「社會百態之繪畫」。浮世繪是用作描寫當世生活民情的繪畫,盛行於十七世紀初的日本,而後在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廣為流行。浮世繪由最初畫於紙上或絹本的「肉筆畫」漸漸演變為後來流傳的「木刻版畫」,也是我們現今最熟知的浮世繪作畫方式。

木刻版畫的浮世繪之所以流行,可以歸功於木版畫其多次複印的優點,如此一來大量、迅速的制畫需求相對能被滿足,浮世繪便快速地流通於當時的書店、劇場等等生活場所。而這樣充滿日本江戶色彩的浮世繪,於十九世紀更遠播至西方,相當程度地影響了西方印象畫派,特別是當時的藝術重鎮法國。除了上述畫家馬內,我們熟悉的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等人,受浮世繪影響尤甚,不僅為其激發了不少繪畫靈感,更增添許多創作新意。

《梅樹開花》

梵谷的作品 「Flowering plum tree」 即為臨摹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的作品《梅樹開花》,此畫及其他臨摹作品們皆表達了梵谷對於日本浮世繪的喜愛與仰慕。

浮世繪之「浮世」精神

浮世二字來自於佛家語,可指人生在世,所見所聞之百態現象,這也是日本浮世繪不同於當時候西方畫作的風格取向。此「浮世」精神完整記錄了江戶時代庶民生活的樣貌(德川幕府時代)。浮世繪從早期許多畫家愛作畫的「美人圖」等風俗畫主題(繪畫遊女及藝伎為主),到後來蔚為流行的「風景畫」,皆是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日本江戶社會與文化歷史的藝術資產。

「三美人」圖

相對於上述的歐洲印象派給人的畫作風格,日本浮世繪更加來的俚俗與貼近大眾生活,完整呈現了當代普通百姓民的喜好與生活趣味,也難怪除了西方觀看東方藝術慣性存在的異國凝視、迷戀外,十九世紀的印象派畫家們會痴迷於這般特別的日本「浮世」藝術。

除了上述的畫作主題外,浮世繪的多樣性題材更使人驚奇,例如描繪同為日本大眾藝術的「歌舞伎」之作品不勝枚舉,常見的有「役者繪」:繪畫歌舞伎演員的浮世繪主題。另更有戲畫、武士畫等等,相當程度表現了浮世繪廣褒的文化向度。

《三武士》

「役者繪」中有名的畫家歌川國貞所繪的《第五代松本幸四郎所飾之惡七兵衛景清 、第二代中村芝翫所飾之惡源太義平、第五代瀨川菊之丞所飾之常磐松實為玉藻前之靈》三聯幅

「畫狂老人」葛飾北齋

浮世繪主題中的「風景畫」為後期浮世繪重要的繪畫類別之一,其中更以葛飾北齋及歌川廣重兩派畫家的畫作為風景畫之最,而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最為常人所知,其「富嶽」指的便是以富士山為唯一主題所作的風景畫。此系列畫作共有46張畫,由不同地區取景,於不同季節,畫中的富士山有時遠,有時近,偶爾發紅,山頭長年積雪,依著畫家北齋的筆,富嶽化成了擬人的靈山,相當耐人尋味。

葛飾北齋自畫像

葛飾北齋所繪《神奈川沖浪裏》中,巨浪高起,如這位痴迷於畫的老畫家內心一般,富士山遠而小的佔有畫作中後方一隅,其天空與狂濤之比例與雄偉,前方駛於浪濤中的搬運船之描繪等,在在證明了北齋異於他人的奇想與熱情,不受傳統繪畫技巧的束縛,展現其個人特立於常人的畫作風格。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自稱為「畫狂老人」該是當之無愧的。遊北齋美術館時,依稀記得這位畫狂是這麼自白的:「我七十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不值得一提。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一百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年過七旬的他已畫出相當經典的富嶽三十六景等畫作,可他仍於繪畫上孜孜矻矻,努力不懈於自我的美學上,其情動人,使人由衷地欽佩。

凱風快晴(赤富士)

雖葛飾北齋聞名後世於他的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畫作,可其一生作品種類繁多,除風景圖外,美人圖、花鳥畫等也多有涉略。富嶽系列後著名的「諸國名橋奇覽」、「諸國瀑布巡禮」等作品更展現其精湛的繪畫功力。而啟發於日本和歌集「小倉百人一首」,北齋在世的最後十年所繪成的「百人一首」系列,無非是其持續創作、毫不懈怠的風骨之作。

葛飾北齋《諸國名橋奇覽》
葛飾北齋 《百人一首》

北齋美術館

生於墨田(江戶葛飾郡本所割下水)的葛飾北齋,這座取名自他的美術館也位於墨田,設立主旨即是依循著「墨田與北齋」的關係。美術館由著名的女建築師「妹島和世」所設計。館內設有北齋浮世繪常設展,及其他藝術相關不定期展覽。常設展場內除了展有畫作外,亦有許多互動裝置,讓初識浮世繪的人也能輕鬆地了解浮世繪,互動遊戲也使得浮世繪的製作、畫師北齋傳奇的一生等等信息化為簡明、有趣的知識!

《山下白雪》

北齋美術館的特殊 LOGO 更是來自於北齋作品富嶽三十六景中的《山下白雪》畫作裡右下方的閃電。

愛貓成痴的「歌川國芳」

最後要介紹的浮世繪畫師生於江戶時代末年,此時也為浮世繪畫作盛行的末年。歌川國芳成名於「通俗水滸傳」畫作,也因其相對自由且現代化的畫風而受矚目。而歌川國芳至今仍受到許多人喜愛的原因之一則是他所繪畫的多幅愛貓圖。

貓飼好五十三疋

歌川國芳愛貓成痴,例如這一幅《貓飼好五十三疋》,便是用貓的多種身姿,表達東海道五十三個驛站之各色,相當可愛、有趣。

初雪遊戲

歌川國芳的繪貓圖甚多,而由此探見當初江戶時代的另類愛貓風情,是除了社會民情畫、風景畫外,不失為另一種窺視日本浮世繪之辦法!所以,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不妨找一個空閒時間來一趟北齋美術館,欣賞一下這讓世界大畫家都為之欽佩的浮世繪,相信絕對會讓你有所收穫的。

相關焦點

  • 北齋與浮世繪
    西方人研究日本浮世繪對西方藝術影響的出版物如今我們談論日本浮世繪價值的時候,總是將它對西方繪畫藝術史的影響一併提及,因為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歐洲掀起了一股「日本主義」浪潮,是對西方藝術史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這之前,它對於江戶時代,乃至19世紀日本的價值都談不上什麼藝術性。
  • 北齋 | 日本江戶時期浮世繪版畫家
    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本名中島時太郎,是日本江戶時代後期浮世繪師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為上海影迷一年一度摩拳擦掌的「盛事」,今年的日本新片展一如既往的難搶票。《北齋》海報《北齋》:他在海浪中賭上自己的人生作為大熱門的《北齋》當晚也是人氣滿滿,雖然影院上座率尚未恢復100%,當晚的天山電影院還是顯得「人氣爆棚」,印有浮世繪圖案的影展周邊大受歡迎,現場排起了長隊。
  • 《北齋》:展示江戶時代天才畫師
    12月11日,第四屆日本新片展在上海天山電影院開幕。日本最新人物傳記片《北齋》作為開幕電影在上海首映。 電影《北齋》展示了日本江戶時代天才畫師、《神奈川沖浪裏》的作者葛飾北齋的傳奇一生,同時也展示了這位浮世繪大師所處歷史時期的日本民俗風情。影片由橋本一執導,柳樂優彌、田中泯主演。
  • 探尋北齋的足跡——長野小布施|日本•Humanity
    年過80卻開闢出肉筆浮世繪的獨到畫法,臨終前仍潛心畫作,追求更高境界的北齋對小布施是有何求,又留下了哪些足跡呢為了先開北齋迷霧重重的行動之謎,我們來到了信州小布施,從東京出發搭乘新幹線,在長野站換乘長野電鐵向小布施站進發,現在不用多長時間就能到達,但在當時,從江戶到小布施路途頗為艱險,距離大概有240km,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對於年事已高的北齋來講一定吃了不少苦頭
  • 浮世繪裡的女人們,名畫背後有著什麼故事?
    《浮世繪裡的女人們》內容簡介《浮世繪裡的女人們》是一本介紹日本浮世繪文化的書。書中介紹了八位日本浮世繪大師與其畫中女子或神秘助手的故事,如鈴木春信、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安藤廣重等。但其實她們的身影倒是為我們所熟知,我們經常在美術館藏品,甚至日本餐館的裝飾畫中看到她們,但我們對她們以及她們背後的故事知之甚少。該書通過講解日本浮世繪八大家和其模特、紅粉知己、助手的故事,讓讀者了解這些被人遺忘的才女們,同時更加了解日本的浮世繪文化。
  • 今天也是被浮世繪擊中靈魂的一天
    今年年初,墨田北齋美術館因為疫情升級閉館一個月。而在此之前,這座以紀念葛飾北齋為主旨的美術館在上個月結束了展覽「北齋師徒對決」。 墨田北齋美術館展覽「北齋師徒對決」展覽海報 2020 年,關於浮世繪的研究進展不止於此。
  • 感受最強日本浮世繪,一定要看看北齋的這部劇
    ——《浮世物語》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是描繪人間風情的畫作。山川風月的靈秀,花街柳巷的煙火氣,一切浮華,盡收其中。這層出不窮的精彩,源自獨具匠心的畫師。葛飾榮,畫號葛飾應為,是寫實派大師葛飾北齋第三女。在浮世繪諸多流派畫師中,榮是調和光影的天才,因而有「江戶倫勃朗」之稱。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浮世繪裡的春畫在描寫現實的同時,又有許多想像的成分。據說浮世繪畫師幾乎人人都是春畫高手。浮世繪題材之豐富,在300餘年的時間裡,浮世繪大師們把人物、鳥獸、戲曲、名所、歷史,以及妖魔鬼怪等江戶時代的那些情慾全部裝進了畫面,成為最能代表日本繪畫的表現形式之一。
  • 日本浮世繪大師北齋畫了無數海浪,這幅圖對西方繪畫影響深遠
    北齋大師的作品在19世紀,最著名的浮世繪大師是因其風景畫而出名的,大膽的形式主義者北齋,其《神奈川大浪》是日本最著名的藝術作品之一;以及寧靜而大氣的廣重,他的系列作品《東海道五十三站》在日本也是廣為人知。廣重大師的作品19世紀後期,浮世繪在西方人探索、理解日本藝術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專用,尤其是北齋和廣重的風景。
  • 今年的日本新片展又來杭州了!《北齋》《沉默東京》等9部日本新片...
    今年的日本新片展又來杭州了!12月18日起,「日本新片展」將在杭州的翠苑電影大世界和杭州百美匯影城(嘉裡中心店)展映,今年片子好多,一共有《北齋》《沉默東京》《希望》《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頂》《線》《周圍有嬰兒的哭聲嗎?》
  • 與武藏美視傳博士卓先生聊聊《北齋漫畫》與「Japonism」
    《北齋漫畫》可以說是記錄了北齋的畢生事業,從江戶時代一直風靡到現在。北齋以活靈活現的人物表現、幽默風趣的內容、以及獨特的視角為基礎的構圖等讓《北齋漫畫》的魅力傳到了當時的歐洲,成為掀起「日本漫畫熱潮」的原因之一。
  • 「恐怕還是北齋適合中國一般人眼光」 ——葛飾北齋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北齋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1843年,《北齋漫畫》被巴黎國立圖書館印刷館收藏;1860年,大英博物館購藏了第一件北齋版畫;1866年左右,法國藝術家費利克斯·布拉克蒙德模仿《北齋漫畫》圖樣,為「盧梭」晚宴餐具設計裝飾紋樣;1867年,巴黎舉辦的世界工業藝術博覽會上,幕府派遣參展的60件展品中,北齋的《北齋漫畫》和《繪本武藏鐙》受極大好評;1900年,北齋主題的大型展覽首次在東京舉行
  • 「恐怕還是北齋適合中國一般人眼光」——葛飾北齋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北齋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1843年,《北齋漫畫》被巴黎國立圖書館印刷館收藏;1860年,大英博物館購藏了第一件北齋版畫;1866年左右,法國藝術家費利克斯·布拉克蒙德模仿《北齋漫畫》圖樣,為「盧梭」晚宴餐具設計裝飾紋樣;1867年,巴黎舉辦的世界工業藝術博覽會上,幕府派遣參展的60件展品中,北齋的《北齋漫畫》和《繪本武藏鐙》受極大好評;1900年,北齋主題的大型展覽首次在東京舉行,
  • 《北齋》《我是大哥大》《由宇子的天平》,「日本新片展」九部新片...
    今年的「日本新片展」,上影節網羅了一批題材豐富、類型多樣的日本電影新作,經過認真選片,精心策展,使得口碑佳作與首映新片齊聚。「日本新片展」期間,將展映《北齋》、《沉默東京》、《希望》、《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頂》、《線》、《周圍有嬰兒的哭聲嗎?》、《小說之神》、《我是大哥大 電影版》和《由宇子的天平》9部日本新片。
  • 日本浮世繪大家東洲齋寫樂名畫《瀨川菊之丞》
    演員三代瀨川菊之丞(Segawa Kikunojo III ,1751—1810)在這裡被描述為Oshizu,Tababe Bunz的妻子,一個來自戲劇的人物「鳶尾花和來自文祿時代(1593—1596)的《曽我物語》的故事」(HANA AYAMY Bunru SoGa)。正如標題所暗示的,這部戲劇闡述了傳說中的SoGa兄弟復仇的主題,他在1193年為父親的死報仇。
  • 創意|日本第一文化生產力……或許是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猜猜日站君要說的是誰?提示:他的一幅描繪神奈川之海浪的畫,超級有名!這麼一說,估計就都知道——是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日本昭和時代浮世繪師、版畫家
    川瀬巴水(かわせ はすい) 1883年(明治16年) - 1957年(昭和32年) 大正・昭和期の浮世絵師、版畫家
  • 中國美術館藏展出日本浮世繪經典!還有清代木版年畫精品
    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歷史淵源深厚,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相映成趣。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一百餘件作品展出,為觀眾帶來美的盛宴。
  • 匠心獨具的藝術類小眾電影-北齋之女
    描述回到北齋身邊的「榮」,看著父親的背影而開始研究色彩以及暗戀北齋弟子-畫家「善次郎」的姿態。該片改編自小說《眩》,演繹了日本德川幕府時期,著名畫家「葛飾北齋」之女——「阿榮」的後半生,同時也將著名畫師葛飾北齋的創作之路、江戶時期畫師們命運多舛的修行模式、以及「浮世繪」的發展歷程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