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繪大家東洲齋寫樂名畫《瀨川菊之丞》

2021-01-12 聞是藝術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捷克國家美術館藏

作品介紹:(英文省略)

The rare print by Sharaku corresponds with the kubi-e or actor’s bust.......

局部

東洲齋寫樂罕見的畫作對應於大首繪或演員的半身像。除了作者籤名的東洲齋寫樂(東洲齋寫樂畫),它還帶有審查員的印章KiWaMe(批准)和收藏家Wakai Oyaji的封條。演員三代瀨川菊之丞(Segawa Kikunojo III ,1751—1810)在這裡被描述為Oshizu,Tababe Bunz的妻子,一個來自戲劇的人物「鳶尾花和來自文祿時代(1593—1596)的《曽我物語》的故事」(HANA AYAMY Bunru SoGa)。正如標題所暗示的,這部戲劇闡述了傳說中的SoGa兄弟復仇的主題,他在1193年為父親的死報仇。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本圖是取材於寬政6年5月都座上演的「花菖蒲文祿曾我」的作品。

「花菖蒲文祿曾我」改編自元祿14年(1701)石井半蔵、源蔵兄弟歷時28年在伊勢國龜山城下成功替父兄報仇的真實事件「龜山報仇」。劇情是三兄弟追討殺父奪走秘傳書卷的仇敵藤川水右衛門,但長兄源蔵反遭殺害。年幼的兩兄弟源之丞、半二郎藉助龜山城主桃井家的家老大岸蔵人之力,終於在28年後誅殺仇敵水衛門。

(國立博物館擁有國寶-重要文化財)

作品細節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局部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題款

畫家簡介

東洲齋寫樂(Toshusai Sharaku,生卒年不詳,活躍於1794-1795),日本著名的浮世繪畫家。東洲齋寫樂是鳶屋重三郎發現的非凡天才,是與喜多川歌麿同一時期出現的。如果說喜多川歌麿是美人畫的頂峰,那麼役者繪的巨擘則非東洲齋寫樂莫屬。他留下的大首繪被後世譽為最具審美價值的役者繪作品。

從1794年開始持續到1795年短短的十個月中,東洲齋寫樂創作了大約140幅作品,命名為歌舞伎劇院的世界,以及一些描繪相撲(sumo)手的作品。然後他就突然從畫壇消失了,外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出生年月和地點以及學習繪畫的經過。

Toshusai Sharaku (1794) Tanimura Toraz as Washizu

據現有史料考證,東洲齋寫樂於1794年驟然現於畫壇,在10個月內連續發表140多幅作品後便銷聲匿跡,沒人知道他的真正身份。寫樂的出版商蔦屋重三郎是唯一一位知道內情的人,但這個秘密隨著他在1797年突然染病身亡而最終宣告無解。

就一般規律而言,浮世繪師總是先從繪本插圖等製作開始,然後才逐步過渡到單幅版畫。無論技術上或是藝術上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東洲齋寫樂作為無名畫師在沒有任何預演的情況下,突然發表了一系列精彩的錦繪,在浮世繪界尚無先例。此外,東洲齋寫樂的作品全部由出版商蔦屋重三郎包辦經銷,而作畫期又如此短暫,並迅速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一切均令人不可思議。日本美術評論家稱他「像彗星出現一樣」照亮了當時的「浮世繪」畫壇。

無數學者都在研究寫樂,但關於他的生平記載幾乎為零。唯一能夠推測他身世的相對清晰的依據是:1844年齋藤月岑修訂的《增補浮世繪論考》中的記載:「俗稱齋藤十郎兵衛,居八丁堀,阿波侯之能役者也,號東洲齋。」雖然還發現了齋藤十郎兵衛的生平記錄,據稱其於1820年去世,享年58歲。但是依然沒有發現進一步的證據來證明齋藤十郎兵衛就是東洲齋寫樂。其身世雖有各種推測和論證,但至今仍無確切定論。依然是個無解之謎。

由於東洲齋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可以考據的生平資料,後人只能透過他的作品去追尋其創作軌跡。根據現存作品的風格特徵,學界一般將其製作分為四個時期,從中不難看到東洲齋寫樂的作畫速度之快,風格變化之大。短短數月間幾乎判若兩人。

東洲齋寫樂專攻役者繪。他創作的140餘幅版畫中,役者繪多達134幅。他以自己的獨特視角解讀歌舞伎,具有透視人生與社會的力度。他的作品的最大特徵在於不僅以誇張的漫畫手法表現演員的形象與動態,更通過對個性的渲染表現其藝術品質、風格以及角色的內在精 神。寫樂必然具有敏於常人的洞察力,否則很難解釋為什麼他能輕鬆抓住演員神情變化的瞬間。並將其表現得如此生動和傳神。「不求逼真再現,但求印象性的把握。」是一位浮世繪專家對寫樂做出的準確評價。

Toshusai Sharaku (1794) Tanimura Toraz as Washizu

同名作品

東洲齋寫樂 瀨川菊之丞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相關焦點

  • 112件(套)浮世繪還原江戶時代「快閃」畫家東洲齋寫樂
    11月2日,「江戶時期的『快閃』畫家——東洲齋寫樂」展覽於竹空間開幕,本次展覽展出東洲齋寫樂兩套不同復刻版本的浮世繪作品,分別出版自日本大江戶木板社和悠悠洞。眾所周知,浮世繪主要以手繪和版畫形式為主,從菱川師宣將浮世繪做成木刻版畫後,浮世繪的價格降低,而銷量巨增。東
  • ​東洲齋寫樂——浮世浮生繪
    東洲齋寫樂浮世繪作者,神秘的畫師,生卒年均不詳,他在1794年-1795年約十個月的期間裡,留下了多達一百四十幅的役者肖像畫,而在這之後就忽然從歷史中銷聲匿跡。其作品以誇張甚至變形的手法著稱,風格甚至影響了後來的日本漫畫。東洲齋寫樂主要面向的題材是役者繪,即歌舞伎演員。他筆下的役者表情誇張,擅長抓住畫中人瞬間的神態和心理。世人評價為「不求逼真再現,但求印象性的把握」。「浮世「:日本佛教術語,相對於「淨土」。也含有及時行樂的意思。
  • 「展訊」「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開幕
    7月3日,展覽「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開幕。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面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
  • 北齋與浮世繪
    西方人研究日本浮世繪對西方藝術影響的出版物如今我們談論日本浮世繪價值的時候,總是將它對西方繪畫藝術史的影響一併提及,因為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歐洲掀起了一股「日本主義」浪潮,是對西方藝術史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這之前,它對於江戶時代,乃至19世紀日本的價值都談不上什麼藝術性。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左:《大橋驟雨》歌川廣重 右:梵谷臨摹作品關於浮世繪的代表人物、歷史和故事,你了解多少?7月3日,「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將在外灘壹號開幕,不如從這裡,浸入浮世繪世界。本次展覽將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最全的浮世繪大展,由國內權威浮世繪學者潘力教授精心策展。
  • The UKIYO-E 2020 日本三大浮世繪藏品|百科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日本浮世繪的由來與發展
    1770年後期勝川春章和弟子勝川春好將歌舞伎演員肖像改進為「大首繪」突出人物形象,更直接的表現演員的面部表情和形態,線條明快、色彩靚麗,勝川春章不僅關注演員臺前狀態也有很多作品來表現演員幕後和演出劇場後臺的狀態,製作了大量演員日常生活的作品;勝川春章得兩位得意弟子勝川春好和勝川春英也是浮世繪的一代名師。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兩個小時的導覽活動中,劉德江老師娓娓道來,分享了鈴木春信的漢風古典美人繪、喜多川歌麿風靡日本的唐韻大首繪、鳥居清長的九頭身「清長風」美人繪、東洲齋寫樂傳神寫意的役者繪、葛飾北齋徵服世界的《神奈川衝·浪裡》、歌川廣重傳遞詩意鄉愁的名所繪以及這些浮世繪大師的藝術人生。
  • 日本東京之旅:從北齋美術館的浮世繪裡,一窺江戶時代生活之美
    日本「浮世繪」盛行於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常見的浮世繪畫作「神奈川沖浪裏」,而且浮世繪的畫法現在還影響著一大批畫家,至今仍相當狂熱地被傳播與使用於文創商品等等設計上,這不禁使人想一探究竟浮世繪相較於其他繪畫派別的特殊魅力之處。
  • 帝都魔都2個浮世繪大展,大師名畫層出不窮
    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之間的聯繫。展出的作品,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鳥居清信的代表作《牢破的景清》 東洲齋寫樂 東洲齋寫樂的代表作《大谷鬼治》 四、武者繪
  • 「夢回江戶」上海展出:看浮世繪的黎明、高峰與頹廢美
    歌川廣重《名所江戶百景淺草金龍山》葛飾北齋《花鳥系列冊頁文鳥辛夷花》展覽展出的140餘幅作品,其中一部分為浮世繪原作,一部分為翻刻作品,包括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東洲齋寫樂、歌川廣重等日本浮世繪各階段主要大家的作品。
  • 當動漫再次遇見浮世繪,「生生浮世」尋找遺忘的江戶文化
    動畫電影:《至愛梵谷》截圖 背景為梵谷臨摹的浮世繪在現代,浮世繪除了被創作成帶有現代氣息的作品之外,好多藝術家也將浮世繪結合經典動漫人物也進行了再創作(例如日本藝術家中川貴雄筆下的人物既保留了傳統浮世繪的經典之美,又不失角色的本來的特質。)
  • 浮世繪來襲,一場教科書級別的日本藝術大展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2020年7月3日至11月8日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舉辦。這是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展品最豐富、展陳最新穎的浮世繪展覽。可以說,看完展覽,便能全方位了解浮世繪所表現的絢麗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了解浮世繪的發展脈絡和名家名作,了解浮世繪版畫的製作方法和變化過程。
  • 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孔學堂開展
    貴陽網訊 8月31日,「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120餘幅描繪日本江戶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演劇的彩色木版畫作品,以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讓到場參加開幕式的觀眾讚嘆不已。
  • 溪山翰跡|「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線上展(五)
    8月31日下午,「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5日。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其題材取自山川景色、民間風俗、市井人物等等,妙趣盎然。
  • 「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在貴陽孔學堂開展
    貴陽網訊 8月31日,「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120餘幅描繪日本江戶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風俗、市井人物的彩色木版畫作品,首次亮相築城。這項美麗又奇特的藝術,以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讓現場觀眾直觀了解日本浮世繪的發展歷史及主要內容。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而這種代表「虛浮世界的繪畫」,便成了日本風俗畫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