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KIYO-E 2020 日本三大浮世繪藏品|百科

2020-12-04 語境的Idea

What is the Ukiyoe?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對印象派(Impressionist)為首的歐美畫家產生巨大啟發,引起「日本主義(Japonism)」的旋風。

由江戶時代重要浮世繪畫家

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

創作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如今更是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日本美術作品,享譽全球。《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天保元年~4年(1830年-1833年)左右,太田紀念美術館藏

本展把質量、數量堪稱

「日本三大浮世繪藏品」

的太田紀念美術館(Ota Memorial Museum of Art)、日本浮世繪博物館(Japan Ukiyo-e Museum)、平木浮世繪財團(Hiraki Ukiyo-e Foundation)集結一堂,展出約450幅精選浮世繪。雖然部分人士認為許多精品浮世繪已流出海外,實際上日本國內也存有世界最高水準的浮世繪藏品。從浮世繪的發展初期到幕末時期,本展希望參觀者能欣賞到代表性畫家的諸多經典名作。 展覽分為前期(7月23日 - 8月16日)與後期(8月18日 - 9月13日),前後展品有更換。

《橫綱入土俵》,勝川春英

日本浮世繪博物館藏

《東都宮戶川之圖》,歌川國芳

日本浮世繪博物館藏

《中島和田右衛門扮演的「ぼうだら長左衛門」、中村此藏扮演的「船宿かな川やの權」》

東洲齋寫樂,太田紀念美術館藏

《三代目大谷鬼次扮演的「江戶兵衛」》

東洲齋寫樂,寬政6年(1794年)5月

日本浮世繪博物館藏

左:《月雁》,歌川廣重,太田紀念美術館藏右:《花下美人》,石川豐信,延享年間(1744年-1748年)

平木浮世繪財團藏

《嘲笑別人的人》

歌川國芳,弘化4年(1847年)左右

日本浮世繪博物館藏

撰文 Jill_

圖片 外網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平 臺

請 給 該 公 眾 號 留 言 獲 取 內 容 授 權

老趙期待您更多的轉發和關注

About The Quibbler

唱唱靈感點亮生活 思考反調溫暖內心

創意內容、在線雜誌The Quibbler致力於分享生活和設計的思考

Contact us

13074764794@163.com(國內)

jillzyjing@gmail.com(overseas)

商業合作 / 投稿請發送郵件

相關焦點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浮世繪,可以有多美?它在19世紀風靡歐洲,讓莫奈、梵谷和眾多印象派大師為之傾倒,競相效仿。其中,梵谷可能是受浮世繪影響很深的人。他不僅臨摹過不下30幅浮世繪作品,並且以歌川廣重、溪齋英泉等日本畫家的浮世繪作品為參考,繪製出了東西方藝術相遇的經典之作。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表示,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讓美育融入公共生活,讓藏品走出庫房,組織了「典藏活化」系列展。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2020年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
  •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2020年01月16日 15: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明海英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溪山翰跡|「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即將開展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其題材取自山川景色、民間風俗、市井人物等等,妙趣盎然。  十九世紀,浮世繪流傳到歐洲,馬奈、莫奈、凡高、高更再到畢卡索……不少西方藝術家都從中汲取靈感,浮世繪也因此廣為人知。魯迅先生是中國最早購買收藏浮世繪的推介者之一,他在給友人的信裡寫到,「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北齋,現在則是廣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 中國美術館藏展出日本浮世繪經典!還有清代木版年畫精品
    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歷史淵源深厚,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相映成趣。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一百餘件作品展出,為觀眾帶來美的盛宴。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2020-11-30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在過去的400年中,葛飾北齋,北川加賀,川川茂樹,鈴木春武和東條齋等許多大師譜寫了音樂,在江戶時代留下了許多日本夢。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熱?如果您將這些大師分成一組並以浮世繪的名字命名,那麼您心中的C大師是誰?讓我們仔細看看「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展」!
  • 日本「浮世繪」經典版畫《巨浪》《凱風快晴》亮相省博,為國際友人...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孫夏)日本浮世繪手繪與版畫是世界藝術的經典之一,其中,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浮世繪的巔峰之作。《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開幕現場據介紹,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使其成為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並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
  • 貴州首次舉辦浮世繪展|趙堂偉:異域同繪,每一幅版畫都是民間生活的...
    1萬餘幅藏品記錄近30年收藏之路 「這次我們帶來了120餘幅浮世繪版畫作品,其中有部分版畫已有200百多年的歷史。」趙堂偉先生告訴記者,展示出的浮世繪精品,皆為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潛心收藏而來。
  • 藏家趙堂偉:最精華的120幅日本浮世繪 我都帶到貴陽孔學堂來了
    也就是說這次展覽從浮世繪早期到沒落的整個200多年歷史過程中的鏈條基本上都有了,還有20個左右的各個時期大師的作品也基本上覆蓋了。動靜記者:你和浮世繪是怎麼結緣的?這些浮世繪藏品您是通過什麼方式收集到的呢?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 ▲ 作為時尚雜誌的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最為典型的繪畫藝術形式,幾乎所有的浮世繪畫師無不對當時的流行風尚投以強烈關注並有所反應,他們的作品也反映出日本獨有的風土人情。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浮世繪:江戶時代日本浮世繪文化的發展,如何成為日漫文化的鼻祖
    浮世繪的出現對於日本近代藝術發展歷史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它結合東西方繪畫藝術的特點,與日本民俗習慣相融合,創造出一種獨具日本文化風格的繪畫藝術,並與後世日本發達的漫畫文化,具有一脈相承的特點。那麼日本浮世繪文化,是如何影響日本藝術發展歷史,並成為日漫文化的鼻祖的呢?
  • 日本浮世繪的由來與發展
    日本風格「浮世繪」繪畫流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就流行的風俗畫和美人畫,在十七世紀後半期時又有毛筆畫發展為木版畫,明和二年(1765)逐漸開始創出彩色版畫(即錦繪),至到江戶時代蓬勃發展至明治時代的初期,它主要表現花街柳巷、戲劇舞臺、相撲、花鳥、市井等都納入其中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而這種代表「虛浮世界的繪畫」,便成了日本風俗畫的代名詞。
  • 浮世繪 | 我們不止有海浪
    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浮世繪嗎?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來自日本的浮世繪受到了巴黎人狂熱的追捧,整整影響了一批西方畫家,對1867到1950年間的西方藝術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莫奈《穿日本和服的女子·卡美伊》1876年魯迅也是喜愛浮世繪的老前輩,在不斷地用筆作標槍匕首和別人打嘴仗的同時,他愛上了浮世繪。他也覺得這個來自東洋的平面藝術太美了。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浮世繪來襲,一場教科書級別的日本藝術大展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2020年7月3日至11月8日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舉辦。這是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展品最豐富、展陳最新穎的浮世繪展覽。可以說,看完展覽,便能全方位了解浮世繪所表現的絢麗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了解浮世繪的發展脈絡和名家名作,了解浮世繪版畫的製作方法和變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