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哪個對二戰的走向影響大?

2020-12-17 騰訊網

要說諾曼第登陸和史達林格勒戰役,哪個對二戰的影響更加大。這個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一般都會選擇史達林格勒戰役影響大。不過我們還是簡單的來看看諾曼第登陸和史達林格勒戰役在二戰的影響。

首先是諾曼第登陸的影響在哪?

1944年6月6日,在盟軍展開諾曼第登陸之時,納粹德國已經處於日暮西山。二戰的進程早已經明了化。而諾曼第登陸實施的意義就在於讓二戰結束的快一些,同時減輕東線蘇軍的壓力。

儘管美國史學家薩姆爾·紐蘭德曾說過,從巴黎陷落到日軍突襲珍珠港,從史達林格勒到攻克柏林,二戰中沒有任何戰鬥的意義可與諾曼第登陸相媲美。但這話難免有誇大的成分。不過從軍事的角度講,諾曼第登陸對後世兩棲作戰的參考意義極大。而諾曼第登陸至少確立了戰後英國、美國和法國一方得以控制西歐和半個中歐,不至於讓西歐也被蘇軍染指。有利於將來和蘇聯對抗的格局。

而諾曼第登陸的意義之所以小於史達林格勒戰役主要原因在於進行的時間太晚了,畢竟已經到戰爭末期了。諾曼第登陸的意義從後世的角度來看,也遠不如美國的租借法案或美國參加二戰的意義大。而諾曼第登陸也是美國參加而戰後的影響之一。

與此同時,對德軍打擊不亞於諾曼第登陸的巴格拉季昂戰役,使德軍最精銳的中央集團軍群覆滅,德軍在東線開始出現雪崩的跡象。

其次,我們再看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影響。

雖說二戰德國贏得希望十分渺小,幾乎可以說是零。不過以當時的角度看,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前夕,形勢上依舊對納粹德國有利。此前納粹德國實施的巴巴羅薩行動雖然遭受慘重失利,不過仍有大量德國人認為蘇聯贏的僥倖,而自己的失敗則純屬意外。而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影響就在於,德國人的信心崩塌了大半。當戰役在1943年2月初結束時,加上太平洋戰爭瓜島戰役的勝利,反法西斯陣營的各國,已經徹底(之前1941年底美國參戰時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二戰軸心國的結局了,不過並非全部的人)沒有人在懷疑自己能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雖然從後世的角度看史達林格勒戰役後還需要有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才能使蘇軍徹底掌握主動權,但如果不是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蘇軍遭受嚴重失利,致使德軍依然掌握東線戰場部分主動權。蘇德戰爭會提前一點結束。

相關焦點

  • 二戰巴格拉季昂行動,蘇軍與諾曼第登陸遙相呼應,兩個戰場一盤棋
    有人說,盟軍登陸歐洲對東線戰場沒有多大影響,實際上,德黑蘭會議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明白了。發生於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的這次會議上,羅斯福、邱吉爾承諾於1944年5月動用100萬兵力同時在西歐發動「霸王行動」和在法國南部採取登陸行動,史達林也承諾在同一時間在東線對德軍展開一次大規模的反攻以配合西線登陸。
  • 二戰期間,同盟國的兩次登陸戰,其實就是個笑話!
    在二戰期間,英美有兩次登陸戰,一次是1943年7月10日的西西里島登陸,一次是1944年6月的諾曼第登陸。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與庫爾斯克大會戰,才是二戰的轉折點,但是西方國家如英美法,為了削弱蘇聯的影響,於是大肆宣傳才區區傷亡人數不到7萬的諾曼第登陸戰,並且把這個登陸戰的影響力凌駕於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之上,把諾曼第登陸戰宣傳成為二戰的轉折點,不要臉!
  • 二戰諾曼第登陸行動,隆美爾為何將3個裝甲師分散部署?力不從心
    早在1941年莫斯科戰役打響以後,史達林就向邱吉爾提出了盟軍登陸歐洲開闢西線第二戰場的問題,但是這個過程進展很慢,雖然在1942年和1943年盟軍兩度進行了第艾普和西西里登陸,卻對減少蘇德戰場壓力並沒起什麼作用,直到1944年6月份蘇軍已經進行到全線大反攻第五次戰役了,盟軍才開始在諾曼第登陸,說明英美盟軍為這個行動籌劃了很長一段時間。
  • 二戰諾曼第登陸作戰,美軍為何不在登陸艇前加裝盾牌?行動不方便
    因此,盟軍1944年6月6日登陸諾曼第時,有很多個方案,也在登陸艇上加裝了一些擋板,當然,不可能是鋼鐵製作的,也不能太高,一方面會影響觀察視野,另一方面也不利於上下船,影響作戰效果。其次,盟軍登陸諾曼第的傷亡,大量出現在登陸海灘高地時。
  • 二戰終章:諾曼第登陸戰役
    這場代號為"霸主行動"(Operation Overlord)的戰役開始於1944年6月6日,也被稱為"諾曼第登陸日"(D-Day)。 當時,大約15.6萬名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聯合軍隊在法國諾曼第地區戒備森嚴的50英裡(約合80公裡)長的海岸線上的5處海灘上搶灘登陸。
  • 二戰的歐洲戰場上,爆發的所有戰役中,有五場戰役是最為慘烈的
    在二戰當中,盟軍在西線發動的大規模的戰役。由於二戰當中德國佔領了歐洲,導致了盟軍急於開闢第二戰場,諾曼第登陸的計劃應運而生。這次戰役當中,雙方投入了大量兵力。盟軍投入了200多萬士兵,德軍投入了100多萬士兵,雙方也都傷亡慘重。 諾曼第登陸作戰的成功,為盟軍成功率開闢了第二戰場,同時也扭轉了盟軍在歐洲的作戰局面。
  • 諾曼第登陸為什麼能決定二戰走向,一組數據告訴你!
    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角之一, 法西斯聯盟的大巨頭, 德國在二戰中到底有多強呢? 從它的裝甲部隊橫行在整個歐洲戰場我們就可以看出來。 當時的歐洲戰場已經不足以滿足德國的野性, 於是德國開啟了對蘇聯的進攻, 由於前期蘇聯準備不走, 德國在和蘇聯的戰爭中, 佔領了大片的蘇聯領土, 其中還包含了蘇聯的工廠和一些豐富的資源。
  • 靈長爭霸——二戰篇:諾曼第登陸,被忽悠的德軍
    前幾期我們講述了二戰的來龍去脈,復盤了一下二戰的整體框架,但其實,二戰的許多細節才能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哪令人窒息的殘酷戰爭。交戰雙方的鬥智鬥勇,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戰例。本期內容,我們來感受一下,二戰最大的忽悠局——諾曼第登陸。我們現在知道,二戰到了1944年已經接近尾聲了。然而在當時,德國雖然已經顯露敗像,戰局卻依然十分焦灼。
  • 二戰期間,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軍去哪了?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時期盟軍發起的一場大規模登陸作戰。將近300萬盟軍士兵通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從而拉開了盟軍在西線戰場上的大反攻序幕。諾曼第登陸的過程非常順利,盟軍在登陸過程中發生的戰鬥與預期中大體一致,盟軍也確實做到了在90天(D+90)內抵達塞納河。那麼問題來了,諾曼第登陸時,德軍去哪了?有人認為,諾曼第登陸時德軍已是強弩之末,所以無力抵抗300萬盟軍的攻勢。這種說法雖然聽上去頗有道理,但卻不符合客觀事實。
  • 看了一個視頻調查,很多人連二戰轉折點都不知道是啥
    今年是二戰勝利75周年,由於疫情影響各國的紀念活動紛紛簡化,就連俄羅斯也取消了原定的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慶祝活動,簡化為空中閱兵式。簡化二戰勝利紀念儀式沒有問題,但顛倒二戰史實絕不可取。還是好萊塢大片中可歌可泣的諾曼第登陸?◎後浪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把經典的變成流行之前,首先要形成正確的社會歷史觀很遺憾,都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和中途島海戰,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扭轉了蘇德戰場的戰局,而中途島海戰則標誌著同盟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反敗為勝。
  • 歐美二戰電影贏得國家聲譽,我們卻還在禁播三類電視劇
    關於二戰電影,我當然不能說自己看完了,但至少也看了上百部吧。相信喜歡這類電影的人跟我具有相同的感覺:第一,我們從電影中了解了很多二戰歷史;第二,滿屏都是表現英美抗戰的片子,以至於在沒有看到相關文字資料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歐洲和太平洋戰爭絕大多數是歐美(尤其是美國)的功勞。
  • 二戰最為悲壯的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簡直無法想像!
    二戰之中,最為激烈的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而衛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就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自此之後,猖狂一時的納粹德國便開始走向了末路。而代表正義一方的蘇聯軍民在此戰中卻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
  • 諾曼第登陸一戰究竟有多難?艾森豪曾在戰前寫好「戰敗感言」
    筆者繼續來和各位歷史迷探討「美國戰魂」艾森豪和「沙漠之狐」隆美爾之間的戰爭。在本文正式開始之前,作者想要請教您一個問題:人類歷史上的第2次世界大戰究竟哪一戰規模最大最殘酷?也許您會認為,這其中要數史達林格勒戰或者列寧格勒戰役等蘇德戰線。但是筆者以及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二戰規模最大的一戰」便是諾曼第登陸大戰。為了這一戰,您知道盟軍為此準備了多久嗎?長達三載!
  • 諾曼第登陸其實是個神話
    波瀾壯闊的諾曼第登陸諾曼第戰役一直被認為西方世界最偉大的一次戰役。描述它的西方書籍、電影、傳記數不勝數。英美盟軍面對的困難一直被英美歷史學家吹捧得比史達林格勒蘇軍面臨困難要大得多,所面臨的德軍要厲害得多事實真是這樣嗎?
  • 二戰中最精彩的博弈,加萊位置更好,盟軍為何選擇諾曼第登陸?
    導讀:1944年的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震驚了世界。這一天不管對於盟軍還是德國納粹而言,都決定了最終的成與敗。而且,這場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役,也是二戰中最精彩的博弈!諾曼第登陸是二戰中重要的戰役之一話說1941年日本偷襲了珍珠港,把美國給徹底惹毛了,正式宣布參戰。
  • 老照片:飛艇也是軍事武器,二戰時大量使用,諾曼第登陸用到了它
    【圖為二戰時期的美國飛艇,下面還帶有吊艙】 飛艇是一種輕於空氣的可操縱的飛行器,體積大,飛行平穩,被譽為「空中航母」。【圖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齊柏林」飛艇】飛艇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德國立下汗馬功勞,多次執行偵察任務和空襲任務。
  • 都認為「諾曼第登陸」死傷慘烈,看了數據,不知大家作何感想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中由盟軍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戰役,代號為「霸王行動」。通過這次行動,盟軍運送了近三百萬士兵穿越英吉利海峽,正式開闢了西線戰場。這場行動也是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登陸作戰。到今天,諾曼第登陸被改編成了多部影視作品,而其中登陸首日的D-DAY更是備受青睞。
  • 英國97歲二戰老兵感染新冠病毒去世,曾參加諾曼第登陸
    英國97歲二戰老兵感染新冠病毒去世,曾參加諾曼第登陸 梁弢/@央視軍事 2020-04-01 10:22
  • 僅用不到一年取勝 西媒回顧諾曼第登陸對擊敗德軍影響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西媒文章再次回顧了盟軍諾曼第登陸對二戰歐洲勝利的影響。在諾曼第登陸日(D日)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歐洲人民盼望已久的勝利日終於到來。諾曼第登陸是迄今為止所採取的最大規模的陸海空行動和軍事後勤工作上的一場奇觀。作為二戰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它扭轉了二戰戰局,使之有利於同盟國,並最終導致同盟國在歐洲的勝利。1944年8月21日,盟軍使200萬人以上的軍隊成功地登陸法國北部,傷亡22.6386萬人。德軍的損失包括24萬人傷亡,20萬人被俘。法國平民死亡人數為1.3萬到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