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諾曼第登陸和史達林格勒戰役,哪個對二戰的影響更加大。這個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一般都會選擇史達林格勒戰役影響大。不過我們還是簡單的來看看諾曼第登陸和史達林格勒戰役在二戰的影響。
首先是諾曼第登陸的影響在哪?
1944年6月6日,在盟軍展開諾曼第登陸之時,納粹德國已經處於日暮西山。二戰的進程早已經明了化。而諾曼第登陸實施的意義就在於讓二戰結束的快一些,同時減輕東線蘇軍的壓力。
儘管美國史學家薩姆爾·紐蘭德曾說過,從巴黎陷落到日軍突襲珍珠港,從史達林格勒到攻克柏林,二戰中沒有任何戰鬥的意義可與諾曼第登陸相媲美。但這話難免有誇大的成分。不過從軍事的角度講,諾曼第登陸對後世兩棲作戰的參考意義極大。而諾曼第登陸至少確立了戰後英國、美國和法國一方得以控制西歐和半個中歐,不至於讓西歐也被蘇軍染指。有利於將來和蘇聯對抗的格局。
而諾曼第登陸的意義之所以小於史達林格勒戰役主要原因在於進行的時間太晚了,畢竟已經到戰爭末期了。諾曼第登陸的意義從後世的角度來看,也遠不如美國的租借法案或美國參加二戰的意義大。而諾曼第登陸也是美國參加而戰後的影響之一。
與此同時,對德軍打擊不亞於諾曼第登陸的巴格拉季昂戰役,使德軍最精銳的中央集團軍群覆滅,德軍在東線開始出現雪崩的跡象。
其次,我們再看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影響。
雖說二戰德國贏得希望十分渺小,幾乎可以說是零。不過以當時的角度看,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前夕,形勢上依舊對納粹德國有利。此前納粹德國實施的巴巴羅薩行動雖然遭受慘重失利,不過仍有大量德國人認為蘇聯贏的僥倖,而自己的失敗則純屬意外。而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影響就在於,德國人的信心崩塌了大半。當戰役在1943年2月初結束時,加上太平洋戰爭瓜島戰役的勝利,反法西斯陣營的各國,已經徹底(之前1941年底美國參戰時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二戰軸心國的結局了,不過並非全部的人)沒有人在懷疑自己能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雖然從後世的角度看史達林格勒戰役後還需要有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才能使蘇軍徹底掌握主動權,但如果不是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蘇軍遭受嚴重失利,致使德軍依然掌握東線戰場部分主動權。蘇德戰爭會提前一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