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批公共就業服務「明星」誕生——首屆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

2021-01-14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11月11至12日,首屆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全國賽在江西省景德鎮市舉辦。本次競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辦,以「科學職業指導,精準就業服務」為主題,分為職業指導人員競賽、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競賽兩個項目。其中,職業指導人員競賽側重考核諮詢與指導,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競賽側重考核經辦和服務。

  經過激烈角逐,產生了10名「全國十佳」職業指導人員,分別是李弘(上海)、田穎(北京)、向洋(重慶)、朱陳賢(四川)、杞璇(安徽)、鄭琳(湖南)、倪琳娜(江西)、張帆(寧夏)、周暘(甘肅)、蔣珊(四川);10名「全國十佳」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分別是劉欣妍(北京)、薛媛媛(安徽)、嚴光緒(四川)、李思(江西)、沈觀嬌(廣西)、陳娟(浙江)、張媛依(黑龍江)、周斌(江西)、王晶梅(山東)、吳秀(重慶)。王壹等23名選手獲得「星級職業指導人員」稱號,張豔君等23名選手獲得「星級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稱號。此外,本次競賽還評選出了優秀就業服務項目35個、優秀成果35個、優秀案例45個。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景德鎮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得特別貢獻獎,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勞動就業服務局、重慶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四川省就業服務管理局、雲南省就業局獲得優秀組織獎。

  參賽選手和領隊紛紛表示,將按照競賽考核的技能素質要求,加強公共就業服務人員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技能和業務素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而加倍努力。

相關焦點

  • 服務就業,青島建青年實習實訓、就業援助、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12月15日,記者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建了青島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其中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試運行以來已有463家用人單位發布見習實習崗位
  • 廣州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地址及諮詢電話一覽表
    號就業業務窗口87065765(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諮詢)天河區黃村街政務與社區服務中心天河區黃村荔苑路5號廣州市天河區黃村街政務與社區服務中心10號就業業務窗口82312921(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諮詢)天河區獵德街政務與社區服務中心天河區珠江新城海明路20號廣州市天河區獵德街政務與社區服務中心14-15號就業業務窗口38279239(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諮詢)
  • 天眼晚新聞丨2020年貴州省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安排出爐;總投資55...
    2020年貴州省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安排出爐  近日,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了2020年全省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安排,我省將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作用,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平臺,為勞動者求職就業和用人單位招聘用工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同時,聚焦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做好穩就業工作,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 東莞建市鎮村三級就業服務平臺,讓「吳春桂」們留下來
    東莞的公共就業服務機制,僅村一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就有587個,提供常態化的公共就業服務,各類人員可以很方便地在就近的鎮和村找到工作。「這是我們的日常工作,就業服務機制經過十多年運作已經非常成熟,並不是因為輿論關注才開展工作。」吳柏安說。
  • 合肥市人社部門發布就業創業線上服務指南 全力穩定就業局勢
    1、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招聘、應聘服務  暫緩開展各類現場招聘活動期間,廣大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關注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戶網站「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欄目或訪問http://60.173.235.14/web/index.html進入,辦理網絡招聘事宜及求職者投遞簡歷等相關業務。
  • 朝陽區就業服務大廳遷址公告
    尊敬的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北京市朝陽區就業服務大廳將於9月30日搬遷至新址辦公,現將辦公新址有關情況公告如下:一、辦公新址:朝陽區將臺路5號院15號樓A座三層(普天實業創新園內),郵編:100015。三、相關事宜:1.9月30日至10月8日搬遷期間將暫停辦理各項就業服務業務。遷址期間,如有相關業務問題需諮詢,請撥打諮詢電010-57596100;2.10月9日所有經辦業務恢復正常。 因遷址工作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敬請理解並相互轉告。特此公告。
  • 成都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總隊成立 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米」
    12月4日,成都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總隊成立。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為加快建立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志願服務工作體系,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法律工作,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米」,在成都市司法局的指導下,4日下午,成都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總隊成立暨志願法律服務交流座談會在雙流區舉行。
  • 公共服務搭平臺精準對接惠民生
    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多策合力穩定農民工就業基本盤東莞作為製造業大市,人力資源市場活躍,為幫助農民工找到合適工作,東莞建立市、鎮、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勞動者前往平臺登記就可被推薦合適崗位,通過資料庫快速精準匹配,為其免費推薦工作。
  • 2020內蒙古包頭市招募大學生公共服務崗位1000人簡章
    根據《關於印發包頭市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包黨辦發〔2018〕46號)、《關於印發包頭市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包府發〔2020〕14號)及《關於印發包頭市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啟航」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包府發〔2020〕46號)精神,為引導高校畢業生更好在基層就業創業
  • 拓渠道、強政策、優服務 累計幫助358萬搬遷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有關部門一道,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拓渠道、強政策、優服務,持續加大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就業幫扶力度,累計幫助358萬搬遷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實現了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1人就業。  一是就業渠道突出「廣」。
  • 大柵欄街道「D360就業服務體系」為青年就業「保駕護航」
    此次座談突出黨建引領的帶動作用,充分利用大柵欄街道「D360就業服務體系」平臺,聚焦「青年就業」社會熱點,讓「D360次列車」駛入高校,並邀請西城區人保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北京市創業指導專家和企業代表等「保駕護航」,就政策宣講、求職指導進行交流分享,助力青年學生就業。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省級公共服務和
    7 社會法人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安徽省高等教育學歷考試畢業生就業調整改派服務 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
  • 上海松江區住房租賃公共服務平臺上線 首批房源9000餘套
    原標題:上海松江區住房租賃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首批房源9000餘套   據「上海松江」微信
  • 瀋北新區總部基地集聚區公共服務雲平臺打造瀋陽品牌
    瀋北新區總部基地集聚區公共服務雲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在公共服務中的定位就如同一個龐大的信息「承載、中轉、展現、運營」的場所,其核心是為基於各類業務應用提供一個可靠穩定的載體、環境,並基於此便捷的向最終客戶提供統一、可運營的服務。
  • 「一起學網校」入駐「團團微就業」共青團服務青年就業平臺
    為持續吸納優秀青年人才,近日,在線教育機構「一起學網校」入駐中國青年報社開發的「團團微就業」共青團服務青年就業平臺,並通過該平臺向北京、天津、武漢、西安、瀋陽、南昌、義烏等14個城市首批投放總計2170人的崗位需求。據「一起學網校」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公司已新招入2000多人,其中50%是應屆畢業生,新員工中有近10%來自武漢。
  • 市民疑問:如何享受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在社區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受理申請後,將對《內蒙古自治區就業困難人員申請認定審批表》填寫內容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予以查驗,由專職人員調查核實,符合條件的人員,在「自治區勞動就業核心業務子系統」的「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申請」模塊中錄入相關情況,籤署意見加蓋印章,提出認定申請,上報蘇木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平臺。
  • 自治區開展就業創業服務攻堅季網絡招聘會
    天山網訊(記者馬蓓報導)12月9日,記者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即日起至12月31日,新疆組織開展「自治區就業創業服務攻堅季網絡招聘會」,此次網絡招聘活動服務對象包括: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貧困勞動力等重點群體。
  • 青島創建三大平臺助力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就業
    在這一形勢背景下,為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平臺思維,創建了青島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
  • 教育部鼓勵網上面試籤約 創新推進網上就業服務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就進一步指導推動各地各高校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開展網上就業服務、拓寬就業和升學渠道、強化就業困難幫扶等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 「十三五」時期我國出版業公共服務的 成效、經驗與發展建議
    [摘   要]  「十三五」時期,我國出版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民閱讀、東風工程、農家書屋、盲文出版、實體書店建設扶持、中國出版專業博物館等項目都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經驗可以歸納為政策法令的引領、以圖書館為先鋒的全域覆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服務供給側的數字升級以及服務的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