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大師手冢的動漫作品,尊重生命,處處體現了生命的意義

2020-12-15 萍姐說動漫

在手冢全部的作品中,貫徹著他一生創作的共有主題就是尊重生命。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手冢他會如何闡述生命的意義呢?

生命的短暫與可貴「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在永恆的生死法則面前,從九五之尊到販夫乞兒,無人能夠逃過。

好生惡死是人之本能,對永生的渴望以及對死亡的恐懼亙古以來一直折磨著人類,帶有唯心色彩的各種學說和宗教信仰總是試圖為人類構築一些永生的方式,如中國的「三不朽」思想,佛教的彼岸與極樂世界,道教的羽化成仙與輪迴,基督教的天堂與地獄等,人類因為恐懼死亡而產生信仰,信仰為人類提供了心靈解脫的庇護所。

但是從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完全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是唯心而且是對世界一種幻想式的構想

手冢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覺得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錯過了就不再來。

蒼天、上帝願意並能夠綿綿不斷地化生萬物,造就出世界的盎然生機,即所謂「蒼天有好生之德」。

因此要感恩生育養育人類的「蒼天」,愛護地球,珍惜生命,因為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手冢由於眼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的飛機編隊對日本城市的轟,看到了無數的生命死於非命,由此深深體會到了生命的短暫與可貴。生命的可貴也許只有劫後餘生者才能有最為痛徹的體驗。自1946年在《少國民新聞》上發表《小馬日記》以來,手塚治虫對於生命問題的探索就未曾止步。

「生命」是貫穿他所有作品的共通主題「生命」有多少種形式?

生命究竟有何意義?不同類型的生命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從《鐵臂阿童木》到《森林大帝》,從《怪醫黑傑克》到《火鳥》等,手冢對於生命尊嚴的思考牢牢地嵌套在他幾乎所有的作品中。

最為著名的當屬《佛陀》,它是手冢以獨特視角來詮釋佛陀一生的歷史大作。

釋迦族的王子悉達多面對「人為何要死」、「人為何有高低貴賤」、「生命到底為何物」的問題苦苦思索,為了悟出真理,他削髮為僧,毅然踏上了修行之路。

作品巧妙地把真實歷史人物和虛構人物交錯相織。

作品連載12年之久,全卷長達14集。

雖然手冢每部作品的題材都不盡相同,卻都包含有對生命的思考,對人類生存意義的積極探索,對生命的敬畏和愛。

相關焦點

  • 「手塚治虫」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父」,他的作品中有生命存在
    手塚治虫,日本漫畫家、動畫家、醫生、醫學博士。原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所以把他的原名「治」改成日文中發音很像的步行蟲的日文名稱。漢字寫作「治蟲」。以後手塚治虫就成為了他的筆名。3,《火之鳥》手塚治虫先生頂峰時期的作品本片的故事構成早已超越了國界、時間和生死。作為無可比擬、包羅萬象的宏篇巨著,影片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因此稱其為傑作中的傑作好不過分。
  • 《火鳥》:生命的史詩(手塚治虫)(動漫札記)
    這部作品已成為漫迷公認的史詩神作,其主線故事跳躍穿梭整個宇宙紀年,具有宏觀磅礴的敘事結構,作者全力發揮想像,在一條主線上貫穿古今日外的各篇故事,來闡述自己對「輪迴」的解釋和對「生命」的態度。正欲從天空《太陽篇》回歸大地,描寫發生在當代背景下的終結篇《大地篇》時,卻因火鳥未能及時延續手冢大師的生命,就此漫畫的結局成為讀者遙遙無期的猜想。
  • 手塚治虫紀念館:鐵臂阿童木、三眼神童都在這裡
    手塚治虫一生所創作的漫畫作品高達15萬頁之多,他在巔峰期間曾同時執筆13部漫畫作品連載,由於工作量大,他隨時攜帶稿紙,在旅行途中的飛機上、汽車上也繼續作畫,他每天只睡不到4小時,有時一天可畫50頁漫畫,速度驚人。他也曾3天3夜毫無睡眠連續畫個不停,即使同時創作漫畫和製作卡通動畫如此地忙碌,也不停歇。
  • 手塚治虫:中國人刺激出來的日本漫畫大師,創作至死的阿童木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手塚治虫:被中國人刺激出來的日本漫畫大師,創作至死的阿童木之父1928年11月3日,手塚治虫出生於日本大阪。因為自幼喜歡收集昆蟲,他在1939年在本名手冢治後面加了個「蟲」字。後來,就一直用手塚治虫作為筆名。他小時候的另一個愛好是看電影。1942年,中國動畫片《鐵扇公主》在日本上映。
  • 手塚治虫:讓人又愛又恨的「日本動漫之父」
    2013年12月,日本NTT DOCOMO電信公司,針對「最能代表日本的漫畫家」發起群眾投票,手塚治虫以44%的得票率高居榜首。《鐵壁阿童木》海報差一點去當了醫生不過,大師在成年前可並沒有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手塚治虫小的時候,因為身體比較瘦小,在學校總是被同學欺負,只能哭著回家。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會溫柔安慰他的母親和喜愛漫畫的開明的父親。
  • 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教育:尊重生命是核心
    讓生命教育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能不能請您談談,從事殯葬行業的真實感受?您會害怕,或者不習慣嗎?您覺得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近年來,生命教育等名詞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相關教育是否必要、教學內容如何設置、教育開展現狀如何?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多位校內外專家和研究人士。生命教育知識更像一個工具、一部字典張偉從事殯葬工作已有8年,對於生命教育的意義,他有著獨到見解。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未完結的作品,突破少年漫畫格局的傳說之作
    相信很多人對於「手塚治虫」這個名字是非常熟悉的,甚至還流傳不少對於手塚治虫的傳聞,因為《森林大帝》,《鐵臂阿童木》這些動漫,都是不少人兒時的記憶,這些都是出自於手塚治虫的手。
  • 手塚治虫先生頂峰時期的作品《火鳥》到底是怎樣的作品?
    《火鳥》中文版2004年,NHK臺利用最新數碼技術重新打造的新版《火之鳥》作為手塚治虫先生頂峰時期的作品。本片的故事構成稱早已超越了國界、時間和生死。在漫畫中手塚治虫先生以火鳥作為線索,探討生命的秘密講述生命的故事。發生在不同時空裡的十二個故事,雖然主角、時代、背景各不相同,但卻有著共同的主題和內在的聯繫。讀者可以隨著火鳥一起縱橫馳騁在人類的歷史和未來裡,體驗手冢對人類文明、生命的意義以及宇宙本源的思考。
  • 動漫可塑性記憶介紹,對生命帶來正能量的作品,相當有意義
    見到了許多擁有人類情感的機器人面對將近的生命。編輯成每個人不同的故事。這類以仿真機器人為主題的故事。一直都算是熱門的科幻題材。1818年的恐怖小說,科學怪人。雖然並不算一仿真機器人為主題。但在探討人類創造人類的後果上。可以說是這類作品的先驅。2001年的電影人工智慧可以說是最符合。仿真機器人人類之間的探討。而這部可塑性記憶卻相當反常的。並不探討人工智慧是否擁有靈魂。
  • 手塚治虫《火鳥》簡體中文版公 《魔禁》三曝最新人設圖
    via動漫星空漫畫大師手塚治虫歷時三十四年創造的漫畫《火鳥》日前公布了簡體中文版,由手塚治虫工作室獨家授權
  • 動漫明星大亂鬥!他們究竟有何魔力?
    ,更重要的是原因可能是日本動漫多數是面向成年人的作品,而中國相當多數觀眾其實是未成年人。,生活處處都是動漫的元素。動漫具有寫實性,情感的表現力,動漫有潛質實現其他藝術形式試圖達到的目標,討論生命,愛恨情仇,科技政治文明,戰爭與和平等話題,而日本的動漫到底是靠什麼站上了「東方不敗」的位子?
  • 大師手塚治虫出品,六十年的產物《多羅羅》,1部極具深度的動漫
    大家好,我是動漫老胖,今天來說一部2019年1月播出的動漫《多羅羅》,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動漫,也真的是廣受好評。隨著商業動畫的發展,像《多羅羅》這樣有深度又讓人深思的動漫現在已經算是比較少了,大多數都是一些打打殺殺,或者是比較常見的賣肉番等等。原作出自大師手塚治虫之手,而後期在製作方面也完成得相當的出色,不管是畫面、音色還是一些其他的細節都可謂是相當精良。
  • 人氣網文作家「流浪的蛤蟆」對談手冢工作室,暢談手塚治虫作品理念
    人氣網文作家「流浪的蛤蟆」對談手冢工作室,暢談手塚治虫作品理念 動漫 星律動漫 ▪ 2017-09-12 16:08:51
  • 醫學動漫的先驅,有這一部經典作品就足夠了
    這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動漫,醫學可以拯救生命但拯救不了靈魂很少有人會把關於醫學話題的動漫做好,而手塚治虫是可以的。喜歡漫畫地人都知道,手塚治虫可以說是漫畫界的大神,無論時隔多久,他創作的動漫不會越看越沒勁,反而越來越經典,而《怪醫黑傑克》不僅讓手塚治虫度過人生的低潮,也為醫學動漫開了先河。
  • 手塚治虫、宮崎駿,這些日本動漫大師離不開中國影響
    來源:央視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5日在杭州閉幕,今年的動漫節現場,國產動漫展臺人氣爆棚。從《大鬧天宮》開始引領亞洲動畫新潮到如今重新崛起,中國動漫走過的道路也是一段中日兩國動漫人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歷史。
  • 中國動畫電影鼻祖與手塚治虫的不解之緣!
    世界動畫大師,藝術大師,中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世界著名導演,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江蘇南京人。萬籟鳴先生《神筆馬良》的故事相信大家依稀還記得吧?這是一個體現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躪中國的日本軍遭到了中國人民齊心協力的痛擊,這部影片的意圖是一清二楚的。」(引自《栩栩如生的影片》)與此同時,《鐵扇公主》也引起了另一位日本漫畫家的注意,他就是日本動漫的鼻祖——手塚治虫。在看過萬籟鳴的《鐵扇公主》之後,他放棄了醫生的職業,拿起了畫筆,這才有了後來的《鐵臂阿童木》。
  • 書寫生命的天才外科醫生,漫畫之神創造的這個怪醫永遠不會過時
    在名為活著的這條道路上誰都是路人,大多數人都在渴求能走得更遠,但它總有盡頭,活著到死去才顯得生命更有意義,而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更能「活著」的內容更加豐富而幫助人們克服一次又一次病痛帶來死亡的是一群生命的藝術家——醫生。
  • 日本動漫家手塚治虫顛覆觀念:漫畫無處不在
    1951年,手塚治虫開始連載他最重要的作品《鐵臂阿童木》。這部漫畫後來被製作成動畫片,足足播了13年,手塚治虫的漫畫大神地位由此奠定了下來。1953年,他又連載了日本第一部面向少女群體的漫畫《藍寶石王子》。手塚治虫提出了一種針對不同人群製作不同取向的漫畫的想法,在日本漫畫史上,這又是一座裡程碑。
  • 東京國際動漫展終止!AI創作手塚治虫漫畫發布!
    東京國際動漫展宣布終止原定於今年三月的東京動漫展,收疫情影響,於今日宣布終止,並全面退票。東京動漫展是世上最有影響力的動漫展,每次開展都會發布大量的新作消息。而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同好,也會在這裡找到不少的知己。但是考慮到疫情的嚴峻,為了參展者的安全,主辦方不得不停辦這場廣大宅男宅女期待已久的盛宴。
  • 漫畫史上最高佳作,動漫之神手塚治虫與永恆不死的火之鳥
    1954年,日本動漫之神手塚治虫創作了一部被後世稱為「最高神作」的漫畫《火之鳥》,作品講述的是一隻永恆不死的火鳥貫穿古今,俯視人間百態的故事,然而這部漫畫的創作如他筆下的火之鳥一樣,跌宕起伏,曲折不堪,手冢每連載一篇,他所創立的漫畫雜誌銷量就暴跌一次,以至於被業界稱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