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揭露人類迷惑行為的浮世繪,好像在偷窺我擠公交地鐵的感受

2020-12-17 詩享書局

當這套「人類迷惑行為」系列浮世繪首次發布時,就瞬間成為了」網紅「。

西武地鐵用一系列精美的浮世繪風格插畫,展示軌道交通上不文明行為,希望通過這種誇張、濃豔的形式,讓大家自我反省:是否正在做這樣的事情?

比如大聲外放著歌曲、一個人佔兩個座位、車門要關了不讓關……

嗯嗯……說真的,這不就是世情百態嗎?

八大浮世繪版迷惑行為大賞

佔滿座位

把行李放在座位上,或者睡著,或者沉迷於書籍和手機,佔滿座位。

車廂內大聲喧譁

能這麼開心是一件很不錯的事,但是熱鬧是他們的,我們收穫了什麼?

車門關閉時強行闖入

車門即將關閉時闖入車內或者不讓列車關門,實在太危險了!

你將會發現衣服和手袋被毀壞,而且你也可能受傷,還會讓其他乘客討厭。

成為「一部行走的手機」

當你為手機上的視頻和遊戲而瘋狂並且四處走動時,很難注意到周圍的環境,極易碰到其他乘客。如果沒有注意腳下,那也是相當危險。

攜帶過多行李

當車內逐漸擁擠時,背上的大背包可能壓傷身後的乘客,手臂上的書包也可能阻礙在座的顧客站起來。

拖著拉杆箱佔用空間

拉杆箱是一個非常方便的旅行用品,搬運大件或沉重的行李很輕鬆,但是如果你將它拉在後面,可能會影響到其他人。

堵住出入口

沉迷手機而不注意周圍,堵在門口阻止其他乘客上下車,這是惡魔的行徑!

把車廂當「遊樂場」

如果不是在車廂裡上,那看起來還挺有趣。車內不僅有你的朋友,請不要四處奔跑打鬧。

假設大家以後有機會搭成西武鐵道的火車,不妨留心車廂內的浮世繪海報,有警示意義,也有藝術氣息。

什麼是浮世繪?

通俗的說,浮世繪就是指日本的風俗畫、版畫。

浮世繪是一門迷人的藝術。興起於日本的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浮世繪最大特點是:俗,生於市井,作於市井,也描繪市井。

它是日本江戶時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市井生活、尋常巷陌、各種藝伎、小貓小狗等都是浮世繪創作的主題。

由於近代日本和西方國家的不斷深入的交流,浮世繪還一度影響歐洲藝術家的審美傾向。

《吹笛的少年》1866年創作 現藏於法國 巴黎 奧賽美術館

其中,梵谷就可能是著名畫家中受浮世繪影響最深的人。

1885年梵谷到安特衛普時開始接觸浮世繪,1886年到巴黎時與印象派畫家有往來,其中馬奈、羅特列克也都對浮世繪情有獨鍾,例如馬奈的名作《吹笛少年》即運用了浮世繪的技法。

《星夜》 1889年創作 現藏於美國紐約 現代藝術博物館 73x92cm

同樣地,梵谷也臨摹過多幅浮世繪,並將浮世繪的元素融入他之後的作品中,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渦捲圖案即被認為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梵谷最痴迷的畫家是歌川廣重

梵谷對其他版畫家的作品學習和臨摹,會帶有自己的藝術加工,對廣重則是原封不動照搬,梵谷對廣重的浮世繪臨摹已經徹底「放飛自我」,連廣重作品的籤名都學著寫了上去。

左圖:歌川廣重《龜戶梅屋鋪》1857,右圖:梵谷臨摹的《日本情趣:梅花》

梵谷對歌川廣重太推崇了,以至於他說「浮世繪就是信仰。」

歌川廣重有名的作品就是《名所江戶百景》,它耗盡了歌川廣重的全部心血,畫冊於1856年開始分批次出版發行,1858年廣重去世。1859年,《名所江戶百景》在畫家去世一年之後才得以出版完成。

這套《名所江戶百景》,底本就來自1856年魚屋榮吉首次出版的200套,現存散落各地的不超過10套,對於藝術品來說的確是物以稀為貴。

1、首次限量復刻「魚屋榮吉」底本

在當時印製技術並不那麼發達的時代,浮世繪的底本就顯得尤為珍貴,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這套《名所江戶百景》,底本就來自1856年魚屋榮吉首次出版的200套,現存散落各地的不超過10套,對於藝術品來說的確是物以稀為貴。

這本書簡直就是風景畫裡的敘情詩,一切景語皆情語:每一幅圖都是一張江戶風貌明信片。

2、「你怎麼這麼好看」

外封設計借鑑中國古典園林的經典構造法——框景。黑白紅經典配色點綴漸變金霞紋,體現經典日式美學。

內封是在畫片集的上百個景物元素中精心篩選和排列組合而成的拼貼畫,感受純粹日本風情。

3、令和首版,只印3000套

外封封面霞紋祥雲圖燙漸變金,圓框燙金,書名燙黑,內封書名燙金。

實木禮盒外包裹絲光棉絹布,日本進口小型印刷機印刷,專人調色盯色。

畫片下加一根絲帶(純手工完成),方便取出。

底部加一層薄膜嵌入印章和繪本(純手工完成),外加瓦楞紙盒以及一個手提袋……

印廠:「3000套,再多印1套也不幹,太!折!騰!了!」

4、每一本都是私人定製,送禮佳選

唯一收藏編號:隨書附贈的藏書票上會有不同的編號,每一本都是私人訂製,從0000000到0003000。

隨書附贈刻有「魚屋榮吉」初版的方形和圓形印章各一枚,文化品質感瞬間提升。

另隨書附32張《名所江戶百景》主題繪本,可以放飛自我自由塗鴉,也可以對照原畫片填塗上色,繪製屬於你的浮世繪。

#好書連結#

▼ 點擊讀原文,尋味浮世之美~

相關焦點

  • 藝術結合惡趣味:西武鐵道「電車內迷惑圖繪」浮世繪禮儀海報
    不負眾望,日本人果然是最有創意的民族之首,不以聳動的標題吸引路人目光,而是透過藝術結合惡趣味,警世世人即便處在忙碌和混沌之際,也別忘了本身該有的禮節情操;西武鐵道推出一系列名為「電車內迷惑圖繪」的浮世繪禮儀海報,不只畫風引人注目,連名字也令人印象深刻。以下的場景,你是否也覺得萬分眼熟、似曾相識呢?密閉車廂內請把音量轉小,最高品質靜悄悄。
  • 浮世繪:江戶時代日本浮世繪文化的發展,如何成為日漫文化的鼻祖
    浮世繪,現代人經常取其字面意思,將其理解為能夠泛指一個時代特色的人類行為的總稱。但實際上,從源頭上來看,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獨有的一種繪畫藝術,其繪畫風格上與現代漫畫相似,內容上以風俗民物,人物花鳥等為繪畫內容,也經常用之於建築的裝飾等方面的一種繪畫藝術。
  • 穿越300餘年,浮世繪名家原作空降魔都!
    」打破次元壁,跨越300餘年歷史,將百餘幅浮世繪名家原作空降魔都,締造一場絕妙的浮世繪美學盛宴。 這次也是國內第一次從歷史的視角策劃的浮世繪展覽,讓觀眾更全面、徹底地了解浮世繪藝術。
  • 《浮世雙嬌傳》迷惑行為大賞,李治廷智商忽高忽低
    《浮世雙嬌傳》迷惑行為大賞,李治廷智商忽高忽低 時間:2020.10.1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影視口碑榜
  • 日本浮世繪大師Takato Yamamoto的作品,畫風唯美而詭異
    今天我們欣賞一下日本浮世繪大師山本タカト(Takato Yamamoto)的作品一位打著燈籠的青年打開房門看了看他出生在日本的秋田縣,1983年畢業於東京佐科大學的繪畫系,通過多年的嘗試,最後發現浮世繪畫風是最適合自己的,這也就奠定了他的風格。
  • 今天也是被浮世繪擊中靈魂的一天
    今年一月,作家鈴木由紀子出版了新書《浮世繪裡的女人們》,書中介紹了八位日本浮世繪大師與其畫中女子或神秘助手的故事,講述浮世繪作者曾經歷的創作磨難,以及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卦趣談。 鈴木由紀子在前言裡埋下了一個疑問:為何浮世繪能如此直指人心、深入靈魂呢?
  • 穿越300餘年,浮世繪名家原作空降魔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365天,365句經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Hello~大家好,我是日站君。7月伊始,這個連展廳內的巨幅掛簾都能刷屏社交網絡的神仙展覽,在外灘新地標Bund One Art Museum呈現!
  • 北齋與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役者繪作品「浮世」本意是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後用來指代「塵世」「俗世」。17世紀作家淺井了意在其著作《浮世物語》中,首次提到了「浮世」這個詞。這就是所謂的『浮世』」。浮世繪三個字的字面意思就是「虛浮的世界繪畫」。「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浮世繪便可理解為勸人及時行樂的風俗畫,紙上呈現的畫面自然離不開江戶時代町人喜聞樂見的世俗之事。的確,浮世繪上繪的皆是俗世,唯有對它祛魅,你才能看懂浮世繪。
  • 「迷惑行為」刷屏抖音和朋友圈,人類為什麼熱衷迷惑行為?
    但無論是哪一種含義的「迷惑行為」,都在各自的文化語境中有著為數眾多的擁躉。 對於「迷惑行為」的熱衷,幾乎可以算是一個人類的未解之謎。 什麼是迷惑行為? 與中文世界裡「令人辨不清是非、摸不著頭腦」的含義不同,「迷惑」一詞在日文世界中有著全然不同的詞義:它常被用來描述那種「因別人做出的行為而產生不快的感覺」,對應的中文詞彙理應是「麻煩」與「打擾」。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馬奈、莫奈、德加、勞特雷克這些印象派大師的作品都深受浮世繪的影響。其中,凡·高尤為鍾情於浮世繪,並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接受了浮世繪的精神。凡·高畫像凡·高出生於荷蘭一個小鎮新教牧師的家庭,作品充滿激情。他的實際作畫時期並不長,但對西方現代繪畫卻產生了深遠影響。
  • 怪化貓:想要了解浮世繪,看這部動漫就夠了
    怪化貓:想要了解浮世繪,看這部動漫就夠了對於想要了解日本繪畫的朋友來說,絕對繞不開的一個坎兒就是「浮世繪」。這種起源自江戶時代的繪畫方式,甚至影響到了梵谷、莫奈等印象派畫家的作品。而了解浮世繪,就一定不會錯過葛飾北齋等浮世繪大師,但是如果不想在那些奇奇怪怪的畫片上浪費太多的時間,而只是想要享受浮世繪繪畫的美感,又該怎麼辦呢?那就這裡就有這樣一部動漫在等著想要了解浮世繪之美的你。這部動畫就是《怪化貓》。想必玩過陰陽師的朋友們不會忘記賣藥郎這個聯動SSR,而賣藥郎的出處,就是《怪化貓》的主角。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迄今鮮為人知的是,印象派與浮世繪的關聯並不是一種不二而無以取代的關聯,也就是說,兩者的關聯或許不會發生,與印象派相關的異域美術或許根本不是浮世繪,而是其他的什麼。原因是:印象派與浮世繪實際出現的關聯並沒有深入各自本身的內裡,也沒有深入彼此特有的層面,而只是在特定的共性層面發生。共性是指無論就印象派還是浮世繪而言,都與其他繪畫有著某種共享性的層面。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兩個小時的導覽活動中,劉德江老師娓娓道來,分享了鈴木春信的漢風古典美人繪、喜多川歌麿風靡日本的唐韻大首繪、鳥居清長的九頭身「清長風」美人繪、東洲齋寫樂傳神寫意的役者繪、葛飾北齋徵服世界的《神奈川衝·浪裡》、歌川廣重傳遞詩意鄉愁的名所繪以及這些浮世繪大師的藝術人生。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浮世繪是如何攻佔時尚圈的?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稱德川幕府時代)的民間藝術,描繪的多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及演劇。在佛教中,「浮世」的反義詞是「淨土」。浮世繪帶有及時行樂、性解放的色彩,相當一部分浮世繪又邪又汙~~~(這裡小編就不放圖了!!)
  • 《鬼滅之刃》:票房火爆作品中的浮世繪魅力
    少年在被鬼扼殺幸福生活後為了復仇為了讓妹妹重回人類而成為「鬼殺隊」一員踏上徵程。  奶油挺喜歡這種偏向浮世繪風格的動畫!眾所周知日漫的幀數並不多,在這種情況下配上浮世繪風格的元素整個番劇其實更具衝擊力。
  • 在浮世中,去發現浮世之美的天才們
    ,而浮世繪卻影響了整個歐洲藝術。雖然這個藝術展充滿風波和爭議,卻是國內舉辦的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的浮世繪展覽,此次浮世繪藝術大展被認為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們專訪了此次浮世繪藝術大展的策展人程鵬子,讓大家在這浮世之中再次感受那些浮世之光。(本文是專訪文章之一,之後續發,文末留言贈票!)
  • 藏家趙堂偉:最精華的120幅日本浮世繪 我都帶到貴陽孔學堂來了
    也就是說這次展覽從浮世繪早期到沒落的整個200多年歷史過程中的鏈條基本上都有了,還有20個左右的各個時期大師的作品也基本上覆蓋了。動靜記者:你和浮世繪是怎麼結緣的?這些浮世繪藏品您是通過什麼方式收集到的呢?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日本武者繪|武士橫行的江戶時代,武者繪為何在浮世繪中突出重圍
    接下來要說一下武者繪能在眾多浮世繪風格中脫穎而出的原因,如果你對此有興趣,就跟著我一起往下看吧。不過在江戶時代的時候,日本還有一種傳遞信息的方式,那就是利用日本獨特的浮世繪來傳遞信息。來自歐洲著名的畫家梵谷在欣賞了日本的浮世繪後,在與弟弟的信中說到:「我想按照日本的風格來畫這間屋,沒有投影和陰影,只使用日本印刷畫裡明亮的顏色。從某種形式上說,我所有的作品都源於日本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