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市:創新城市黨建載體 完善城市治理機制

2020-12-22 人民日報

  瓊海市位於海南省東部,萬泉河中下遊,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是舉世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所在地。全市總面積171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2萬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啟動後,瓊海積極探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形勢新背景下,創新城市黨建工作載體,完善城市治理工作機制,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城市影響力、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升。

  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

  加強基層黨建頂層設計

  作為一項創新性工作,城市基層黨建牽涉面廣、情況複雜,必須樹立系統建設、整體建設的大黨建理念。瓊海市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要把城市基層黨建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條適應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特色城市發展道路,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人民群眾更加自覺地熱愛黨、跟黨走。

  全國、海南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召開後,市委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專題研究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部署推進城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一批批黨建業務骨幹、社區黨組織書記、兩新組織書記前往上海、浙江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借鑑先進經驗。

  2018年5月,市委出臺了《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掀開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新篇章,明確全面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提出了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擴大城市新興領域黨組織覆蓋、堅持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等6大方面30項工作措施,指明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以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為主責主業的工作思路。

  今年8月,為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要求,市委研究制定《瓊海市開展共駐共建黨建聯盟活動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實施方案》,提出打造自貿港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標杆,把黨建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和全過程,並部署了一系列具體工作舉措,從頂層設計上理順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建設上下合力、互聯互通、整體推進的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建強社區黨組織「軸心」,擴大基層黨建整體效應

  瓊海市注重在社區建設上著力,努力把社區黨組織這個距離群眾最近的一級組織打造成最堅強戰鬥堡壘,暢通聯繫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

  以「達標升級創五化支部」為載體,在推進社區黨組織黨務管理、組織生活、議事決策、服務群眾、硬體建設規範化的基礎上,市委組織部研究出臺了《關於加強全市各級黨組織政治建設的意見》等「一意見三計劃」,進一步提升社區黨組織政治功能,推動「人往社區走、錢往社區投、政策向社區傾斜」,不斷提升社區聯繫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10月,位於城市核心地段、面積達1400多平方米的登仙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順利建成,設有便民服務窗口、圖書閱覽區、黨群活動室、文體娛樂室、老年活動室、微型消防站等場所,為居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務。

  近年來,瓊海市持續加強社區陣地建設,共投入1.3億元全面完善提升14個社區陣地建設,實現14個社區平均陣地面積大於500平方米,並統一懸掛「中國社區」標識、統一設計場所功能及醒目黨建標識、統一設置「我是共產黨員」黨員牆,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成聯繫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

  陣地建設得更加寬敞,服務功能更加齊全周到,環境更加美觀舒適,對黨員群眾的吸引力更大了。

  瓊海市大力保障社區工作經費,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補充的社區組織運轉保障機制:每個社區每年黨建工作經費不低於5萬元、服務群眾工作經費不低於10萬元;鼓勵通過慈善捐贈、設立社區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城市社區治理領域。

  為了讓社區黨組織把該幹的事幹好,大力推動社區減負增效,瓊海推行社區事務準入制度,明確社區依法履職事項為9類27項,協助政府工作事項為4類54項,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上來。同時,著力打造社區便民服務升級版,開展錯時、延時和預約事務辦理等事項,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年均為群眾辦事約7萬餘件、提供諮詢服務約2.2萬人次,解決城市治理熱點、難點問題350多個。

  創新城市黨建載體,開展「共駐共建黨建聯盟」活動

  隨著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和瓊海建設海南東部中心城市進程加快,人口快速流動,大量兩新組織湧現,城市基層黨建情況更加複雜多變,社區黨組織人員力量單薄、資源投入不足、經費短缺等問題更加凸顯。

  針對這一情況,瓊海市委以開展「共駐共建黨建聯盟」活動為抓手,將全市14個社區作為市四套班子領導成員和機關單位黨建聯繫點和共建責任區,最大限度把市鎮社區、駐區單位、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黨組織的力量統籌整合起來,把黨建資源、黨建優勢、黨建活力轉化為推動城市發展的新動力。

  黨建聯盟主要以「六聯共建」活動為抓手,以社區黨組織為「軸心」,推動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形成全區域統籌、各領域融合、多方面聯動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堅持「一社區一方案」,把每一個社區都打造成獨具特色的黨群服務聯盟。市委辦、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總工會等14家牽頭單位圍繞駐區實際,聯合駐點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制定細化方案,有效整合黨建、教育、文化、體育、信息網絡等方面資源和力量,共同打造治理格局和活動載體,助力創建各類區域化黨建主題社區。

  登仙嶺社區依託其居民書法字畫愛好打造「書畫文化街」,朝標社區以其物流產業聚集特點打造「物流產業街」,龍利坡社區以其五穀雜糧飲食文化特色打造「雜糧美食街」等,一大批特色主題社區在駐區單位和社區黨組織的攜手合作中應運而生,以文化內涵和產業輻射效應進一步盤活了社區資源,提升了城市品位。

  以「三市一區」創建為抓手,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瓊海始終堅持發展和治理兩手抓兩手硬,整合力量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健康城市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鞏固)工作,以黨的建設引領基層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協商、群團帶動、社會參與機制,建立完善以城市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駐區單位、社會組織、市場主體等共同參與、有序運行的基層治理格局。

  瓊海市把主城區劃分為嘉積城區、萬泉河片區、溫泉片區、泮水片區、上埇片區等5個治理片區,每個片區探索建立區域化「大黨委」;將文坡社區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把轄區裡「候鳥」黨支部和「兩新」黨支部劃入管理,擴大城市新興領域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這也是完善黨的組織體系、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為民服務質量的現實需要。

  全市14個社區共劃分56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3—5名網格員,由社區幹部、居民小組長、黨員、志願者等組成,建立民生服務、困難群眾、社會穩定「三本臺帳」,工作方式從「坐等群眾上門」轉為「主動下社區服務」,逐步形成「小網格」服務「大民生」的城市黨建新格局。

  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建立志願服務隊,所有黨員就近到社區報到,發揚「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精神,利用周末和晚上深入社區、走上街頭,廣泛開展鄰裡守望、扶貧幫困、關愛留守兒童、陽光助殘、「點亮微心願」、交通勸導、環境保護等志願服務活動,有力帶動群眾投入創建工作,自發清除城市衛生死角、開展志願服務。目前,全市志願服務組織184個,實名註冊志願者3.7萬多人;山葉社區榮獲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榮譽稱號。

  堅持開展「綠色星期六」活動,每周六由社區黨組織牽頭駐點幹部、網格員、志願者、居民群眾開展義務大掃除、垃圾分類、亂停亂放整治、交通秩序引導等工作,鮮豔的紅馬甲已經成為城市黨建聯盟服務社會治理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結合鞏固擴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通過社區講壇、文化牆等載體,引導群眾有序參與社區治理。嚴格「四議兩公開」議事制度和居務協商會制度,強化城市基層民主協商。對社區重大事項,以及拆遷改造、環境衛生整治等棘手問題,通過民情懇談、民主協商等方式,組織有關方面和居民群眾坐下來協商,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辦」。此外,社區黨組織注重發揮新鄉賢作用,利用節假日組織召開鄉賢座談會或議事會,為社區事務提供諮詢參謀,參與社區建設和治理,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黨建工作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軟環境」。

  以8分鐘黨群服務圈為紐帶,構築凝聚黨心民心強磁場

  在美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便民服務窗口,社區工作者熱情地給來辦事的群眾處理業務;圖書角裡,三五成群的年輕人喝著咖啡悠閒地翻著書;書法區,幾位書法愛好者愜意地揮毫潑墨;七彩小屋內,志願者帶著小朋友讀書做遊戲……美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剛落成不久,已經是人氣滿滿。

  瓊海市委組織部下大力氣打造一批體現特色化、功能化、年輕化、時尚化、智慧化、國際化的黨群服務中心,形成在城區8分鐘可達的高效黨群服務圈;依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工作站、婦女之家、道德講堂等現有平臺資源,由社區黨組織主導,統籌策劃活動項目、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著力構建有溫度、有人氣、有活力的黨群服務陣地。

  瓊海市堅持理論聯學、黨日聯過、活動聯辦、黨課同上,把分散的組織活動變成集體「大課堂」,實現黨建資源利用最大化;在每個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共享「三會一課」主題館,為兩新黨支部無償提供黨群活動場所;主題館的黨建氛圍濃厚,設置黨旗、黨徽、入黨誓詞等,各項功能配備齊全,可滿足黨員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政治生日、重溫入黨誓詞和入黨志願書等活動。

  8分鐘黨群服務圈以黨群服務中心為節點,連接共享書屋、「三會一課」主題館、社會組織黨建中心、「候鳥」黨建工作站等,結成一張便捷貼心的紅色服務網,提供更多可能的服務,讓黨員群眾時時刻刻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

相關焦點

  • 市北區敦化路街道創新實施「紅色合伙人」機制 拉動城市基層治理
    近期,針對街道地處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商務樓宇多、駐街單位多、沿街商鋪多、基層黨組織多、企業白領黨員多的「五多」特點,街道黨工委創新實施了「紅色合伙人」機制,統籌轄區各類企業、單位、黨組織等,以街道為「軸心」成立「紅色聯盟」,將原本分散的基層組織整合成緊密型黨建共同體,探索出一條區域共融、組織共建、事務共商、資源共享、多元共治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成為拉動城市基層治理的強大引擎。
  • 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應對城市公共危機
    梧州市就是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斷完善小區黨支部人財物保障機制,如今,市區基層黨組織的辦公場所和活動場所條件是大大改善,成為不少市民每天必到打卡的「網紅點」。  三、可以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深化、黨建觸角延伸  文明城市創建是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載體。
  • 黨建引領沂蒙紅色物業 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著力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9年開始,臨沂市創新開展了黨建引領沂蒙紅色物業工作,探索構建「黨建引領、社區抓總、各方聯動、物業先行」工作格局,集中解決社區居民關注的物業難點、堵點和痛點問題,有效提升了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 德州:三把「鑰匙」叩響城市基層治理創新大門
    暢和名居小區的實踐是德州市強化黨建引領、大力推進城市基層治理創新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德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鼓勵基層探索創新,著力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結形成了黨建引領網格服務、「紅色業委會」治理機制、小社區微服務等創新做法,取得了明顯成效。
  • 黑龍江伊春:黨建聯盟速集結 治理難題迎刃解
    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推行工作和凝聚戰鬥力的基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把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對于堅持和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全面領導,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 銅仁印江:「三突出三式」著力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積極順應城市基層黨建新形勢、新要求,聚焦工作重點,創新載體形式,以「凝聚黨員、服務群眾」為主線,堅持創新理念抓謀劃、統籌協調抓推進、品牌引領抓提升,在機制引領、能力引領、組織引領上下足功夫,不斷探索完善黨領導下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 城市公共危機治理與公眾有效參與機制研究
    此外,隨著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的廣泛普及,公眾在公共危機、突發事件等方面擁有了更大話語權,常以情緒化言論、碎片化話語、極端化觀點等表達利益和訴求,逐漸形成了能夠影響社會輿論走向和公共危機治理的網絡次生輿論場,在這種情況下公眾成為城市公共危機治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公眾參與是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方式。
  • 日照:「小網格」構建城市基層黨建「大格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賈小億 通訊員 潘棟 日照報導近年來,日照市圍繞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升黨建引領城市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水平,優化網格布局,規範流程再造,創新工作舉措,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 新疆阿勒泰創新完善「五治融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持續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運用法治思維破解難題,探索建立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機制;發揮德治教化作用,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體系;發揮群眾自治主體作用,探索城鎮基層黨建制度體系領航工程,出臺「新時代鄉賢」工作機制;釋放現代科技最大效能,圍繞服務旅遊發展實施「智慧雪都」工程……今年以來,新疆阿勒泰地區創新完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千手巧繪「同心圓」 ——武穴市武穴辦事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創新
    黨員參與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社會治理。2018年、2019年,武穴市武穴辦事處連續兩年榮獲「黃岡市十佳鄉鎮黨委」榮譽稱號。地處武穴市中心城區的武穴辦事處,是全市城市治理的主戰場。近年來,該辦事處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理念,按照「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實系統、做活治理」工作思路,堅持黨建引領,興治理、優服務、強保障,著力探索打造「358」工作模式,持續鞏固防疫工作戰果,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健全「五級架構」激活基層治理「感應末梢」「叢才叔,你最近怎麼樣? 」「挺好,挺好。」
  • 「網格化管理」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插上創新之翼
    雲南網訊(通訊員 胡建斌)網格化管理是近年來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創新治理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網格化管理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時代下如何通過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使其向著更加完善、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是值得思考的。  創新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要實現網格化管理的精細化。
  • 優秀黨建品牌巡展|網格黨建提升治理效能 乳山以城市「小網格」
    2020年8月20日,大眾日報、山東省委黨校聯合16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攜手共建的山東黨建雲平臺上線,同步啟動「齊魯印初心」山東優秀黨建品牌孵化工程,面向全省徵集黨建優秀做法。本期展示的,是威海乳山市推進網格黨建,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的優秀做法。
  • 金鳳區:黨建「繡花針」繡出精管善治「城市新畫卷」
    新華網銀川12月11日電 近年來,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充分發揮黨建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用心打磨黨建「繡花針」,一針一線串聯基層組織、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等城市社會治理力量,加速推動「新政末端」向「治理樞紐」轉變,用心精繡治理主體社會化、治理單元精細化、治理流程規範化、治理模式人性化、治理載體數位化的精管善治「城市新畫卷」,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 超大城市社區治理新路怎麼走?打浦橋街道成立了「雙紅聯盟」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姚麗萍)超大城市社區治理新路,怎麼走?黃浦區打浦橋街道成立了「雙紅聯盟」。今天上午,作為「從斜三基地到海華花園——『四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活動」的拓展延伸,打浦橋街道「『雙紅聯盟』推進人民城市基層治理創新研討暨中海網格黨建理事會揭牌儀式」舉行。
  • 洛陽路街道:「陀螺模式」創新黨建引領治理新機制 紅色旋風為基層...
    據了解,自市北區開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全面提升工作以來,洛陽路街道探索創建主軸引領、四力驅動、網格支撐、精細施治的「陀螺模式」,將黨建引領作為貫穿基層治理工作的核心驅動軸,圍繞社區網格這個基層治理陀螺旋轉的支點,通過工作模式和機制創新,全面發揮黨的政治、組織及群眾工作優勢,充分釋放組織力、共建力、平臺力和聯動力
  • 【超大城市治理④】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3月10日在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時表示,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為全球應對非傳統安全風險,加強和創新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 創新社區治理!臨沂蘭山「紅色物業」釋放「紅色效應」
    蘭山區現有68個城市社區、1200個住宅小區,涉及物業服務的企業850家。面對新建城市社區和老舊小區面臨的這一困擾,蘭山區按照市黨建引領沂蒙紅色物業工作要求,聚焦居民最關心的「難點」「堵點」問題,創新實施「社區黨委(總支)+物業黨支部+物業企業+業委會」的「紅色物業」新模式,推動城市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 探索PPP模式在城市更新中的應用
    一方面,功能轉型設定了回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城市更新目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的城市經歷了「工業化建設」「市場經濟轉型」「社會治理現代化」三個階段的治理目標轉換。城市從承載著工業建設目標的行政區域,轉變為集聚各種資源和人們生產、消費活動的主要場域。在治理現代化的目標設定下,又進一步轉換為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公共空間載體。
  • 即墨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四型」幹部隊伍助推城市治理現代化
    近年來,即墨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主動適應城市發展治理現實需要,堅持抓教育提素質、抓培訓提能力、抓作風提效能,著力打造講政治、有擔當、守紀律、善治理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為推進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了堅強力量支撐。黨建引領、培根鑄魂,打造擔當型隊伍。深化主題教育,深植初心使命。
  • 玄武區45名城市治理委員會「上崗」
    為深入貫徹《南京市城市治理條例》,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11月18日,玄武區舉辦第三屆城市治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公眾委員聘任儀式,審議通過《關於學習貫徹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議》,完成公眾委員換屆聘任及表彰。區委副書記、區長、區城治委主任錢維出席會議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