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市位於海南省東部,萬泉河中下遊,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是舉世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所在地。全市總面積171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2萬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啟動後,瓊海積極探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形勢新背景下,創新城市黨建工作載體,完善城市治理工作機制,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城市影響力、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升。
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
加強基層黨建頂層設計
作為一項創新性工作,城市基層黨建牽涉面廣、情況複雜,必須樹立系統建設、整體建設的大黨建理念。瓊海市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要把城市基層黨建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條適應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特色城市發展道路,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人民群眾更加自覺地熱愛黨、跟黨走。
全國、海南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召開後,市委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專題研究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部署推進城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一批批黨建業務骨幹、社區黨組織書記、兩新組織書記前往上海、浙江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借鑑先進經驗。
2018年5月,市委出臺了《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掀開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新篇章,明確全面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提出了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擴大城市新興領域黨組織覆蓋、堅持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等6大方面30項工作措施,指明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以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為主責主業的工作思路。
今年8月,為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要求,市委研究制定《瓊海市開展共駐共建黨建聯盟活動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實施方案》,提出打造自貿港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標杆,把黨建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和全過程,並部署了一系列具體工作舉措,從頂層設計上理順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建設上下合力、互聯互通、整體推進的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建強社區黨組織「軸心」,擴大基層黨建整體效應
瓊海市注重在社區建設上著力,努力把社區黨組織這個距離群眾最近的一級組織打造成最堅強戰鬥堡壘,暢通聯繫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
以「達標升級創五化支部」為載體,在推進社區黨組織黨務管理、組織生活、議事決策、服務群眾、硬體建設規範化的基礎上,市委組織部研究出臺了《關於加強全市各級黨組織政治建設的意見》等「一意見三計劃」,進一步提升社區黨組織政治功能,推動「人往社區走、錢往社區投、政策向社區傾斜」,不斷提升社區聯繫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10月,位於城市核心地段、面積達1400多平方米的登仙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順利建成,設有便民服務窗口、圖書閱覽區、黨群活動室、文體娛樂室、老年活動室、微型消防站等場所,為居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務。
近年來,瓊海市持續加強社區陣地建設,共投入1.3億元全面完善提升14個社區陣地建設,實現14個社區平均陣地面積大於500平方米,並統一懸掛「中國社區」標識、統一設計場所功能及醒目黨建標識、統一設置「我是共產黨員」黨員牆,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成聯繫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
陣地建設得更加寬敞,服務功能更加齊全周到,環境更加美觀舒適,對黨員群眾的吸引力更大了。
瓊海市大力保障社區工作經費,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補充的社區組織運轉保障機制:每個社區每年黨建工作經費不低於5萬元、服務群眾工作經費不低於10萬元;鼓勵通過慈善捐贈、設立社區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城市社區治理領域。
為了讓社區黨組織把該幹的事幹好,大力推動社區減負增效,瓊海推行社區事務準入制度,明確社區依法履職事項為9類27項,協助政府工作事項為4類54項,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上來。同時,著力打造社區便民服務升級版,開展錯時、延時和預約事務辦理等事項,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年均為群眾辦事約7萬餘件、提供諮詢服務約2.2萬人次,解決城市治理熱點、難點問題350多個。
創新城市黨建載體,開展「共駐共建黨建聯盟」活動
隨著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和瓊海建設海南東部中心城市進程加快,人口快速流動,大量兩新組織湧現,城市基層黨建情況更加複雜多變,社區黨組織人員力量單薄、資源投入不足、經費短缺等問題更加凸顯。
針對這一情況,瓊海市委以開展「共駐共建黨建聯盟」活動為抓手,將全市14個社區作為市四套班子領導成員和機關單位黨建聯繫點和共建責任區,最大限度把市鎮社區、駐區單位、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黨組織的力量統籌整合起來,把黨建資源、黨建優勢、黨建活力轉化為推動城市發展的新動力。
黨建聯盟主要以「六聯共建」活動為抓手,以社區黨組織為「軸心」,推動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形成全區域統籌、各領域融合、多方面聯動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堅持「一社區一方案」,把每一個社區都打造成獨具特色的黨群服務聯盟。市委辦、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總工會等14家牽頭單位圍繞駐區實際,聯合駐點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制定細化方案,有效整合黨建、教育、文化、體育、信息網絡等方面資源和力量,共同打造治理格局和活動載體,助力創建各類區域化黨建主題社區。
登仙嶺社區依託其居民書法字畫愛好打造「書畫文化街」,朝標社區以其物流產業聚集特點打造「物流產業街」,龍利坡社區以其五穀雜糧飲食文化特色打造「雜糧美食街」等,一大批特色主題社區在駐區單位和社區黨組織的攜手合作中應運而生,以文化內涵和產業輻射效應進一步盤活了社區資源,提升了城市品位。
以「三市一區」創建為抓手,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瓊海始終堅持發展和治理兩手抓兩手硬,整合力量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健康城市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鞏固)工作,以黨的建設引領基層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協商、群團帶動、社會參與機制,建立完善以城市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駐區單位、社會組織、市場主體等共同參與、有序運行的基層治理格局。
瓊海市把主城區劃分為嘉積城區、萬泉河片區、溫泉片區、泮水片區、上埇片區等5個治理片區,每個片區探索建立區域化「大黨委」;將文坡社區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把轄區裡「候鳥」黨支部和「兩新」黨支部劃入管理,擴大城市新興領域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這也是完善黨的組織體系、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為民服務質量的現實需要。
全市14個社區共劃分56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3—5名網格員,由社區幹部、居民小組長、黨員、志願者等組成,建立民生服務、困難群眾、社會穩定「三本臺帳」,工作方式從「坐等群眾上門」轉為「主動下社區服務」,逐步形成「小網格」服務「大民生」的城市黨建新格局。
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建立志願服務隊,所有黨員就近到社區報到,發揚「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精神,利用周末和晚上深入社區、走上街頭,廣泛開展鄰裡守望、扶貧幫困、關愛留守兒童、陽光助殘、「點亮微心願」、交通勸導、環境保護等志願服務活動,有力帶動群眾投入創建工作,自發清除城市衛生死角、開展志願服務。目前,全市志願服務組織184個,實名註冊志願者3.7萬多人;山葉社區榮獲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榮譽稱號。
堅持開展「綠色星期六」活動,每周六由社區黨組織牽頭駐點幹部、網格員、志願者、居民群眾開展義務大掃除、垃圾分類、亂停亂放整治、交通秩序引導等工作,鮮豔的紅馬甲已經成為城市黨建聯盟服務社會治理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結合鞏固擴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通過社區講壇、文化牆等載體,引導群眾有序參與社區治理。嚴格「四議兩公開」議事制度和居務協商會制度,強化城市基層民主協商。對社區重大事項,以及拆遷改造、環境衛生整治等棘手問題,通過民情懇談、民主協商等方式,組織有關方面和居民群眾坐下來協商,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辦」。此外,社區黨組織注重發揮新鄉賢作用,利用節假日組織召開鄉賢座談會或議事會,為社區事務提供諮詢參謀,參與社區建設和治理,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黨建工作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軟環境」。
以8分鐘黨群服務圈為紐帶,構築凝聚黨心民心強磁場
在美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便民服務窗口,社區工作者熱情地給來辦事的群眾處理業務;圖書角裡,三五成群的年輕人喝著咖啡悠閒地翻著書;書法區,幾位書法愛好者愜意地揮毫潑墨;七彩小屋內,志願者帶著小朋友讀書做遊戲……美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剛落成不久,已經是人氣滿滿。
瓊海市委組織部下大力氣打造一批體現特色化、功能化、年輕化、時尚化、智慧化、國際化的黨群服務中心,形成在城區8分鐘可達的高效黨群服務圈;依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工作站、婦女之家、道德講堂等現有平臺資源,由社區黨組織主導,統籌策劃活動項目、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著力構建有溫度、有人氣、有活力的黨群服務陣地。
瓊海市堅持理論聯學、黨日聯過、活動聯辦、黨課同上,把分散的組織活動變成集體「大課堂」,實現黨建資源利用最大化;在每個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共享「三會一課」主題館,為兩新黨支部無償提供黨群活動場所;主題館的黨建氛圍濃厚,設置黨旗、黨徽、入黨誓詞等,各項功能配備齊全,可滿足黨員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政治生日、重溫入黨誓詞和入黨志願書等活動。
8分鐘黨群服務圈以黨群服務中心為節點,連接共享書屋、「三會一課」主題館、社會組織黨建中心、「候鳥」黨建工作站等,結成一張便捷貼心的紅色服務網,提供更多可能的服務,讓黨員群眾時時刻刻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