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各縣區到蘭山區觀摩交流紅色物業工作。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4日訊 曾經管理混亂、電梯停運、物業費收不上來的臨沂蘭山區柳青街道金潤社區杏壇中心城,如今處處鳥語花香、鄰裡和睦、秩序井然。停車位增加了、66部電梯全部進行安檢排除故障,6處主題景觀讓人心怡。
變化,緣於「紅色基因」的及時注入。蘭山區現有68個城市社區、1200個住宅小區,涉及物業服務的企業850家。面對新建城市社區和老舊小區面臨的這一困擾,蘭山區按照市黨建引領沂蒙紅色物業工作要求,聚焦居民最關心的「難點」「堵點」問題,創新實施「社區黨委(總支)+物業黨支部+物業企業+業委會」的「紅色物業」新模式,推動城市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針對物業與居民的矛盾問題,蘭山區從注入紅色基因、建立紅色機制、開展紅色服務入手,通過規範物業服務釋放紅色效應,讓黨建成為社區治理的『紅色引擎』,讓物業和居民『兩家人』變成『一家親』,實現基層治理有抓手,社區居民得實惠。」蘭山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長李春仲介紹說。
黨組織牽頭為金潤社區新增了一處健身場所。
注入紅色基因 旗幟鮮明加強黨的領導
每天只要時間允許,金潤社區市派紅領書記的李春光就到杏壇中心城等小區轉轉,對發現的物業管理問題及時溝通解決。通過健全小區黨組織構架,包括物業公司在內的多個管理力量全部納入黨組織領導之下,為改善社區服務提供了抓手。蘭山區成立推進專班,將紅色物業工作納入區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建立區級專班攬總、街道主抓推進、社區具體落實的組織領導體系。同步成立區物業行業黨委,推動「支部建在項目上」,成立31個物業服務企業(項目)黨支部,實行區物業行業黨委和街道黨工委條塊結合的雙重組織管理。累計選派53名「紅領書記」到城市社區,指導開展紅色物業工作。每個社區配備2名專職社工,建立專職化「紅色管家」隊伍。動員485名物業服務企業在職黨員亮身份、亮承諾。
建立紅色機制 完善創新社區治理結構
柳青街道的金域社區在健全黨組織構架的基礎上,搭建起「四級網格長+黨建指導員+黨員」的黨建工作網格化服務平臺。他們突出社區黨組織核心地位,創辦紅色議事廳平臺,打造「紅色家慶、黨群管家」紅色物業品牌,實現多方參與、事務共商、和諧共融。蘭山區實行社區黨組織與業委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健全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融入社區治理長效機制。制定《蘭山區住宅物業服務規範》,推進物業服務標準化建設。同時,構建起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實現社區的事情大家辦、大家的事情商量辦。
開展紅色服務 深入貫徹人民中心理念
沂州社區打造「紅色物業」過程中,創造性制定「三個六工作法」「服務創新十條」,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紅色物業品牌。蘭山區先後出臺物管十條、紅色物業十項制度,實現全周期管理,設立物業糾紛調裁審一體化平臺,2019年以來化解糾紛2800餘件。推動建立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的物業服務模式,鼓勵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中心工作。今年以來,物業服務企業聯合社區和「雙報到」單位,徵求並解決居民需求232條,落實共駐共建項目134個,有效破解物業管理難題115個。
釋放紅色效應 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實施紅色物業創建工程,成功創樹市級紅色物業示範品牌4個、區級示範項目25個,有效帶動整體水平提升。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開展紅色教育等,提升物業企業紅色底蘊,推動沂蒙精神落地生根。藉機發力,打造「群眾公社」黨建品牌,構建「平臺指令、眾人響應」的為民服務模式,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血脈經絡」, 推進治理能力「換擋升級」,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城市精細化治理優勢。
如今,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創新社區治理的「蘭山實踐」已經廣泛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小區開始享受「紅色物業」帶來的貼心服務。蘭山區黨建引領下的紅色物業,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使物業管理真正有色彩、有溫暖、有活力,讓轄區的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線躍升。
閃電新聞記者 李春曉 通訊員 臧德三 張慶飛 臨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