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0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航苑小區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老缸房街12號,屬於中國航天六院職工家屬區。雖然始建於1990年的航苑小區已有三十年歷史,但並不影響這座擁有1292戶的大型小區煥發新鮮活力。乾淨整潔的小區環境、和諧宜居的鄰裡關係、井然有序的物業管理......這一切都得益於這裡建在物業裡的黨支部打造出的「紅色物業」。
航苑小區業主大會會議籌備中,日富物業請熱心業主到業主議事廳召開業主見面會,集中議事。
航苑小區新一屆業主委員會成立後與物業和業主開溝通會,現場為居民業主溝通解決問題及情況匯報
2019年2月在呼市新城區東街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的引領下,日富物業公司成立了行業內的第一個黨支部,在航苑小區建立了黨群活動中心,同時與河西社區黨總支、小區老年活動中心黨總支、小區業主委員會形成了「四位一體」的黨建工作體系,並建立了聯合黨組織。「紅色物業」就此在航苑小區正式扎了根。
一言堂成了眾口議,這是航院小區有了物業黨支部以來的新變化。當記者來到航苑小區,正巧趕上小區日富物業黨支部的居民說事兒接待日。這次被大家重點關注的話題是小區最近實施的電改項目。航院小區屬於「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的小區,最近的各項施工與居民生活交叉進行,老人孩子的安全問題、水電改後的繳費問題成了此次說事兒的主要內容。
航苑小區業委會在業主議事廳設立「夜間值班時間」,每晚20:00—22:00業委會委員輪流值班,接受業主來訪
「我們有這麼一個問題,因為這兩棟樓和其他樓,都是老同志比較多,改完了以後是不是要向住戶交代一下,這個表按了以後繳費怎麼交?」在這裡住了些年頭的劉大爺首先「發難」,對於老年人來說最愁的就是各種生活資費需要在線繳納。
「現在我們採取了幾個渠道幾個辦法,我們改造了的同時我們會告訴業主,有啥不明白的,您可以來我們物業公司,或給我們的客服電話打電話,告訴你怎麼做,如果確實是操作不了老同志,您把您孩子的手機告訴我,我們一打電話,微信裡操作,現場手機就能交費。」對於物業給出的解決方案,劉大爺非常滿意,直誇這服務態度和辦事效率真的沒的說。
從如何安全施工到水電錶質量,從及時清理施工垃圾到安全生產月知識普及,居民暢所欲言,物業回答細緻。物業黨支部書記和特邀的社區黨支部書記監督議事全過程,更使得議事公開透明。
事實上,自航院小區的日富物業公司成立黨支部後,10名黨員員工分布在保安、保潔的多個崗位上,帶頭為居民服務。與社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老年活動中心黨總支建立起的「四位一體」工作模式把跨層級、跨領域、跨行業的紅色物業服務建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順民意、解民憂的紅色工作隊伍,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考慮到小區居民黨員多這一特殊性,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設置了綜合服務室、黨員活動室、紅色讀書室和百姓議事廳。特別是議事廳通過主動問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督促查事等六個環節搭建了居民提問題、談看法、提意見的平臺。
「我能更深的了解到民生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黨的工作就在哪兒黨的宣傳就在哪兒,我覺得我身上肩負的擔子更重了,我也希望能通過業主委員會和我們聯合黨支部這個陣地,能把我們居民的一些民生實事更好的傳遞到我們的各個部門。」業委會主任饒巧麗笑著對記者說。
日富物業經理帶領工作人員為小區疏通下水道
在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的同時,物業黨支部鼓勵居民黨員主動亮出身份,積極參與小區治理,航苑小區居民饒巧麗就是那時候成為了業委會的新主任。包括饒巧麗在內的業委會4名黨員通過日常走訪和在業主群收集日常各類民生信息,轉發至黨支部群裡及時聯繫有關人員解決。
提起呼市首個「物業」黨支部,日富物業黨支部書記李海俊自豪地說:「通過去年成立日富物業黨支部以來,我們原有的10名黨員的基礎上又發展了兩名黨員積極分子。由於我們的黨員分布在各個崗位,通過各個崗位的先鋒帶頭作用,讓好多員工也看到了黨員發揮的積極性,有更多的員工提出入黨的申請。這對我們公司發展和物業服務質量有相當大的提升。下一步,我們要在公司內發展更多的黨員,進一步完善我們的黨組織建設。」
物業公司維修小區道路欄杆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服務使得居民黨員參與社區大小事務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老舊小區改造、垃圾分類推廣、社區精細化管理、疫情防控......在基層黨建的「硬核」引領下,航苑小區居民們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舒心的日子越過越順。
「轄區之前的黨員通過我們的帶動,慢慢的都可以亮身份了,作為一名黨員,他們都自願發揮自己的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都在使一股勁共同把這個小區打造好。」新城區東街街道辦事處河西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高偉說。
新城融媒 梁良
編輯:於菲
初審:馮建強
覆審:頡志剛
終審:張文杰
微信矩陣
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
「活力新城」微信矩陣
原標題:《【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工作】新城區「紅色物業」:建在物業裡的黨支部 解了民憂 順了民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