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小說《2015》的黑色幽默:既是哲學,又是寓言
對王小波的認識,很多人都有個變化的過程:或從「有趣」開始到「理性思考」,或從「晦澀難懂」開始到「有趣」。我和朋友推薦他的小說,大多表示看不出好在哪裡,甚至認為是「顏色書」。當然,懂他的人自然懂。就如他在《2015》裡,如此描寫在「習藝所」改造的另類個性藝術家:《2015》中,畫家舅舅經過改造,從「不合作」,到後面連「老二」也被「警察舅媽」完全馴服——聽到「舅媽」的立正命令後,老二可以由一個「?」慢慢變成「!」,顏色也由「灰暗」變得「赤紅」。你看,多幽默戲謔。
-
讀書記|讀奧威爾的《1984》:荒誕而又真實的
——《1984》以前似乎在哪本書裡看到過說,小說是比歷史更真實的歷史。因為歷史為尊者諱,或為上者諱,很可能會被篡改。但以生活為原型創作的小說,卻能夠真實的反映當時的真實生活。所以想要真正的去了解一個時代,可以去看那個時代的小說。
-
村上春樹的《1Q84》與喬治·歐威爾的《1984》,有何關聯?
喬治·歐威爾我先讀了喬治·歐威爾《1984》,是受王小波的影響。讀完了,再重讀王小波的《黑鐵時代》就似乎理解他為什麼那麼去寫了。只可惜,他還沒有完成。《1984》封面村上春樹的《1Q84》呢?去年的時候讀了一半,但感覺無論是藝術效果,還是表現手法張力都無法與奧威爾的《1984》比。
-
奧威爾的《1984》如何影射了當下?
奧威爾在《1984》中對政權運作的描寫更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圖源網絡奧威爾明白專制總是需要人民公敵的存在。在小說《1984》中,奧威爾展示了政府是如何通過宣傳來煽動民眾情緒,從而任意捏造出所謂的人民公敵。
-
奧威爾《1984》主題解析:人最珍貴的東西,是愛與自由
喬治奧威爾的《1984》是「反烏託邦三部曲」之一,很多評論都是從小說的政治和形式的角度對其進行解析。而我想透過文中在惡劣政治環境下對人性的深刻分析,來解讀這部作品的廣泛影響力。出生於1903 年的著名英國作家喬治 奧威爾,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親身參與並經歷了1936 年的西班牙內戰和1939 年二戰期間的反納粹活動之後,他對戰爭與和平、極權與民主、社會與人類理想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刻思考。所以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仍然對世人有深遠的影響,《1984》便是其著作之一。
-
書評:奧威爾仍不過時
作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兩部政治寓言小說《動物農場》和《1984》的作者,喬治·歐威爾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絕大多數讀者對他的認識也僅止於這兩部小說。傑弗裡·邁耶斯的《奧威爾傳:冷峻的良心》被認為是迄今最權威的奧威爾傳記;奧威爾本人的信件和日記,以及他在《動物農場》和《1984》之前的諸多作品,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位特立獨行的作家。
-
文化漫遊:對奧威爾的《1984》進行空間的解讀
三、《1984》中的物理空間 奧威爾的《1984》展示了一個最具經典的極權世界,這個世界中有各種典型的空間和建築,它們有著各自的政治功能和深刻的政治隱喻意義。概括起來講,《1984》的空間可以分為兩大類:物理空間:個人空間、公共空間和政府建築;抽象空間:時間空間、心理空間和政治空間。小說的男主人公溫斯頓的意識和思維就是在這些空間中不斷地轉變,從產生反叛意識到最後的屈從。
-
中方:美國試圖利用自身優勢「創造奧威爾筆下的《1984》並將其輸出...
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張子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日在北京說,事實證明,正是美國「拒絕以公平、對等、透明的方式進行競爭」,正是美國試圖利用自身優勢「創造奧威爾筆下的《1984》並將其輸出到21世紀」。
-
很慶幸,在這個時代還能讀到奧威爾。
喬治 · 奧威爾 喬治 · 奧威爾: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很多人知道喬治 · 奧威爾(1903-1950)、《1984》都是源自村上春樹的致敬之作《1Q84》,實際上這部享譽世界文壇的小說影響深遠,書中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潮語」等詞彙一直沿用至今。
-
趙立堅:美國試圖利用自身優勢創造奧威爾筆下的《1984》並將其輸出...
正是美國試圖利用自身優勢「創造奧威爾筆下的《1984》並將其輸出到21世紀」。以下為原文:《環球時報》記者:5日,美國國務院推特轉發美國務卿蓬佩奧、副國務卿克拉奇表態稱,整個世界開始團結在一個核心共識上,即中國共產黨將拒絕以公平、對等、透明的方式進行競爭。中國共產黨正試圖利用5G技術創造奧威爾筆下的《1984》,並將其輸出到21世紀。
-
奧威爾: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
喬治 · 奧威爾 很多人知道喬治 · 奧威爾(1903-1950)、《1984》都是源自村上春樹的致敬之作 反烏託邦,繞不開《1984》 奧威爾雖一生短暫,卻做出很多超越時空的預言,《1984》更是其代表之作。
-
《1984》:奧威爾,成為中等人,首先要脫離幹苦力的活
《1984》:奧威爾,成為中等人,首先要脫離幹苦力的活奧威爾的這篇名著,已經成為一個象徵,一九八四的世界,是標準的世界,一切都有標準,逾越標準的人會被消滅,集體,永遠大於個人,不服從集體的人,就自然被定義為敵人,而不僅僅是犯錯誤的同志,這樣的世界
-
讀書記|讀奧威爾的《1984》:思想犯,自由即奴役
王小波說讀到奧威爾的《1984》是他在大學裡終身難忘的經歷。在讀完整本書之前,我並不能夠理解這種終身難忘。但讀完之後卻真正地感受到一部小說在思想上對人的震撼。確實,這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小說,它的內容真實的讓人害怕,讓人想躲開,想放下,想逃避,但又無處可逃。
-
人生而自由,需學會獨立思考——簡評反烏託邦題材佳作《奧威爾》
作者:鯨心"慄子樹下,我出賣你,你出賣我"——喬治.奧威爾《1984》人們總是抱有期待,期待有一種力量可以幫助他們抵抗世間的一切苦難。在《1984》中,作者直到最後都沒有明確寫出那些終日隱藏於幕後窺探公民隱私的思想執法者是如何工作的,但在《奧威爾》中,玩家將親身體驗這種感覺。一切透明的數字時代在原作《1984》中,作者筆下的神鬼莫測的老大哥用無處不在的電屏來監控所有公民的日常生活。
-
奧威爾的《1984》:人性的悲歌
奧威爾的小說最神奇之處在於,不同類型的社會都可以對號入座。單看書名,還以為是奧威爾寫的針對20世紀中後期出現的一系列事件的諷刺小說,然而實際上,這是一本奧威爾在一九四八年寫就的書,為了規避麻煩,他把後兩個數字顛倒做了書名,更像是一部政治寓言。
-
喬治.奧威爾的反烏託邦之作:《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一部由英國左翼作家喬治.奧威爾創作的長篇政治小說,於1949年首次出版。這部作品與1932年英國赫胥黎著作的《美麗新世界》,以及俄國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反烏託邦的三部代表作。《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預言性質的科幻小說。
-
《1984》:比肉體消失更可怕的,是靈魂的湮滅
書籍封面《1984》深刻分析了極權主義社會,並且刻畫了一個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權力為最終目標的假想的未來社會,通過對這個社會中一個普通人生活的細緻刻畫,投射出了現實生活中極權主義的本質就像《紐約時報》所說的,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
紀念王小波逝世22周年:在靈魂失重的年代敢於赤裸靈魂
1980年王小波與李銀河結婚,同年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他的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等。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黃金時代》寫作背景來自1968年雲南兵勞動經歷,以十分繁複的手法來敘述故事。王二與陳清揚是兩個不同性格,不同代表的人物。
-
NO.203|喬治·歐威爾《1984》
他的代表作《動物莊園》和《1984》是反極權主義的經典名著,其中《1984》是20世紀影響最大的英語小說之一。1903年生於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聞目睹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尖銳的衝突。與絕大多數英國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傾向悲慘的印度人民一邊。少年時代,奧威爾受教育於著名的伊頓公學。後來被派到緬甸任警察,他卻站在了苦役犯的一邊。
-
遊戲科普姬|聊聊《Orwell(奧威爾)》展現的反烏託邦意識
更多遊戲體驗,關注一隻古零即可擁有《Orwell(奧威爾)》(以下簡稱《Orwell》)是由Osmotic Studios開發、Surprise Attack發行的一款互動小說遊戲2015年11月,該作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之一。 首先來明確一下,反烏託邦是什麼。反烏託邦(Dystopia)(又譯作「反靠烏託邦」、「敵託邦」或 "廢託邦"),又作anti-utopia或cacotopia、kakotopia。與烏託邦相對。其實反烏託邦正是源於烏託邦。最早提出這個烏託邦這個概念的人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