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在家,中年女性到底有多難?

2021-01-11 人物


「神獸」,又稱人類的幼崽,四腳吞金獸,一種能讓體面的成年人瞬間崩潰的生物。過往,神獸們日間大多會在幼兒園、學校活動,父母尚得一絲喘息,如今24小時全天候在家,徹底逼瘋了一個又一個負重前行的中年人。

 

本周,我們發起了一個「神獸在家」的徵集,苦不堪言的家長們紛紛前來貢獻神獸們在家的作妖神跡——

 

「你可能不知道一支牙膏可以擠出多少來,但是神獸可以告訴你,從馬桶擠到臥室。」

 

「孩子很棒,會幫忙洗襪子,用一整塊肥皂洗了一雙襪子,褲腳、袖子都弄溼了,也知道自己去換衣服,只是找衣服的過程有點漫長,需要把衣櫃裡的衣服都鋪到地上,才知道穿哪一件好。」

 

「娃一個人在家上科學課,其中材料有半杯黃豆,實驗成沒成功我不知道,只是晚上回家做飯洗菜的時候發現水槽堵了……黃豆遇水發脹,你懂的,我掏黃豆掏了快一個小時。」

 

「輔導孩子作業,五年級。時常不想寫,寫起來情況是這樣的——英語:蘋果蘋果oppo;數學:20×20=40……」

 

「不聲不響給自己畫了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妝。」

 

「5歲左右的神獸在家門口走廊上表演跪滑,白色褲子玩了倆小時,成了黑褲子。」

 

……

 

一位名叫@冷天的媽媽說,「美股只熔斷過5次,我是天天熔斷。」還有媽媽乾脆把ID改成了「再給我一次機會萬萬不能生孩子的婦女」。

 

在這些「泣血吐槽」中,我們發現——奮戰在與神獸鏖戰一線的,90%以上都是媽媽。這也與相當多關於親子陪伴的調查數據暗合:據《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顯示,參與調查的家庭中,爸爸陪伴較多或爸爸媽媽陪伴一樣多的家庭僅佔12.6%和16.5%。

 

平日,中年女性已經身處如何平衡事業與生活的漩渦中,而特殊時期,神獸終日圍繞身旁,她們過得到底有多難?以下,是一些媽媽的心聲——


 


 

 

去年九月,我家「神獸」剛上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還挺好的,上課有老師管著,放學之後,我媽帶他出去玩,然後做作業,英語有不會的,我回來會給他輔導一下,基本上還是有規律的。但這段時間,不用去學校上學,他睡覺吃飯都沒了規律,我也沒有那麼多精力24小時盯著他,他就開始作妖,變成那種「熊孩子」,越來越向那個方向發展了。

 

我們住的房子是60平的老三居,特殊時期,表弟單位宿舍不讓住,再加上孩子外婆,我們現在是60平的小房子住了5口人。

 

前段時間我們夫妻倆和表弟三個人都在家裡辦公,一個人佔了一個房間,基本上每人每天都要開會,小朋友沒有空間了,就開始在每個屋子來回穿梭,每次我在這開電話會議,我兒子就不停地進出,我媽就追在他身後不停地喊他,「穿鞋」,「做作業」,「坐起來」,隨時你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為了讓小孩子有事做,我花了3萬多塊錢給他報了各種網課,剛開始上網課的時候,他對老師還是有威嚴感,後來發現那個老師還是和學校裡的老師不一樣,就開始疲了,我只要離開一會兒不盯著他,進去一看他就在地上打滾。

 

小孩子非常會察言觀色和鑽空子,尤其是他知道你也要工作,沒有那麼多時間管他的時候,他就會想各種辦法偷懶。我也要工作,他爸爸更忙,外婆又管不了他,有時候他上完網課我回去看視頻回放,80%的時間他都沒在那個鏡頭裡面,一會兒就看見他翹個二郎腿躺在沙發上,一會兒看見他在玩玩具,好像屁股上長了針一樣,根本坐不住,反正你只要不跟著他,他分分鐘讓你的血壓飆高,怒氣值一下衝到頂。

 

他還會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拆掉,而且一定要拆到最細的細節,然後裝不回去了,就廢了,你知道吧?我們家的東西基本上都被他拆掉過,所有的快遞來了,他都要拆的,看是什麼東西,然後就扔在那兒不管了。

 

以前,我一年發那種很大的脾氣可能不會超過兩三次,現在一個月都發了兩三回了,真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那種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媽媽是怎麼過的,我覺得挺好奇的。

 

我每天在暴躁的媽媽和講道理的媽媽之間徘徊,每次都告訴自己,小孩不能恐嚇,不能打,要跟他講道理,但是你講到第3遍的時候,他還在吱哇亂叫,你整個人就崩潰了。過去,我跟他交談的時候會蹲下來,有育兒專家說這樣才知道孩子看到的世界跟你看到的不一樣。但是現在我發現,我必須站著,才把他壓下去。我現在跟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可以不做作業,不好好上課,把家都拆了,但同樣,你也不能讓我給你買東西,你也不能給我提要求,我只能去用以前儘可能避免的方式去教育他——因為我是你媽,不聽也得聽,聽也得聽,就是這樣。

 

有一天,我實在氣不過,想拿個小尺子打他手心,他跟我說了,媽媽,體罰孩子是不對的,我要打110,然後他爸也沒什麼辦法,只能說,爸爸媽媽是可以打的。

 

人到中年,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女性,這段時間感覺所有的事情都在一個點上爆發了。

 

在職場上,女性和男性的工作強度並沒有什麼區別,壓力甚至會更大,回到家,還要處理幾乎所有的家庭事務:包括不限於做家務、採購、管理神獸、協調家庭關係等全業務鏈條。特別是最近在家辦公,一邊是腦洞大開、每天都有新想法的各種領導們,你得天天應付他的奇思妙想,然後自己閉門造車,另一邊就是家裡沒有一刻安寧,你在那兒開著視頻會議做著excel表格,神獸在外面喊媽媽,家裡的老人還在叨叨再不買米家裡要斷糧了,同時,電話又響了,順豐讓你下去取快遞……那時候你真的就覺得,怎麼樣讓這個世界安靜下來?

 

有一天晚上,我在弄一個第二天開會臨時需要的材料,大概到了夜裡一點鐘我還在那兒做表,我媽出來把我說了一頓,為什麼要加班搞到這麼晚還不睡。老一輩的女性她們可能絕大多數都是以家庭為重的,甚至可以為了家庭去犧牲工作,但我們這代女性會不一樣,我們需要獨立,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依附於任何人,所以,我們不僅需要工作,還得儘量讓自己出色,以抵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的風險——有的時候我真的覺得,中年人的生活就是火葬場,特別崩潰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做一些很暴力的事情,我知道自己不會真的那麼做,但我會想像把家裡電視機給砸了,然後再從我們家5樓扔下去,那樣,這個世界是不是就安靜了?

 

但我是媽媽,媽媽不能崩潰,我可能心裡很想離家出走,想買個票去哪兒,即使在某個時點,自己的靈魂都游離了,但是在下一刻還是得回家去把孩子的飯給做了。

 

 



我是一個獨撫媽媽,帶著女兒暖暖和自己的媽媽住在一起。日常的狀態,我們早上七點多起床,然後送暖暖去幼兒園,我去工作室工作,到下午四點半我去接她放學,實在來不及,就讓我媽去接她,周末一般不安排工作,陪她去上興趣班。

 

今年過年剛放假那會兒,她還挺開心的,覺得不用早起了,每天在家自己跟自己玩兒,喜歡上了不粘鍋,覺得鍋很好,就天天抱著不粘鍋,跟鍋講話,晚上也抱著不粘鍋上床睡覺。但後來玩著玩著她就覺得無聊了,開始有情緒了,會把堆好的積木一下推倒,發脾氣。因為她之前上的是華德福教育模式的幼兒園,以自然教育為主,園子就在山邊,每天去了學校,在大草坪上一跑一上午,下午在樹林裡跟小朋友一塊兒玩,現在天天呆在家裡,肯定有些不習慣。

 

我記得有一天,我在家工作,我媽在廚房做飯,她自己一個人在家裡面玩捉迷藏,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去關注她,自己就藏在柜子裡睡著了。我們發現小孩不見了,就在屋裡到處找,被子裡面沒有,床底下也沒有,後來聽見有小小的呼嚕聲,打開柜子門,她在裡面睡得滿頭大汗。

 

所以這段時間,我也會拿出更多的精力來陪伴她。陪她看書,做實驗,在家裡面泡大豆,培育小豆苗。每周二還會有一個烘焙日,老師把調料配方發到群裡邊,讓家長陪著孩子一塊做春卷,做餅乾,其實就是找事兒幹。

 

我們家的日常就是沒有男性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就是我和我媽媽一起搞定,這段時間,生活也沒有特別的不同,就是如果遇到一些特別緊急的狀況,會覺得有點崩潰。

 

前段時間,暖暖發燒了,燒了有6天,不是那種持續的高燒,就是白天好了,夜裡又燒了,然後白天又好。要擱平常可能發個燒,我也不太在意,但這個時候你就難免的會比較焦慮。後來我想著不行,還是得去醫院驗個血,到社區醫院去,一聽說發燒了,醫院裡邊值守的醫生直接就從椅子上蹦起來說,「你應該去發燒定點醫院。」我就抱著暖暖,她現在個子也高了,快40斤,真的挺沉的,當時我就感覺,我的胳膊不能松,我得有勁兒。

 

很多人會稱我們為「單親媽媽」,但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獨撫媽媽,因為孩子是有爸爸媽媽兩個親人的,只不過爸爸和媽媽不在一起生活。其實,在中國式婚姻裡,獨撫媽媽是非常多的,很多媽媽雖然還在婚姻中,但實際上也是獨撫狀態。

 

對於我來說,除了需要更有勁兒,相對特殊的一點是要保持家裡的經濟狀況。之前我是做酒店項目開發的,24小時可能有20個小時都盯在項目現場,懷上暖暖之後,我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那種狀態,那是不適合帶孩子的,所以也是被迫轉行,自己創業,開了心理諮詢室,現在這種情況下,要還貸款,還得日常的開銷,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其實挺焦慮的。

 

特別煩的時候,我也覺得一腦袋毛線,那種時候,我乾脆就不想了,索性放開了跟孩子玩,這樣反而能喘口氣,放鬆一下,這種時候,在你的生活中,孩子反而會成了那個最有治癒力的存在。

 

 


我女兒剛上初中,平時的話,早上會很早走,晚上回來吃一口飯就要馬上寫作業,我們沒什麼時間親子互動。這段時間對我來說反而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他們上網課強度不高,有比較多的空餘時間,她又可以看一些平時不太有時間看的小說,畫畫,做手工,這些東西也是我可以跟她一起去做的。

 

如果說有什麼讓我比較煩惱的,那就是每天的三餐,假期時間太長了,一日三餐真的燒到最後你也不想燒了,也不知道燒什麼。以前我送完她上學,還喜歡去逛逛咖啡館,坐一坐,看看風景,現在基本上都是宅在家裡,因為孩子每天都要學習,我基本沒有出去過。

 

我身邊也有一些媽媽盼著趕快開學,我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就有點沉迷遊戲,一直玩遊戲、看小說,最近他們因為這個事情,媽媽把iPad都摔爛了。但我女兒整體的狀態還好,他們學校每周都會有心理輔導課,就是擔心孩子青春期又關在家裡很煩躁。我也不禁止她接觸遊戲,我覺得不要讓孩子們在學校裡一講遊戲,我女兒都不知道。

 

特殊時期,職場媽媽肯定是辛苦的,她們要分成兩條線,相當於做著兩份工作,而我只做著一份工作,帶孩子就是我的工作。當初做這個選擇的時候,我想的比較清楚,我願意花時間,或者說我願意犧牲我的工作,去陪伴孩子走過這一段,選擇了我就不會覺得這個事情讓我多難以接受。所以,這段時間我可能也沒有覺得特別苦。

 

唯一的一點特別是,之前家長都是出去工作,孩子們對爸媽的工作沒那麼具象,但這段時間居家辦公,孩子們會看到父母工作時的狀況,那種職業感有時候也會影響孩子。

 

我女兒學校有同學的媽媽是醫生,去一線支援,這個時候我其實挺羨慕的,我覺得這些媽媽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榜樣,有時候我也覺得這是一個缺失,因為我沒有在工作。上次整理東西,女兒看到我以前的一些證書,會說,媽媽原來還是挺厲害的,那個時候,我還是會覺得有點心酸。

 

所以,她在學習的時候我是不能玩手機的,她寫作業,我就坐在她旁邊跟她一起看書,我給她買了一套《銀河帝國》系列叢書,她不是特別願意看,15本,我現在已經看到最後一本了。我要讓她知道我也在學習,我要儘量做到我學得比她還要認真,因為我沒有工作這一塊可以作為榜樣,只能通過這樣的行動去影響她,給她更高質量的陪伴。

 

 

 

我家孩子快5歲了,是最愛動的時候,俗話說,狗都嫌的年紀,話也特別多。

 

之前他上幼兒園,我白天就比較幸福,只需要晚上接回來,洗澡講故事,我覺得還好,現在變成除了上午我去學校裡面上課,中午回來大半天加晚上,全都在帶孩子,這段時間密集待在一起,就得應付各種各樣的問題。

 

他現在有蠻多自我意識開始出現,經常會問三個字,憑什麼?他經常會問,媽媽憑什麼你能去玩我不能?憑什麼你能吃口香糖我不能?憑什么爸爸能挨著你睡我不能?就是各種憑什麼。

 

我跟他解釋因為我跟爸爸結婚了,結婚了才會挨在一起睡,他就說,那我要跟你們兩個結婚。一般那些為什麼不能吃、不能玩的問題,演變到最後我就會說一句,「因為媽媽出的錢」,用經濟地位在家把道理給他說穿。

 

他還會在牆上亂畫,外褲也不脫就到我們床上滾,說實話,我們當老師的,別人的小孩子教得好,自己家小孩就沒什麼耐心,有時候我就會打他,男女混合雙打,因為太煩了,太調皮了,這個時候跟他說話他聽不進去的,就像動物一樣,你跟他講道理講不清,狠狠地打了,反正他就不做了。

 

這個年齡真的可以用雞飛狗跳來形容,我每天跟我同學講,他們都不相信,因為人家家裡有特別溫順的小女孩,扎頭髮,選指甲油,還能帶出去購物,買衣服,我根本不敢想像,因為我兒子只要走到購物的地方,各種亂抓亂拿,我根本就沒有辦法跟那些養乖乖女兒的父母聊。而且我兒子還不睡午覺,但他厲害的就是到了學校馬上就會午睡了,我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我是高中老師,前段時間開始在線直播授課,我特意讓教導處幫我安排早上的第一節課,想趁兒子還沒起床就把課上完,結果課程還沒開始,我只是在家裡參加了一個備課會議,都已經把我們組的老師們給震驚了,我兒子衝出來對著攝像頭喊,「hi,大家好!」還拿出一串鄰居送的綠色香蕉給大家展示,「我們家有綠色香蕉,阿姨你們要不要吃?」我同事笑成一團,根本沒有辦法繼續進行正常的嚴肅的備課活動,匆匆就掛了,太尷尬了。

 

現在我就很悲催,雖然可以在家上課,但我還是每天早上去學校上直播課,因為我也無法預測他什麼時候起床,小孩悶在家裡太久了,只要聽到點動靜,特別是看到那麼多張臉就興奮地大吼。

 

為了減輕一點自己的壓力,我和一個朋友展開了互助性育兒——他家就住在我們樓上,孩子也和我兒子差不多大,基本每天都讓兩個孩子一起玩,這叫協助帶娃,這樣日子會過得沒那麼痛苦。如果沒有那個哥哥一起玩,我覺得我的難度大多了,每天晚上都不知道怎麼安排。

 

兩個孩子一起玩,吵是吵,但我們的折磨要小很多,男孩子很容易打架,我們就勸勸架什麼的,大的帶小的,小的學習大的,真的蠻好的。到了星期天,我們還可以帶小孩去森林公園、溼地公園,上海有非常多這種人少清淨的地方,可以給他們釋放一點能量,要不然在家裡真是要耗死我們。

 

現在,幾乎只有兒子睡覺以後和上廁所的時候,這點時間是自己的。有小孩的家庭,都應該知道洗手間的重要性,這是唯一能讓我安靜一下的淨土了。刷刷手機,看個書,大家都懂得。

 

最近家裡常常出現一個現象,我的先生,我的戰友,會突然語氣極誠懇叫我去廚房「幫個忙」,這時候他通常並不說明要去哪要做啥,只會丟一句,「你先弄著,等我一下」,然後十分鐘,二十分鐘,我躡手躡腳地靠近,看到戰友正坐在馬桶上盯著手機裡靜音的籃球視頻笑開了花。

 

其實,我的戰友也會幫幫忙,只是不太給力罷了。剛剛和娃說好和爸爸玩會兒,媽媽備網課別理我。結果剛穩定了幾分鐘就聽到熟悉的野性的呼喚:「媽媽,你陪我玩!」「媽媽,爸爸把我搭的小汽車弄壞了!」「啊!媽媽,爸爸剛剛又突然打了我!」「媽媽,你來主持公道!」

 

試問,漫長的居家隔離時期裡,哪個中年婦女不曾想拋夫棄子,一個人靜靜?

 

真的只有在每個夜深人靜的晚上,終於聽到神獸均勻的呼吸,我每天最幸福的時光才算拉開序幕。我洗漱完躺下,趕緊淘寶,我老公趕緊看球賽,看吃播——其實也就一個小時的快樂時間,一個小時都沒有,因為我需要在十二點前睡覺,畢竟第二天還要早起躲開神獸去學校直播上課。



特別感謝「一個母親」公益組織提供的幫助。「一個母親」是為獨撫媽媽提供心理賦能和生活助力的非營利組織。





沒看夠?

長按二維碼關注《人物》微信公號

更多精彩的故事在等著你



相關焦點

  • 做一個引起極度舒適的「深色模式」,到底有多難?
    盼望著,盼望著,微信的「深色模式」正式上線了。「深色模式」是這兩年用戶呼聲最高的功能之一,不過 iOS 和 Android 也是去年才開始適配深色模式,似乎越是大型的應用和平臺,在推出「深色模式」這個問題上就越是謹慎。
  • 都說中年男人很難,然而中年女人更難!
    最近偶然看了一篇寫中年男人很難的文章,之後就開始了,各種推送,關於中年男人到底有多難。是的,中年男人確實不容易,可是,中年女人更難啊!女人一到四十歲,顏值的焦慮可以說是與日俱增。有睡眠充足的嗎?終於明白,黃臉婆只是實實在在的描述臉色的陳述句,至於為什麼會演變成貶義詞?那是必然的——皮膚差、皺紋多、再加上臉色萎黃的中年女人,黃臉婆自己也很想當褒義詞啊?可好看不起來啊……如果說顏值焦慮,有些很有境界的女性朋友可以完全不care,那麼,職場的焦慮幾乎是所有中年女人的集體焦慮了。
  • 尾田吐槽在家玩《精靈寶可夢》不出神獸 網友:他家到底有多大
    最近,尾田老師在雜誌上吐槽:自己在家裡玩了超過2年的《精靈寶可夢GO》就是沒有神獸,誰能贊助一個神獸。不過網友們的吐槽點卻集中到了他家到底是有多大。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吐槽呢?其實,《精靈寶可夢GO》本身是一款強調現實增強的遊戲作品,玩家們可以通過手機,在現實世界中「抓捕」寵物小精靈,和現實的互動可以說是這款遊戲的最大特色了,所以廣大玩家的話很多都是選擇出去玩耍的。
  • ...五神傳說》一本討論信仰、信念與「中年危機」的奇幻作品
    戰火為何而燃,秋葉為何而落,天性不可奪,人至中年亦有惑。做為一個不信教的人,我一開始接觸西方奇幻文學作品時,常會在閱讀過程中有種不可言說的違合感。那並非因為我對西方中世紀架構下的奇幻想像無法適應,而是在我的想像中,歐美人士不論虔誠與否,總是信仰上帝的──這點從英文裡各種以上帝之名創造出的感嘆詞就可以察覺;但在古典奇幻(High fantasy)的框架下,故事裡的世界通常都會有現實不存在的「眾神」與「宗教」、「信仰」。
  • 女性的力量,有多強大?梵蜜琳「蜜語她說」分享會,為女性發聲
    而11月30日梵蜜琳舉辦的「新寵己·貴有你」的2020「蜜語她說」分享會,把局限和刻板都打破,讓女性重新正視自己的能量和夢想!很多人都說,2020年是「獨立女性元年」,在這一年裡,不僅有《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等大熱的綜藝影視,還有一次次被推上熱搜的女性話題:周冬雨為 女性的「月經羞恥」發聲;陶虹談男女廁所分配問題,讓世界正視女性正常的身體需求
  • 「咻動畫」自學MG動畫製作有多難
    自學MG動畫製作有多難那麼到底自學MG動畫製作有多難呢?2.AE(Adobe After Effects)或Flash關於AE與Flash網上有很多教程,我們可以上網查找學習。當我們在AI或PS中把需要的圖形繪製完成後,便需要轉入AE或Flash等動畫製作軟體中進行動態製作。所以動畫製作軟體的學習是MG動畫製作的重中之重。
  • 功夫達人 | 綜合格鬥界的 cosplay 狂魔,不僅有「嘴炮二號」,還有「偽娘戰士」!
    嘴炮康納完美的詮釋了的「人生在世全靠演技」的至理名言。但有一些演技大神則走上了另外一條證明自己演技的道路,那就是:cosplay!接下來請平復心情、收好下巴來欣賞他們的表演!先放一張本尊照片,因為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你將完全不知道他到底長啥樣!
  • 新女性對家的追求已不僅僅是「有品位」
    設計師和業主雙方一致的美商共同造就了這個有品位的家。但這個現代新女性的家,並沒有止步於「有品位」。「有趣」和「極致品質」才是這個家的關鍵詞!在平面布置上,設計師打破常規,拋棄以往的平面思維範式,從莫比烏斯帶靈感,將整個大廳設計成「多曲面」「連續拱」的不間斷弧形空間,模糊了牆面和立面,頂面的關係,柔化了光線和陰影,也凸顯了空間的女性氣質,為這個家增添了如同劇場般的儀式感。在這樣的空間工作與生活,如何不有趣?
  • 韓國新女性的反擊:獨身主義與「男伴」文化
    有位韓國長輩分享成家立室的經驗,他說到「男人應早一點成家立室,並且要在妻子三十歲前生孩子,就算現在沒有結婚打算也沒有關係,婚不是一定要結,但孩子就一定要女人儘早生!」「有兒女的,也不妨叫妻子再生,這樣家庭才可以好好維繫!」
  • 每日小乾貨 | 都是「待在家裡」,stay at home、stay home 差在哪...
    、住宅」的意思,這時就要搭配介系詞at,表示「在家」的意思,舉個例子: Some parents decide to stay at home and look after their children.
  • TVB新劇「她她她的少女時代」解讀婚姻危機,中年少女的勵志重生
    原創圖文已籤約維權,各大網站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竊取抄襲,否則全網投訴到底!讓抄襲者被列入自媒體黑名單。《她她她的少女時代》將於今晚,即8月19日更新,這部劇由好久不見的大塊田田蕊妮主演,男主角方面,是吃了防腐劑的曹永廉和怪才李思捷,一個六零後,搭兩個七零後,主角陣容貌似令人有點失望呢!
  • 精靈寶可夢劍/盾「冠之雪原」情報解禁 新玩法和神獸回歸
    寶可夢(29)官方透過直播釋出最新情報,包含擴充票「冠之雪原」內的新玩法、新的邂逅。最讓玩家期待的神獸竟然全數回歸,並且宣稱所有傳說寶可夢都能夠捕捉。▼能夠組隊深入寶可夢巢穴調查的「極巨大冒險」 ▼能夠捕捉的傳說寶可夢竟然是…全部!
  • 防疫在家不無聊!「蜘蛛人」裸上身秀「倒立穿衣」神技
    年輕活潑的「蜘蛛人」(Spider-Man )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因此開始玩創意,讓居家防疫期間變得不無聊。湯姆之前才點名一堆合演漫威英雄片的老夥伴加入「伏地挺身」挑戰,今又在社群網站上發起「不可能的挑戰」新活動,然後親自示範自己的「不可能」神技,只見他先是裸上身,然後倚住牆壁倒立,接著輪流讓兩隻手套過T恤,就這麼頭下腳上把T恤穿起來,不愧是年紀輕、動作靈活,看起來並不太費工夫。
  • 中年男性變少女漫畫JK?短篇漫畫「轉生大叔變成女主角」發表
    中年男性變少女漫畫JK?短篇漫畫「轉生大叔變成女主角」發表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04-03 16:43:00
  • 「轉載」訪談:覺醒女性主義者的迷茫和糾結
    1女性主義覺醒,到底意味著什麼?聲東擊西:當我們說「女性主義覺醒」的時候究竟是在說什麼?你會發現,我們女性今天崛起拿到的權利不是來自男性,而是來自老人。過去家務分工的模式是「媳婦熬成婆」,婆婆不用幹活了,老人在社會上最受尊重,也不需要做很多事情。但現在你會發現老人在家庭中要多幹活、少說話,家庭才能和諧。老人的權利被「剝奪」了,去支撐女性在外面工作。
  • 美少女體內竟然是中年大叔,21歲「橋本環奈」被爆沉迷喝酒打麻將
    在2013年憑藉著粉絲一張「奇蹟美照」而徹底從福岡地方偶像紅遍全亞洲的21歲日本女星橋本環奈,出道以來她就以宛如混血兒般的絕美瞳色加上精緻五官迷倒無數男女粉絲,甚至被日本媒體廣封為是「天使偶像」、「千年一遇美少女」。
  • 日語有多難學,自學日語之前一定要看到這些問題
    助詞難且不說は、が的區別就可以寫一篇博士論文,單單只是初級日語裡的「に」就有十幾種用法。活用難動詞,形容詞和形容詞動詞在不同情況下將有不同的形式。用我們老師的話說,它只是一個變形金剛。當上路時變成成汽車,與敵人作戰時變成機器人。
  • 重塑「她」名|喬治·艾略特和其他24位女性作家首次以「真名」亮相
    埃文斯說,「我決定保留我的隱姓埋名,因為我發現使用筆名,既能保留一切好處,又不會在名譽上帶來麻煩」,而她的合伙人喬治·劉易斯說「匿名的目的是讓人們根據這本書本身的價值來評判它,而不僅僅只是把它看成一個女人的作品,或者一個特定的女人的作品」。
  • 日本最稀有的姓氏有哪些?竟然有人姓「四月一日」?
    1、威震八方的稀有姓氏「神」這個姓實在是太颯了!您可能會想,上輩子到底是燒了多少香,這輩子才能以「神」(じん)為姓氏,有種福報很多的感覺哈。其實有不少日本人也很喜歡這個姓氏,甚至聽說「神」姓也是日本人票選最想要冠上的姓氏第一名哦!「感覺自己像是被神明庇佑著」是受到青睞的原因之一。
  • 年薪600萬依舊熱衷「優衣庫」,日本女性的消費觀怎麼了?
    其次,相比於線下的大型商場,她們會更加想去「中古店(二手商店)」淘自己需要的東西。大約有17%的平成女性、16%的冰河期女性(1993年至2005年)以及12%的泡沫時代女性會選擇「在二手店、跳蚤市場或者提供相應服務的應用程式上購買自己需要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