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引發迴文詩狂歡
這是唐朝的一個飄雪的春日。一個叫潘孟陽的士子,忽然詩興大發,於是他提筆寫下了一首迴文詩,並一式兩份,分別讓家童去送給他的好友權德輿和張薦。這個潘孟陽是個很有來頭的人,他的外公劉宴,是著名的神童後來成為著名的宰相,三字經中這樣有這樣的句子:「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潘孟陽的父親做過禮部侍郎。也算朝廷高官。因為是公子哥出身,所以這個潘孟陽氣尚豪俊,不拘小節。但是也是因為奢侈慣了,在他做官之後貪汙受賄的事情沒少幹,所以官聲很差。
言歸正傳,我們先來看看潘孟陽的這首迴文詩
春日雪以回文絕句呈張薦權德輿
唐-潘孟陽
春梅雜落雪,
發樹幾花開。
真須盡興飲,
仁裡願同來。
這首迴文詩,正讀還是不錯的。表達的意思也很清晰,落雪的春日,想邀請好友一起來喝酒賞雪。但是反著讀總感到幾分彆扭。說明潘孟陽的水平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話說權德輿接到童子送來的信札,拆開一看,原來是一首迴文詩,權德輿暗自琢磨,我也算是一個才子,大唐朝未來的宰相啊。我得回他一首。於是權德輿,吩咐童子稍後,他回到書房,稍加思索,提筆寫下了一首詩,交與童子帶回。權德輿得詩是這樣的。
春日雪酬潘孟陽回文
酒杯春醉好,
飛雪晚庭閒。
久憶同前賞,
中林對遠山。
權德輿這首詩寫的就很妙了。反讀正讀都基本表達一個意思。傍晚時分我在庭院裡喝酒賞雪,回憶起我們從前一起賞雪的日子。
幾乎在同時,張薦同學也收到了童子送來的潘孟陽的詩。張薦同學家學淵源深厚。他的父親張鷟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當年他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負責審閱試卷的是蘇東坡的老祖宗蘇味道,蘇味道驚嘆張鷟的試卷「天下無雙」。因為有老父親加持,加之又是好友雪中送詩,張薦心有所感,才思湧動,提筆寫下和詩一首:
和潘孟陽春日雪回文絕句
遲遲日氣暖,
漫漫雪天春。
知君欲醉飲,
思見此交親。
張薦的詩句意境上不如權德輿德詩,但是比潘孟陽的詩又高出許多。張薦的詩整體比較淺近,容易理解。感情也很真摯。「思見此交親」還是「親交此見思」,都表達對好友的思念。
結語:
一場春雪,三五好友,吟詩答對,其樂何極!
附錄一:情深義厚「皮陸」唱和之作
唐朝詩壇有很多著名的組合,從初唐開始有「初唐四傑」、「沈宋」、「高岑」、「老李杜」、「李杜」、「小李杜」、「元白」等等。都是大名鼎鼎,到了晚唐還有一堆組合就是「皮陸」,即皮日休和陸龜蒙。這也是一對盛唐光環之外,被許多人忽視的天才詩人。全唐詩收錄他們之間的一組回文酬答詩。
話說這陸龜蒙一大早起來,忽然思念起好友皮日休來,就想寫首詩告訴他一下,但是經常互相唱和,普通的詩歌,顯然有點膩了,所以他決定玩個新花樣。
曉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襲美
陸龜蒙
平波落月吟閒景,暗幌浮煙思起人。
清露曉垂花謝半,遠風微動蕙抽新。
城荒上處樵童小,石蘚分來宿鷺馴。
晴寺野尋同去好,古碑苔字細書勻。
皮日休,子襲美。號稱醉吟先生。與陸龜蒙兩人同好詩酒,感情甚篤。見老友有詩來問候,內心感動,也提筆回詩。
奉和魯望曉起回文
皮日休
孤煙曉起初原曲,碎樹微分半浪中。
湖後釣筒移夜雨,竹傍眠幾側晨風。
圖梅帶潤輕沾墨,畫蘚經蒸半失紅。
無事有杯持永日,共君惟好隱牆東。
這樣詩來詩往,總沒有相聚一處把酒言歡來得痛快。所以皮日休說「無事有杯持永日,共君惟好隱牆東。」,多麼希望我們能整天呆在一起,喝酒吟詩。一起隱居牆東啊(「牆東」以泛指隱居之地)。
附錄二:《全唐詩》中收錄的迴文詩,除以上五首,還有另外三首並收錄如下:
【回文】
陸龜蒙
靜煙臨碧樹,
殘雪背晴樓。
冷天侵極戍,
寒月對行舟。
【迴文詩二首】徐夤
飛書一幅錦文回,恨寫深情寄雁來。
機上月殘香閣掩,樹梢煙澹綠窗開。
霏霏雨罷歌終曲,漠漠雲深酒滿杯。
歸日幾人行問卜,徽音想望倚高臺。
輕帆數點千峰碧,水接雲山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