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鞋子,為何鞋頭總是上翹的?老祖宗的智慧,不服都不行!

2021-01-20 騰訊網

古時候,人們還沒有穿鞋的概念,都是赤腳走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人們覺得土地高低不平,走起路來十分費力,再加上嚴寒酷暑的侵襲,長期暴露在外的雙腳常常會受到傷害,於是便想盡辦法來保護自己的雙腳,鞋子便應運而生。

最開始的時候,人們不知如何用什麼材料包裹雙腳,於是就在打完獵之後,用柔軟的獸皮包住腳面,自此便成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鞋。在公元前8000年前,人們就在美國的密蘇裡州發現了當地土著人的鞋子遺骸,又經過4700年,一位冰商死在了法國的高山之上,他腳上穿著的,正是一雙用草編織而成的鞋子。

經過數千年的時間,鞋子已經從最簡單的草鞋,發展為後來的皮鞋、布鞋、到現在的運動鞋等。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鞋子已經成為一個標誌,人們只需要通過鞋子,就可以判斷一個人的身份背景,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樣,絨布拖鞋和水晶鞋的價值完全不同。更有甚者,還有人在鞋子上大做文章,通過限量發行的方式積累財富,把一件生活中的必需品變成了一種求而不得的藏品。

在中國古代,除去那些勞動人民的草鞋,一般文人仕子穿的鞋子都是鞋頭上翹的,而這個上翹的部位在當時則被稱為「鞋翹」,這種鞋則叫做「翹頭鞋」,也叫「高頭鞋」。另外,翹頭鞋的名字也多種多樣,比如履頭絢、歧頭履、高頭履等等。除此之外,它們的款式也多種多樣,有鳳頭履、潘雲履、立華履……但是,男鞋和女鞋的「鞋翹」也有不同的形式,歷來有「男方女圓」之稱。

其實,鞋翹的設計早在史前時期就已經出現,一直延續到清朝才逐漸消失。中國最早發現的翹頭鞋,是在1979年青海省孫家寨出土的一座墓葬裡,在那裡出土的陶器距今已有5000餘年,陶器上刻有人物形象,那人穿的鞋子就是翹頭鞋。在那之後,在各個朝代的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把翹頭鞋的發展歷程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可是,古人為何如此鍾愛翹頭鞋?其中有四點原因。第一,古人的服飾多以裙、袍為主,在鞋頭處設置一個翹頭,有利於託起裙袍下部的垂邊,可以防止人們在行走時踩到垂邊而跌倒。 第二,鞋頭在整個鞋的最前端,人們如果在行走時碰到異物,一定會率先先碰到鞋頭,將鞋頭做成翹狀,不但有警示的作用,還可以避免由於誤觸硬物導致腳趾受傷事件的發生。

第三,對現在的人來說,鞋子是人的臉面,對古人來說,露在外面的只有鞋頭,而鞋頭正是古人的臉面,對於愛面子的中國人來說,鞋頭必須格外重視。第四,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古代建築的飛簷大多數都被做成上翹狀,以示人們對上蒼的尊敬。而人們把鞋頭做成上翹狀,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所以說,一個簡單上翹的鞋頭,就體現出了老祖宗的智慧,不服都不行。

相關焦點

  • 古代可沒有什麼阿迪耐克,那我們的老祖宗們都穿什麼鞋子?
    什麼阿迪,耐克,彪馬,萬斯等等不得不說社會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即使是一雙普通的鞋子,也能有多種選擇。那麼問題來了,咱們現在是選擇多多,那在生活在古代的老祖宗們都穿些什麼鞋子呢?(秦始皇畫像,上圖所穿正為赤舄)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起了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漢武帝雄才大略抗擊匈奴,而這兩位的標配畫像幾乎都是頭戴朝天冠,身穿袞服,腳踩鞋頭高高上翹的赤舄,仿佛在向天下人宣告著帝王的尊嚴,即使是腳底的鞋子也閃耀著著帝王的尊貴。
  • 在古時候,人們投河時為何要留雙鞋在河邊?
    古人為何在投河時會先脫下鞋子再跳入水中?大概看過些許古裝影視劇的朋友都知道,經常會出現女子跳河的情景,而一般來說,他的朋友們都可以通過某雙繡花鞋找到女子的蹤跡以及跳河自盡的原因,可能許多朋友都以為這雙鞋子大概就是劇情中的一個設定,但其實這次有史料記載的,也都是自盡者故意為之的,在很多史料中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女子在自殺的時候都會先脫下鞋子再跳入水中,人們也打撈不到她們的屍體,只有河邊的鞋子能夠證明她們的去向,同時,這一種跡象並不只發生在女性們的身上
  • 現在鞋子的設計都沒有唐朝的酷,光鞋頭就高達30釐米
    而唐代女性最典型的時尚的鞋就是從魏晉南北朝發展演變而來的高頭履——也就是鞋頭高高翹起的鞋(見下圖)。這種鞋子流行起來的原因,全在於封建鼎盛時期的審美情趣。有趣的是上指青天的高頭履也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而提升。從魏晉開始了鞋頭的高翹,到唐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當時貴婦人的鞋頭高達30釐米!
  • 低調的「日本」跑鞋巨頭:技術趕超阿迪,耐克都不服不行呀!
    低調的「日本」跑鞋巨頭:技術趕超阿迪,耐克都不服不行呀!大家好,現在社會人們對健康的意識越來越強大,那麼運動成為必不可少的生活調劑品,一雙舒適的運動鞋,更是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跑鞋的品牌不乏老牌和新牌的較勁,在選擇運動鞋品牌中大部分人傾向的是阿迪耐克,但是卻有一家運動品牌,就是日本的低調跑鞋巨頭美津濃,他的技術遠遠超過阿迪和耐克,讓耐克都不服不行。
  • 老祖宗說的三句話有深意
    老祖宗的諺語蘊涵著老祖宗的智慧,如今在許多農村裡仍然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諺語。對普通人而言,這些俗語可以引導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總結。時過境遷,但人的本性並沒有改變,所以許多俗語在當今社會依然適用。
  • 老祖宗的智慧
    生七不娶娶妻,自古以來都是人生最大的事情之一。這句話的意思是就古人認為,妻子只有犯了這"七出"才可以休掉。至於是哪7個呢?分別是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忌妒、惡疾。比較有爭議的則是不孕和頑疾。
  • 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其實古時候對於富貴與貧困的思考,古人也總結出了觀點,而且還通過俗語的方式流傳下來,讓更多人受益匪淺。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很多朋友還不清楚這其中的深意,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回味一番吧。
  • 《易經》:人越沒錢,越不能節省這四種錢,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學習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本古書都蘊含著非常深奧的哲學道理,這裡面集聚了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易經》作為我國古代最古老的書籍之一,裡面的哲學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反覆研究體會。在古代有價值的思想體系都會有《易經》的存在,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易經》變得更加神奇。
  • 這3種「毒鞋子」,2歲內的孩子最好別穿,你家穿過哪一個?
    除了毛毛蟲鞋,還有這2種鞋子不適合2歲內的寶寶穿,具體有哪些,我來仔細說明下:1、毛毛蟲鞋毛毛蟲鞋雖然柔軟舒適,但它的鞋頭過於上翹,會影響孩子的足弓發育,而且這種鞋子大多是「一腳蹬」,沒有調節鬆緊的粘扣,對於那些腳比較瘦的寶寶,可能就很不適合
  • 運動圈的鞋頭大佬都是怎麼綁鞋帶的
    好在鞋販子們還沒有將毒手伸向普通訓練鞋,不然一雙訓練鞋都得加價錢才能入手,那對健身黨來說可真的是苦透了。 炒鞋帶來的話題不僅僅止於鞋子的價格飛漲,很多鞋子都被玩出了各種花樣。就連鞋帶都能被玩出各種花頭,比如反向繞兩圈綁鞋帶的匡威:
  • 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老祖宗的識人術有道理嗎?
    老祖宗識人總是一針見血,這和他們久遠的生活經驗有關,祖祖輩輩的生活經驗代代相傳,最終凝結成諾大的智慧。有這樣一句關於窮人與富人的俗語,看看和現在的生活還能不能對得上?這句俗語是這樣的「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字面意思就是在說窮人一般腳上都沒有毛,富人一般都是禿頭。但是,這句話不能反過來理解。不能理解為,腳上無毛的就是窮人,頭頂放光的就是富人,這不是衡量或判斷窮人、富人的標準哈!
  • 老祖宗的告誡:當你總是一事無成時,牢記3句話,餘生順風順水!
    :當你總是一事無成時,牢記3句話,會時來運轉的!這3句話話看似普普通通,確實無數古人所總結的智慧傳承。如果你總是一事無成,真心希望你能將它們牢記於心,將會對你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學了必須去親自實踐,只知道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是不行的。很多時候我們曾經學過的知識,都是需要和人生相結合的,如果我們不去應用,不去實踐,到最後也只能白白浪費這些知識,而無法真正實用。曾經有一段趣聞就是講的學以致用的妙處。  山西的一個商貿團在和某市的一位市長洽談業務時,說汾酒銷路不暢。市長說:「廣告很關鍵。
  • 生活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老祖宗說的啥?
    生活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老祖宗說的啥?說起俗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此前在生活中我們也都接觸過。其實早在古時候,俗語便已經非常普及甚至是流行,我們都知道其來自於生活實踐,代表著古人的智慧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老祖宗的智慧真的不得不讓人折服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被老祖宗的智慧所折服,比如逆天的兵馬俑工程、古代水利修建明珠—靈渠,國際釋教藝術地—敦煌莫高窟等,今天我們也舉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來展現古人的智慧,被狗咬了以後古人是這麼處理的。這個人所研發的疫苗的原材料正是來源於瘋狗的腦部,只不過進行了減毒素處理,當這種疫苗剛剛問世的時候,美國一個小孩因為被狗咬後奄奄一息,巴斯德的疫苗跨過大西洋,挽救了小孩的性命,而且之後都沒有無復發,這種疫苗從而也就投入了批量化的生產。
  • 老祖宗真的太有智慧了
    ——柳宗元《江雪》在冬季來臨的時候,山上的鳥都已經不見蹤跡,路上也沒有多少行人,可見這大雪紛飛的冬天有多麼寒冷。直到現在,我國一共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每個地區的環境溫度也各不相同,例如現在正值冬季,有些南方地區依舊很暖和。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老祖宗的識人智慧,字字珠玉
    從古至今,生活中處處藏著智慧,這些智慧都是老祖宗經年累月的人生經驗,或多或少的通過口口相傳給子孫後代,當然了這種方式可能由於老人的離世而發生斷代失傳,可謂是一種遺憾。幸運的是,有心的人會通過文字記載下來,相比而言,文字記錄更為準確生動。不論經過多少代的流傳,也不會出現表錯意,傳錯話的情況。
  • 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老祖宗為何這麼說
    如果真的就這麼理解的話,覺得不太妥當,要是老祖宗們只是想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的話,那麼這「父子,夫妻」這樣親密的關係就真的顯得很「殘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一、無仇不成父子「無仇不成父子」說的是父子之間總是會存在很多矛盾,甚至是「仇恨」,如果沒有仇恨的話就不是父子。都說父愛如山,為何民間有「無仇不成父子」的說法呢?這樣的說法又有沒有道理呢?
  • 最顯腳小的鞋子穿法,都在這裡了!
    選對的鞋子完全不用對大腳自卑哦▼之前推薦高幫鞋,有寶寶覺得腳寬穿起來不好看呢~的確腳板太小不好買鞋、腳板太大很難挑款式,今天就來探討一下腳寬腳大要怎麼挑鞋子吧!其實女生腳大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腳背寬顯得腳大,一種是腳長顯得腳大,我們都可以利用鞋型、款式掩飾腳胖腳寬,讓你的腳在視覺上更顯瘦。
  • 貝殼鞋頭變黃怎麼辦 怎么正確清洗
    但讓人煩惱的是穿過一段時間的貝殼鞋鞋頭會容易變黃,貝殼鞋頭變黃怎麼辦?這就來回答您。貝殼鞋頭變黃怎麼辦貝殼鞋頭變黃可以用中性洗滌劑或牙膏將鞋面清洗乾淨,漂洗乾淨後用衛生紙包裹晾曬,待鞋子幹後,會發現之前的黃色汙漬消除了。如果黃漬較多也可以藉助鉛粉來刷,效果更佳。
  • 為何說「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從字面上來說呀,這句俗語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心地善良的人一生沒有那麼順利,遇到的磨難比較多,好人壽命相對要短,相反壞人壽命更長,初看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很多人覺得不解,老祖宗是不是說錯了,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這句話怎麼是反的呢?老祖宗為何要這樣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