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歷經八百餘年最終滅亡,最後一代周天子是個怎樣的人物?

2021-01-12 我可以微笑站在你面前

周朝末年,也就是戰國時期,周王室雖然還尚存一絲生息,可還是免不了被滅亡的命運。這個時候周王室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手下的齊楚各國隨便拿出來一個,實力都要比周朝強盛。因此到了這個階段,經營周王朝相當於經營著一個夕陽產業。這個王朝中的最後一位周天子倒是一個有些抱負的人,卻也是沒什麼辦法可以挽救了,何況這位周天子頭腦還有些不太靈光,最終竟是加速了周朝的滅亡。

東周王朝的最後一任周天子是姬延,他坐上王位之後,可以說是沒過過一天安穩的日子。此時一家獨大的秦國讓姬延很是頭疼,秦國總是發動戰爭搶佔別人的土地。可是說實話,這原本並不是他該操心的事,他雖然沒有了實權,但還是各國名義上的天子,一切待遇也都還在。可這個姬延卻始終沒辦法認清眼前的形勢,他滿腦子想的都是要光復自己的大周王朝,再次一統天下。

說這姬延腦瓜子不靈活還真不是故意詆毀他,他想要再次稱霸的第一步竟是要出兵攻打秦國。雖然他看不清形勢,但是對於自己的實力,他心裡倒是有數。他深知憑藉一己之力自己肯定打不過秦國,於是動起了聯盟的心思,想要和各國齊心協力共同完成這項壯舉。列國君主可不像他那樣沒頭腦,他們早就知曉秦國的厲害,萬萬不敢答應姬延的請求。於是姬延的第一計劃正式宣告失敗。

雖然沒有實力,可是他的決心倒是很大。他費盡心力在自己的領土上招到了五千名士兵,有了士兵他卻沒有糧草,於是他打起了城裡那些富商的主意。姬延向大家承諾只要等他打了勝戰回來,一定如數奉還。這些富商可不像他這樣衝動,幾乎沒有人願意借錢給他。於是他又張貼告示,承諾等自己回來一定將借來的錢數倍奉還,這下倒是有了很多人願意「幫」他一把。

於是姬延終於拉起了一支隊伍前去攻秦,只是等著他的是周朝的完全覆滅。秦國早就看不慣這個礙眼的周天子了,可是一直找不到機會前去討伐。要是無端前去,肯定會被其他各國所詬病,這姬延倒好,送上門來了。因此秦軍向姬延的領地發起了進攻,姬延哪裡見過這樣的陣勢,看到秦軍一來便投降了。不得不感嘆,要是姬延沒有這樣衝動的對秦朝發起進攻,周朝或許可以多存在幾年。

相關焦點

  • 周朝被秦國滅亡後,周天子及其後人遭到怎樣的對待?
    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朋友都知道:秦朝之前的王朝是周朝,而且歷史書上也有秦滅周的說法,那麼問題來了:秦統一全國以後,周天子得到了怎樣的待遇?
  • 冥冥中自有天定,被周武王處死的父子,其後代八百年後,推翻周朝
    立秦之人為商朝舊臣後代,被周武王所殺說起來八百年前,周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周朝既然已經建立,那麼商朝的舊臣就要有個了解,有的善終被遣散,有的則被處死。處死的臣子中有一對父子名為:飛廉、惡來。這一對父子本是商紂王的舊臣,他們各自有著不同尋常的本領。
  • 八百年歷史的周朝(西周和東周)為什麼有兩個滅亡時間?
    最近熱播的《大秦賦》還原了秦朝滅亡周朝的全過程。不過有人感到奇怪的是,《大秦賦》第四集通過旁白說八百年的周朝滅亡,但第九集又演了周朝君主投降。那麼八百年的周朝為什麼有兩個滅亡時間呢?周天子東遷後基本失去了對天下的實際統治權,諸侯爭霸的大變革時代——春秋拉開了大幕。到了戰國時代,周天子甚至連洛邑周邊的一塊土地的統治都無法保留了。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周考王將洛邑以西封給了自己的弟弟揭,建立了西周國,揭就是西周國的第一代國君西周桓公。
  • 春秋戰國頻頻出現的周天子是誰,為何這個稱謂貫穿了周朝800年?
    文|飛魚說史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壽命最長的並不是漢朝,而是周朝。從武王伐紂建立西周,到呂不韋為秦相滅掉東周,中間近800年,而在我們印象中壽命最長的漢朝也僅僅只有400餘年的歷史。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而周朝也分為西周和東周,至於東周和東漢為何還延續周和漢的國號,很簡單,這是因為這兩個王朝的開創者姓氏沒有改變,還是宗族王室的後代。
  • 周朝為什麼會滅亡?春秋戰國只是催化劑,這才是真正原因
    周朝地圖 周朝是自夏、商以來中國第三個王朝,也是自商朝以來第二個有直接的同時期文字記載的王朝。 關於周朝的滅亡,通常的印象還是停留在春秋戰國時期,畢竟是春秋戰國的亂世導致了秦國的不斷崛起和周朝的不斷衰落,最終在公元前256年,由秦軍攻入雒邑滅亡周朝。 不過歷史的現實可沒有這麼簡單,實際上在周朝的滅亡過程當中,春秋戰國的亂世只是一針催化劑,秦國的進攻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周朝國祚近800年,最後卻一統於秦,周天子是如何漸失地位的?
    周武王伐紂滅商之後,建立了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國祚最長的周朝。然後,便對周室諸公子、功臣良將大行分封制。這些人都擁有自己專屬的土地、黎民百姓甚至是政權和軍隊。這樣一來,這些人手中就擁有著很大的權力,關鍵是有著很大的自主權。
  • 大秦賦:「天作孽,尤可存;自作孽,不可活」,八百年的周朝滅亡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建立中國第三個王朝,分封王族公卿於諸國,拱衛周天子,希望國祚綿延萬世。家門不幸,出了個「烽火戲諸侯」只為美人一笑的周幽王,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幽王被殺,西周滅亡。
  •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周天子對各路諸侯國的控制力逐漸變弱?
    周雖然歷經37王、綿延800餘年,其真正統治不過300餘年,主要在西周階段。傳統上認為周王權的衰落來源於內憂外患,特別是犬戎的侵略。誠然,西周晚期、春秋初期周王朝面臨比較嚴峻的安全挑戰。然而外患卻使諸侯團結在以齊、晉為代表的霸權周圍,直到最終秦統一六國。這說明內在因素也在其作用,禍起蕭牆才是周王權衰落的真正原因。起先周幽王廢嫡立寵導致周王室內戰。
  • 世人只曉周天子,卻不知尊貴的周天子他的下場何止一個「慘」字
    最近隨著《大秦賦》的熱播許多的網友產生了對當時時期的好奇心,也有不少的網友對於大秦帝國的統治手段有了一些了解,但今天罈子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並不是秦始皇,而是在歷史中被人搶了地盤又奪了位子的周天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 歷史上周王朝滅亡後,周天子的後人去了哪裡,得到了怎樣的待遇?
    論秦說漢(287)歷史上朝滅亡後,周天子的子孫們去了哪裡,受到了怎樣的對待?西漢末年,周赧王姬延駕崩,東周滅亡。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不再有周天子。秦王朝廢郡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制管理。這就是說,在周平王東遷之後,周朝已經進入了衰亡時期。在周考王時代,周考王把他的弟弟分封為諸侯,西周公。後來西周公國分裂為東周公國。在西周公國與東周公國、東周王朝並駕齊驅的情況下,周赧王晚年也只能依附西周公國。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命右丞相樗裡疾率兵百乘而至東周,以天子為象徵,借九鼎比試大力士之力,但遭到周赧王嚴詞拒絕。
  • 周朝的衰微是因為三家分晉?周天子無視名分,最終自取滅亡
    在《資治通鑑》的第一篇記載的就是歷史中的一次巨變,那就是周天子承認了三家分晉的事實。原本還是士大夫的三位卻成為了諸侯,這也就意味著由下至上的事情得到了認可。原本魏斯、趙籍和韓虔三人都只是晉國的強臣,但轉眼一變瓜分了晉國的土地,還自作主張裂土封侯。
  • 周天子並沒失德,秦國卻把周朝給滅了,算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戰國末期的周天子是沒有失德之舉,因為此時的周天子已經沒有德可言。周天子此時的地位還比不上一個小諸侯,滅也就被滅了,根本引不起什麼動蕩。秦國滅掉周天子,比滅掉韓國引起的轟動還要小得多,根本與犯上作亂,大逆不道扯不上關係。
  • 為何反秦義軍的天下共主是楚懷王,而不是周天子?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項梁要讓楚懷王來做這個起義的領導,頗有點天下共主的意思,來壯大力量,而不是選擇讓周天子的後代來承擔這個責任呢畢竟周天子做了八百年的天下共主呢?而且後世王朝很多人在懷念周朝,那是不是秦末的時候人們也懷念周天子呢?
  • 作為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姬延最後的結局,究竟有多窩囊?
    周赧王姬延也稱為「王赧」,周赧王姬延是東周最後一位君主,也是周王朝最後一任周天子。東周在後半期時,周天子已經是名存實亡。此時是諸侯各自為敵、相互徵伐吞併,各諸侯國為了圖強生存為此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這個時期稱為「戰國時代」。
  • 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周天子去哪了?受到優待了嗎?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王朝,自公元前1046年建國,到公元前256年滅亡,周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周朝在歷史被分為兩部分,其中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為西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為東周。到東周之後,周天子威望大衰,諸侯國開始進入爭霸和兼併時代,後世便以三家分晉為標誌(公元前401年)又把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 周王室的最終掙扎,當最後一絲土地分封之後,周天子也是寄居
    也許這就是周天子的無奈吧,往日的輝煌,終究是過往,此時的周天子在被秦國圍困之時,也曾反抗,但是卻毫無用處。等待他的不過是八百年的榮耀就此滅亡,周赫王,這個周王朝最後一代天子,成為了歷史,周王朝也成為了歷史。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君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周赧王、東周君、西周君、周朝、西周國 、東周國這些到底該如何區分。而不是將自己的記憶點僅停留在教科書上的那個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看到東周君為保留宗室血脈投降秦國,就想當然以為這個東周君就是周朝最後一位君主周赧王。
  • 周朝建立後,幫助武王伐紂的神仙都哪去了?
    周朝,是我國史上第三個奴隸制王朝,由周武王在原周國的基礎上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共傳了32代37王享國791年。周分為西周和東周,以周平王遷都洛邑為分界線。東周又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以「三家分晉」為分水嶺。
  • 為什麼周平王只是遷了一下都,周天子就開始被諸侯吊打?
    其實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在西周武王之後幾代就開始衰弱了,隨著血緣關係的疏遠,三代之後就沒有什麼親情了。中國古代實行過分封制的朝代,不外乎周朝、漢朝和明朝,暫且不說周朝,先說漢朝和明朝,劉邦實行分封制的時候清一色的劉姓宗親,結果到漢景帝時就發生了七國之亂。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而不是將自己的記憶點僅停留在教科書上的那個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看到東周君為保留宗室血脈投降秦國,就想當然以為這個東周君就是周朝最後一位君主周赧王。1、周朝末年的真實情況,遠比書上的劃分來得複雜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商朝十七萬軍隊大戰於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