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唐遺夢·絕世孤品」
立秋之後,因疫情推遲的嘉德「大觀」之夜姍姍來遲,其中不乏有唐寅、董其昌等人的傳世名跡,但論最受矚目之作,應當歸屬一幅絕世孤品——
張大千「仙山樓閣圖」
「仙山樓閣圖」的軸頭與軸裹
展開畫軸,畫作的技法更加與眾不同。
畫面中,作為主角的山巒以青綠作為主調,山頭渲染白粉,遠山則用硃砂與大片石綠撞色,形成霞光般綺麗的色彩;
中景部分,樓閣橫亙溪岸與叢樹之中,以白粉裝飾屋頂、朱紅施染立柱,地板以藍白間色鋪成,無論獨特的鬥拱還是濃烈的色彩,都不同於常見的宋、明建築,而呈現出與敦煌壁畫中唐代建築一脈相承的特色。
其中,張大千為了強調屋緣,在簷下裝飾了兩排整齊的青綠圓點,建築的基築直接立在溪水中,這些特徵都與與莫高窟172窟主室北牆的壁畫相似,應當來自於張大千對敦煌的深入研習,由此營造出獨到的古雅氣質。
敦煌莫高窟172窟北壁壁畫局部
畫幅的近景容易使人聯想到北宋山水常見的形式:「主石」+「主松」的宗主位組合。但畫法上同樣採用濃重的青綠、邊緣裝飾白粉。叢樹之間,各種色彩交疊、滲透、碰撞;石綠、硃砂與墨色交融滲透,形成奇特而神秘的光影。
空間上,近景處的樹石通過樸素但嚴謹的疊壓,與畫面中部拉開距離。幾株古木直插霄漢,遙遙與遠山相接。其中一株虯結如蟠龍,橫倚於樓閣之上,打破畫面的平衡,增加視覺張力。
至此統覽全幅,畫面豐富的色彩交融衝擊,融匯於流淌的古意之中;而石綠鋪陳略顯陰冷的山腳下,裝飾瑰麗的樓閣又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在它一側樹木如暗紅的虯龍,又像佛塔直立,衝上畫面的高處——那裡是一團濃烈的業火,仿佛在天際燃燒。
這一剎那,北宋的恢弘、唐人的濃烈、敦煌的綺麗融於此間,再結合畫軸鬼魅般的裝璜,終使本幅「仙山樓閣圖」成為絕世孤品,代表了後世追溯晉唐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