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甜甜的520,在蘇州九龍醫院老年醫學科病房裡,兩位加起來快180歲的老人,相濡以沫的愛情讓醫護人員深刻體會了「愛情歷久彌堅」的深刻含義。
故事的主人翁是兩位耄耋老人,91歲的吳懷生和88歲的錢新華。為了幫助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伴康復,錢新華也住進醫院,每天在病房裡為吳懷生讀報紙、放淮劇和軍旅歌曲。兩年來,在歌聲的陪伴下,爺爺的病情穩定、並有所好轉。
5月20日下午,看蘇州記者在吳懷生所在的醫院病房裡,見到了這對相伴65年的夫妻。
「爺爺奶奶很相愛的,爺爺醒來一定轉過頭先看一眼奶奶,只要見不到奶奶就著急的。」 在病區,護士們都知道醫院裡有個總是放歌給老伴聽的老奶奶。
走進病房,錢奶奶正在幫爺爺擦拭嘴角,旁邊的紅色收音機裡飄出一首《我是一個兵》。
「他當過兵,參加過渡江戰役和解放上海戰役,最愛聽的就是軍旅歌曲。」錢奶奶說,爺爺是1997年被檢查出大腦萎縮,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一開始意識還很清醒,能照顧自己,還能做飯,慢慢越來越嚴重。
2年前,因為肺部感染導致呼吸困難,爺爺被送進了醫院。
「在搶救室前,你說什麼擔心啊害怕啊都沒有,當時就一個念頭,活著。」錢奶奶說,老伴的手術還算順利,然而因為阿爾茨海默病、高血壓,人清醒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醫生告訴奶奶,康復照顧得好,爺爺還是可以好好活上幾年。
「只要他好,我就安生了。我在家裡肯定坐不住的。」錢新華說,從呼吸科轉到老年醫學科,為了讓老伴得到更好的照顧,她直接住進了病房。
為了不讓爺爺大腦加快萎縮,奶奶每天都陪他說話、念報紙、看老照片,放爺爺最愛的淮劇和軍旅歌曲。
「我常拿著照片問認不認識我,他就說你我還能不認識啊!還有我一放歌曲,他就眼睛睜大了一點,很有興趣的樣子。」奶奶說,她想到年輕時老伴就喜歡聽歌,就想著每天放是不是可以讓他大腦多運動。
於是,錢奶奶就把家裡的小音箱帶進病房,下載了50多首歌,「裡面不少都是閻維文的歌,他喜歡聽嘛。」奶奶拿起這臺小音箱打開,是一首《軍人本色》,嘹亮的歌聲飄蕩在了病房裡。
錢新華說,他們夫妻倆在一起已經65年了,兩人分開的時候很少,「連家務活我們都是一起做的。」
「年輕的時候,我在吳縣檢察院上班,他在公安局上班。都在一個大院裡,打桌球認識的。」奶奶回憶說,爺爺是孤兒,老家在東臺,性格很內向但脾氣好,對我好得不得了,「我不會做菜,他就去學。他愛吃鯽魚湯,我不愛吃魚愛吃肉,家裡餐桌上就經常見到紅燒肉」。
錢奶奶回憶他們兩口子沒有吵過架,「他性格內向,老讓著我。」
「他啊特別孝順,我父母在的時候早上第一件事是去看看老人。」
「前年我摔到手了,他還哭了,說是他連累了我。」
……
說起吳爺爺的好,奶奶的臉上總是帶著笑意。
「這一輩子,我離不開他!」再過1個多月就是錢新華生日,她說最大的心願就是老伴能好轉,他們能出院回家過生日。【看蘇州專稿Loong/文、通訊員/沈賢、李海霞 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