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醫藥新材料研發的不斷投入,資金方面顯得很是著急。」
去年初,瑞希(重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瑞希生物」)被按住了「命門」,總經理馮文學為此苦惱不已,「 幸好遇到了重慶高新區設立的種子基金,才突破了發展瓶頸。」
一直以來,重慶高新區多措並舉,以金融「組合拳」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積極助推企業健康發展,強勢助力科學城建設。
公益參股助力
種子基金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作為一家將人工智慧篩選設計的生物材料運用於組織修復領域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型企業,瑞希生物在發展之初,也面臨了「成長的煩惱」。
得知企業實際困難後,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第一時間與其對接,最終給予50萬元種子基金進行「輸血」,企業得以喘了口氣,挺過難關。
高小新了解到,在種子基金的幫助下,瑞希生物加大了研發投入並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長——2019年共計申報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商標12項,順利進入了順利入庫科技型」企業名單。為了產品對應的智慧財產權成果得到有效保護,企業還積極取得了「智慧財產權貫標」體系認證。
「團隊也提升了研發速度,布局多線產品,其中新肌膚、減肥凝膠、糖尿病防控等多項綜合市場體量過百億的產品陸續研發成功,進入報檢報批階段。」馮文學對高小新表示,目前,公司部分產品已實現銷售——這在醫藥行業初創期研發投入大,燒錢多的常態下,實屬不易。
在重慶高新區,像瑞希生物一樣受益於種子基金的初創企業還有不少。
作為一家主營「孤兒藥」醫藥企業,邁德凱醫藥負責人張起輝幾個月前一直在張羅藥品投產的事兒。而這良好的開端,都源於一筆46萬元的種子基金款項支持。
成立於2018年的邁德凱醫藥,填補了重慶生物醫藥產鏈上「孤兒藥」研發生產空白,之所以落戶重慶高新區,與優良的營商環境不無關係。
「重慶高新區在2011年就被授予了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再加上打造高新區升級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區位優勢更加明顯,未來科學城還會帶來更多機遇。」
張起輝表示,在籌備過程中,重慶高新區上下對企業發展關愛有加、呵護備至,創新服務中心與其積極對接,支持企業46萬元的創業種子基金,讓企業迅速「站起來」,也讓他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溫暖。
「科技企業大多是輕資產企業,對於『只認磚頭(固定資產),不認人頭(科技人才)』的銀行和金融機構而言,這些公司沒有有形資產,很難通過傳統的金融服務產品獲得融資。」
種子基金管理單位重慶育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高小新坦言,重慶高新區設立總規模5000萬元的創業種子基金,以公益參股的方式,重點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科技型企業在重慶高新區內加速轉化、發展。
針對企業關心的公益參股持股比例等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對種子基金支持的企業,採取不控股、不分紅、不參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模式,投資期限最長5年,支持企業健康發展。
基金成立以來,通過不斷組織專項投融資對接、產業發展專項對接會、專項培訓輔導,為企業提供工商註冊、場地拓展、市場對接、技術交流、融資服務、創業輔導等服務,助力企業發展和降低資金風險。
高新金服「送暖」
打破融資信息壁壘
「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在高新金服上進行了貸款申請,申請過後,很快就有銀行與我對接,更讓我意外的是當天就為我們審批通過了78萬元的線上稅融通貸款,讓我們快速緩解了資金壓力。」重慶慧元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激動地告訴高小新。
「為解決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的融資難、融資貴發展瓶頸問題,重慶高新區先行先試,搭建了『高新金服』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重慶高新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金服是全市乃至西南片區首個集合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科技保險、技術評估、上市輔導和政策兌現的科技金融平臺,充分發揮了其主動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提供「徵信數據+管理數據+服務數據」形成企業運營行為大數據,並以「授權採集」+「授權使用」雙授權模式,集成各類金融機構、科技中介及產品,打破企業與融資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痼疾」,以一站式服務促進供需對接,形成產業金融鏈的全流程服務。
重慶高新區轄區企業——重慶臻遠電氣有限公司是平臺搭建後第一批受益者。
在平臺上提交申請後,僅一周時間,臻遠電氣就拿到了300萬元的無抵押信用貸款。「我們這種中小企業,融資非常困難,『高新金服』幫我們快速解決了企業資金緊張的難題。」臻遠電氣創始人張秀宏說。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企業在資金方面捉襟見肘。在受疫情影響的當下,還有許多企業渴望得到幫助。
就在上周,重慶育成公司聯合重慶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銀行高新支行在石墨烯研究院開展了一場高新金服專場交流會。
重慶綠塗騰科技有限公司、重慶中科精微科技有限公司等10餘位企業負責人參會,並就投融資等事項與工作人員深入交流,現場與3家企業初步達融資意向。
「我們結合高新金服平臺上已註冊企業的運行行為大數據,儘量破解制約企業融資速度、額度、限度等各種壁壘,為企業提供金融產品查詢與申請、融資需求發布與搶單、政策服務推送與申請、上市服務諮詢與對接、培訓服務查看與報名等服務,幫助企業快速、精準、低成本地獲得融資渠道組合方案。」重慶育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高小新透露。
截至5月18日,高新金服「疫情防控金融綠色通道」已有12家金融機構已主動對接109家企業10.7億元的融資需求,現已為23家企業成功授信3.94億元。
自高新金服去年底上線以來,已累計發布金融產品109項,融資成交120筆,促進各類融資5.16億元。」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高新金服將與重慶高新區內的各產業載體和企業集聚區加強溝通聯繫,深入園區、企業開展交流和投融資對接活動,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量,助力企業成長。
為幫助企業穩步健康發展,助力科學城建設,重慶高新區打出的金融「組合拳」還遠不止於此。
比如,去年底,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重慶高新區精準施策,發布MAH(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專項基金。這支總額達100億元的基金,主要解決醫藥企業資金短缺的困境,投向重組蛋白藥物、生物疫苗等具有高技術附加值領域的優質藥品臨床批件、藥品生產批件,並採用多種合作方式不斷孵化,以最終實現產業化。
再如,面對疫情衝擊,重慶高新區結合自身實際,緊急出臺了「助企暖企」14條,在加大金融紓困支持方面,設立穩企發展專項基金、提供貸款貼息、引導各類基金加大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困難的科技型、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投資力度等一系列政策,幫助企業獲得流動性支持、共渡難關,實現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
開放的重慶高新區順勢而動、應勢而為,多措並舉,積極作為,因企施策因時制宜,不斷創新金融模式,採用多種金融工具,打出「組合拳」,助力科研成果轉化,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助力產業形態升級。
下一步,重慶高新區將繼續不斷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助推轄區企業健康穩步前行,有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強勢助力科學城建設。
大批優質創業創新企業正源源不斷地落戶在重慶高新區這片熱土上,雙創企業科研成果轉化不斷變現,轄區內企業用「滿血復活」的狀態來積極回應,孕育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生機。
原標題:《科學城這套金融「組合拳」 孵出了科研成果轉化的「種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