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在佛山舉辦

2020-12-12 中國僑網

  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在佛山舉辦

  匯聚高端智力浪潮 賦能項目高質量轉化

  為加快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構建有序、健康、發展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提升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成效,廣東省教育廳與佛山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下稱「對接大會」)及系列活動於12月10日—12日在佛山舉行。期間,路演大賽總決賽、首屆中國(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研討會、院士團隊項目精準對接活動、技術經理人培訓活動等將陸續開展。

  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要承辦單位,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成立兩年來,依託國內外高校科技創新力量,做實做活創新體制機制,組建技術經理人專業團隊開展實地調研,摸清地方產業需求,以高校科技成果百億創投聯盟為抓手,促成一批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超百項,直接轉化落地金額超2億元,聚集高端智力賦能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

  ●南方日報記者 王雅鑠 通訊員 陳雅靜

  項目集聚

  超60項高校成果精準對接

  高校科技成果展示對接是每年對接大會的重點內容。位於佛山市千燈湖創投小鎮A8座內,來自全省各地60餘項精選高校科技項目將從10日起集中展示3天,分先進位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材料3個主題進行展出。

  「與往年集體展示不同,今年的成果展從高校報名的400多個項目中精選64項並分主題展出,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接的精準性、契合度。」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長、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徐旭雁介紹,11日開展的3場精準對接活動還將重磅邀請到院士項目團隊,分先進位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3個專場進行展示對接。在12日主題大會現場,劉煥明、刁東風兩名院士將進行主題演講,一批重點項目和平臺將在現場籤約、授牌,成為今年活動的一大亮點。

  院士團隊項目在佛山對接並非首次。今年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方濱興團隊項目專場對接活動舉辦。其團隊攜《網安人才大數據分析與人才實訓系統》等四項重大科技成果先後登場路演,與投融資機構、企業等進行深度的精準對接。為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智慧高地,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當日還與廣州大學籤署戰略框架協議。

  「廣州大學已經有一批成熟的技術,同時老師們有產業化的願望。」廣州大學副校長張其學表示,佛山產業尤其是製造業比較發達,營商環境好,廣東金融高新區的平臺優勢明顯。接下來將和佛山進一步深化校地協同合作,整合學校的人才和相關技術分批進駐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同時也會根據佛山的產業需求,進行新技術的研究開發。

  為深化粵港澳高校創新合作,打通產業精準對接渠道,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路演大賽作為全省品牌活動已連續開展三年。2020年路演大賽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共吸引172個高校項目參加。經過初賽激烈的競爭和層層篩選,70個晉級小組決賽項目將於10—11日展開總決賽的激烈角逐。

  「路演大賽既是高校科研者的『夢想秀』,也是初創團隊的『競技場』,更是需求企業、投資機構、產業園區的『掘金礦』。」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陳耀軍介紹,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參賽團隊不僅從報名數量和規模上實現了翻番,且晉級小組決賽項目質量普遍較高,均具備紮實的技術基礎,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經營理念結合市場發展,前景較好。

  「路演大賽致力於將高校科技成果盤活,將高校的智力資源直接惠及社會,使廣東佛山成為高校先進科研成果的發展沃土。我們希望讓高校成果有平臺去轉化,能夠找到合適的投融資機構進行籤約,並藉此挖掘與佛山產業緊密結合的項目進行落地轉化,更好服務佛山產業經濟發展。」陳耀軍說。

  培育「紅娘」

  打造校企聯姻的專業隊伍

  高校科技轉化體系如何構建?未來有怎樣的難點及路徑探索?12月11日,第一屆中國(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研討會將在千燈湖創投小鎮B8座一樓召開,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將作《轉化「紅娘」模式與「明星經紀」模式的具體實踐》的主題分享。中大、華工、暨大等多所知名高校學者也將進行主旨報告。

  路演項目質量更高,需求對接更加精準,背後離不開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對技術經理人專業隊伍的著力打造。面對高校和企業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資本對接難」等痛點和難點,技術經理人的「紅娘」作用更為凸顯,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後關導的項目與瀚藍科技合作就是案例之一。

  無獨有偶,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靳京城博士團隊成立的徠泰(佛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轉化中心技術經理人鄭敏的「引路」下,順利解決了團隊資金不足、校方處置流程、辦公場址缺乏等問題,並獲得了政府相關支持,於今年9月落地佛山。

  此外,2020年路演大賽也為每個項目定製提供了轉化專屬技術經理人,在大賽期間進行溝通,對接企業、投資機構等,並定期進行回訪跟蹤,搭建「金融+科技+產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供定製轉化全鏈條的服務和配套的地方政策機構扶持政策資助,目前已有5個項目獲得共計8000萬元的投資意向。

  為推動精準對接常態化開展,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還將服務「觸角」縱深到區鎮一級,攜手佛山市順德區、三水區和鎮街政府,分別成立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順德基地和三水基地。此外,還有17個高校成果轉化工作站,打造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完整閉環,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全方位落地生效。

  「目前,中心正與高明區政府洽談籌備,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明基地預計明年年初正式成立。」陳耀軍介紹,中心將以轉化基地為抓手增進與企業的溝通交流,從而獲取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所需的真實需求和外部支持並提供服務。下一階段將立足佛山,在各區重點街鎮建立20個轉化基地,加快專業技術經理人培育,形成與我國科技存量相匹配的科技成果轉化隊伍,提高科技成果賦能經濟發展質量。

  據統計,通過深入企業一線調研技術需求,走進高校科研實驗室和老師團隊一對一面談,舉行資本沙龍、校企對接、院士專場等系列精準對接活動,整合了投資機構、科技孵化器、智慧財產權等第三方成果轉化服務機構,以及技術經理人專人跟進和專業的轉化服務和指導,轉化中心兩年來直接促成成果轉化落地41項,轉化金額超2億元。

  創立投盟

  讓技術轉化插上金融翅膀

  11月24日,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技術經理人程富平驅車兩個多小時來到深圳市路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路友創投」),雙方就該公司擬投項目的細節展開交流。短短一個月間,雙方往返佛深次數不下5次,線上交流更是隨時進行。

  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精準對接,除了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之外,資金鍊也是重要一環。轉化中心打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組合拳,於去年底牽頭成立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百億投資基金聯盟(下稱「百億投盟」),逐漸開拓創新一套整合人才、技術、服務和資本「四方資源」的科研與成果轉化模式,搭建起一座高校科技項目轉化服務的「立交橋」。

  據統計,百億投盟吸引了國內包括路友創投、招商致遠、粵科、蟻米基金等80多家投資機構加入,募集超200億資金,至今已促成10餘個高校項目獲得融資,融資金額超億元。通過轉化中心的精準對接服務,百億投盟服務加持高校科技成果順利落地案例比比皆是。

  其中,以鍾南山院士、周榮研究員為核心成員的「院感防控創新技術和產品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榮獲600萬元投資,且在佛山落地產業化;由廣州大學賈兵老師團隊研發的「心理和行為潛能干預儀」項目獲得1800萬元的投資資金,今年項目也已落地佛山;南方科技大學一新材料項目已獲得數千萬投資,該高校另一個項目預計在本月完成融資,投資金額也是千萬級。

  「朋友圈」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轉化鏈條中的疑難雜症仍要不斷探索解決。除了打造技術經理人「紅娘」隊伍深化校企供需對接,創建百億投盟為技術轉化插上金融「翅膀」之外,企業與教授之間的信任渠道與機制不完善、缺乏系統科學的轉化體系與共贏機制等問題如何破解?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線上服務平臺應運而生。

  「實現精準對接常態化開展,對接效率需要不斷提高。」徐旭雁介紹,轉化中心線上服務平臺將引入區塊鏈技術進行線上管理,實現成果信息、投資信息、投後管理信息、投資專家上鏈,實現聯盟成員之間互信、信息共享,推進更多高校科研項目轉化。目前,中心已有的專家、項目等資源已通過平臺入庫,平臺開發初步成型並進入試運行階段,預計明年初正式上線。

  徐旭雁表示,下一步將通過線上線下的平臺運作,把「管理中心+線上服務平臺+轉化基地」的運營模式落到實處。在服務項目和數量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同時深化服務質量,搭建校企研發平臺,探索創新機制體制,推出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排行榜單,並加深與深圳先行示範區的對接合作,支持深圳金融資本與佛山實體經濟相結合,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全過程創新生態鏈,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籌建粵港澳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促進大灣區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案例

  港科大博士後項目入孵瀚藍科技

  打造粵港澳科創合作的先進樣本

  12月12日,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後關導的「3E-MBR新型低成本低能耗膜生物反應器技術」項目,將在對接大會現場與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環保行業聯合研發平臺——瀚藍科技正式籤訂入孵協議,開啟強強聯手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合作的新徵程。

  「我們的技術位居國際領先水平,擁有成本低、處理效率高的優勢。」香港科技大學博士關導介紹,3E-MBR新型低成本低能耗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應用,能將汙水處理的運行維護費用從8元/噸降低至3元/噸。而轉化中心正好能提供將成果在內地落地轉化的服務,可謂是一拍即合。

  該項目是轉化中心重點培育引入佛山的香港高校成果。項目落地佛山象徵著轉化中心在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上邁出了關鍵一步。在轉化中心技術經理人薛毅的幫助下,該項目預計將在12月完成工商註冊登記,正式落戶佛山。目前,項目已吸引到60多個意向訂單,市場潛力巨大。

  立足佛山,融匯灣區,放眼全球。這是轉化中心首次與香港高校合作的嘗試,更是中心創新轉化模式在大灣區實踐的成功案例。通過引入香港的項目,中心將國際先進技術引進到佛山,賦能佛山乃至全國環保行業的技術革新和轉型升級。

  具體而言,香港科技大學發揮其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優勢,瀚藍科技將發揮其市場、產業、資金等方面的優勢,轉化中心則提供切合實際的戰略指導及完備的專業配套服務。

  自成立以來,轉化中心立足「高校科技+產業資源+平臺服務」的綜合優勢,緊密連結粵港澳高校科技成果,加強粵港澳高校交流、成果挖掘、項目對接,探路灣區產學研深度融合,踐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新中心建設。

  以科技創新賦能經濟發展,以成果轉化助力技術迭代。轉化中心依託粵港澳高校創新力量,摸準高校創新成果供給情況以及核心產業科技需求情況,助推高校圍繞佛山重大需求開展科技攻關與科技服務,促成了一批高校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轉化。

  「香港科技大學項目入孵瀚藍科技,成功開拓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協同創新的可行模式,為全省乃至全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供了示範引領。」徐旭雁表示,目前,轉化中心正在籌建粵港澳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未來將在粵港澳三地架起科創合作的「立交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促進更多大灣區科技項目進行成果轉化。

  引深圳金融資本促雙創共贏

  「科技+金融」賦能實體經濟

  高校科技成果能否最終落地,投資資金是關鍵一環。在技術經理人長期成果運營中,轉化中心發現,高校項目與投資機構之間存在需求對接不到位、效率低下等難點,打造供需精準對接新模式成為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瓶頸的重大課題。

  近日,轉化中心的技術經理人程富平來到位於廣東深圳的一家投資機構——深圳市路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路友創投」),雙方就該公司擬投項目的細節展開交流。回憶起與轉化中心的結緣過程,路友創投副總經理宋子權稱之為「資源互補、一拍即合」。

  2019年3月,宋子權嘗試接觸南方科技大學老師的科研項目,項目專注於半導體量子點發光材料、新型量子點顯示和半導體薄膜工藝設備的研發,市場前景優。但因對接渠道有限,公司幾番輾轉才聯繫上項目方。

  「投資公司獨自開發、對接項目的難度和效率太低,是難以單打獨鬥推進的。」同年8月,宋子權通過偶然的機會了解到轉化中心。雙方反覆溝通、互相交流,宋子權對轉化中心的團隊、模式和優勢表示認可,雙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加入百億投盟。

  針對路友創投的投資輪次及方向,轉化中心定期向其推介優質項目,幫助其對項目源進行開拓、篩選和推介。據介紹,通過轉化中心的「點對點」對接及「一站式」服務,目前路友創投擬投項目2個,入庫項目已達20餘個,項目來自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中南大學等知名高校。

  今年11月,在轉化中心的牽線下,南方科技大學的量子點新材料項目順利獲得路友創投的投資。據介紹,轉化中心正力爭明年把該項目的研發中心落地佛山,相關籌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佛山是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製造業基地,也是全國唯一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具有完整的產業鏈,我們非常看好投資項目在佛山落地的前景,計劃成立一家子公司,擬在千燈湖創投小鎮註冊落地。」宋子權透露。

  今年10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從中國改革開放的「探路者」成為新時代的「示範區」,深圳改革發展駛入快車道。11月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第二十二屆高交會期間,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組織2020百所高校企業行走進深圳,尋路科技,疊加資本,賦能智造。

  對標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轉化中心也在積極探索「深圳資本+高校科研成果+佛山產業」的模式,盤活高校創新成果與深圳資本,吸引和匯聚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轉化,為佛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注入新動力,並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數讀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運營成效

  365家

  技術經理人目前走訪50餘所高校的107個實驗室,實地走訪調研365家企業,收集到169項技術需求,提煉行業共性需求21項,覆蓋佛山五區21個街道的各大支柱產業。

  3584項

  成果庫和人才庫經篩選後共3584項成果和7000餘名老師入庫,精選出554項高質量科研成果開展運營,並正持續快速增長。

  100餘所

  路演大賽吸引清華、中大等100餘所高校近500個高校老師項目參賽,吸引逾百家對口企業和投融資機構現場對接,99個項目與企業對接,14個項目落地轉化總金額達5468萬元。23個項目獲得意向投資,5個大賽項目共獲得近5000萬元投資。

  200億元

  2年來,中心依託百億投盟聚集80餘家投資機構,募集意向投資資金超200億元。此外,中心推動2000萬政府扶持資金,支持116個成果項目。轉化中心兩年多的不斷探索和實踐,直接促成成果轉化落地41項,轉化金額超2億元。

相關焦點

  • 佛山當「紅娘」,以賽為媒打造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器」
    佛山新聞網訊記者林海詠報導:12月10日-11日,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承辦的2020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路演大賽總決賽在佛山舉辦,進一步搭建高校與企業對接合作的橋梁,提升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成效,促進佛山乃至全省政產學研深度融合。
  • 廣東科技成果轉化改革路徑:高校創新精神對接產業需求
    如何促進高校研發能力對接產業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是幾年來廣東「創新驅動」政策設計的主要命題。稍早前出臺的廣東省2016年「1號文」中提出,建成若干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和一批高水平理工類學科,探索對接創新需求的「高校+研究院+企業」合作模式。連續兩年廣東省以「1號文」的形式,將政策目光對準「創新驅動」。
  • 廣東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榜單出爐,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加速度
    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大會12月12日在佛山舉行。會上,《廣東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具有明顯頭部效應;高校創新應用行業分布廣泛,以生物醫藥和裝備製造業為主;去向主要集中省內前三強廣州、深圳、佛山及大額成果轉化佔比不斷增大,作價投資增長迅猛等。
  • 2020創交會後系列活動「白雲區高校-企業成果轉化對接」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15日上午,由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指導,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辦公室主辦,廣州市白雲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廣州市白雲區高新技術協會承辦,現象工場孵化器和白雲電氣孵化器、IDG Asia Incubator、廣州華昇科技諮詢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的「2020白雲區高校
  • 武漢高校牽手政企共促科技成果轉化
    三方籤約儀式楚天都市報11月11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郭雅靜 曹思媛 楊雪 史策)9日下午,「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專場」在該校學術報告廳舉辦。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領導及企業代表齊聚該校。當日,武漢華夏理工學院與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武漢海聚科技投資公司現場籤署了「三方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協議」。該校8項科技轉化成果順利落地,現場籤約總金額2087萬元。
  • 三方協同合作 武漢高校8項科技轉化成果順利落地
    三方協同合作 武漢高校8項科技轉化成果順利落地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0日 08:50 來源:中新網湖北 通過三方協同合作,華夏理工學院的8項科技轉化成果順利落地,現場籤約總金額2087萬元。  當天,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東湖大學科技園、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協辦,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專場」成功舉辦。
  • 校企合作加速直播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
    11月23日,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協辦,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鬥魚專場」,將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舉辦。
  • 中國聯通舉辦2020年科技創新大會
    中國聯通舉辦2020年科技創新大會 2020-11-30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錄丨第三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2018年,由新鄉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河南省教育廳共同主辦首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在新鄉成功舉辦;2019年,第二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作為科學技術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辦會層次、規模、水平和成效上取得了新突破,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
  • 佛山陰冷模式上線;注意!多款嬰兒床存在安全隱患|聽佛山|...
    ·佛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及系列活動上周六在佛山結束。廣東省教育廳表示,將繼續支持佛山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支持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高質量開展工作,希望佛山成為全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樞紐,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 佛山陰冷模式上線;注意!多款嬰兒床存在安全隱患|聽佛山
    ·佛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及系列活動上周六在佛山結束。 廣東省教育廳表示,將繼續支持佛山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支持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高質量開展工作,希望佛山成為全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樞紐,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 2020年科技成果直通車(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站)舉行
    為提高全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成效,搭建高校、院所高水平科技成果與高質量科技企業的精準對接平臺,促進重大研發成果及科研能力在河北省落地轉化為新產品、新產業、新動能,2020年12月16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河北省科學技術廳主辦的「2020年科技成果直通車(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站)
  • 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做到企業裡
    在今年5月份,該校就和江西省興國縣籤訂了合作協議,約定在「紅軌」的成果轉化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聚焦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學校通過市校共建創新轉化高地、百名博士教授進百企、舉辦科技成果專場對接會等舉措,讓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插上『翅膀』,飛越科技創新的『最後一公裡』。」江西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斌表示。 高校是江西省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 武漢科技成果轉化海歸創業專場籤約2380萬元
    這座「堅強閣」經歷過太多大風大中科院與湖北省政府籤署科技合作協議全國紀檢監察機關2020年上半年處分省部級幹部13道歉、整改、下架,315曝光企業誰有誠意,誰又不服印度阿薩姆邦洪災已導致71人死亡 逾400萬人受災阿聯將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有哪些看點?
  • "昌發展"未來奇點系列活動 跑出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度
    近日,由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昌發展")和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聯合主辦的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收官。該活動自今年5月發起,累計舉辦六場,推介35個成果項目,吸引近40萬人在線圍觀,近7成路演項目獲得融資、落位、技術轉移、籤約等不同層面的意向合作。
  • 佛山連續4年承辦發明展覽會,為全國科技創新人才提供佛山舞臺
    本次展覽會上,佛山與5個國家級協會和學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引進了4個高端科技項目,成立了中國發明成果轉化上市公司聯盟;800多家參展單位展出了2195個項目;一批發明創新項目和領軍人才獲得表彰,呈現了多方共贏的局面。對佛山來說,連續舉辦發明展覽會不僅為本地產業升級引入了新生力量,更使得佛山擁有了一張發明創新的名片。「明年還來!」
  • 昌發展「未來奇點」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同時,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已達成戰略合作,加快推進北航智能研究院、中財成果孵化平臺落位,為高校成果轉化提供金融、保險、績效管理、評估等服務。據了解,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昌平區利用昌平中小微企業雙創發展基金、昌平區中小企業成長投資基金等政府引導基金和30餘支合作子基金資源,為相關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提供孵化、資本等資源,起到「助推器」作用。其中,奇點中心入駐的門羅生物、可瑞生物團隊已獲數千萬投資。
  • 學術「雙城記」 首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暨四川科技學術大會在成都舉辦
    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為強化學術基礎、引領學術風尚、促進學術交流、打造學術品牌,12月10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和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在成都舉辦首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暨四川科技學術大會,以此引導川渝廣大科技工作者潛心學術研究,營造安心
  • 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走進民營企業 園區、高校、企業將在...
    湖北日報訊 (通訊員周鑫)11月23日,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舉辦「鬥魚專場」。活動上,8項針對直播領域的科技成果籤約落地,總金額超過3000萬元。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鬥魚專場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 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協辦,武漢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
  • 「十三五」期間高校高水平研究成果集中湧現 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十三五」高校科技工作情況。(張珏瑛/攝)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 今日,教育部召開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