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最恐怖的一篇,活人活不起,死人死不起,還被怪物吃

2020-12-14 騰訊網

《聊齋志異》裡的《野狗》篇,篇幅很短,描繪了一個恐怖至極的片段。

起故事立意之高,設定之奇,仿佛看到了好萊塢狼人大片兒的影子。

哦不,應該是好萊塢大片兒有《野狗》的影子,畢竟蒲松齡的作品要早二百年。

《野狗》講了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話說在清朝順治年間,山東半島地區出了一個人物,起兵造反。此人名叫於七,本來是個農民,從他造反之始至結束,歷時十五年之久。

清庭為鎮壓於七之亂,大興株連和連坐之法,對該地區人民血腥屠殺。於七造反的事是清朝的史稿裡都有記載,確有其人。

於七之亂,殺人如麻。該地區死的人太多了,有一個鄉民名叫李化龍的,為躲避兵禍藏在深山裡。

李化龍本來覺得兵禍已經過去了,山中沒有吃的,就趁著夜我從山中跑回村子裡。

沒想到,好巧不巧,正好碰到清兵在夜間行軍。

李化龍嚇得要死,生怕被清兵發現他這個活人,他躲無可躲,避無可避,只躺在死人堆裡裝死。希望能矇混過關。

大兵們沒有發現李化龍,從他身邊走過去了。不過李化龍一時半會也不敢貿然爬起來。

他睜開眼睛,忽然看到地上掉了頭的,斷了胳膊、腿的死屍,全都站了起來。

沒錯,就像是美劇《行屍走肉》裡一毛一樣,死屍全都復活了。

密密麻麻的死屍站立起來,就好像一片樹林。

其中有一具死屍,頭掉了,還連在肩膀上,嘴裡說道:「野狗子來了,怎麼辦?」

其他的知種死屍聽說,也紛紛吐槽道:「怎麼辦?怎麼辦?」

說完,一大堆復活的死屍又撲通撲通倒在地上,沒有了聲音。

李化龍嚇得混身抖如篩糠,正想試著爬起來,遠離這塊是非之地。卻看到一個怪物走了過來。

這個怪物狼首人身,爬伏在地下啃死屍的腦袋,吸食死屍的腦漿子。

李化龍害怕了,把頭伸進屍體的下面,不敢再露頭了。

那怪物來到李化龍的身邊,使勁搬李的肩膀,想把李化龍的頭拽出來。

李化龍死命撐著,就是不肯露頭。

那怪物就把李化龍身上的屍體全部移走,李化龍的腦袋就露了出來。

李化龍差點嚇尿了,手哆哆嗦嗦地在地上亂摸,被他摸到一塊碗大的石頭。

趁著那怪物低頭啃他腦袋的當口,李化成大叫一聲,一石頭正砸在怪物的嘴上。

怪物受疼,慘叫起來,聲音聽起來像是貓頭鷹。

怪物受了石頭一擊,忍著疼捂著嘴跑開了,嘴裡吐的血流了一地。

李化龍起身去看,在怪物吐的血裡找到兩個牙齒。

這是兩隻尖牙,中間彎曲,端頭尖銳,足有四寸長。

李化龍把兩隻牙齒收藏起來,拿出給別人看,誰都沒見過,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動物的牙齒。

總之,這個故事最可怕的就是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動蕩不安的年代,不僅活著的人活不下去,就連死人也死不安生!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中最駭人的一篇:兩百八十餘字,卻極盡諷刺之事
    記得小時候,小孩子晚上不聽話,家裡大人就會說:「再不聽話,野狗子就要了!"起初不知道這野狗子是個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出自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野狗》是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但卻被很多人稱之為是最駭人的一篇,短短二百餘字的小說,講述了一個鄉下人遇到怪物的故事。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為什麼都說《野狗》是最恐怖的一個?
    《野狗》是蒲松齡創作的一篇僅280字的小說,收錄在《聊齋志異》第一卷中。在三百多篇聊齋故事中,《野狗》的篇幅短小,故事情節也很簡單。然而其恐怖程度甚至超過了著名的《畫皮》,其原因就在於這是一篇披著鬼神外衣的紀實文字,真實的再現了幾百年前清軍對山東地區的一場大屠殺。
  • 一篇發生在濟南的《聊齋志異》小說
    《聊齋志異》中發生在濟南的小說較多,有三十來篇。不過當時屬於濟南府的還包括淄川、長山、信陽、周村、章丘、歷城、德州等,如淄川、德州等現在並不屬濟南。要注意的是,《聊齋》中還提到過「稷下」,其實也指濟南而不是今天的淄博。發生在濟南省城的小說也有不少,畢竟蒲松齡57歲時還去過濟南參加鄉試。
  • 世界上最恐怖的住宅區,活人與死人住在一塊,被人稱為「死人城」
    世界上最恐怖的住宅區,活人與死人住在一塊,被人稱為「死人城」說到生老病死這個事情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風俗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地方死了人之後會火葬或者海葬,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選擇一塊墓地進行土葬,在古老的埃及人死了之後會選擇墓地和墳場進行土葬,但之中卻有一些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在《聊齋志異》當中有一些人是通過仙人、仙藥、道士、狐仙或鬼的幫助下得以起死回生。女不聽,以衾蒙之。少時,無聲,啟視,已絕。」然而小翠在此情況下竟然不慌不忙,「曳置床上,拭體幹潔,加復被焉」,過了一會兒之後,元豐竟然起死回生,也不再痴傻。這裡面的起死回生似乎是刻意為之的,不同於前兩則,小翠將元豐致死而後有使其復活,同時也治了他的痴傻病,狐仙復活人類,其中還夾雜著元豐父母對小翠的誤會。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聊齋》中的濱州「誌異」
    □錢傑《聊齋志異》(據二十四卷抄本)卷一中的《屍變》,是很多人都覺得最嚇人的一篇。書上說,這個故事的發生地點在濱州陽信縣蔡店。這個所謂的「蔡店」離陽信縣城五六裡地(有人考證是現在城西北三公裡外的蔡王店村)。
  • 冥界世俗化:《聊齋志異》的鬼魂形象及其深層意蘊
    在《聊齋志異》中,冥界與陽世一樣有群居的社會,有房子和村落。《伍秋月》中王鼎問秋月:「冥中亦有城郭否?」秋月回答道:「等爾。」不僅如此,冥界還和人間交匯,鬼魂可以與陽世的人們溝通往來,並且,冥界沿襲陽世的社會禮儀規則。例如《水莽草》中祝生與鬼妻寇三娘共同侍奉人間的老母,《公孫九娘》中的朱生可以來到陽間請萊陽生出面主婚等等。
  • 《聊齋志異》除畫皮外最恐怖的故事,荒誕的背後卻隱含可怕的兇案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一書的序中曾說過: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老舍先生曾經評價《聊齋志異》「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書中看似荒誕的故事其實背後都有其隱藏的真相,不過受限於當時人們的見識,很多事情不能被認知,被歸為神怪之屬,並在流傳中而逐漸變的荒誕不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書中的一則小故事,這個故事離奇和恐怖程度我覺得不下於畫皮,某種程度上來說猶有過之。
  • 《聊齋志異》鬼作筵,讓一個活人去為陰間的人做飯
    當時,杜秀才的母親剛死,棺材還沒有下葬,家裡人懷疑是他母親的靈魂附在了他妻子的身上。於是,杜秀才便祝禱說:「你莫非是我的母親?妻子罵著說:「畜生!怎麼連你父親都不認識了?」杜秀才說:「你既然是我的父親,為什麼回來在兒媳身上作怪?妻子呼喚著他的小名說道:「我是專門為兒媳的事回來的,你為何反而埋怨我,兒媳本應馬上就死,有四個人前來勾她的魂。為首的一個叫張懷玉。
  • 《聊齋志異》:鬼狐亦有情,值得閱讀的一部經典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以一段段鬼狐故事,或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為後人所推崇和喜愛。
  • 一部改編自《聊齋志異》的國產恐怖電影,豆評卻只有5.6分
    今天給各位看官聊部2020年7月上映的國產恐怖電影《美人皮》,它是由韓棟、張予曦、王藝曈、李若天、肖向飛、陶慧敏主演的懸疑奇幻恐怖電影。影片由蒲松齡原著《聊齋志異.連城》改編而來。《美人皮》雖然是改編《聊齋志異.連城》,但它對原著故事改編的地方很多,但作為一部網大,劇情是足夠吸引人的,響應廣電要求無鬼化後融入貓精和捉妖師的恩怨,雖然整部電影有聊齋同系列《畫皮》《陸判》,以及《青蛇》的影子。不過故事主題沒變,開篇不久就點明這是關於知己的故事,連城沒見過喬俊昱之前即對他的詩詞畫作青睞有加,在家照著他的畫作絹繡。
  • 還記得《新聊齋志異》嗎,你最喜歡哪個故事呢?
    《新聊齋志異》是根據清代著名小說《聊齋志異》改編而成的古裝神怪單元電視劇,漂亮女妖精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向來都很有市場,短短幾千字的故事被編劇們豐滿成一個又一個或感人,或搞笑的故事,並深受觀眾喜愛。《新聊齋志異》在2005年開始首播,劇集由六個具代表性的故事單元構成的,分別為《畫皮》、《小翠》、《痴心靈雀》又名阿寶、《陸判》、《小謝》、《小倩》。時間過去了15年,我們已經長大甚至變老,裡面的主演有的現在依然活躍在熒幕上,有的也已經甚少見到身影。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居然寫過瀘州的故事,這是真的嗎?
    ,早就讓大家耳熟能詳,其中如《畫皮》、《聶小倩》等等更成為影視的經典ip,蒲松齡先生要是生活到現在一定是國內最暢銷書排行榜作者之一。該朋友告訴沽酒客,最近看見有人談了這個事情,自己雖然沒系統讀過《聊齋志異》的書,但是總覺得對《聊齋》裡的故事還不陌生,怎麼就從來沒有發現過呢?這是真的嗎?並且把發布人的連結給我看,只是大家問他到底是哪一篇介紹了瀘州相關的故事,這個發布者又不明說,有點吊胃口。於是跑來問我。
  • 重溫胡歌版《聊齋志異》:曾黎飾演的「女鬼」最讓人意難平
    《聊齋志異》是讓很多網友們又愛又恨的一部小說,幾十年來,它被無數次的搬上熒幕,改編成為一部部具有生命力的影視作品。 眾所周知,87版的電視劇《聊齋》是影響力最大的系列電視劇之一,它劇情精彩,人物形象鮮明,更是集齊了當時最具有知名度的女明星,讓觀眾回味無窮。
  • 《聊齋志異》描繪的可愛夜叉國
    《聊齋志異》據說是僅次於四大名著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也許是蒲松齡老爺子研究過《山海經》,把夜叉國、毒龍國、羅剎海市之類的綺麗想像植入到作品裡,其中有一篇描繪夜叉的《夜叉國》。關於夜叉,佛教、民間傳說各有記載,身著黑衣,面目猙獰,行動輕捷,有點和西方的吸血鬼相似。
  • 《聊齋志異》:討個梨兒你不給,熱水種樹梨花開,一車梨兒大家分
    商販正自吆喝著,從集市口晃蕩來一個衣衫襤褸的道士,走到他這駐足伸手想討個梨吃。那小販也是小氣,不但沒給梨還口吐芬芳說道士影響了他做生意,不住轟趕。這道士也不生氣也不走,笑著跟小販講理:「貧道也不多要,只討你一個梨解渴,你不給便不給,為何要發這麼大脾氣?難道不知氣大傷身的道理?」小販一聽,你這牛鼻子道士還教訓起我來了?不給不給就不給,有本事你就搶啊!
  • 《聊齋志異》邑人和黑鬼
    屠夫賣完肉後,趙某才步履闌珊的一步一步踱回家,到家時已經八九點鐘了,家裡人都埋怨他起得太晚了,早飯還沒吃。他把剛才的遭遇詳細地和家人訴說了一遍。又找來鄰居家的老人過來詢問,老人才買肉回家,說到肉的片數和斤兩絲毫不差。這是《聊齋志異》中的小故事《邑人》,趙某自以為厲害,無人敢惹,卻不想罪惡累計,被施以凌遲,「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 神魔鬼狐百態生,看《聊齋搜神記》如何盤點《聊齋志異》經典故事
    由四九遊戲發行的全新聊齋題材東方志怪卡牌手遊《聊齋搜神記》,測試預約火爆進行中。《聊齋志異》裡記載了近500篇故事,或歌頌愛情,或揭露人性,或批鬥封建官僚,無一展現了世間百態。其中的許多經典故事,更是傳頌於世,家喻戶曉。
  • 《聊齋志異》即將出版法文繪圖本——東方狐仙與西方奇幻的共鳴
    、最全。  《聊齋志異》兼有「怪異」與「神奇」兩類特性,與歐洲純美的「神奇」有異質反向的區別。按修辭學鑑衡,《聊齋志異》的突出特色是《山海經》《太平廣記》和《幽冥錄》中傳統的「怪異玄幻」,蒲松齡所言之事讓人深以為異、驚奇不已。《綠衣女》敘述秀才於璟在醴泉寺夜讀,忽一綠衣女子來訪:「於驚起,視之,綠衣長裙,婉妙無比。」